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台灣的中國兩難:台灣認同下的兩岸經貿困境
  • 定價:430
  • 優惠價:7301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華文世界第一本,全新角度解讀台灣對中國大陸經貿政策的變化

「國族認同」經常被描述為妨礙理性評估的錯誤意識,然而,我與台灣意見領袖的訪談和我個人在業界的觀察都不支持這樣的觀點。在回顧相關的學術文獻,檢視更多的一手資料,並與政府、專家、企業界人士對談後,我最終被引導到一個長久以來未曾注意到的答案:經濟利益和國族認同並非互斥,而是相互結合且形塑了台灣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取向……國族認同是對外經濟政策構建的基礎所在。
——林夏如/本書作者


何榮幸/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吳乃德/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胡忠信/政論節目主持人、歷史學者
徐小波/時代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張榮豐/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研究員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龔明鑫/行政院政務委員
——一致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兩岸關係是全球矚目的政治「熱點」。

  對台灣而言,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既是機會,也是挑戰。中國的市場對台灣極具吸引力,兩岸經濟的交流會帶來許多好處,卻也加深台灣在經濟上依賴大陸的程度,而這個依賴對象始終持續威脅要兼併台灣,甚至不惜發動戰爭。這便是「台灣的中國兩難」的核心。

  兩岸關係是全球目前極重要的國際關係之一。在經濟方面,中國大陸占台灣的外貿比重超過20%,出口則占總額超過28%,大陸也是台灣最大的對外投資(FDI)對象,年度占比超過40%,有超過一百萬的台灣人在對岸工作。然而同時,在政治方面,中國一直聲稱台灣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經濟作為促進統一的手段,但從未宣布放棄以武力統一台灣。

  台灣對此矛盾情境的回應方式一直都很不一致,尤其是台灣對大陸的經貿政策時而大幅開放,時而嚴格限制,原因究竟為何?林夏如教授認為台灣人的「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 是解釋政策在極端選項之間搖擺的關鍵。本書透過追縱台灣的認同意識和兩岸政策在過去二十年間改變的歷史軌跡,尤其是國族認同、經濟利益和對外經濟政策彼此之間的關係,來解釋兩岸經濟政策的演變方式。

  作者親訪包括江丙坤、林義雄、張忠謀、曹興誠、陳冲、尤美女、范雲等四十位台灣各領域意見領袖,並由四個層次帶領讀者抽絲剝繭:
 
⒈時間序:從李登輝時期的「戒急用忍」(限制),陳水扁時代早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開放),後期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限制),到馬英九主政時的ECFA(開放);
⒉國族認同:在這四個階段裡,透過中研院、政治大學與其他機構的民意調查,呈現台灣民眾對自身「國族認同」的變化;
⒊意見領袖:作者將台灣各界意見領袖分成四大「意見集群」:廣泛開放派、適度開放派、溫和限制派、嚴格限制派,呈現這四大意見集群在每個階段對兩岸經貿政策的爭論。
⒋重要案例:林教授在每個階段都舉出實際案例,讓讀者對當時的政經情勢、政策走向與爭議,有更具體的認識,例如:李登輝時期的台塑漳州(電廠)計畫、陳水扁時期的和艦案,以及馬英九時代的《服貿協議》與太陽花運動。

  本書先以英語版本發行,出版時由於是少數由台灣作者以英語解析兩岸經貿關係的著作,並提出獨到的「國族認同影響經濟政策」見解,在美國政商界引起高度注目。作者更為繁體中文版讀者搶先補充在蔡英文執政後,兩岸政經發展的最新情勢,用「高收入陷阱」的概念來解釋2014至2018年幾場選舉帶來的權力轉移所代表的意義。現在,台灣的國族認同已經趨向共識,台灣選民已不再被傳統的政治認同而動員,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找出方法來擺脫高收入陷阱,同時保護自己所認同的價值。


▍何榮幸(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國族認同」既是台灣社會的主要矛盾,也是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在「政經合一」與「政經分離」間擺盪的核心因子,本書對此做出了清晰有力的詮釋。

▍吳乃德(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歷史上沒有一個獨立國家面臨台灣目前的情境:具有強大經濟吸力的國家,同時也是準備加以兼併的軍事強權、不斷加以霸凌的獨裁政治體。本書的細緻分析,是國人理解這項挑戰的必要參考。

▍徐小波(時代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林夏如教授在新書中以「國族認同」為主軸,為錯綜複雜、千變萬化的兩岸關係做了獨到的分析論證,提供給讀者一場引人入勝的解析。台灣經過六十年的發展,產生了何種核心價值,值得提供大陸以及新興市場國家借鏡?大陸的國家資本主義能夠永久得到民意支持而不變嗎?太多太多要思考的議題,讓我們彼此共勉之。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家):
台灣的「中國兩難」確實是我們無可迴避的挑戰,本書釐清台灣過去二十年政策背後的政治與經濟邏輯,對台灣到底要往哪裡去的問題,提供了重要思考。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我們要如何跳脫這個兩難?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這兩年世界局勢變化詭譎,台海兩岸的關係不僅影響此地區居民的命運,更關係整個地球未來勢力消長。林教授有最直接的角度觀察,深入淺出分析,值得大家仔細研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夏如Syaru Shirley Lin
  林夏如博士是哈佛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優等畢業生,常年在紐約和香港工作,並曾於東京和馬德里求學及工作。三十二歲時成為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全球最年輕的女性合夥人、最年輕的亞裔合夥人,負責亞洲地區私募投資,首創高盛在亞洲的創業投資,掌管十億美元和亞洲十二國的投資,同時更啟動日本的投資業務。她著名的投資項目包括阿里巴巴、中芯國際、新浪網、寶成集團、巨大集團,也曾參與中國大陸、新加坡及台灣國有企業私有化工作。
  林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碩士項目的創始教師成員、客座副教授,也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北京清華大學、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授課,目前正在研究東亞的高收入陷阱問題。
  林教授現為高盛集團亞洲銀行、朗廷酒店集團與三商美邦人壽的獨立董事。她受香港政府委任為太平洋經濟合作香港委員會成員,協助香港的經濟發展,另身兼維吉尼亞聚焦超音波研科基金會的董事,致力於支持新型醫療技術的研發。


譯者簡介

陳方隅
  《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專欄作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所畢業,目前為美國密西根州大(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政治所博士候選人,主修比較政治,研究興趣為威權政體以及政治行為。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達百本,包括《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裕仁天皇》《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李潔明回憶錄》《轉向》《南海》《南中國海》《2049百年馬拉松》《美國世紀的終結?》《棉花帝國》等。

 

目錄

各界推薦
訪談人物表
謝詞
中文版前言

⒈導論
⒉概念架構
⒊戒急用忍:1996年國家發展會議
 產業個案研究:台塑集團及漳州計畫
⒋積極開放,有效管理:2001年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
 產業個案研究:半導體產業大辯論
⒌積極管理,有效開放:2006年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產業個案研究:對半導體業是否開放繼續辯論不休
⒍A擱發:2008至2010年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路
 產業個案研究:開放服務業及太陽花運動
⒎結論

後記 台灣的「高收入陷阱」與新南向政策
附錄 台灣民意調查相關資料來源
注釋
參考文獻
重要名詞中英對照表
 

中文版前言

  大學時代在哈佛本來主修社會科學(Social Studies),因為我想以跨領域的理論來回答一個涉及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問題:為何某些發展中國家可以成功開闢經濟發展的路徑,而另一些家卻不行?隨著我在國營企業私有化和外商投資領域積累的經驗,我對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模式的差異益發感興趣。很幸運地,我有機會目睹中國改革開放最初幾年的運作。1993年,海峽兩岸自1949年以來的首次高層會晤「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我當時白天參與新加坡電信集團私有化的工作,晚上擔任會談期間的媒體翻譯志工。我對兩岸協商的進行、過程的冗長與困難,都有切身的體驗。隨後,我透過在投資銀行主導和參與的多項投資項目,包括阿里巴巴、新浪網、中芯國際、巨大、寶成、裕元等,更加理解到台灣的兩岸經濟政策是如何影響台商在中國投資的決定。

  當我離開投行和創投業,著手研究與寫作時,我對自己想研究的主題和分析框架已有很清楚的想法。我試圖探究一個在兩岸經貿界常見的迷思:為何台灣對中國的政策如此不連貫且看似不理性?最初,我相信台灣對大陸經濟政策的反復可以用經濟邏輯來解釋。 也就是說,隨著兩岸在經濟上的整合,台灣經濟政策對中國將無可避免地更加開放;相對地,因此而在經濟上受損的利益團體們,無疑會向政府施壓要求實施保護主義。這兩種以利益為主的觀點,不論是經濟整合的誘因,或是全球化導致的反彈,似乎都能對兩岸經濟政策的擺盪提供強而有力的解釋。

  不過在數年研究之後,尤其是透過廣泛的深度訪談,我發現純粹的經濟分析和理性選擇的方法論,無法完全解釋台灣對中國政策上的種種轉變,同時也忽略了許多台灣社會經歷的重大改變。我開始意識到,經濟領域的變量固然重要,物質利益之外的因素——例如國族認同——也應當被納入考量。「國族認同」經常被描述為妨礙理性評估的錯誤意識,然而,我與台灣意見領袖的訪談和我個人在業界的觀察都不支持這樣的觀點。在回顧相關的學術文獻,檢視更多的一手資料,並與政府、專家、企業界人士對談後,我最終被引導到一個長久以來未曾注意到的答案:經濟利益和國族認同並非互斥,而是相互結合且形塑了台灣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取向。我的研究發現,台灣兩岸經濟政策的擺盪起因,源自社會對不同政策的爭議與它們所隱含的國族認同之間的交互影響。

  在完成了本書的寫作之後,我隨即開始了一趟「身分認同之旅」,前往世界上存在身分認同爭議的地區,考察當地的身分認同是如何影響經濟政策的。我走訪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保加利亞,波羅的海諸國,曾屬於奧匈帝國的奧地利、捷克與匈牙利三國,還有印度及不丹。在這趟旅途中的所見所聞進一步印證了我在本書中做出的結論,即國族認同是對外經濟政策構建的基礎所在。

  自從本書英文原版於2016年出版後,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不吝就書中的論點與我分享他們的感想與建議。針對本書的主題,我十分榮幸能有機會受邀至各大專院校、智庫和民間團體演講,地點包括台灣、香港、日本、美國、英國、西班牙、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等。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很欣慰藉由本書可以讓讀者理解到,當國際上的跨國經濟整合需求隨著全球化擴大的同時,個別國家對確保自身獨特的價值觀和身分認同的渴望,也會與日俱增。 台灣不是第一個要面對這兩難局面的地方,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6290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1 x 14.8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20歲~60歲
 

內容連載

導論
 
小國毗鄰大國,可能遇上強大的軍事威脅,也可能面對難以抗拒的經濟市場力量。中國對台灣而言就是兩者同時兼具。台灣面臨這個罕見的兩難狀況,它最重要的經濟夥伴同時也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威脅它的生存。台灣的繁榮很大程度是來自它和中國經濟的相互依存,而中國現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國一直明白表示否認台灣主權以及想達成兩岸統一的目標。
 
中國不僅尋求和台灣有利的經濟關係,也以此當成促進統一的手法。它利用豐沛的經濟資源投資在軍事能力上,部署先進戰鬥機和中程彈道飛彈,有一千多枚瞄準台灣。最重要的是,中國繼續威脅要以武力阻止台灣宣布獨立,也從未放棄以武力促成統一。
 
因此,和中國的商業關係對台灣既是挑戰,也是機會,性質上與其他任何國家的關係顯著不同;就台灣而言,中國具有極端的吸引力,但也十分危險。這樣的兩難局面十分明顯:兩岸經濟的交流與整合會帶來許多好處,但也會導致台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程度加深,而這個依賴對象持續威脅要兼併台灣,甚至不惜動武。
 
可以理解的是,對於這彼此矛盾的壓力,台灣的回應方式並不一致。整體而言,台灣已降低了許多兩岸在貿易與投資上面的障礙;估計現在有一百多萬台灣人居住在中國,台灣人在中國投資及對中國雙向貿易數字都超過一千三百億美元。然而,台灣的兩岸經濟政策之演進既不穩定也不連貫,時而開放、時而加深限制。直到不久以前,台灣都還禁止所謂的「三通」,亦即與中國直接通郵、通商、通航。
 
台灣從1991年開放到中國直接投資,並從中國在1979年改革開放開始設立的經濟特區當中獲得許多商機。但在1994年,台灣一改早期採取的政策,政府開始鼓勵投資流向東南亞、遠離中國。兩年後,政府制訂「戒急用忍」政策,對於到中國的大規模及具備重要策略性的投資正式設限。
 
2001年,政黨輪替後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政府以「積極開放」政策替代「戒急用忍」,對兩岸經濟關係在某些方面鬆綁開放,但在2006年又改弦更張,回到採取嚴格限制的「積極管理」政策。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恢復開放,建立兩岸正常直航,鬆綁原先對中國投資的限制。

會員評鑑

4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21/10/23
只能說,這本書的分析框架,相當精彩。
兩岸在經濟上的往來,是我們無可避免的事實。而這樣的過度依賴,又如何影響到我們的政治自主性,正式這本書想解釋的「中國兩難」。

這當中認同意識是最難以忽視的一環,因為「天然臺」的成分,只會隨著時間的推進愈來愈明顯。所謂天然臺就是,我自一出生就是「臺灣人」的這個認同。與所謂的「天然獨」從根本上,是不同的東西。主張我是台灣人,未必會主張台灣應該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而書中也說明,過半數的台灣人偏好是維持現在的政治自主,而非追求法理上的獨立。當然也認為兩岸的經濟交流未必有害,只是希望能透過更加透明的機制來讓人民監督而已。P.40

總結來說,書末指出台灣選民對政黨的偏好已經不再像是過往的鐵板一塊,從近期不管是地方選舉還是總統大選來看,皆以應證了此事。政壇後起之秀,又將如何處理台灣與中國這兩難。將持續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展開
user-img
4
|
2019/12/28
台灣的中國兩難,書名直指了台灣人所面對的大國困境,在經濟上與中國經濟上密切交流,太靠近怕被以商逼政,太遠又怕衝擊經濟,而這兩難困境又受到台灣的國族認同的影響,形成這二十多年來搖擺不定的兩岸政策。這本書學術味很濃厚,作者試圖探討「國族認同」這樣一個因素,如何在兩岸政策上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根據國際經濟學的預測,小國通常會在經濟上依賴鄰近的大國,但兩岸的政治難題使得這問題變得更複雜,使得經濟理論無法解釋兩岸的情況,作者便提出一套以國族認同為基礎的理論,來解釋我國對於兩岸政策多年來的反覆變化。本書詳細爬梳了從李登輝上台後的兩岸政策,李登輝的「戒急用忍」對往大陸投資採高度管制,阿扁初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大幅放鬆限制,阿扁連任後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則又加大限制,馬英九的「ECFA」又準備大幅開放,但因引起服貿爭議後作罷。這四大階段經歷限制、開放、限制、開放,作者試圖用國族認同理論,分別解釋這四個階段的政策形成原由。台灣的國族認同已經高度往「台灣人」靠攏,已經很少人還認為自己是純中國人,作者指出,這種認同變化深刻影響了歷年來兩岸政策的辯論方向。

根據作者的理論,「國族認同」→「國家利益的辨識與排序」→「意見群集的形成」→「兩岸經濟政策的形成」。個人對於這因果方向不是相當同意,國族認同會大幅影響兩岸政策這點是無庸置疑,但是否在於這因果鏈的最前端是很有疑問的。事實上,國族認同通常扮演被動的角色,等到政策出爐後才對民間辯論有很大影響 (當然政策制定前也會多少考量民間的認同),兩者間互動多是雙向的,這樣的模型其實忽略的政治互動中的複雜性,尤其是忽略了政黨扮演的主動角色。本書雖然採用的是量化資料,但無法證實國族認同的作用 (只證實了認同漸趨穩定)。例如,作者聲稱國族認同漸趨穩定導致兩岸政策加速開放,但也可能只是國人意識到全球化時代經貿合作的重要性,而非國族認同的功勞。個人反而認為,國族認同上升應該會更加排斥與大陸交流,只是被更加強大的經貿需求給抵消掉。雖然理論有待進一步釐清,但作者確實指出了國族認同的重要性,在解釋兩岸態度時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本書也提供歷年來的兩岸政策一路走來的史料,還是具有不錯的參考價值。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職場處方籤|楓樹林全書系社方展|全展單書85折、指定雙書79折,特談單書限時99元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