歪帽旅人的所有評鑑

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活得越充實,死得就越坦然。

歐文,88歲,胸口最近剛裝了心律調節器,正在考慮從心理治療師的工作上退休;瑪莉蓮,87歲,歐文的妻子,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正在接受化療、考慮安寧照護。一個是存在心理治療的大師,一個是女性主義文學的舵手,兩人結髮65年,一生相知相愛,現在正面臨著死亡,面臨著分離,面對著人生最後、最重的一門課。

兩個老人一起跳著最後的生命之舞,其中一人將先優雅離場,獨留另一人面對哀傷、孤寂和自己的死亡……他們將這支舞蹈獻給眾人,就如他們一生努力從事的教學和寫作所帶給人們的啟發一樣:該如何有尊嚴的面對老化和死亡?如何面對喪親的悲傷?人,在臨終旅途上,仍可以活得有意義嗎?


每次讀亞隆的作品就會在我心中掀起漣漪,彷彿我們倆正透過書本進行對話和治療,而這次看見的歐文·亞隆,顯得更加蒼老了,也讓人心生不捨。「有一天他也會走」,這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事實,屆時他以及瑪莉蓮仍會存在於作品中,不斷掀起漣漪,每個世代的人都有機會透過文字和他們相遇。他們是健康的老化,很幸運而平靜的接受死亡的到來,能夠維持尊嚴,做出自主的選擇,有充足的社會資源可以運用,但就如書中反覆提出的擔憂:害怕死亡的過程、不怕死而是害怕失智……在人類可以活得那麼久的時代,死亡也變得不再容易,老化過程中要面對的問題也更加複雜。這是一個人人都會面對、都該關心的問題,亞隆夫婦上了很好的一課,我們將如何接著上這門永恆的課?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簾幕【15週年紀念版】:文壇大師米蘭.昆德拉對小說藝術本質的終極解答!獨家親繪繁體中文版封面插畫!

簾幕【15週年紀念版】:文壇大師米蘭.昆德拉對小說藝術本質的終極解答!獨家親繪繁體中文版封面插畫!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翻開昆德拉的評論集《簾幕》,我彷彿走進了他的工作室,裡面擺滿了塞萬提斯、拉伯雷、費爾汀、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福樓拜等小說家的作品,而身為小說藝術史的一分子,在歷史的脈絡下,他侃侃而談作為一位小說家的美學觀點和小說理論。小說,有那麼多人寫過,也有那麼多人讀過,它的基本精神是什麼?

讓我們回想人類的歷史:各種人物輪番登場,各種事件輪流上演,各種故事一再重複。拿破崙兵敗滑鐵盧是個史實,但在這個事件的後面,那片廣闊無垠的經驗森林裡,有什麼被扭曲了,有什麼被淹沒了?小說家猶如人性的探險者,他在經驗地圖上摸索探究,試著發現被歷史事件隱藏起來的人性,透過不同的形式,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

小說的創作和閱讀好像有很相似的地方,其實作者和讀者都在試著檢視人性。小說家透過某種直觀和洞見,撕破掩蓋著現實的簾幕,讀者透過小說提供的虛擬之眼,隔開距離、轉換角度,以不一樣的方式看待世界。人類因此在自己的歷史外,還有著另一部「自我檢視」的歷史,在被各種事件和預設意義淹沒的生活裡,還有另一種審視生活的方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極樂饗宴

極樂饗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2/1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一幅二十一世紀〈最後的晚餐〉的場景,裡面沒有耶穌和祂的門徒,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貪婪的吃貨們,他們圍繞著美食而坐,明知那是致命的,卻無法忍受自己最喜愛的美食的誘惑。在生命的最後,嘴裡咀嚼著紅酒燉牛肉,或西班牙海鮮鍋飯,或充滿著蘋果白蘭地香氣的橙汁鴨,帶著對美食的渴欲和罪惡而死……

這是一部充滿魔幻寫實風格和黑色幽默的懸疑小說。十個貪婪的美食家兼都市敗德者組成了「燉牛肉俱樂部」,每個月定期聚會一次享用美食,享受人世的荒唐,然而在創立人去世之後,俱樂部的成員們意志消沉,團體面臨瓦解,這時出現了一個名叫魯西迪奧的神秘人物,他成為新一輪聚餐的主廚,而接下來每次的聚餐都會有人死亡,而且都是要求「再來一點」的那個……

紅酒燉牛肉、西班牙海鮮鍋飯、橙汁鴨、法式鹹派、法式白醬燉小牛肉、舒芙蕾、巧克力侯爵夫人蛋糕、油炸香蕉……每道佳餚對應著一名死囚,而這些吃貨們即便知道自己死期將至,仍舊「從容赴死」,含著眼淚接受這臨終聖餐。這是美食俱樂部還是死亡俱樂部?這個不接受女人的神秘組織在進行一種秘密儀式,使自我一步步走向瓦解,背後究竟有什麼天大的陰謀?

即使作者似乎在一開始就說出兇手是誰,但隨著小說情節的進展,我們也會如同書中的吃貨那樣,期待作者「再多給一些!」、「再多來一些!」。就在虛實交錯的文字裡,在滑稽荒唐的人物速寫以及追查兇手的過程中,我們不免越來越懷疑:魯西迪奧真有其人?事情是否如同表面所說的那麼單純?為何只有作者活了下來?兇手到底是……?你原本以為事情會如開頭所說的那麼清楚,但這畢竟不是一本簡單直接的偵探小說,結尾之處依然籠罩著引人思索的謎團,以及不知是魔鬼還是天使的吶喊……

除了運用魔幻寫實的手法創造出虛實錯綜的情節,小說文字也流露出一種獨特的二元性:創作者同時也是故事的其中一名角色,他是單純在敘事,還是在創作?他只是在對其他角色說話,還是在對讀者說話?它是一本後設小說,作者誘惑著讀者,烹調著精緻的虛構犯罪。欲望,對物質的欲望,對美食、性愛、權力、財富等等的欲望,是生命勃發成長的本源,但同時也帶著毀滅,也許我們很早就知道,卻也無可避免的沉溺著。

你選擇滿足慾望而死亡,在死神的必然來訪之前吃下最後一口美味的燉牛肉(或是任何你最喜愛的食物),還是失去一切慾望、倒盡對生命的胃口而死?或許有一種欲望可以活得更久,是不斷敘說的慾望,不斷幻想的慾望,是還要更多更多更多更多的故事的欲望……如果你也是一名小說吃貨--是想要更多的那種--那不妨今晚來盤極樂饗宴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漫長的告別:記登輝先生,以及其他

漫長的告別:記登輝先生,以及其他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0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遇到幾個很重要的貴人,他們或許是師長、上司,或許是同學同事,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因為他們的存在和幫助,我們的生命有了成長與蛻變,視野變寬了,心胸變廣了,他們如同人生的導遊,帶領年輕的我們看見另一片天空。

這種特殊的人際聯繫(該說是師徒關係?還是情同父女?)--生命中有個重要的貴人、我對他有無盡的思念和感謝--也許正是李靜宜和李登輝之間關係的寫照。身為總統文膽的李靜宜,身為台灣總統的李登輝,除了公事上的緊密合作,私底下還有另一種如家人般的互動。於是,在我們眼中的政治強人,一個叱吒台灣政壇、帶領台灣走向民主的大人物,在李靜宜的眼裡,呈現出另一個面貌--一個儒雅博學的長輩,一個溫柔卻信念堅定的基督徒,一個深愛著妻子的體貼丈夫。李登輝高大結實的背影、鏗鏘有力的語調,眼鏡背後那散發著鋒芒的眼神,從另一個視角望去,其實是一個你我都可能認識的長者,他成長於一個消逝的戰亂年代,堅毅成了度過人生磨難的標記,然而只要細心觀察,從平凡細微之處又透露著體貼溫柔。

原本期望一本書寫政治人物的作品--特別當對象是李登輝--可以揭露出什麼政治的腥風血雨、可以讓人窺見各種檯面上或檯面下的愛恨情仇,但這本書呈現的是激流下的平凡日常,是對一個貴人、長輩樸實動人的思念追懷。李登輝的評價和功過或許很兩極,至今還能蕩漾政壇,但他也是個平凡的人,經歷生老病苦死,我們可以多瞭解這個李登輝,就如同瞭解一個逐漸消失的過去。

記憶中那年的八月是晴朗炎熱的,台北賓館迴盪著〈千風之歌〉;一個時代結束了,沒有萬人整齊劃一的膜拜哭泣,沒有閃電雷鳴震動大地,天空悠然平靜,島嶼無畏的活著。承擔台灣總統重責大任的李登輝不再只為自我而活,而有那段人生之旅的李靜宜也不再是原來的自己;經歷了漫漫長路的我們,在告別一個時代之際,確實也成為一個新的共同體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荒地之花:三一一地震災區的九個風俗女子

荒地之花:三一一地震災區的九個風俗女子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讀《荒地之花》,以風俗女子的角度,從人性基本卻隱密的需求裡,看一個不一樣的311東日本大地震。

※※

「我找了地方將車停下,走向櫻花樹,伸手撫摸表面斑駁的枝幹。……她們的確,拯救了許多跌進絕望深淵裡的男人。透過相機觀景窗,有一瞬間,她們的姿態彷彿是瓦礫堆中綻放的花朵。」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奇怪,因為從事了這份工作,邂逅了很多人,讓我能夠繼續往前走。…被這麼多人需要,我真是個幸福的人啊,很謝謝他們。」
~雪子

※※

這是一個關於311東日本大地震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風俗女子們的紀實報導。主題結合了震災與風俗業,相當特別,在作者為我們戴上的「有色眼鏡」下,受311地震影響的人以及他們的人生,呈現了另外一種風貌,其散發的聲音與溫度是真實人性的一部分,值得我們好好聆聽,仔細體驗。

可否想像,在311大地震後的一週,當地已經有風俗店重新營業了?可否想像,在自然災害的無情摧殘下,家園毀壞、親離友散,肉體的接觸可以帶來多大的撫慰?在受到地震、海嘯和核災的劇烈衝擊下,最不顯眼的地方、遊走於法律和道德邊緣的風俗業,成為了需要的匯聚,同時也吸納了人間的各種悲歡無常。在這裡,人們透過身體和語言相互療傷;瓦礫堆裡綻放的小花,雖不起眼,也帶來了某種希望。

身為記者與報導文學作者的小野一光,陸續採訪了災區的九個風俗女子,從2011年大地震發生後到2016年共達五年,從性工作者的角度描繪了震災與災後重建之路。311是強烈的集體記憶和創傷,很多人的生活因此改變了,但也許是日本人壓抑的個性,有太多說不出口的苦痛,只能透過隱密幽微的方式來紓解。在這種情形下,風俗女子和客人之間的關係變得微妙;也許同時都是受災戶,同時經歷了喪親之痛,於是,本來只是性與金錢的交易關係,多了些羈絆和溫度,讓人在感受到生命是如此脆弱的同時,也體會到生命的韌性和堅強。

震災的情景與風俗女子獨特的人生故事交織著。有時震災是主角,風俗女子的震災經驗呈現了一幅市井小民角度的311場景;有時風俗女子是主角,震災讓每個人生故事更顯不凡。地震,性工作,兩者本來就都是很不尋常的事,但在人間就是存在著這樣的相遇。

在九個風俗女子中,雪子可以說是頗具代表性的人物。她在311震災中失去了雙親,但個性堅強的她仍決定繼續工作,為的是在瀕臨破碎的婚姻中能夠守護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人母,她對於孩子有強烈的愛和責任感,跟她從事的工作與長期的不倫戀史成為奇特對比。另一個讓人特別有感觸的是還在讀書的小雅,她是在震災後才進入風俗業的,震災時仍在就讀高中的她,經歷了家園被毀、朋友過世、在避難所跟大家一起吃苦的經驗,這些對於仍稚氣未脫的年輕生命有不小的影響。性工作者往往會背負許多的污名與誤解,但對於這個世上最古老的行業而言,若能夠暫時放下制式道德的大旗,多一份理解去看待,在善惡交錯的模糊地帶,更可以看見人在面對苦難時所堅持的價值,也更可以體會人性與生命的複雜和不易。

對於有長期採訪風俗業經驗的作者而言,要在震災後進行這樣的報導工作,內心不啻是好奇心與罪惡感交織,承受著不小的壓力。但我想對於作者來說,這些採訪和紀錄,這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故事,也在為曾前進災區採訪而目睹天災慘狀的他進行療傷撫慰。說故事的、寫故事的、聽故事的,都一起在為這場災難、被災難侵襲的芸芸眾生做紀錄,而只要有紀錄,只要有願意傾聽和訴說的人,一切就不會被遺忘,也不該被遺忘。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打破大腦偽科學:右腦不會比左腦更有創意,男生的方向感也不會比女生好

打破大腦偽科學:右腦不會比左腦更有創意,男生的方向感也不會比女生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大學時代聽過某位知名的認知神經科學教授的演講,她的演講素材充滿著腦造影的投影片,當她秀出男女在戀愛時腦部活動差異的圖像時,總能引發哄堂大笑。聽說這招屢試不爽,是演講中必備的主題。記得當時在聽完演講後,有個心理系的學生問道:心理學以後會不會被認知神經科學取代?

這是個好問題,雖然我忘了當時教授的答案。腦科學實在是一門迷人的科學,腦造影技術的進步更是讓我們對心智的運作增加了許多的瞭解。現今的心理學教科書不可能不提到腦的研究,許多的大眾心理學和科普書籍更是大量運用相關發現:一張又一張色彩生動的腦造影圖片、右腦和左腦的迷人差異、特定腦區的神奇功能、如何開發大腦……掌握了腦的運作,就等於掌握了人類的心智,而我們已經有充分的理由和證據去回答許多更深切的問題:人類有自由意志嗎?「我」究竟是什麼?

也許沒那麼簡單。雖然神經科學如此吸引人,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對於腦的瞭解,但事實上仍存在許多的爭議和限制;而更重要的是,很多的研究結果在普及化的過程也被簡化了,隨之而來的反而是誤解,是迷思。於是左右腦被視為完全不同的心智,各種腦力開發術宣稱可以讓人變聰明。

《打破大腦偽科學》這本書針對許多的「腦迷思」提出了澄清和解謎,內容有趣活潑,作者用類似聊天的方式來談論腦科學。看似將問題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做說明,但討論的範圍相當廣泛,從腦造影技術、腦和神經元的基本結構、腦的功能側化與模組化的議題、神經網路的運作模式、腦如何學習和記憶、注意力和智力、神經可塑性……這大概是一本認知神經科學的教科書會談的內容了,只能說相關的研究和理解有多少,衍生出來的誤會就有多少。

事實上,其中有許多的「迷思」,或許不如說是「爭議」,不能說完全不對。比如腦存在著許多的功能模組,左右腦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分工的,但由於分類是人的天性,也是科學研究的目的之一,當我們試圖將萬事萬物(包括腦)做有條理的歸類時,難免會忘記很多的事物是有關聯的,是共同運作的。如果要我為這本書做一個簡單的摘要,我會覺得它是試圖用一個整合的、整體的角度看腦的運作,將腦視為一個各部分緊密關聯的神經網絡,而「分類」很多時候則是過度簡化。

但真的沒有學習類型的不同嗎?男女大腦在功能和結構上的差異究竟意味著什麼?還是有很多有趣的問題,值得去進一步研究。雖然作者有他的立場,但我們不妨抱著好奇、開放的心,去檢視我們還不是那麼瞭解的一切。

就如同認知神經科學之父Michael Gazzaniga在《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中所提到的,對於腦/心智的不同層次的運作,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語言才能掌握理解。每當讀到關於腦的研究,思考要如何說明腦那既分工又合作、從小小的神經元中產生意識與行為,那實在是一件不容易卻又吸引人的事!我的腦期待著理解自己,也許終有一天它會發明出一套能充分自我介紹的語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以及它如何改變了文化、商業、科技、媒體,與我們每一個人

Instagram崛起的內幕與代價:以及它如何改變了文化、商業、科技、媒體,與我們每一個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註:個人認為翻譯的品質ok啊!如果看不下中文,建議就看原文吧。

--

熱騰騰的火鍋剛上桌,第一個動作不是動筷子,而是拿起手機拍下美食的照片;蔚藍的大海廣闊無際,用手機多拍幾張風景照吧!以各種角度來拍攝,試著捕捉最美的畫面。我們從中精挑細選,然後一鍵上傳到ig或fb,這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儀式。

起初,instagram只是一個為手機相片提供濾鏡和分享平台的應用程式,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的時代率先搶佔市場而快速成長,如今已經成為了社群媒體的主流,甚至改變了我們生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智慧型手機飛躍似的進步,網路生態也隨之快速變化,最後反映到的還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而這樣的演變真的是前無來者。

instagram是如何崛起、演變的,是如何成為主流社群的,是如何呈現出它今日的樣貌,這背後有個精采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呈現出資本主義和數位科技的緊密聯結,以及這個時代對於真實性的重新定義。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處的世界。

1.
Instagram的創辦人們最初源自於一個簡單的想法:透過相片,讓人們可以分享各自的視覺體驗。而instagram所具有的簡潔性以及濾鏡功能,讓它在手機App市場中快速崛起,很快就因龐大的商業潛能而被臉書收購。instagram在被臉書買下後有一段時間是以相當獨立的方式在運作,同時運用了臉書的資源使自己更加茁壯,並努力營造出自身獨特的風格;而隨著自身網絡和影響力的擴大,商機更是源源不絕地到來,但置入行銷、廣告以及霸凌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不過對於instagram而言,它最大的問題也許是和臉書之間的權力鬥爭--究竟誰才是臉書產業的主導者?斯特羅姆(ig創辦者)、祖克柏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也主導了instagram的發展走向。

本書很詳盡的描述了instagram的發展過程以及它與其他社群產業的互動。因為instagram在創立後不久就被祖克柏高價收購,所以instagram的發展史也可以看作是臉書帝國的擴張史。instagram像是一個新興小王國,和推特、臉書形成了另一種「三國演義」,而最後臉書決定以收編來代替征服。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樁成功的收購案,instagram為臉書帶來了豐富的營收成長,臉書也讓instagram在短期內快速茁壯,但祖克柏不太願意讓ig搶盡鋒頭,越來越干預、限制ig的發展,也導致了兩位創辦人在2018年掛冠而去。社群媒體彼此之間的角力、為了營收和成長如何設法抓住人們的注意力,這深深影響了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以及生活在數位時代的每個人。

2.
智慧型手機以及instagram這類社群平台的崛起,伴隨了視覺經驗以及真實性的再定義。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都能夠分享自己的所見並看到他人的世界,而且是透過非常簡便快速的方式,這大大地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體驗。人們可以經營自己的「數位形象」,打造出一個與真實生活很不一樣的網路自我,並透過按讚、追蹤數來評價彼此。這背後帶著新的機會,有心者可以加以利用來進行宣傳並營利,讓自己成為有辦法帶風向的網紅(influencer);這背後也帶著壓力,因為永遠有比自己的體驗來得更美、更吸睛的照片,如何拍出好照片、說出一套好故事也形成了一種心理負擔。

而且更重要的是,創意和行銷、真實和虛假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一切都上了濾鏡,經過精心的修改和挑選,人們也已經慢慢接受了這個世界應該是長這樣子。在這樣的世界,謊言顯得真實,真實反而像是說謊了。假訊息容易快速傳遞,演算法更是投使用者所好,在這個如此吸引人也可以「放下現實」的地方,我們卻很難找到要負起責任的人。成長和獲利仍是科技產業的主要目的,臉書帝國畢竟不是衛福事業。

3.
我在2018年夏天開始使用instagram,最初是用來整理旅行的照片,之後開始放上自己的讀書記錄,對我而言,這裡算是一個整理、記錄生活有趣之事的地方,當然我也只是呈現出很小的一部分罷了,不過也讓一些很久沒見面的朋友以為我很常旅行或人正在國外。閱讀這本書,也讓我回憶當初怎麼會想用ig,自己的生活有沒有因為ig而改變?也許我和年輕人間變得更有話題可聊,更會用手機拍下生活點滴,當然,也知道了如何使用濾鏡和修圖軟體。別人的照片、經驗和文字吸引我,有時也讓我很羨慕,我自己在有意無意之間也許正在網路上形塑某種形象,而那總是比現實來得美好一點。

我繼續使用它,試著了解它,但很多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連我自己也沒有覺察的,而演算法恐怕比我自己還要來得瞭解我。《美麗新世界》不只是小說,但置身其中的人可能可能越來越記不起大自然的原始和樸素。

沒有臉書和ig前、沒有網路之前,日子是怎麼過的呢?如果可以,我想為自己保留一些「非祖克柏時光」,面對自己應該是不能加濾鏡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2 人(66.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11/0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想了解等在我們前方的東西,就像要了解我們過去所經歷的東西般,絕對不能忽視傳染病所扮演的角色。我們能改變巧思、知識以及整合組織,但是不能消除人類容易遭受寄生生物侵入的特性。傳染病在歷史上出現的年代早於人類,未來也將和人類天長地久地共存,而且,它也一定會和從前一樣,是人類歷史中的一項基本參數和決定因子。」

※※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類很少面臨大型流行病的威脅了,直到這次的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流行性傳染病才又成為世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大大地改變了你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然而,翻開歷史,傳染病一直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傳染病早就存在了。人類如何和傳染病交鋒、共存,傳染病如何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和擴張,是這本《瘟疫與人》所要探討的主題。

這本書以「寄生」的概念來解釋人和傳染病原,以及人和文明體系間的複雜互動。傳染病原和宿主之間,是一種寄生關係,病原倚靠宿主所提供的養分生存,這種發生在微生物和宿主之間的寄生,被稱做「微寄生」。與之相對的,是另外的一種寄生關係,存在於人類和文明統治制度之間,即被統治者和統治者之間的關係,作者稱之為「巨寄生」。對於寄生關係的各方來說,如何避免兩敗俱傷,進而達成一種穩定的相互適應是相當重要的,這可以確保各方都能夠永續生存。人類、微寄生和巨寄生,如何在漫長且複雜的互動下相互調適,最終達到穩定的平衡狀態,也就成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重要挑戰。

從智人出現的史前時代起,一直到文明高度發展的二十世紀初,人類歷史上多次遭遇傳染病的威脅,這些曾帶走大量生命、甚至改變一個民族或文明命運的疾病,像是天花、鼠疫、霍亂等,現在的我們並不陌生。然而,歷史學家在探討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時,傳染病的影響卻常被低估,或是缺乏詳細可信的資料去推論其中的因果關係。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該忽略傳染病的影響,尤其是在醫藥科技並不發達的古代,傳染病是影響人口成長的關鍵因素,而人口成長又必定涉及了帝國統治的效率,以及文明社會在宗教、經濟、文化等各層面的發展。追溯各個歷史時期疾病的流行模式,探討流行病是如何影響人類命運,是另外一種看待人類歷史的方式,也可以是人類重新檢視自己和大自然關係的方式。

瘟疫常常不是平白無故的發生,人類自己究竟該為瘟疫負起多少「責任」?這本書追溯了十四世紀歐洲鼠疫的流行模式,藉由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的鼠疫,試著重建中世紀「黑死病」的傳播途徑。蒙古帝國的軍事和貿易擴張,也許正是鼠疫得以傳播到歐洲的重要原因。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大航海時代,西班牙征服者將許多歐洲人已經習慣的疾病帶到美洲,對於缺乏疾病經驗的印第安人而言,不只是帶來滅族式的災難,也帶來了信仰和社群的崩潰。人類文明的「巨寄生」在擴張勢力時,不可避免也帶來了疾病,在發展科技、追求利益時,也將許多的病原帶出原本的生態區位,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人類一直到十九世紀才發展出有效對抗傳染病的醫學和公共衛生模式,因此有很長、甚至大部分的時間,人類是透過生物調適的歷程,以及一些透過嘗試錯誤所發展出來的風俗習慣,讓傳染病漸漸降低其傷害性。十九世紀歐洲爆發了霍亂,由於症狀極為可怕,致死率非常高,科學家開始積極思考防治策略,並將科學方法運用到防疫和治療上。隨著公共衛生條件的改善和醫學的飛快進步,許多的傳染病都得到了控制,人類的生命和數量開始不再那麼受到傳染病威脅。當然,病毒和細菌也會自尋生路,也許在人類自以為是之時,它就將捲土重來,而這正是發生在今日世界的事。

這是一本寫於1976年的書,當年國際間的公共衛生和醫學方面的交流,使得許多落後地區成功擺脫傳染病威脅,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絕跡,此一長期影響人類的疾病就此消失。然而,回顧這次的武漢肺炎疫情,國際公衛組織的失靈失能,各大國政府的隱匿與疏忽,這一切實在是難辭其咎。也許災禍的本質不在於微寄生,而是巨寄生的腐敗與永不停歇的彼此角力,而犧牲者依舊是平凡無辜的每個個人。

而在回顧了傳染病和人類漫長的互動史後,若跳脫出人類中心的角度,重新思考地球上這一群小小生物,我們或許會發現,人類族群本身也是一種寄生--對於大自然,我們已經要求太多,很多的生物因人類的肆虐而滅亡消失,地球本身也是處於生病狀態。也許很久很久以後,會有另外一種智能生命為人類寫一部興亡史,我們將在其中呈現出什麼樣的感染和症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民粹時代: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

民粹時代:是邪惡的存在,還是改革的希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6/0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1.⠀
民主在台灣發展了三十餘年,台灣人民也已歷經過七次總統大選,民主之路走來不易,除了擺脫威權進行政治轉型,深化國民的民主素養之外,我們也面臨各種政治、文化和社會變革所必定帶來的挑戰。「民粹」是民主之路上反覆被提及的現象,我們對它並不陌生,但對它的理解卻是片面不全的。當我們在一般的脈絡下使用「民粹」這個詞,指的是一種狂熱、不理性的政治運動,很多政治人物會被貼上民粹的標籤,很多政治宣傳會被認為是民粹的語言。然而,一股民粹浪潮卻在二十一世紀興起,包括我們在內的各個民主國家,都面臨著它的挑戰。

《民粹時代》一書跳脫一般人對「民粹」先入為主的負面觀感,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探討民粹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興起。作者先從民粹在政治研究下的定義出發,再進一步分析拉丁美洲和歐美、日本近年來的民粹現象,並討論民主和民粹兩者之間的緊密關係。在這本書中,民粹被定義為一種「站在人民的立場,批判反對傳統政治與菁英的政治運動」,對既有政治的不滿、對官僚菁英的抗議、對變革和開放的恐懼,成為了民粹現象的核心,而在這核心中的,是那些被忽視的、充滿憤怒的普通人。這是民主的弔詭之處,也是民主必須去正視的內在問題。
⠀⠀
2.
民粹主義(populism)一詞最早源自於十九世紀的美國,而它在拉丁美洲和西歐國家則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樣貌。在貧富差距大、財閥壟斷政治權力的拉丁美洲,民粹訴求透過一般人民的力量,來對抗傳統政治權威並實現財富的重新分配。而在致力於全球化和歐洲整合的西歐國家,民粹政黨則高舉著反移民、反伊斯蘭的大旗,強調維護本國人民的福利和文化傳統,吸引了許多中下階層的「被遺棄者」的支持。民主國家雖然理論上能讓每個人公平參與政治,然而實際上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均的,而社會的快速變動也會使得某些人失去利益和保障,成為了被忽略的人。不平等的社會、快速變遷的經濟型態和全球化的浪潮,加上政治菁英的想法和政策與基層民眾疏離,這些情況造就了一群群的失落者,也形成了民粹主義的溫床。

3.自由主義與民粹⠀
歐美近年興起的民粹主義似乎最能反映民主的內在矛盾。以自由主義為民主基礎建立福利國家的西歐諸國,在邁向歐洲整合、全球化和多元化時,卻遇到一股強烈的抗拒力量。這股抗拒力同樣以「自由」為名;他們反對的是「不自由」的伊斯蘭,反對移民和難民對本國人民所造成的排擠。在恐怖主義方興未艾的今日,伊斯蘭文化和西歐文化之間的固有矛盾更加突顯,而對於伊斯蘭文化的「不寬容」現象,自由主義能有多寬容,才能避免自身的自由受到損害,成為了一個很值得思考的主題。運用公投這樣的直接民主,來對伊斯蘭和移民做出限制,例如瑞士透過公投明文禁止建立喚拜塔,這究竟是保護民主還是濫用民主呢?人民確實對移民和伊斯蘭感到恐懼,民粹主義領袖比傳統政治菁英更能體察到這樣的民意,而以最直接簡單的方式提出解方,但這樣的解方是否能止痛解傷,還是製造更多衝突對立,我們並不知道。
⠀⠀
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2016年英國的脫歐公投和美國的總統大選。這些民主基礎相當穩固的國家,似乎以民主的方式做出了衝動的決定,選擇了一條相當特別的道路。然而,就如同在本書中反覆出現的身影,在戲劇化的民粹浪潮下,總是有一群被忽視、被遺棄的人,以及和他們對立的菁英階級。「另類選擇」成為了被遺棄者發洩怒氣、表達立場的出口,而在不滿情緒宣洩後,問題是否就得到解決了呢?

4.
民主(更精確的說法是代議制民主)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自身官僚化的問題,以及相伴而來的不滿、批判與民粹反撲。台灣這幾年也出現了一些非典型政治人物,他們的興起代表著傳統政黨的僵化和民眾對於典型政治運作的不信任,而在產業結構迅速變化、國家認同明顯轉變的時代,一定有些人是失落的,他們過往的認同、所懷抱的信念被輕視,累積下來的怒氣也成為了強大的社會能量。各種的「粉」在網路上、造勢場上所呈現的狂熱激情,令人驚訝但也害怕,他們也許並非基於理性而選擇(說到底,選民的行為能有多理性,這本身就是個問題),有些人會嘲笑著這些狂熱支持者,但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應該還有另外的選擇:試著去傾聽這些不滿,同理這些抗辯。好的民主是能夠將民粹的力量整合到制度中,活化人民的參與,進而累積更成熟的共識,使得民主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

作者最後引用了一個比喻,將民粹形容為民主這場高雅晚宴中突然闖進的爛醉者,他的出現令人不快,但他的直言/失言卻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思考著,或許民主本身就不應該是一場只容許特定人們盛裝打扮才能參與的宴會,它可以是一場接力賽,容許不同的人參與,將各自的想法一棒一棒傳下去,而比賽的結果大家都能接受,也能互道恭喜並再接再厲。這或許才是「我們」的民主吧?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流暢明快,以客觀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民粹,而透過理解民粹,我們可以更加地認識民主。對比之前讀的《民主會怎麼結束》,作者習慣運用隱喻和雙關,也很理所當然地站在知識分子的角度去思考民主所遇到的問題,我更喜歡《民粹時代》裡清楚簡練的文字,以及作者對於這個時代裡「被遺棄者」的重視和理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第五號屠宰場(全新中譯本)

第五號屠宰場(全新中譯本)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4/2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讀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命運為什麼是這樣?就是這樣。

這是一個不存在英雄人物的反戰小說。故事的主要背景是德勒斯登大轟炸,在此背景下刻劃出戰爭的殘酷和它所帶來的不可抹滅的創傷。

1945年情人節前夕,正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納粹德國已搖搖欲墜;為了「加速戰爭的結束」,或者也出於報復,盟軍決定對德國東部的大城德勒斯登進行大轟炸。轟炸造成慘烈傷亡,而由於德勒斯登並未部署重兵,又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傳統的歐洲古城,因此該次軍事行動成為二戰史上一件相當具爭議性的事件…

什麼是「戰爭」?我們都知道這個字詞所代表的意思,但除非經驗過戰爭,否則可能無法真正瞭解它的殘酷和悲哀。我們從歷史上學習到各種戰爭,學習到兩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戰勝國是誰、戰敗國的下場,也認識了許多的「英雄人物」,但在人類互相屠殺的生存競賽裡,真的存在著英雄嗎?

小說裡的主角比利以及其他的角色,無疑是戰爭中最平凡、也最倒霉的小人物。他們是被捲入屠宰場的無辜者,不存在什麼高貴的情操和為國效命的熱血,只是一群單純的平凡人--才剛度過童年的大孩子們。他們上戰場、被俘虜,只求活著,有時甚至連活下去的意志力都快要喪失…這些美國戰俘被送到德勒斯登,見證了二戰末期歐洲戰場上最慘烈的空襲之一--德勒斯登大轟炸,而這些僥倖存活下來的戰俘,在走出防空地下室後,面對的是已成人間煉獄的古城,同時還必須負起挖掘屍體的工作…

關押戰俘的場所,原來是一座動物屠宰場,而這場大轟炸,使整個城市澈底淪為人肉屠宰場。盟國的轟炸機就在城市上頭轟隆隆的飛過,丟下一顆又一顆的炸彈,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正邪、不分敵我…

戰爭的經驗澈底改變了比利以及那一世代的人的一生。面對生命的無情,面對命運的巨大殘酷,除了反覆地說著「就是這樣」,似乎一點辦法也沒有。誰不想問為什麼?誰不想探問其中的意義?但別多問了,「就是這樣」--說了你不一定能懂,而更多的是無法說、不知道如何說的事。在小說中,比利罹患了很特殊的時空痙攣症,可以穿越到人生中的任意時刻,但他無法選擇要穿越到何時,也無法改變任何事物,只能被動地經驗已被註定的命運,一再地經驗它的無常悲喜。在如此的永劫回歸中,最後的註解總是「就是這樣」。

如果命運終究是如此,在戰爭的巨大陰影下,自由成為空談,生命喪失了意義,人們難以理解自己的處境,那輕蔑嘲諷似乎成為一種能讓人生稍微得以忍受的方式。對於一般人而言,戰爭是荒謬的,而或許以一種特殊的漠然,用一種自我解嘲的方式,最能呈現出其荒謬。小說的敘事是以「黑色幽默」為基底,讓人們看到戰場上許多滑稽可笑之處,但仔細品讀,這些黑色幽默所要表達的,其實是一種一般的敘事難以訴說的深沉無奈和悲哀。

馮內果創造了比利這個特殊的主角,在戰爭中倖存、能穿越時空、二戰結束後多年甚至還被外星人綁架…故事不按照傳統的敘事順序,而是依照比利的時空旅行而開展,讀者透過比利特殊的經驗,和他一起在時空中穿梭,一點一滴拼湊出對這個人的認識,瞭解、同情這個被戰爭所捏碎、束縛的倒楣人,也對德勒斯登大轟炸以及戰爭的可悲產生了一些些粗淺的認識。比利是馮內果切身經驗的代言人,然而,作為一位作家,馮內果並不只是比利,面對人類自我相殘的悲劇,他努力想向經歷過以及未曾經歷過的人證明自己「想聽、想說」--「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是戰俘,我當時在那裡」--他說了自己的故事,在命運的無情而不可抗拒「就是這樣」中,用如此輕盈、卻也如此沉重的方式述說整個時代的不幸,值得身處和平之中但同樣對命運毫無所知的我們仔細地傾聽。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