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8888的所有評鑑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1/05

是的,我給這本暢銷百萬冊的書一顆星。


且聽我娓娓道來。


作者的第一本著作《人類大歷史》,用生動的方式簡述了人類這個物種一路走來的大致簡史,超宏觀視野的分析,讓讀者對人類大歷史一目了然,然而過度依賴宏觀視野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過度簡化、忽略微觀過程等等。而在這本《人類大命運》中,儘管也有介紹人類史,但主要目的是提出未來的「可能性」,並指出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可能將我們帶往未知、甚至災難性的境地去。而作者的宏觀視野,在這樣的「推測未來」主題上,反而變成一大累贅,使得前作的缺陷在本書中徹底放大。超宏觀的觀點對於描述大歷史很有用,但推想未來就很不靠譜,這使得本書的論點在許多方面都大有問題。而作者的說故事功力在此時更幫了倒忙,讓讀者被顯淺易懂、詼諧生動的論述打動,而看不到許多論點其實很誇張不實。個人覺得在一片五星好評中,實有必要來些不同觀點。事實上,這並非我一人之言,許多外國學者也對哈拉瑞的觀點提出各種批評。作者的思路非常與眾不同,很難有其他人能寫出類似的作品,但獨特不見得代表論述一定正確無誤,以下我會詳述本書在論述上各種不合理之處。

首先,哈拉瑞在序章就提出一個很大膽的論點,簡言之,人類會脫離智人,「成為神」。當然,這不並是指呼風喚雨,但作者預期人工智慧或是基因工程的卓越進展,帶來的不只是進步,而是「進化」,可能的情況是,出現遠超人類智慧的AI,其智能將進展到人類永遠無法理解的地步;或是生物工程完全解讀人類基因,進而操弄基因,製造能力遠超現代人的後代。哈拉瑞對於科技發展的預期相當樂觀,事實上是太樂觀了,認為這些發展在不久的日子即將來到,然而深諳這些領域的專家可是保守多了,就目前的來說,雖然在人工智慧和基因工程都有長足的進展,但離作者描述的境界差了可不只十萬八千里。即便是目前最夯的深度學習,仍停留在「弱人工智慧」的階段,媲美人類思考的強人工智慧可是連影子都沒有,事實上,我們連人類思考的原理都摸不清了(大腦的神經連結高達數百億,根本是望洋興嘆),更不要說達到奇點,遠超人類不斷進化的超級AI。

哈拉瑞對科學進展的過度預期肯定受到了不少批評,因此才會在本書強調,這些並不是「預測」,只是提出「可能性」來讓大家思考,預防我們不想要的未來。但弔詭的地方來了,作者在本書其他地方又一直暗示這種未來的可能性很高。這種自相矛盾,就是作者為了周護自己的論點,把預測一詞改成可能性,便不用為預測機率負責,但行文論述又是基於樂觀預測而寫成。這種矛盾在許多人為自己的論點辯護時很常見,只改一個地方來應對批評,但改的部分卻與其他部分衝突。

本書的前半部基本上是陳述了前一本著作的主要論點,比較新穎的部份便是「人文主義」的描述。哈拉瑞發揮他說故事的長才,用淺白的方式描述自由主義、社會主義、進步主義,但詭異的論點在此時便紛紛出籠。比如說,作者認為馬克思的想法是「真知灼見」,而我們這些資本主義餘孽之所以沒有成為自己的掘墓人,是因為前代資本家真的相信馬克思的論述,努力避免了資本主義的末日。這種論述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沒有任何證據表示當年那些銀行家、企業家、政客,為了避免資本主義崩潰努力研讀馬克思主義,並採取各種防範措施。其他完全沒有證據的論點如:聖經故事為人類奴役家畜作辯護、農業革命促成有神論宗教、自由主義經濟認為顧客永遠是對的、社會主義經濟認為工會永遠是對的。這些論述都非常主觀且武斷。在談到人類面對環境汙染時,作者「揣測」資本家是這樣想的:「不用擔心,一切都會的沒事的。只要經濟繼續成長,其他一切就交給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就行了」。我倒想知道,歷史上哪個經濟學家或資本家曾說過這樣的話?就算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是相當不可取。

這些荒謬論述的根源,就是作者「卡死」在宏觀思考上,對於各種社會現象或思潮,以一種概化、不精確的方式去推論,更慘的是,哈拉瑞開始依賴一種「擬人化」的思考方式,這些XX主義就像人一樣有慾望,想做這個或那個。因此才會出現如「宗教在乎秩序」「科學在乎力量」這種論述,說難聽一點,擬人化思考對於歷史學者來說是相當低級的錯誤。作者談到人類進入現代文明後,科學取代了宗教神話,因此「全體人類放棄意義換取力量」,這等於是假定大家都變成無神論者。事實上,有些人確實成為無神論者,但很多人還是信宗教,更有人試圖在兩者間達成平衡。而作者的宏觀視野,只能把人類視為一個整體,只會有一種信念,不允許多采多姿的人們採取多采多姿的信念。歷史的發展是偶然的,但作者偏要加上「意圖」的詮釋,將之擬人化,如資本主義將成長奉為最高圭臬之類的論述,但事實上經濟成長在技術進步後就自自然發生的,哈拉瑞直接把政客追求成長的印象直接套進資本主義擬人化的論述當中,似乎把歷史學的訓練都忘光光。在前一本書《人類大歷史》中,還斬釘截鐵地說必須要依賴證據說話,許多歷史學家對於古代壁畫的主觀詮釋都不可信,但現在作者連壁畫都沒有,就空口說了一堆白話。

不知道哈拉瑞是否寫到放飛自我了,連既存歷史都開始扭曲。例如,認為1970年代共產勢力大好,原本可能會獲勝,是民主國家躲在核子武器後面,用互相保證毀滅來威脅,才苟延殘喘的等到蘇聯自己崩潰。個人也算讀過國際關係史,這種荒腔走板論點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在探討心靈意識的章節時,引用圖靈測試更是完全的誤解,圖靈測試的目的是測驗AI能否真的像真人一般思考,從來就不是探討心靈或意識的問題,作者把思考和意識混為一談。

哈拉瑞深信,人文主義即將崩潰,科技的發展會將人文主義最後的防線徹底破壞。作者以自由意志為例,指出腦神經科學已經指出,人類的行為都是神經脈衝所決定的,人的行為是由「生物演算法」來決定的,沒有自由意志這種東西。關於這方面的科學論文我十年前就看過了,神經科學這方面的發現,與其說是終結自由意志,不如說是給自由意志添加科學基礎。的確,有些人對於被什麼神經給決定有點糾結,但對學大多數人文學者來說,這根本無礙自由意志概念本身,自由意志會由大腦神經交互作用給決定,只是更明白地揭露自由意志的神經基礎,充其量只是表明了自由意志或許沒有那麼自由罷了。哈拉瑞再度卡在宏觀層次,沒有實際去了解人們的看法,只是在論述層次妄加推測,因此下了人文主義即將崩潰的草率結論。

當然,我可不是說宏觀視野就一定有問題,作者的問題在於,卡死在宏觀視野當中,似乎不欲降尊紆貴來到其他層次,連次宏觀的等級都不肯。這除了會產生推論模糊、擬人化思考以外,也會產生跳躍性結論。例如,舉出 A 當作例子,然後直接說我們變成 Z 會怎樣又怎樣,忽略的中間 B C D E F 等等,這種忽略「歷程」的思考方式幾乎肯定會出錯。比如說,作者認為現在深度學習很厲害,AlphaGo 打敗中國棋王,然後咻一聲,接著就是演算法統治我們的世界,好像我們人類對這中間的過程不會有所反應似的,傻傻等死。確實,未來人工智慧可能大批取代人類的工作,而我們應該好好思考是否應該調整經濟體制來因應,但不會一下子就跑到人類的存在本質可能被顛覆的情況。眼光放長遠是好事,但也不是無的放矢。

哈拉瑞對科技發展極度樂觀,但對人文社會極度悲觀。的確,我們的制度常常趕不上科技發展,但要說到 Google 很快就會幫你決定該投票給誰,或是超人類種姓階級誕生,我只能說作者的「想像力很豐富」。我個人相當懷疑哈拉瑞是不是往未來學那邊靠攏了,最後一章甚至說數據主義有可能取代一切,人類成為資訊的奴隸,我也只是笑笑,懶得批評了。基本上,本書論述的漏洞實在太多,大概每一頁都會有一句挺有問題的論點,無法一一贅述,很遺憾我必須給這本書低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3 人中有 42 人(79.2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數位麵包屑裡的各種好主意:社會物理學──剖析意念傳播方式的新科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0/01/02

利用大數據研究社會行為,便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作者的研究取向非常類似於網路科學,採用數學與大量資料的方式來解讀人類行為。這種嶄新研究取向,作者稱之為「社會物理學」,不過這跟布坎南那本《隱藏的邏輯》中所闡述的社會物理學 (social atom) 不同,雖然同樣依賴電腦運算,但本書的研究並非採用代理人模擬技術,而是大數據和傳統機器學習的方式,來推測出社會影響的數學函數。作者的理論相當特別,開創「意念流 (idea flow)」的概念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這個概念沒甚麼特別,說穿了就是想法的交流,但作者獨到之處便是採用數學的方式,試著證明這意念流確實影響各種社會指標。根據作者的研究,一個群體中想法交流的多寡,將決定性的影響這個群體的運作效率,這種理論可以廣泛應用到一個團隊、一間公司,甚至是一個國家,比如說,意念流較高的團隊可以做出更好的商業決策,或意念流較高的公司營收更好等等。

不過,作者過度誇飾意念流的影響力,認為想法交流的頻率決定一切,以至於想法的內容與品質不重要,個人對這種矯枉過正的論述持保留態度。本書在序章把社會物理學講的無所不能,牛皮吹的超大,說可以終結戰爭、金融崩盤、疾病、社會暴力、政治僵局、貪汙等等,這種過度自信說法反映著當年的大數據狂熱風潮。作者更認為他的社會物理學將牽起社會科學革命,並貶低傳統的社會科學研究法,眼光狹窄地認為那些實驗室研究只能得出「相關」而找不出因果,辜負社會期望並「正在崩潰」。這種傲慢論點跟《數據、謊言與真相》的作者如出一轍,覺得數據量大就天下無敵。但諷刺的是,作者的研究樣本其實很小,只是記錄的資料量多,一直拿幾百GB來吹噓,結果代表性其實更差。這理論的最大問題是,「意念流」在因果關係上的假設是很有疑問的,作者認為意念流是因,但更有可能是中介變項,如「好的 idea → 廣泛傳播 → 效能提升」,在這種變項關係下,意念流當然會把解釋變異量吃掉,作者因此草率下了意念流比 idea 本身好壞還重要的結論。有趣的是,本書附錄中的數學部分,作者又明白表示只做預測不解釋因果,但正文中充斥著因果的推測。作者過度自信的後果,便是本書問世後六年,沒幾個人知道社會物理學,可見牛皮吹破了。

當然,本書的論述在某些部分還是挺具洞見,作者正確指出,許多習慣和信念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是在資訊暴露和社會影響下,無意識的逐漸形成。作者和其學生的許多研究成果,也確實點出了想法交流的重要性。意念流的提升可以獲致各種正面效果,其實一點也不令人驚訝,一個高效能的團隊,具備充分溝通與想法交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只是作者過度誇張其解釋力,甚至宣稱能準確預測各種指標,但預測的是每平方哩GDP這種冷門指標,讓人懷疑是不是選擇性呈現的結果 (可能其他指標預測得很爛)。如果作者能正視大數據限制,不去貶低其他方法或觀念,肯定可以開發出更有洞見的理論。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3 人(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新版)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新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31

這本書的作者哈拉瑞,是《槍砲、細菌與鋼鐵》作者賈德戴蒙的學生,哈拉瑞也同樣展現了大格局的歷史眼光,寫出一部恢弘的作品,而且比戴蒙更有野心,試圖介紹有關於整個人類的「大歷史」。整個人類的歷史有太多東西了,怎麼可能囊括在一本書中?所以本書不會去鉅細靡遺的探討各種歷史事件,而只專注討論有關人類的幾個最大的事件,如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制度發明、科學革命等等,這些都是大幅改變人類基本面貌的重要進程。透過聚焦於這些大事件,便能為人類一路走來的面貌,提供清晰的大致輪廓,而不像某些歷史讀物,常常把讀者淹沒在各種事件敘述當中。本書之所以暢銷全球的原因,就是作者真的很會說故事,把這些人類大事,用非常生動且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一般大眾,比如說在介紹經濟制度時,用了一個簡短的小故事來說明經濟學中「貨幣乘數」的概念,簡單明瞭的方式讓讀者一看就懂。而本書的一大賣點,便是作者對於人類抽象思維能力的獨到見解,各種抽象概念如神話、宗教、公司、國家、信貸體系等等,哈拉瑞將這些用「虛構故事」來描述,是存在於大家的想像都中,而非客觀存在於物理世界當中,大家相信這些「故事」是早期人類到現代人都共有的特徵,只是內容改變罷了,如前人相信君權神授的故事,但現代人相信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的故事。藉由這種詮釋方式,讓一般讀者可以用相當不同的角度看待人類歷史,有豁然開朗之感。

作者格局相當恢弘,以數千甚至數萬年的眼光來解讀人類史。然而,缺點也伴隨而來,太過依賴宏觀視野,容易產生大而化之的問題。比如說,作者的「虛構故事」概念,很容易拿來理解古代社會的運作,如相信國王的權力是上天授予的故事,民眾便能接受統治。但到現在社會中,我們不會用「故事」來描述各種社會制度,如法律、經濟制度、社會體制、法人等概念,也不會認為這些概念就只是「虛構」,用虛構故事一詞來敘說便會相當不精準,甚至是有問題的。雖然特徵都是建立在抽象概念之下、並為大家相信,但制度或法律顯然跟故事顯然不一樣 (原文甚至用 Myth 這個字)。這種不精準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頗,把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比如說,作者就認為意識形態就跟宗教就是一樣的東西,因為有幾個共通點,所以都是虛構故事,然而兩者的差異點更多,卻被作者所忽略。因為哈拉瑞想要用一個概念來貫串整個人類史上,共有抽象認知扮演的角色,便使用虛構故事一詞來概括,優點是非常容易理解,但缺點就是推論上會非常不精確。

而太過依賴宏觀視野的另一問題,便是忽略了微觀的角度。作者認為,現代經濟社會的基礎的信貸體系,是基於對進步的預期所產生的,因為相信未來整體產出會提升,整個社會願意「預支未來」。聽起來似乎言之成理,但事實上,信貸擴張的濫觴,是來自於金匠銀行家當時出於貪婪的動機,超發自己並不擁有的銀行券所致,而非一群人出於樂觀刻意設計出來的。又或者,作者談到帝國主義的功與過,提到了帝國擴張雖然造成大量死傷,但卻也散播了科學、醫療、技術等先進知識到落後地區,因此「善惡難辨」。作者以宏觀角度看過帝國主義在整個進程的功與過,但只看結果而忽略程序正義。假如今天一個殺人魔路上隨機殺人殺了兩個人,一個好人、一個壞人,我們能說這個殺人魔善惡難辨嗎?顯然不能吧。哈拉瑞的大格局是個雙面刃,一方面很好的呈現出人類大歷史的輪廓,但另一方面造成細部推論有失精準,除了上述例子以外,其他怪異論點如:認為出國度假是因為的相信消費主義的神話、古人不承認自己的無知、認為全球一統的帝國正在形成 (結果現在民粹當道) 。

當然,整體來說,作者用一種獨特又恢宏的格局來介紹人類大歷史,並盡可能的深入淺出,沒有任何基礎的讀者都能讀懂,光這點就挺有閱讀價值,沒有幾本書能夠做到這種事,可以理解暢銷千萬冊的原因。然而,大而化之的缺點就如上述所提,細部論點漏洞挺多,有時候難以服人,對於想要探索更深入的人類進程、或制度演進的相關知識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失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0 人中有 18 人(9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

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28

台灣的中國兩難,書名直指了台灣人所面對的大國困境,在經濟上與中國經濟上密切交流,太靠近怕被以商逼政,太遠又怕衝擊經濟,而這兩難困境又受到台灣的國族認同的影響,形成這二十多年來搖擺不定的兩岸政策。這本書學術味很濃厚,作者試圖探討「國族認同」這樣一個因素,如何在兩岸政策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根據國際經濟學的預測,小國通常會在經濟上依賴鄰近的大國,但兩岸的政治難題使得這問題變得更複雜,使得經濟理論無法解釋兩岸的情況,作者便提出一套以國族認同為基礎的理論,來解釋我國對於兩岸政策多年來的反覆變化。本書詳細爬梳了從李登輝上台後的兩岸政策,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對往大陸投資採高度管制,阿扁初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大幅放鬆限制,阿扁連任後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則又加大限制,馬英九的「ECFA」又準備大幅開放,但因引起服貿爭議後作罷。這四大階段經歷限制、開放、限制、開放,作者試圖用國族認同理論,分別解釋這四個階段的政策形成原由。台灣的國族認同已經高度往「台灣人」靠攏,已經很少人還認為自己是純中國人,作者指出,這種認同變化深刻影響了歷年來兩岸政策的辯論方向。

根據作者的理論,「國族認同」→「國家利益的辨識與排序」→「意見群集的形成」→「兩岸經濟政策的形成」。個人對於這因果方向不是相當同意,國族認同會大幅影響兩岸政策這點是無庸置疑,但是否在於這因果鏈的最前端是很有疑問的。事實上,國族認同通常扮演被動的角色,等到政策出爐後才對民間辯論有很大影響 (當然政策制定前也會多少考量民間的認同),兩者間互動多是雙向的,這樣的模型其實忽略的政治互動中的複雜性,尤其是忽略了政黨扮演的主動角色。本書雖然採用的是量化資料,但無法證實國族認同的作用 (只證實了認同漸趨穩定)。例如,作者聲稱國族認同漸趨穩定導致兩岸政策加速開放,但也可能只是國人意識到全球化時代經貿合作的重要性,而非國族認同的功勞。個人反而認為,國族認同上升應該會更加排斥與大陸交流,只是被更加強大的經貿需求給抵消掉。雖然理論有待進一步釐清,但作者確實指出了國族認同的重要性,在解釋兩岸態度時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本書也提供歷年來的兩岸政策一路走來的史料,還是具有不錯的參考價值。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9 人中有 8 人(88.89%)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習近平與新中國:中國第三次革命的機會與挑戰

習近平與新中國:中國第三次革命的機會與挑戰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27

了解中國現狀最棒的一本書。

個人看過的中國專書中,本書可以說是涵蓋範圍最全面、剖析最客觀的一本書,對於任何想要了解中國現狀的讀者,這本可以說是最佳教材。作者對於中國的認識全面又精闢,從網路控管、經濟改革、科技創新、環境汙染、習近平的集權、外交策略的轉變等等,作者都有客觀而正確的認識,不會過分貶低或抬舉,例如談到環境汙染的治理,中國的環境惡化世界有目共睹,中共政府也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頒布各種法律規章力圖矯正,作者正面肯定這些作為,但也詳實的剖析有哪些不利因素,比如說誘因結構不良和官僚體制弊病等問題,導致這些努力成效有限。幾乎每項探討的主題都會從正反兩面來解析,可以看出作者在力求客觀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本書可以說是汲取各家的觀點去蕪存菁,試圖對中國做出正確的認識,破百頁的注釋可見一般,但又不會隨波逐流,例如,近年來常看到中國軟實力上升的論點,作者就力斥這種說法。許多學者對於「軟實力」一詞有根本性的誤解,以為只要向外輸出文化就是軟實力的提升 (如孔子學院),但根據約瑟夫的定義,軟實力是他國對本國的價值觀心悅誠服,願意依照這種價值觀行動。作者正確指出,中國獨裁專政的政治體制,就是軟實力的硬傷,中共霸道的國境行徑,如南海九段線、收買媒體、滲透各國、打壓人權等等,這些讓他國始終對中國價值抱著狐疑的態度,更別說一帶一路是透過經濟力來影響,經濟屬於「硬實力」範疇,那些接受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人民,反而還對中國反感 (參見《中國的亞洲夢》)。這些硬傷使得中共政府無論釋出多少善意,都無法降低周邊國家的心防。

作者易明的中國通稱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集各家研究之大成並實事求是,論述講求證據不妄加臆測,雖然沒有動人心弦的人物故事,但有的洞察事務的真確分析,讓本書的含金量很高。自從習近平掌權,就給國際社會帶來各種挑戰,「中國夢」表面的善意與私底下作為的矛盾,讓許多歐美國家不安。而作者對於美國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新中國,也給出了頗具價值的參考意見,作者認為美國應正視中國各種不公不義行為,有必要的時候甚至須加以制裁。比如說,中國大加利用西方國家的開放進入市場,但卻對外國進入本國市場大加限制;或者利用孔子學院等機構試圖影響西方觀感,卻禁止外國思想流入,這些不公平的情況,是時候加以反制。正巧的是,川普最近的貿易戰談判正好走的是這個方向,可見本書的先見之明。而作者認為美國應該捍衛台灣的民主價值,更是讓人感到激賞。總結來說,這本書實在找不到什麼可以挑剔的點,強烈推薦給任何對中國事務有興趣的讀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8 人中有 15 人(83.33%)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臺灣數據百閱(雙面書封設計):100個重要議題,從圖表開啟對話、培養公民思辨力

臺灣數據百閱(雙面書封設計):100個重要議題,從圖表開啟對話、培養公民思辨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24

給認真關注台灣議題的作者群們給聲讚!

這本書出自於一間很特別的公司:Re-Lab,這是一間資訊繪圖設計的小公司,裏頭都是年輕人,是一群非常關注台灣各種議題的人士,藉由他的們專業表達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心。100個重要議題,其中包括50正在改善的以及另外50個令人憂心的議題,同時呈現台灣的正反兩面。本書含括範圍極廣,環境、教育、健康、犯罪、文化、經濟、公共事務等等,幾乎每個重要面向都有點到一些。藉由一百份圖表來呈現台灣的真實面貌,每份圖表都有專人審閱,並附上大概的解說,範圍全面又兼具專業這點讓人讚賞。當然,一次談一百個議題就意味著絕無可能深入的去談,每個議題就是 2-4 頁,並且圖表本身就佔據很大的篇幅,看得快的人一下子就看完了。這本數據百閱呈現的資訊很多樣化,不過缺乏中心主題的缺點就是看過即忘,每個東西就點那麼一下子,印象不深。而許多數據受到「通報率」的影響 (如霸凌案件的通報),使得部分圖表可能反應不出真實情況,尤其當這通報率不穩定時,就會使得趨勢的判讀錯誤 (比如說通報率逐年上升,看起來就會像是情況惡化)。當然,這些小缺點不算嚴重,畢竟都有專人把關。作者群對於台灣的關切是無庸置疑的,書名直截了當叫數據百閱,表明了就是對各種議題現況呈現個大概,對於任何關心台灣的人,是可以買來翻翻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6 人中有 15 人(93.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從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行為生態學等角度剖析群聚與反群聚行為

我們為何從眾,何時又不?:從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行為生態學等角度剖析群聚與反群聚行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22

探討從眾行為的書籍很多,但本書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作者是行為經濟學家,從經濟學、心理學、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這數個領域來探討群聚與反群聚行為。與同類書籍比起來,本書最大的亮點就是探討了從眾的反面 ─「標新立異」,這個與從眾截然相反的行為,其實與從眾的心理歷程有許多共同點。作者先從經濟學的角度開始分析從眾,根據自利群聚理論,從眾行為本身就是為了自利的目的,個體比較私人資訊與公眾資訊,若認為公眾較為正確,則從眾就是一個理性的決定。但這個理論無法解釋許多非理性的從眾行為,因此,作者進一步引用心理學的理論來解釋,如同儕壓力、社會規範、捷思法等等,都能造成人們在特定情境下從眾與否。而康納曼提出的快思慢想,更銜接了經濟學與心理學的解釋,自利群聚的行為偏向系統二,而受到社會因素影響的則偏向系統一。令人欣喜的是作者沒有犯下二元對立的錯誤,正確指出兩個系統常常彼此交互左用,同時影響從眾行為。反從眾行為也可從此兩大方向出發,逆向操作通常具有風險,但若是正確,通常代表著非常豐厚的報酬。因此,理性的個體若認為自己擁有的資訊比公眾資訊更優時,便會做出與他人不同的行為。心理因素方面則受到性格層面的影響,如偏好冒險的傾向、對報酬的樂觀預期、甚至單純享受與眾不同的感覺,這些導致個體採用捷思法,作出反從眾行為。最後,則是訴諸神經科學的研究證據,來證明上述論點的有效性。

比較可惜的是,作者引用心理學的研究時,幾個概念上有點模糊不清,群聚、從眾、社會團體等等之間還是有分別,從眾的人不一定在同一團體裡,也不一定需要在物理或心理上聚集。心理學上的效應也不能都歸類成系統一,如從眾理論的「資訊性影響力」就偏向系統二。最後章節談到特定領導人效果,更脫離從眾的範疇之外,兩者雖然類似,但服從領導人與跟隨一群人在心理機制上相當不同,不能混為一談。雖然在概念上的拿捏失了一些精準,但至少沒有嚴重的錯誤,作者本身行為經濟學家的身分,不會偏頗經濟學或心理學,跨領域的介紹更是令人讚賞,本書整體而言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6 人中有 15 人(93.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崩盤:金融海嘯十年後,從經濟危機到後真相政治的不穩定世界

崩盤:金融海嘯十年後,從經濟危機到後真相政治的不穩定世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20

其實挺難給這本書評價,可以的話我想評 2-4 顆星的「因人而異」評價

這本書是我讀過最厚的一本通俗讀物,包含參考文獻在內有超過七百頁的內容,可以說是比一般教科書內容還多。這本大部頭內容非常豐富,詳細的爬梳2008年金融風暴的始末,並一路談到歐債危機、中國崛起、民粹風潮,跨越十年的歷程娓娓道來。作者是經濟史學家,所以這本書比較偏向史料呈現,而非一般經濟讀物常見的分析性內容。超大量的經濟史料呈現可以說是鉅細靡遺,詳細描述哪天發生了哪些事,重要人物又說了那些話,彷彿將讀者帶回到當年事件發生地當下。作者的回顧也相當全面,談次級房貸時,首先就要先回溯到1970年代的證券化的濫觴。然而,超豐富的史實呈現未必是好事,沒有基礎的讀者可能會被大量事件敘述給淹沒,而無法抓出這些事件的整體面貌。例如談到中國應對次貸危機,作者不斷地呈現中國拿了很多錢來救市場,使中國受到的波及大幅降低,不知情的讀者容易下中國好棒棒的結論,然而,一直到書末才稍微提及這些信貸擴張是房地產過熱與產能過剩的元凶。簡單來說,作者提供了大量敘事,但抓出整體脈絡的責任就丟給讀者。作者的許多論述也需要具備金融知識才能讀懂,例如這句:「這條憲法條文令人滿意地混和著2000年代初期所有優質治理的妙策」,要讀懂這句,你就必須要對2000年代初期的美國的治理環境有深刻的理解。再加上作者喜愛使用拗口的說法,使得本書的閱讀門檻頗高。如果金融基礎不錯,那本書確實是一個讓人驚喜的十周年大回顧,全面地談到次貸風暴對各個國家的影響,詳細的史料彷彿身臨其境的回到當年,但若沒有基礎,恐怕一堆附買回協議操作的介紹會讓你的腦袋秀逗。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9 人中有 18 人(94.74%)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含32頁珍貴歷史圖片)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17

賈德‧戴蒙的《槍砲、細菌與鋼鐵》毫無疑問是一本世界級的經典,很少作者能寫出格局這麼大的書,眼光綜觀整個人類歷史,幾乎所有熱愛吸收知識的有識之士都會讀過這麼一本書。其後作品《大崩壞》更進一步剖析早期文明興衰的決定性因素,第一部作品《第三種猩猩》也深刻探究了人類的演化史。這三部曲可以說是作者累積數十年研究的畢生心血,《槍砲、細菌與鋼鐵》更是顛峰之作,不僅獲獎無數,出版二十年仍歷久不衰,不斷再版印刷,是少數能長銷達二十年的科普讀物,書中見解可以說是歷久彌新,愈陳愈香,實在很難找得到同等級的知識性讀物能與之媲美,沒讀過《槍砲、細菌與鋼鐵》都不敢稱自己是知識分子了。不過在高度讚譽的陰影下,其實該書也受到了不少批評,尤其是作者試著解釋文明發展差距時,主要歸諸於地理與環境因素,這個論點可以充分解釋早期文明的興衰,但卻難以解釋許多近代歷史,例如我們台灣這塊彈丸之地何以能發展成已開發國家?許多坐擁資源的小國反而受到「自然資源的詛咒」。《文明》的尼爾‧弗格森和《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兩位作者都曾指出賈德的論述忽略了更多無形因素如國際關係、制度發展、歷史偶然性、獨裁君主等等的影響。當然,賈德戴蒙也曾在《大崩壞》中說明自己絕非環境決定論者,只是指出了環境因素的影響力確實舉足輕重。

而這本《動盪》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便是,專注於「人」本身,本書的主題便是:一個國家在面對危機時,有那些人為因素對於克服危機有所助益。出過此書後,其他人以後再也不能拿環境決定論的大帽子扣在賈德戴蒙頭上了。不過,請別期望這本書能與《槍砲、細菌與鋼鐵》有同等的重量,畢竟該書是作者結合其生理學、地理學、人類學等專長,畢數十年功力於一書的心血結晶。本書《動盪》則是累積僅六年來的新研究 (很佩服作者都82歲了還開新坑)。作者從臨床心理學的治療技術得到啟發,該技術指出,一個人面對危機時,有十二個重要因子將影響解決危機的能力。作者據此,依樣畫葫蘆的開發出國家面對危機時的十二個影響因素:

1.國人對於國家陷於危機中的共識
2.承擔國家採取行動的責任
3.勾勒出需要解決的國家問題
4.由其他國家獲得支援
5.以其他國家作為解決問題的典範
6.國家認同
7.誠實的國家自我評價
8.國家危機的歷史經驗
9.應對危機的耐性
10.針對特殊情況的彈性
11.國家的核心價值
12.地緣政治的限制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這種從個體經驗推論群體的理論,感覺就很不靠譜,但沒想到作者在處理上其實很細膩,詳細的討論各種因素在國家層級是如何地與個人層級不同,並且也指出數個國家獨有的影響因素,如領導人角色、派系衝突、政經制度等等。辨認出十二因素後,便將此理論套用到七個歷史案例上,分別是芬蘭、日本、智利、印尼、德國、澳洲和美國,例如日本的案例,當年美國率戰艦叩關,打破閉關鎖國的日本,並讓日本見識到懸殊的國力差距後,日本經歷明治維新開始轉型為現代國家,作者詳細的分析十二個因素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賈德戴蒙在本書再次展現了他周密的思維,儘可能考量各種重要變數,令人讚賞。

不過還是有可以挑剔的地方,老實講,以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套十二因素模型,實在稱不上是理論,而比較像是分析框架。這套論述沒有明確指出「A 導致 B」這種因果關係,而是可以根據個案自行詮釋。成功克服危機的國家,就看看這十二個中可以挑出哪幾個來解釋,失敗的案例亦然。也就是說,這基本上是一個「事後諸葛」的論述框架,可以依據解釋的方便選擇性的調用因素,各個因素的籠統性也使得詮釋的自由度很高。基本上,這就是一個包含極廣的框架,可以讓你任意地拿史料去套,並自由的詮釋結果。當然,分析框架本身沒甚麼錯,但作者試圖在未來對十二因子作操作型定義,並採用量化分析,很顯然戴蒙的目的並非僅止於架構,而是發展一個有預測力的理論。個人是挺懷疑國家認同、核心價值觀這種因文化而異的概念該怎麼測量和操作,質性的東西不一定非得要用量化的方式。作者甚至真的拿十二因素模型來作預測,並推論日本的核心價值 (因素11) 是導致堅持捕鯨行為的原因,如捕鯨是民族象徵之類的說法,但事實上,政治考量才是捕鯨背後的真相,作者輕信那些冠冕堂皇的說法,然後套進理論中來解釋,因為理論本身沒辦法給出因果判斷,你套錯的東西進去,就只會出來錯的結果,正所謂「垃圾進,垃圾出」。

當然,這個「分析框架」,作為一個指導原則還是挺有用的,畢竟這十二因素本來就是源於心理治療的技術,做為指導一個人克服心理創傷的指導原則。國家的高層決策者,是可以透過這套框架,像檢核表一樣逐一檢視,健檢一個國家應付危機的能力。例如本書中芬蘭的案例,同樣是一個大國 (蘇聯) 欺壓小國的情況。芬蘭由力求對抗轉為溝通合作,最後與蘇聯相安無事多年,或許有可供我們參考。然而也須謹記,我們與大陸的關係與芬蘭-蘇聯相當不同,畢竟中共對於台灣有強烈執著,完全不肯妥協,我們遭受的困境遠比芬蘭複雜難解。這十二因素可提供了應對台海問題一些切入點。但如何詮釋各個因素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又有多大的影響力,則須審慎看待。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5 人中有 44 人(97.78%)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覺察力:哈佛商學院教你察覺別人遺漏的訊息,掌握行動先機!

覺察力:哈佛商學院教你察覺別人遺漏的訊息,掌握行動先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12/15

本書即是《精準決策》的同一作者,該書中提到了有限意識 (bounded awareness),正是本書要談的主題。有限意識是作者貝澤曼自己提出的概念,這個概念聚焦於我們的注意力限制,人類的注意力不可能處理所有接收到的資訊,必須有所取捨,比如說當你在看這篇書評時,注意力就集中在這裡的字裡行間中,周圍環境雖然進入眼,但基本上都會忽略掉。這是人類知覺的正常歷程,在知覺心理學有很多相關研究。而作者特別注意這個發現在實務應用上的影響,有限意識與捷思法很類似,大部分時間很管用,但有時候還是會出錯,在重要決策上甚至可能導致糟糕的負面結果。在本書中便呈現了各式各樣的大量案例,指出各種人們在覺察力上的不足,導致了各種商業上的失敗,或是無法避過可預測的危機。想要訓練覺察力的提升,就必須先釐清原因,導致有限意識的原因很多,如動機盲點、有心人誤導、過度自信、環境上的逐漸改變等等。例如,當年次貸危機時,許多既得利益者多少意識到債務是有問題的,但卻「不想讓派對太早結束」,有意無意的忽略各種警訊,直到大難臨頭,這便是動機導致的盲目;或者,當情況是逐漸惡化時,就像溫水煮青蛙一般,沒有注意到這些惡化的徵兆已經到達了危險的水準。辨識原因之後,作者便提出一些方式來應對覺察力不足的情況。有限意識跟捷思一樣,深植於人類的基本思考方式之中,要克服絕非易事,不過若能時時提醒自己,逐漸的進步是可以預期的。擺一本這本書或是《精準決策》在書櫃中便是不錯的提醒方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6 人(85.71%)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16上一頁 12345678910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