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搜尋RichMaple富楓部落格的所有評鑑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僧人心態:從道場到職場,訓練你的心,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每一天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2002年,一位西藏僧侶明就仁波切來到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參加一項靜心時的腦波活動實驗,此時他已累積6萬2千小時的靜心經驗。
就在他開始靜心時,研究人員發現腦電圖突然出現大量的活動波峰,這現象只會出現在改變姿勢或做其他活動,但他卻處於靜止狀態。

10多年後,另一項腦波研究發現,41歲明就仁波切的大腦,比年輕人還要年輕10歲,且伽瑪波活動頻率是科學研究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被封為「全世界最快樂的人」。

為什麼要培養僧人的心態?

如果你想籃球場上成為高手,可以學習麥可.喬丹。
如果你想創新,可以研究伊隆.馬斯克。
但如果你想訓練心智,找到祥和、平靜和目標呢?

你就應該以僧侶為師了,僧侶就是一個時時刻用心活在當下的人。
僧人有能力抵擋誘惑、遠離是非、處理痛苦和焦慮、平撫我執的躁動,建立有意義的生命。
我們為什麼不像地球上最平靜、快樂、有目標的人學習呢?

或許你認為要僧人保持平靜、安寧與放鬆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因為他們隱居山林,不必面對工作和伴侶的煩擾,或是煩人的塞車。
僧人心態對活在現代世界中的你有什麼好處?

首先,沒有人一出生就是僧侶,他們來自各種出身、背景,出於個人意願,選擇轉化自己。
有人是出家前是生物學家、馬戲團員、金融經理、搖滾樂團成員,來自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你不用在家點蠟燭,打赤腳走路,或張貼在山林做瑜珈的照片,僧人心態是一種任何人都能採取的思維模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人生路引: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作者楊斯棓高中是讀台中一中,是個相當會念書的人。

當時他想要考國軍的醫官,但因為那時候的醫官錄取名額越來越少,於是競爭相當激烈。
可是醫科畢業生的國、英、憲法只要有翻過書,彼此的分數相差不大,關鍵就在計算機概論,因為全國醫學生都沒有修過這學分。

楊斯棓觀察就算有1%的強者不用準備,也可以輕鬆考上,但其他人沒有本錢這樣裸考,還是要用心準備計算機概論,只要這科目分數在前1/3高分,就較容易錄取。
楊斯棓收到成績單時,其他科表現不錯,但計算機概論的分數真的較差,但還是有錄取了,跟大家比也不會太差。

他回想以前的人生,20歲前是個定型心態的人,隨著挫敗經驗變多,因為身邊高手太多,讓自己變成了成長心態的人。
如果是定型心態的人,相信智力、解題能力是天生的,所以就會裸考,夠聰明就會過,不夠聰明的話,努力也沒用。

但他的成長心態不斷告訴自己:「用功會提升聰明程度」。
這個考試要通過,需要夠聰明的人,但先不用管自己夠不夠聰明,只要有方向的持續努力,就會變得比原本更聰明,聰明到跨過原本跨不過的門檻。

楊斯棓用他自身的例子來推薦《心態致勝》這本書,裡面講到,定型心態認為人的素質無法改變,成長心態認為可以改變。

作者說:
你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與加強你的基本素質。
如果你一直困在定型心態裡,很可能一生都無法釋放自己的潛能。

如果你內心搭著一艘名為成長心態的快艇,雖然遇到低潮,也能找到方法脫困,你會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
到人生終點時,你會問心無愧的說,一生中該努力的、該嘗試的,你都沒放棄過。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7 人中有 4 人(57.14%)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斜槓青年【實踐版】: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

斜槓青年【實踐版】: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所謂「關鍵問題」,就是要時常問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很少人會主動問自己這個問題,除非遇到人生某個特殊事件,遇到意外、遭受重大挫折,導致原有價值體系發生崩塌,也就是「關鍵時刻」。

例如自己拼命努力工作了2、30年,想帶給家庭優渥的生活,但卻極少陪伴或關心家人。
直到兒女與自己疏遠,父母身體得了癌症,才發現對自己最重要的是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逐漸衰老。

如果你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那就能邁向下一步。

所有機會都是自帶成本的,因為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把時間花在一件事上就代表失去做其他事情的機會,而那些事情說不定能帶來更大的收益。

想當一個斜槓青年,下班時間和假日是很重要的,但如果你把時間大都花在與朋友聚餐喝酒、玩手遊或追劇,肯定對自己來說沒有進步的空間。
不管面對什麼樣的邀請或機會,都把頭腦中的默認回覆設定為「不」,如果可以找到足夠的理由來說服自己把「不」變成「好」,那才能接受。

對於我來說,同事在上班休息時間會去抽一根菸,我會說「不」,因為我注重健康,也寧願將時間花在閱讀好書身上。
或是同事在假日時約吃高級餐廳或喝酒唱歌,如果不是公司所辦聚餐或同事離職歡送會,我也會很少去參加,而是選擇在家撰寫文章。

陳果導演曾說:
人的成熟和強大,恰恰在培養起了這樣一種能力,那就是學會承受失去的能力,然後承受這種失去,再帶著這種失去繼續生活,繼續去創造美好。

人這一輩子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懂得捨棄,才會懂得專注,部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糾結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2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顛覆高智商等於絕對聰明的常理,助你找出決策的關鍵智慧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顛覆高智商等於絕對聰明的常理,助你找出決策的關鍵智慧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們景仰聰明人,認為他們的思想、決策都會是正確的,但實際上真的都是如此嗎?

愛迪生名下的專利超過1千多件,他的腦袋顯然格外多產,一旦他構思出某個概念,就很難改變想法。

在1880年代,愛迪生發明出世界第一個商用電燈泡,他想要在美國的一般住家導入電力。
但對手喬治●威斯汀豪斯發現了比較便宜的電力傳輸法,就是現在普遍使用的交流電。

直流電是單一電壓,交流電是在兩種電壓之間快速交替,就算是遠距離輸電也不會損失能量。
愛迪生主張交流電很危險,因為更容易觸電死亡,但只要正確絕緣並控管就能降低風險,在經濟上更是較能普遍到一般住家。

愛迪生底下的工程師尼古拉●特斯拉建議利用新技術改善安全性,而不是繼續研究直流電,但愛迪生反駁他並切斷他在交流電的研究經費,特斯拉就轉而去西屋電氣研究了。
愛迪生不願承認失敗,於是投入激烈的公關戰,設法讓輿論轉而反對交流電,一開始還公開示範電死流浪狗和馬。

後來他聽到法院在研究要不要用電椅處死犯人,他就建議法院研發電椅,讓大眾想到交流電就會聯想到死亡,弔詭的是他曾經宣稱致力廢除死刑。
但到1890年代,愛迪生不得不承認失敗,最後把注意力轉到其他專案上。

如果他懂得沉默成本效應、偏見盲點、動機型推理等認知錯誤,就能讓他自己這樣的聰明人,不會繼續走在悲慘的道路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0 人(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發現一流企業的長相和深度投資價值

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發現一流企業的長相和深度投資價值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闕又上在課堂上常問學生:
你喜歡豔遇還是外遇?

多數人回答是喜歡豔遇,可能是外遇比豔遇有許多問題要處理。
但闕又上卻說,在投資路上,多數人想要有驚豔的相遇,但偏偏走向了投資的外遇!

就像成長型價值投資之父-菲利普.費雪所說的:
股票市場充斥著一群了解關於「價格」的所有事情,但卻對「價值」毫無所知的人。

價格是外顯而見的,一如動人的外表,特別是股價像脫韁野馬飆漲時,讓人如此興奮。
但當價格如自由落體般墜落時,也是讓人心驚膽跳的。

股價如網路上的網美正妹一樣,都是大家會想關注的話題,於是我們會常常把重點放在股價,成為決策時最容易參考的指標。
可是投資標的的內在美就不重要嗎?

當然重要!
不管是帥哥美女,即使你擁有一個外表耀人的另一半,但如果他是愛亂花錢、脾氣差、有公主病或王子病,肯定會讓你的生活一蹋糊塗。

股票亦是如此,你只買會飆漲的股票,這個禮拜漲了100元,下禮拜或許就跌了200元,因為這支股票根本沒有內在美。

你不一定要跟美麗的維納斯在一起,小家碧玉的女孩讓你的人生更加快樂。
好股票不一定是讓你點石成金的財神爺,但絕對會讓你的投資帳戶金光閃閃。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0 人(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作者設計了一個測驗,測驗後14個國家後的結果,平均12題裡只答對2題,沒人全答對,15%的人得到0分。
而受測對象包含各行各業:醫生、老師、教授、科學家、投資家、企業主管、記者、社運人士、政府高層。

甚至有些最慘的測驗結果,還是出自於諾貝爾獎得主和醫學研究員。
這測驗無關智力,但人人似乎對世界抱持奇糟無比的認知。

作者假設把測驗拿去黑猩猩的籠子外,拿出3根香蕉問牠們問題,牠們的答對率應該也有33%,12題答對4題,可人類只答對2題。
為什麼大家比隨機亂猜的黑猩猩還答對更少?

作者認為大家都具備知識,卻是過時的知識,往往過時數十年的知識,大家對世界的認知來自老師,老師的知識是建立在他們在學校讀書那時候。

我們時常看到新聞上種種戰爭、暴亂、天災、人禍和貪腐,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地球環境越來越糟糕,這是過度誇大的世界觀,其實有誤。
事實上,世界越變越好,不是每年都在各方面變得更好,但目前都有大為進展,這才是合乎事實的世界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2 人(66.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加速你的FIRE人生:打造致富體質,提早贏得財富自由

加速你的FIRE人生:打造致富體質,提早贏得財富自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你爸媽的那個年代,認真地為一家公司付出一輩子,工作到60歲,公司會給你一筆豐厚的退休金。
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想法已經不管用了。

在全球化的情況下,技術快速變遷,科技如此發達,死守一份工作不一定能讓你做到退休。
因為老闆可以使用全球各地的人才來取代你,就像在台灣,便宜的外籍勞工多的是,而且還不用付給他們退休金。

如果你是容易被取代的一顆小螺絲,沒有讓老闆覺得失去你會感覺痛失英才,覺得你是無可取代的話,把你資遣都是遲早的事。
更何況許多人是快退休時,遇到金融危機或公司營運不佳,一被裁員的話,想要在50歲在找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在國外,提早退休的觀念越來越盛行,甚至有一個FIRE的觀念,意思是
Financial Independent Retire Early
也就是提早在財務上達到可以退休狀態。

許多人將存款投資到大盤指數上,平均年報酬為7~10%,達到財富自由後,每年提領4%來支付生活開銷,其餘的錢繼續錢滾錢,成功提早退休。
當你擁有自己的退休金後,不用依靠政府、公司給你的退休金,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工作不再是不得不的事情,你可以做自己喜歡且有熱情的工作,薪水低一點也沒關係。
你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興趣,充實你那獨一無二的人生,不該做無聊的工作到60歲退休,還得期望勞保勞退到那時還能給你一點錢來過活。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2 人(66.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生活槓桿:短時間發揮最大生產力,讓事業、生活、財富達到完美平衡的工作哲學

生活槓桿:短時間發揮最大生產力,讓事業、生活、財富達到完美平衡的工作哲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吳宗憲的女兒Sandy說:
「這世界上有2種事情,一種是你喜歡的事情,一種是你擅長的事情。
最好的職涯選擇就是,你做一個你喜歡的事情,同時又是你擅長的事情。

第二個是你喜歡,但不擅長的事情。你可以獲得快樂,但不一定賺到很多錢。
第三個是你不喜歡,但擅長的事情。有點像工程師,工程師也不喜歡每天熬夜報肝,但他們就是擅長那些工作。
第四個是你不喜歡,可是又不擅長的事情。而大部分的人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我開始思考,目前的工作是我喜歡的嗎?
老實說,不是。
我只是比較擅長這個工作而已。

而在這本書中內提到,你的工作時間比睡覺還多,超過了玩樂、創造、分享、生活、學習、與愛的總和。
為什麼你長久以來都在做這些你所痛恨的事,花這麼少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樣一點也不均衡。

每個人工作了5天,才能換得2天的休假日,去做我們喜歡的事情,這是社會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週期重擔。
早上8點開始工作,下午6點下班,是公司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重擔。
要工作才能養家糊口,是資本主義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重擔。

領了一年的薪水,還要繳稅給政府,這是正府強加在我們身上的重擔。
我們一定要根據別人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規則過活嗎?

當然不用!
如果你知道別的方法,你就還有選擇,所以你必須了解什麼是「生活槓桿」哲學。
能夠掌握時間與生活的人早就突破既有規則,創造出自己的一套生活之道。

我們從來不會看到超級成功的人跟我們談工作與私人時間的均衡,他們不是非常熱愛工作,就是非常不喜歡工作。
但不是因為成功的人感覺不到痛苦,或是無時無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他們有明確的目標。
所以能滿懷感謝的付出,且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從而達成想要的長期目標。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2 人(66.67%)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實現財務自由的被動收入計畫:不再用時間、勞力換取金錢,打造自動賺錢的多重開源大全

實現財務自由的被動收入計畫:不再用時間、勞力換取金錢,打造自動賺錢的多重開源大全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很少人會滿足自己現在擁有的財富,錢沒有在嫌多的,當然是越多越好。
但為什麼我們會想要更多收入?

如果我們沒有仔細思考,就會永無止境的追求金錢,想要手裡握著大把大把的鈔票。
有人想要更多收入是因為想買房子、想每年出國3次、想要買很多包包或手表。
有人想要更多收入是因為有足夠的錢就有安全感,可以支付養育子女的費用、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你想過要更多收入嗎?
那又為什麼想要呢?

其實擁有更多財富的最終核心原因是:
擁有自由

擁有自由後,就不需要賺更多錢、更勤奮的工作、努力出賣時間去賺更高薪的職務。
如果能創造被動收入,就可以緩解這些壓力,壓力減輕後,才能在人生的關鍵決定上,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例如家人生病或車禍需要開刀,但是手術費用需要自費30萬元,你有沒有辦法拿出錢來?
或者在工作上遇到各種不順遂,實在做不下去了,想要離職換工作,但家裡依靠你這份收入生活,下一份工作的薪水沒這份高怎麼辦?
如果你只有單一收入勉強過活,當遇到某些意外或不順遂時,更沒有辦法有餘裕去應對。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1 人(2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理財就是理生活:90%以上的人對前途迷茫,本書用「錢」的角度給你人生答案,超過四百萬人付費學習的FIRE課程

理財就是理生活:90%以上的人對前途迷茫,本書用「錢」的角度給你人生答案,超過四百萬人付費學習的FIRE課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我們來認識一下2種窮人思維:

1.財富上的窮人思維:追求一夜暴富

有調查顯示,美國大樂透中獎者的破產率每年高達75%,他們的教育水準和理財知識有限,沒有擁有財富的能力。
有個英國節目叫《富人家、窮人家》,節目讓貧富差距大的2個家庭互換一週生活。
互換後,窮人超開心的出去大吃大喝,進行各種奢侈的享受,但一周後,他們回到原來的家庭,還是像以前一樣貧窮。

富人互換後沒有沮喪,而是開始分配手上少少的金錢,先存錢並考慮消費,雖然只有一週,但他們已經開始考慮更好的開源節流。
所以,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沒有長遠而明確的規劃,只注重一時的享受和眼前利益。
富人之所以富,靠的是思考問題的角度、清晰的規劃、堅定的意志和高級的財商。


2.學習上的窮人思維:追求一勞永逸

此書作者的朋友在大學工作,他帶的學生有一部分家庭條件優渥,其他表現一般,也不參加活動。
其他人在畢業季都忙著寫履歷找工作,他們卻悠悠哉哉的,認為只要拿到畢業證書,就能靠關係去好公司上班。
把獲得文憑和工作劃上等號,以求一勞永逸的心態,不考慮這份工作能帶來多大的成長和價值,是很危險的。

清閒的工作並不能成為鐵飯碗,從來就沒有什麼工作可以一勞永逸。
一勞永逸的最後是永逸這個詞,代表就是懶惰、懶於競爭、思考、學習,就是這種懶惰才會讓我們被社會淘汰。

我們需要的不是找一份可以依靠一輩子的工作,而是發掘自己可以依靠一輩子的學習力。
你唯一的資產就是你自己,最好的投資也是投資你自己。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9上一頁 123456789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