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4
user-img
elaine

39則書評

39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47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有些事不必在意:不安、憤怒、煩惱都能放下,讓心平靜的106個練習
讀者評分
4.0
|
2024/06/21
《有些事不必在意》應該算是一本工具書吧,透過「練習」,來一場「善待自己」的蛻變。這是一本特別的書籍,我覺得無須規矩地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隨心情喜好,隨性翻閱,106篇的練習,也無須全部實踐,我想,只要能做到五分之一,人生應該就會輕鬆許多了吧。
我覺得每一篇文章的題目,都是一句容易記憶的slogan,像是第3篇的《別人怎麼看你是「別人的問題」》和第61篇的《「無事的一天」才是最棒的一天》等,而我最喜歡第45篇的《 當個「遲鈍、懶惰、不中用」的人也可以》,作者說:《如果你還是對於別人批評你遲鈍而心有不甘,你可以這樣回答他們:「我不遲鈍,我只是慢條斯理、氣定神閒而已。」》,頗有「我不要跟著你的腳步,那不是我的路」氣派,因為我有我自己的stytle!所以每當開始在意別人的眼光時,請試著轉移注意力,不要去想著別人怎麼看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當然會有缺點,但一定有值得被讚美的地方,試著自在地做自己吧。
不過,雖然清楚且明白這樣的道理,但就是知易行難,容易被許多的人事物所影響,對,就是「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呀…」的感覺。
沒關係,就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實踐看看,在實踐中參悟,就像作者所說的,「即使是我這樣的人,聽到那些自然而然鼓勵和同理他人的話語時,也會想要實踐看看。因為我相信,佛陀一定也是以這種方式說話。」(而且作者是出家人,應該不打誑語。)。不過,努力也不是為了證明給誰看 而是期待成為自己心中喜歡的模樣,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人生應該像張濾紙,需要的是一次次過濾不喜歡的事情,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 學會與自己好好相處。
展開
賣故事的人
讀者評分
4.0
|
2024/05/22
應該有不少人的青春都獻給藤井樹吧,關於他,我的第一本書是《聽笨金魚唱歌》,哇〜是20多年前了吧(當時我還是清純女孩),所以當看見年少時喜歡的作家(其實,當年根本搞不清他是男是女,甚至還以為他是日本人呢)有試讀活動,便忍不住報了名,想看看當初那個男孩是否也歷經滄桑而蛻變成了成熟的男人。所以,一拿到書稿立即閱讀,但讀完第一個故事《仰望》,弔詭的是,我有種我已經成了白髮斑斑的老嫗,而作者還是鄰家沒長大男孩的感受。是跟以前一樣的校園言情小說,依舊是輕鬆詼諧的文字、歡快節奏的劇情,依舊有趣,故事裡的男主角依舊有點天真、有點遜,略顯脫線及無厘頭,有種什麼都沒有變的感覺,突然感傷,覺得會不會變得滄桑的只有我。雖然我這年紀讀這文章稍顯不合時宜,但慶幸作者還保有時間如流水都沖不走的純真,來緬懷我終將(早就)逝去的青春,閱讀時讓人感覺一股年輕的氣息灌注到體內,讓書中許多年輕時候才做得出來的蠢事,尋回了些許的青春記憶,也感受那酸苦甜混雜的年少滋味。總之,就是這樣簡單,單純的故事,所有,都顯得那樣乾淨透明,挺好。
但,接下來的3個故事,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絕對現實,卻超乎想像。雖然依舊用著輕快可愛的節奏、有趣的方式,讓人跟著文字喜怒哀樂,但關於愛,有更多關於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有一些看起來很平凡,卻讓人感動的小細節,引發我們生命中的共感。
我喜歡《媽媽》這個故事,跳脫了一貫的青春情愛,以親情為主軸(我承認我老了,喜歡親情勝於愛情),而作者選擇了一個非常戲劇性的元素,置入故事之中,以不落俗套的過程緊緊抓住我的心,看到最後,有著恍然大悟的心情。故事讀到一半便嗅到一絲絲的不對勁感,猜想可能的陰謀,反轉的劇情讓人忍不住期待答案。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總是一直不能理解,一直想追求真相,但當發現事實時,有時卻載重不了,生命裡的喜怒哀樂,總因人而異,成長的過程我們學會妥協。讀來令人感到淡淡哀傷,卻餘韻無窮。
無論如何,這是一本『有趣的書』,沒有太多濫情的片段,多數是平直淺白的描述,讓人既想吐槽又想噴飯,是一本可輕鬆閱讀的文字(翻開書頁後,大約一天可以看完),情竇初開的愛情、難以捉摸的親情、荒謬的夫妻鬧劇、複雜的職場情境,有各式各樣的得意與失意,快樂與哀傷。想尋回些許青春的中年人,頗適合讀這樣「輕鬆」的小說,是的,是現代許多人的生活常態,一些看了會會心一笑的故事情節,一些會讓人有些小小警惕與反省,殘酷又脆弱。讓人們在故事中認出自己也療癒自己
對了,如果真要我說有什麼不習慣的閱讀過程,我覺得多了太多訐譙詞語,當年那個文質彬彬的少年果然還是沾染了世俗啊。
展開
幸運女神(感動20萬人,故事轉折後勁強大,氣質女星安雅泰勒喬伊主演Apple TV改編影集原著)
讀者評分
4.5
|
2024/02/07
濕濕冷冷的夜晚,很適合讀這樣「懸疑」的小說,熬夜度過,倒不是什麼故事曲折的,但節奏明快,充滿了衝突感,會讓人深陷故事當中,翻開書頁後,大約兩天可以看完,絕對現實,超乎想像。
一個為了生存而誤入歧途的女孩,際遇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我覺得這個主角的人生故事可謂是「精彩」,穿梭在遺棄、詐騙、謊言…中,只想擁有平凡幸福的女主角,怎會成為社會黑暗角落的一份子?一路的顛簸與逃亡,看似無關的事件,卻有著許多不堪一擊的情感連結,堆疊成一個與一個的悲劇。
我覺得不該對某些事物過於執念,那些以為的「美好」,成為面具,容易使人看不到人的真偽。究竟價值觀的不同,是身不由己?自欺欺人還是執迷不悔?隱身故事中的衝突:包含欺騙、誠實、寬恕、救贖、罪惡感、遺憾、道德、勒索、生存、貪婪、希望、勇氣、改變,感受到無數身處社會夾縫中人的無聲吶喊。
你說,「Lucky」究竟幸不幸運?
展開
降魔人幽池:雲譎
讀者評分
4.0
|
2023/09/22

我讀的是《柔伽篇》。(所以,偏於男女情愛的敘述走向。)
一開始讀,覺得有著聊齋的氣味,一個人狐情未了的愛戀故事。但讀著讀著,覺著就是個癡傻(心有不甘)女人的愛情故事,看似宿命,卻又充滿怨念,看似溫柔卻又殘酷,淒涼的意味縈繞不去。
其實她要的並不多,只是「執子之手,白首偕老」,但,生活怎可能只有愛情呢(狐狸大概不能理解吧)?只好心心念念的祈求,成為一廂情願的痴心妄想,苦了自己,也害了他人。看似簡單的愛戀,其實是因為心底的破洞(我覺得是一種背叛的感覺),於是為了補滿心中的空缺,而不知所為地瘋狂著。另外,除了「背叛」,我覺得「接納」或許也是柔伽的結,畢竟她是一隻狐狸,需(想)要在「人」的世界中,得到認可,於是周而復始的追求。東方有白蛇傳,西方有小美人魚,為了一份感情,付出太多,彷彿覺得愛情可以解決所有生命裡的問題,可以消除差異,可以讓一切的放棄與付出,都變得完美,卻不明瞭,愛情不是付出,而是分享。而且,她們都生存在陽剛社會的本質裡,背負著原罪,男子並非不愛,而是不能愛啊。還好還有幽池和鹿靈,他倆是炎涼世道裡一點溫存。
作者將故事中的人格化轉變,描述得極好,說世道、辨人心,餘味悠長。會讓人期待其他篇幅的走向。
展開
如果我們終將分離
讀者評分
4.0
|
2023/04/26

很難討論情節,因為提供的書稿有點簡短,但這本書有一個有趣的開頭,吸引著我想要知道後續的發展。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奇怪,但是一旦開始閱讀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
一對夫婦被一個神秘的陌生人拜訪,並帶來了奇怪的消息,打亂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事情變得撲朔迷離。說實話,單從中文書名《如果我們終將分離》或英文書名《FOE》去猜測,很難預測故事情節走向,只能隱約地覺得,關於「葉兒」,有很多緊張與不安;而關於「二世」則有被隱瞞的真相。這是一部設定在未來的科幻小說,主要是關於Junior 和 Hen 的關係,感覺結合了科幻、神秘與懸疑。是的,這本小說充滿了想像力,讓我有著期待。
對了,開始猜想,會不會有一天也突然有人來訪,因為我們老是看「老高與小茉」,因為常常出現在我們家的是「大洪水、金字塔、幽浮與外星人」等都市傳說關鍵字。
展開
黑霧微光【限量親筆簽名版】:文壇新聲音,台北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得主馮國瑄驚艷之作。
讀者評分
4.5
|
2023/03/20

這次讀了《黑霧微光》的兩篇短文<印記>和<台北車站會不會也有神秘入口?>(一個關於外婆,一個關於外公)。作者透過自述的方式寫出與親人的相處點滴和想念,雖然短,卻有著長長的思念,看似微不足道的相處情形,卻有著意在言外的情感。
和家(親)人的相處,表面上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在那樣的時刻,可能深深理解彼此的心意,也可能有著不認同的情緒,但後來再回想起來卻是甜甜酸酸的。這樣的故事,讀著讀著會讓人想起心中的那個(些)人,賦予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和人格基礎的那個(些)人。猜想作者藉由「死亡」這件事,讓人重新思考過去的美好情懷,電影雖然散場,但她或他會在你的記憶裡繼續演下去,那些共同經歷的時光,變成了一份情懷,在茫然無助的時刻,給予我們安慰與回答。是感恩、是原諒、是愛,更是和解吧。
在與親人相處的過程中,或許才會明白生命承傳的意義,只要記下那個眼神,我們或許就能永遠留住那刻真實的感覺,所以要懂得把握在乎自己的人。記得,人生沒多長,一定要在擁有的時候多珍惜,而不是在對方離開以後,才又學到什麼是失去。
展開
長頸鹿男孩(啟發自真實事件!《人生最後一場拍賣會》作者撼動心靈感人重磅新作)
讀者評分
4.5
|
2023/03/20

我覺得作者非常會說故事,畫面鮮活,所書寫的每一段逢凶化吉的場景,彷彿都是近在眼前,會跟著「心驚膽跳」,跟著一起踏上一段出乎意料的旅程。隨著主角的行為與想法,時而哀傷,時而憤怒,時而微笑。一個為了生存而逃跑男孩,際遇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卻也心酸,是個被虧待的孩子,還好因為颶風,因為長頸鹿,而改變一生,我覺得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我最喜歡看他和「丫頭」和「小子」的互動,因為「這個悲慘的世界需要從自然界去習得生命的真諦。」
或許,生活終究無法盡如人意,然而,記憶裡曾經有過的美好,都在提醒著你我,關於那些值得的部分,就算早已事過境遷;但,你將永遠不害怕繼續前進。請在心裏收藏好你的「紅髮女」,讓夢想重新燃起,讓生活重拾活力,讓迷路的人找到了家。
展開
雪卡毒
讀者評分
4.5
|
2023/02/02

書名《雪卡毒》,乍聽令人困惑又好奇,比河豚毒素強100倍的「雪卡毒」,究竟會是寫什麼啊?不過,比起《雪卡毒》(應是扛招牌的吧),反而比較喜歡其他的故事(雖然也是沉重),但因《雪卡毒》過於寫實(且太多情色文字了),讓人內心覺得悲悽沉重,難以消化啊。
這是一本每一個主角都背負著沉重的人生故事跟傷痕的短篇小說,都有自身的人生難題要面對,讀著他們的故事,彷彿看到許多生活底層人們的無力模樣。本書收錄八則短篇故事,由許多元素組合,特別的是作者以自身經驗寫電魚、賭徒、釣客、異鄉人的故事,帶進看似粗鄙卻傷痛的生活經驗,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卻也心酸。負能量纏身的中年男人們,渴望從黑白人生中獲得救贖,卻有種「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的無奈,作者將中年男的壓抑與猶豫不安精彩演繹,探討了很多人性,情愛(情色)之外,書中的親情關係也是亮點。至於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覺得書腰文案上寫的很好:「小說才是赤裸的我,我把自己切碎在小說裡。」,猜想作者試著藉由這些故事反覆檢視生活及愛戀的痕跡,並向讀者傳達了最真誠的自己。
《返山》講的是對立,故事中原住民與漢人彼此互不認同的歧視感,而礦業公司與原住民礦工對立卻又相依的矛盾關係,令人覺得無奈,同時流著漢人和泰雅族血的漢人礦工女兒,原該是最有資格說些什麼的,但命運給的各種意外,讓她不得不放下執著,卻反而兩邊不討好,長成拼裝歪扭的模樣,是個被虧待的孩子;而《溪底無光》中的漢人賭徒,電魚與賭癮,將賭徒心態描述的生動,畫面鮮活,就算明知道會輸也不能輕言放棄,只能義無反顧地玩下去(被生活追趕得喘不過氣,也要有繼續堅持下去的勇氣),無論對錯,讀著讀著,不時浮上一種悲悽感,充滿了寂寞、害怕、悲傷。兩篇都談到了所謂的保育與環境破壞的衝突,何謂「無辜」、「正義」及「霸凌」,各自心中都存有一把尺,沒有標準答案,許多的矛盾存在彼此之間,一觸即發,土地一直在這裡,人不斷流動替換,有些人留下,有些人離開,破壞、傷害、壓迫、合作、相愛,美好與醜惡並存,受了傷的土地和人們,如同趨光的魚卡在漁網,等待時機,等待改變,渴望社會來認可他們,因被群化了而感到安全。「離部落愈遠的人愈有成就」這句話,聽著心酸。
本書收錄的八篇故事,每個人表面看起來都好似無事,但內心早已千瘡百孔,劇情意外地寫實,不管是母(父)親跟兒子(女兒)之間的遺憾,或是夫妻間的心結,還是朋友之間積怨的緣由,好像讀著讀著,心裡會有「世界上有這樣的事發生,你願意試著理解一下嗎?」的聲音出現。
展開
催眠師手記:無罪的嘆息
讀者評分
4.5
|
2022/12/12

說實話,我的催眠常識還停留在用一個帶著繩子的小球,在當事人眼前晃呀晃,然後睡著,在一問一答中,內心想法被「窺探」的粗淺層面,甚至還因為電影中總把催眠描述的出神入化,好像人只要一進入了催眠,就會進入了不可思議的世界,讓我對催眠,有著「難以相信」的心態…。所以藉由以催眠診療所真實案例改編的書,來更了解催眠的過程與療效,開啟一段心靈探索旅程,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式。
而《催眠師手記》這本書,是兩位胸有成竹的心理師和催眠師相輔相成治療病人的故事,搭配活靈活現的敘事引人入勝,有點像心理治療診斷,也有點類似犯罪心理側寫,在作者筆下,躁鬱、強迫、解離人格、創傷、自私⋯⋯,所造成的「異常」,變成了一幕幕的故事,許多真實的生活案例,或許可以讓讀者在他人的故事裡找到自己的答案。我對於《搖籃裡的混蛋》頗有記憶點,關於「做錯事的人」究竟是誰,不斷在我內心詰問。雖然未使用到催眠,卻感受到作者企圖把更多對於「異常行為」形成的背後因素一一現形,讓人明白每一個個案的遭遇與困境,背後必然潛藏著某種程度的「不可思議」,藉著告知真相,被迫面對自己的過錯,有時候「結果」,並非當事人一人所能「造成」的,周遭人的「行為」可以帶來幫助,也可能造成傷害,影響著結局存乎一念之間。
對很多人來說,心裡的傷,因為看不見,所以不討論,我們本能地去追索原因,可是未必存在某個具體的害怕癥結,也不見得有解方,但這中間的黑洞其實比常人想像得還要巨大,有時候光靠心理師卻也觸碰不到刻意隱藏的內心,這時如果再加上催眠師的輔助,卸除當事人的焦慮與包袱,探索內心迂迴溯源的紀錄,進入到真正失常的核心,溫柔地面對職場、親子、親密、家庭關係最常見的難題。
雖然這是一本關於心理諮商的小說,我倒是看到多一些驚悚推理小說的身形,適時埋下伏筆,頗有趣的。
展開
給父親的一封信
讀者評分
4.0
|
2022/10/05

讀完這本書,我花了一些的時間,才能消化完情緒,有點喘不過氣。
書中的男孩,長期在被父親否定之下,也在內心自我否定了自己,那種受了傷的心情,在無人可理解之下,漸漸就轉變成自我否定的負面情緒。雖然我們總是說對於不合理的人事物,要勇敢,要據理力爭,但其實也明白有些悲哀和痛苦是說不出來的,對很多人來說,反抗是無用的,辯解是徒勞無功的,看似故作堅強,卻傷痕累累,也發現這個孩子之所以痛苦,其實是因為他不理解,為何父親要這麼殘忍地對待自己?甚至不理解母親怎麼能「事不關己」,孤立無援,於是以沉默不語代替反抗。說這是封給父親的信,倒不如說是「控訴」父親的文字,我不知道這一封信帶給他父母親的感受是什麼,但就我身為一個母親的角色,卻是充滿著不捨(孩子)與憤怒(父親),書裡有好多讓我歎為觀止的文字,句句扎心,本該是孩子身邊親近又親愛的人,怎能如此殘忍,因為來自血緣至親的那些不理解的批評、指責、埋怨,比任何武器都更傷人啊。沒遇過的人或許不會相信有這樣的爸媽,但確實是有的,雖說人不可能在完美無暇的環境中成長,但不被愛的孩子,得不到溫暖和認同,飽受某種行為或言語上的威脅,變成是一種扭曲的關係。明明知道這樣的關係很辛苦,卻又一直被勒索,無法逃離,而成了無止盡的惡夢。為了被聽見而反抗,為了被照顧而自傷,如此矛盾又糾結的執迷,其實只是想要在種種的防衛當中,找到一點點的喘息。
孩子總是將父母當作標竿,努力想要成為父母的想要模樣(因為你是我衡量所有事物的尺度),所以可能終其一生都會被父母行為語言與所影響,如果遇到無法溝通的父母,可能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個又一個黑洞,許多的孩子自此默默背著傷痕往前走。或許我們局外人可以說,卡夫卡就是因為這樣的經歷,造就他想像力跟感官的感受能力,比其他人都強,或許從正面來說,這些感受會有利於藝術創作。但自問,如果換作是自己,願意以這樣的傷害換取這樣的成就嗎?我的答案是「不要」。
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生存的安全堡壘,然而,卻也可能是我們最感覺到無助和無力的地方。受了傷的孩子,一路上祈禱著沒人看出來他們的遍體鱗傷,卻又殷殷期盼能有人能告訴他們,所發生的一切,不是他們的錯。這封信或許是給正在當父母的我們當棒喝,因為當我們以為執行教養責任的時候,容易忽略掉的是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給孩子再多的物質,不如給孩子一個和諧安定的成長環境,讓他順著天性成為自己,或許才是最好的照顧。
展開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 關於工作、學習與行動的方法
讀者評分
4.5
|
2022/10/03

本書從「思考、工作、學習、未來趨勢」,四角度來讓我們瞭解主角的思維模式,不艱澀的文字,是讓人容易理解的,讓原以為會是本艱深難懂理論書籍的我,覺得淺顯易懂,不過,有種知易行難的無奈(一週兩天不進辦公室工作;或補眠方式),畢竟高階管理者和基層小員工是不同的(幫自己找理由的人,果然距離成功是遙遠的)。雖然這麼說,或許這就是我們需要讀這本書的緣由吧,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慢慢跳出框架,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藉由這樣的過程,重新理解生活的初衷,很多原本『理所當然』的事,才能有效成功地改變,並體認到人生是有其他可能性存在的。
這本書談得很廣泛,其實一時半刻,很難融會貫通。畢竟,思考,是需要練習的,練習不一樣的的思考方式,挑戰「主流、正統」觀點,令人受覺得有趣,因為很多事物並沒有單一標準答案,如何將事情做好做對、想清楚自己的想要,或許才是更重要的。正如唐鳳所說,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才是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製作自己的標準答案。
對於會議,我很喜歡,第九章節的概念:
「這跟傳統職場上所開的跨部門會議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一般職場主持這類會議的人通常有兩種:一是公司老闆,二是懂得開會主題的專業同事。但這常會導致兩種結果:一、老闆擔任主持人往往會因為「德高望重、有決策權」,導致底下的人發言有所保留,盡可能不忤逆老闆的意見,但如此也就無法達到真正的溝通,因為老闆說了算。二、專業人士主持會議,也會造成其他人不敢發言,因為怕說錯,被專業者嘲笑。」
讓我想起,曾經某機關因為任用一位非本科出身的機關首長,其「專業度」引起爭議,但這位首長不急不徐地回覆:「因為我不懂,所以更能以民眾角度來看待事物,或許更符合民眾的需求。」後來證明其所說無誤。我認同一旦領導者勇於拋開面子問題,就能下放權力,以共創的方式解決問題所在。
我也喜歡作者分享與公開的理念,因為身體因素,作者一直有「有東西就要趕快分享出去」的理念,因為「分享,價值就不會消失」,也就是以開放的心態,協助彼此完成目標,才能永續。作者也鼓勵閱讀的重要性,廣泛的閱讀,認識產業以外的世界,因為就算作者不在了,我們看他的文字還是可以慢慢趨近於當時他的視野,也就是視野是可以融合的,不同的經典可以提供不同價值觀,避免陷入單一窠臼。在這個充滿競爭力的現在,講求都是快速和多工,這樣「共享、共創、共好」的概念,除了職場上的運用外,在生活中更是重要,因為開放參與,能力才能傳承,也讓才能在不同專業間,找到共同價值,獨善其身已是過往,分享才是王道,因為我們的世界已經不是靠個人能力,就能將問題迎刃而解的年代了。
我覺得「唐鳳」的出現,是鼓勵不同的孩子追尋自己的方向活出獨特氣象,不用外在尺度衡量自己,走自己的路。其實,並不是隨時保持衝勁、勇往向前的狀態才算作「努力」,並不是時時與人競爭,贏得勝利才算作「成功」,適時放過自己、好好休息,在忙碌和靜止之間達成舒適的平衡,也是一種重要的努力。面臨樹林裡那兩條岔路,選擇人煙稀少的那一條,或許更適合自己,答案留給自己慢慢想。
展開
只要還活著(《餘命十年》作者小坂流加最後遺作)
讀者評分
4.0
|
2022/09/27

故事敘述從十二歲的男孩,遭受霸凌的他,動了尋死的念頭,認為如果人消失了,煩惱或許也消失了。不過,在離開之前,他想要為因心臟病而住院的阿姨做一件事,想把那封阿姨一直寄不出的信送到那位男子手上。
這故事看似簡單,在第二部分,轉由男主角的視角講述故事,故事奇妙地出現了另一種面貌。從愛情的觀點出發,從男主角視角溫柔開啟這場短暫而浪漫的春天,算是校園生活中的小情小愛,是一個關於青春成長的故事。
但故事還是不可能如此簡單幸福的,深愛對方的彼此,因家庭生活的變化,相愛的兩人,面對各自不同的難題,他們為了默默守護重要的人,以為「分開」便是最好的方法,以為了解彼此的心意,給對方最好的「對待」,以為真正愛一個人,不是去擁有對方,而是放開手,讓他追尋更快樂的人生。但不說清楚地「自以為」,其實就是戀人間最大的問題,或許是膽怯,也或許是「實際」。雖然知道那就是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功課,本該相愛的兩人卻意外地分道揚鑣,看似果斷地為一段關係關下句點,卻不知「春夏秋冬」的執念,停留在彼此心中,成為遺憾。
《只要還活著》刻畫的是一種執念,要我們別忘了那在過程中消耗殆盡的希望和勇氣,活著是最簡單也不簡單的事。雖然,愛情遇上家庭關係,彷彿無解,但真正的愛情不是只能共享樂,而是能夠同風雨,共患難。而愛情和親情,是值得傾盡一生去探索的議題,就算沒有美好的結局。
不活下去,就沒辦法克服悲傷和絕望。不活著讓時間前進,就沒辦法遇到感動、喜悅和戀情。
展開
invert城塚翡翠倒敘集【推理小說5冠王作者之全新倒敘傑作!反轉再反轉!】
讀者評分
4.5
|
2022/06/30

這本書一共有三部曲,我讀的是第二話-泡沫審判,關於「有強烈的使命感的小學老師,變成私法正義的殺人犯」的故事。
這是一本我覺得特別的推理小說,說故事的方式很直接明白(書名很直接,內容也很直接),直來直往地倒敘推理,所以應該也沒有「爆雷」的問題。
整個故事設定相當有趣,故事一開始便揭露了犯人與犯行,彷彿犯罪現場早已架好一台隱藏式的攝影機,讓讀者知道誰是兇手,也知道犯案動機,一般推理故事所注重的真兇與殺人動機在這裡反而屬於無關緊要的問題,優點是讀者不會摸不著頭緒,不過,雖然故事走勢合理,但讀起來卻又顯得太過「好讀」與「理所當然」了,沒那麼「刺激」。雖然這麼小小任性地抱怨,但知道了結果呢,說服讀者的過程還是挺重要的吧,所以警方如何來證明兇手是她?就是讀者必須用腦的部分了。當然不可能如作者所寫的靠的是通靈能力(超自然力量)來辦案,有罪沒罪還是得看證據囉。一個有罪推定,另一位無罪防守,以兇手觀點來倒敘故事經過,覺得這樣偵探(警方)與罪犯的攻守「交鋒」很有趣。沒有故布疑陣,也沒有混淆視聽,讓身為讀者的我,對於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不得不動手犯案的「她」,捏了把冷汗,雖然「私法正義」並非正確,但畢竟這是一個「壞人死得好」的故事啊,在心底其實還是希望她早將線索抹除乾淨、說詞圓滿無缺,更期待她能過關。在她躲過偵探視角時,我暗自竊喜,在她百口莫辯時,我忐忑不安,心情跟著翻轉。但在城塚翡翠一步步揭曉,抽絲剝繭地指出那再明顯不過的跡證,我與「她」同時束手無策,「司法正義」與「私法正義」之間相互鬥智攻防下,你希望試什麼結局?
最後不能忘記的是,這本書的主角-城塚翡翠,在嚴肅、拘謹的警政系統裡,是個顛覆傳統的人物,這樣一位身穿迷你裙、嗲聲嗲氣的年輕女子「恣意妄為」,雖然有時令人覺得不合禮儀,感覺突兀,(因為我與她是對立的),但是,利用自身特質來增加優勢,卻也衝撞出不同的火花,確實是讓這本書變得有趣的角色呢。
展開
鬼拍手
讀者評分
4.5
|
2022/06/23

書裡的阿飄(小萍、小乖)其實都是被環境扭曲或逼迫的形體,呈現的是對現實的無奈與控訴,傳遞了寂寞、孤獨、與無奈,雖說人鬼殊途,但看似各不相同的我們與他們,內心對於回歸美好日常的渴望,其實都是一樣的。因為私心,所以用「鬧鬼」,封住所謂的房子,故事中的蘭姨將「鬼不可怕,人心比鬼更可怕」的名言淋漓展現,或許情有可原,但可憐與可恨一線之隔。而我最喜歡肥龍和小乖背後那份發自內心的溫暖善意,笨拙卻真摯的朋友之情,就算是發生在鬼屋裡,卻也有著一絲絲暖意。故事中雖鬼魅橫行,但卻也清楚的點出一切都源於「人心」,讓人在閱讀之餘,也多了份省思。
無意間闖入了禁地的主角-楊樹,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身歷其境」來挖掘故事背後的故事,劇情緩緩注入恐懼,再用稍稍詼諧的文字,讓讀者喘口氣,慢慢化解內心的恐懼不安,在詭異裡帶著一絲詼諧。 我覺得這不是一本太恐怖的鬼故事,而是用易懂的文字,讓大眾在滿足對靈異事件的好奇之外,更能進一步學習看待靈異現象的正確態度,明白雖然另一世界有好多人是跟自己不一樣的,但或許只是因為心中還有未了之事,所以流連於不屬於他們的空間裡,而報恩或復仇,同時也取決於與他們接觸人們的善與惡吧,雖說具有魔性,但也充滿人性,或許「有緣」,才會打開了人與鬼之間的內在通道。面對他們,或許必須保持敬重的態度,因為那些自以為會永遠存在的執念,隨時都會在了解後瓦解。
其實在剛開始讀《鬼拍手》時,心中一直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我猜是早期敷米漿的《你轉身,我下樓》或《別讓我一個人撐傘》影響了我吧,覺得文藝青年寫出來的「鬼故事」會嚇人嗎?是的,好像真沒那麼恐怖,但作者透過悠閒,卻不失希望的筆觸,帶點詼諧地描繪出遇見鬼的當下,時而詭異時而令人莞爾,雖說他的鬼故事雖不以嚇人為主旨,但暑氣溽熱的天氣,閱讀《鬼拍手》,也能感受到一絲絲涼意。雖不至於看的毛骨悚然,卻也看的稍稍不安,我被他所寫的鬼故事深深吸引,看見主角的單純,看見更多的溫暖。要是你對比較輕鬆,帶著黑色幽默路線的作品感到有興趣,那麼這本《鬼拍手》,能讓你感受到那股相形之下更顯日常的特殊魅力。
展開
孟婆傳奇:南葵篇
讀者評分
3.5
|
2022/04/18

《孟婆傳奇:南葵篇》這一期的孟婆-南葵,為饕餮部分轉化而來的,雖說具有神性和魔性,但更充滿人性,除了為自己的牽掛與迷惑尋求解答,更有冥帝給的任務得執行。以別的身份模樣返回人世(個人覺得,是一種可以好好道別的心情,即使是短暫的時光,都彌足珍貴),但看著自己死後的世界還持續運轉,而她只能當個旁觀者,無法安慰、也無法介入人間的事,徬徨於親情與愛情中,流轉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是現實無情,與內心深情的故事,甚至所被交付的任務可能與自己親近的人有著重要連結,在友誼、愛情的恩怨裡與家國情仇中,有著身為神的無奈與無力。多的是放不下的牽掛,只能希望了卻別人恩怨的同時,也能了卻自己前世的塵緣。故事的設定單純易懂,作者更巧妙的加入了男尊女卑的議題(我記起以前讀白居易《太行路》,「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時的心情),而因果輪迴,則有種勸世的意含在內,故事讀來字裡行間會浮現淡淡的憂傷感,有著悵然難消的餘韻。這樣的故事,翻轉民間習俗的設定,讓這個發生在陰陽間的故事充滿魅力。
誰都不曉得死後世界,是不是真的如某些宗教說法所形容的:人死後都要走向奈何橋,孟婆早已端著湯在橋邊等候,一碗湯飲下,讓前世的愛恨情仇都煙消雲散,但我猜想或許作者想要告訴讀者,就算是孟婆,也有著牽掛與迷惑,無論一生經歷再刻苦銘心的愛與恨,關於人生的遺憾,在時空錯置的缺口,最終人還是要與自己和解。
念念不忘的某年某人,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展開
低智商犯罪
讀者評分
4.0
|
2022/01/18

這是本有趣的書!
故事內容講述一位空降的刑偵的副局長,偶然間破獲一個長年懸案,究竟是有神奇的破案能力還是只是運氣好,作者寫出許多的「巧合」,令人不覺莞爾。融合了官場、警匪的黑色幽默喜剧,七嘴八舌、人人都有不同想法,荒唐逗趣的情節吸引著讀者,很有畫面。
相較於以往的許多推理小說,這本書整體算是輕鬆愉快的,可以很輕鬆的閱讀那種(一本死了很多人的書,卻會讓讀者嘴角微揚地繼續看下去),雖說是多線劇情交織,但,平行叙事,作者將殺人過程及動機寫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費腦,卻也稍稍遺失了閱讀推理小說的樂趣,不過,瑕不掩瑜。
原本互不相關的人,卻在偶然的機會出現交會,獵人與獵物,在不知不覺間角色交換,兩者交互印證,來慢慢解開謎底。不過,讀來較無刻劃角色之間深刻的情感,不管是親情、友情,或是愛情,所以,雖然好看,但並未留下深刻印象,閱讀中不會令人有暫停省思的念頭,會想一直讀下去,和我閱讀過同一作者的《長夜難明》的風格相當不同(整體氛圍較悲情、黑暗與壓抑),感覺是作者的不同挑戰,覺得也很好。
這本書名雖點名了「低智商」犯罪,但讀來其實犯罪者,都不太笨,那~笨的究竟是誰呢?應該會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吧,我覺得是一種瞎貓碰上死耗子的趣味。
展開
克拉拉與太陽
讀者評分
4.5
|
2021/02/25

看完後有著滿滿的感動,雖然《克拉拉與太陽》可能是建立在一個「機器人是否該擁有自我意識」或只是「陪伴主人的機器人」,甚至是可不可以「模仿進而替代」的議題上,但我更覺得《克拉拉與太陽》故事發展的重點,應該更是情感思考與選擇上的行為,以母親和克拉拉兩個角色來做思考,也就是一種為了親情,為了不讓自己與愛的人分離,什麼事都願意做的心情:一個是面臨喪親處境上,是否打破道德倫理禁忌的矛盾;另一個則是以一個陪伴角色,但仍想以自己的力量守護主人的堅持。
《克拉拉與太陽》,以家庭為主題,描述家庭成員在遇到突發事件所表現出的各種面向,或殘酷或溫馨外,也有著對社會議題的關注,這也是作者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夠將這麼嚴肅的主題,隱藏在不可思議的感動之中,雖然故事支線不算少,但轉折處環環相扣,很能吸引人全神貫注閱讀。也帶出了我們在這個世界「渴望被愛」、「渴望被需要」的渴望,同時也渴望「為我們所愛的人付出」的心情。
雖然克拉拉怪異的行為,在看慣生死離別、認為可能是怪力亂神的我們眼中簡直是愚不可及,不過,不管最後造成的結局是不是因為克拉拉的行為,但克拉拉這種就算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能被理解,仍是自顧自的繼續堅持自己任務的傻勁,這種願意犧牲自己也要守護心底那個人才會有的執著,讓人心疼,但卻也思考:
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讓所愛的人「延續生命」,你不會想去做嗎?
如果你是他,會怎麼做?
雖然書中沒有告訴我們怎麼做才是對的,卻也讓大眾關注到這樣的問題。生物會不斷演進,科學也會不斷進步,在面對社會各種創新、對傳統價值觀的挑戰或是面對道德的對立,對未知的改變我們該如何面對?每一事件都會有不同觀點,也會產生不同論辯,這種社會寫實的作品,更能在娛樂之外產生意義與價值,因為不論是科技如何進步,「人」才是最重要的核心課題。
展開
有你說晚安,我才好入眠(博客來獨家限量贈品書衣)
讀者評分
4.5
|
2020/09/08

一直以為年紀到了一個程度,就不愛讀愛情小說了,沒想到在睡前還是忍不住的閱讀,直到結束,我才好入眠…
《有你說晚安,我才好入眠》故事情節淺顯易懂,像是你我生活周遭發生的故事,乍看像是由好幾位「做自己的女子」所集結而成的書,描寫環繞在這些女性人物心中的恐懼、焦慮、危險和不穩定的關係,但仔細閱讀卻發現這本書的女子不若過去的女性被迫犧牲或阻止,挺符合現在的女力時代。雖說是愛情小說,但讀來又像帶點推理那樣有趣,四段旅程(五個故事),有著矛盾、惆悵、無奈與妥協的情緒,或許現實裡的你我,在不知不覺中也曾變成這樣,有時是為了更高遠的目標、有時只是為了心中一個小小的想望,我們只顧獨自走遠,或許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自在,也許是為了所愛的人…,只是,有時走得太遠了,反而拉斷了與所愛的人之間的連結。
作者是一位攝影師,將每一次的旅程或工作中,因緣際會所遇(聽)見的故事,記錄下來,用照片與文字記錄著生命中的遇見,是關於愛。而看似圖文不符的攝影作品,卻也不那麼突兀,皚皚白雪,有種寂靜沉默的意境,也有一種天際遼闊,世界很大的感覺,給人不一樣的想像空間,透過這些故事和他的鏡頭,帶我們看見不一樣的故事,也許會在這本書裡看見和自己相同的心情,也許你我都曾經是那個徘徊徬徨的她…

「年紀大了就漸漸懂得,很多事情是無法用對錯去衡量的,也沒有人可以評判另一個人的選擇。」,溫婉文字的背後彷彿提醒著在生活(感情)中有遺憾的人,別失望, 「一切都會好的」。
展開
瓦力唱片行
讀者評分
4.0
|
2020/03/12

總是這樣,忽然聽見某一首歌,那些在回憶深處走動的人事物,就會在腦中緩緩地出現,雖然只是靜默的片段,卻彷彿昨日才發生……,每回去KTV,所點的歌好像也都會停留在某個階段…,其實,不是我們老了,而是那些「音樂」,不僅僅是歷年生活的軌跡,更是屬於自己的青春,你還記得省下午餐錢買CD的心情嗎?飢腸轆轆卻又感到富足和飽滿的矛盾。
瓦力唱片行,不賣唱片、不賣卡帶,說的是關於很多黑膠唱片的故事,我覺得有點像深夜時分為聽眾點播歌曲的電台,非關專業樂評,只說故事給聽眾聽,也讓聽眾(讀者)跟自己對話,試著用音樂喚醒每個人心中的那首歌,在感到疲憊或迷惘的時候。這裡每個故事都讓人牽掛,種種繁瑣心事,透露著淡淡的孤獨氛圍,忍不住讓人邊讀邊哼唱出旋律,圖書館裡不茍言笑的行政人員、只會說故事的大提琴家、小七的櫃檯女孩、咖啡館的女孩…,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曲目,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矛盾與掙扎。就這樣讀著文字,熟悉的旋律便在耳邊蕩漾,總是把巴哈無伴奏組曲當成助眠音樂的我,現在才明白那裡面包含了鄉愁,還有著愛與寬容,仔細讀(聽),想對你說的話,就藏在音樂中的老派表達中。讀《瓦力唱片行》這樣一本書,也可能會讓你想起屬於自己的歌。
展開
一百個影子
讀者評分
4.0
|
2019/08/13

我發覺我很少接觸這一類的書,沒有重口味戲碼,沒有峰迴路轉的劇情,而是像跟朋友說話那樣,像寫日記般,娓娓道來生活中酸甜苦的流水帳,很平凡卻又耐人尋味,不喧譁,內斂含蓄,讓我不得不以緩慢的速度閱讀,彷彿如此才能體會朋友的心路歷程。
《一百個影子》,說是愛情故事,卻又沒有纏綿悱惻,有一點若有似無,虛實掩映,有一點交錯迷離,像是靠近,又像是遠離,或許不說愛的愛情,才能讓人慢慢領悟其中的奧妙吧。不過除了愛情,讓我覺得更令人心動的是生活在即將拆遷電子商場裡的小人物吧…

「Omusa,是一間賣電燈泡的老爺爺的店,在Omusa買燈泡的話,一定會多一個,如果買二十個的,一定會有二十一個,買四十個的,一定會有四十一個…」
是算錯了嗎?
說是一種消費者賺到了的小確幸,倒不如說是店家的一種小貼心…,在斤斤計較的現實中,美好的交易,或許該這麼說吧,除了交易,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知道貧民窟是什麼意思嗎?
在都市中,窮的人集聚在一起的區域…」
這個地方總有一天會被全數夷平,若要說是誰的生計、誰的生活一類的話,會讓人想太多,所以就乾脆說是貧民窟會簡單許多,不是嗎?
我們總是喜歡簡化或自以為創意的將人貼上標籤,卻無視自己的膚淺與自私。那是許多人工作一輩子的生命維繫所在,在風光開工動土典禮的背後,或許每個人被喚醒的記憶或感觸各有不同,雖然明白生命裡面有一些東西,它就是要消失的,但還是令人唏噓。
「貧民窟」,在事不關己的我們心中,像是臉上的一顆痘子,像是令人厭惡的斑點,可以的話,用盡方法除斑除痘,雖令人心酸,卻也是現實,讀著讀著,有說不出的無奈哀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