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的所有評鑑

反蘇格拉底 (電子書)

反蘇格拉底 (電子書)

  • 會員評鑑等級 類型:電子書
  • 評鑑日期:2024/03/16

閱畢,才慢慢覺察這是一本關於學校生活樣態的短篇集結。從被霸凌者、施暴者、懷抱教育理想的老師、漫不經心的老師到掙扎的老師......。始終敬佩從事教職者,生而為人,怎樣都難以擺脫人性卑劣的一面,如何端正信念,引導孩子們走向敞亮的道路,是個不容小覷的課題。自知無法達到這個重責大任,所以對老師常懷抱崇敬的心理―即便也不是每位老師都適任。

幾個短篇看似獨立成章,實質想法與人物間互有關聯。貫串全文的中心思想,該是不要有先入為主的主觀印象,尤其是肩負教育重任的老師。當某種難以避免的印象形成,容易在言行中對某些學生存有好感,對某些學生懷有理論上不應該存在的負面思惟。至此,對喜愛的學生常給予寬容、支持,對不喜愛的學生則施以懷疑、打擊,被看好的人愈來愈自信,不被看好的人則愈來愈挫敗。
打破主觀印象,知曉對每個人都該懷抱更寬廣的認識與理解,每個人都有各種可能性後,霸凌事件勢必會大大減少。畢竟,每個人都是個未知數,誰也無法確保自己面對的是貓狗,還是虎豹?每個人的未來都不可預期,怎麼知道他將來是員工,還是老闆?意識到彼此存在若有似無的關聯與可能變動的關係後,正常人理應不會心存僥倖的搗亂與破壞......可惜的是多數人只觀注眼前,只重視當下的情緒抒發,也就難以宏觀的視角看待彼此的互動―實質上多數的師長也會落入這樣的窠臼,當引領者無法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如何希冀懵懂的學生們能看清人生的迷障。

閱讀的過程中不時會有種作者猛力搖晃,意欲將讀者搖醒的感覺。他透過〈反蘇格拉底〉的安齋堅定的道出不認同別人加諸在身上的想法時,我們要「不慌不忙,慢慢說,就像要刻在對方腦子裡一樣,告訴他我不這麼認為!」也透過〈反科博文〉中喜愛穿著一件薄到不能再薄,看起來是廉價紀念品服飾的福生,讓讀者知道人不可貌相.....。如若人們都能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無法掌控與不可預期,多一點謙虛與同理,將讓人與人之間存在更多善意的互動。

「遠端操控無人機很好玩,內建攝影機傳送到手機的影像也很新鮮,三個人皆一股腦的讓無人飛機飛上去、墜落、飛上去、墜落。要是倫彥沒說出『得在無人機壞掉之前,先去靖他們家才行』,我們就會這樣玩到傍晚,然後說出『今天真開心呢』就打道回府吧。」(p.290)看到這段描述不禁噗哧大笑,這就是伊坂幸太郎一貫的寫作風格,透過輕鬆的筆觸包裹嚴肅的議題。一行人原本打算透過無人機觀察朋友是否遭受家暴,卻在測試飛行時玩得不亦樂乎,甚至一度忘記原先的計畫......看似無俚頭的描述,卻淡化了霸凌、暴力、傷害等嚴肅的課題,讓讀者得以用較詼諧的角度看待這些故事。不是輕挑或淡化,而是一種較接近漫畫感的直憨、魯莽卻又讓人熱血沸騰的衝勁,讀著讀著,覺得生活中難以避免的困境與挫折,似乎都將得以解套。

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如意,但能「笑著」看待,會慢慢改變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反蘇格拉底

反蘇格拉底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14

伊版幸太郎的著作總有點獵奇,但更多的是充滿正能量的氛圍。筆下角色,尤其是孩子,多半具有獨到的眼光與見解,反而是大人們顯得隨世浮沉與大而化之。閱讀他的作品,偶爾會想到喬斯坦•賈德筆下的丑角,不是喚醒讀者對生命的好奇心,而是渴求保留或捕捉曾有過的赤子之心,對世界懷抱更多純真、善良與熱情。也會想到具有多面向臉孔的乙一,時而潔白如紙,時而陰鬱如墨。

〈反蘇格拉底〉講述主角加賀觀看一場職棒球賽後,不禁憶起兒時玩伴。國小高年級時班上轉來一位轉學生安齋,他看不慣師長將先入為主的印象加諸於草壁身上,進而影響同學的看法,甚至讓草壁形成一股自我貶抑的想法,久而久之變成負面思惟的循環,遂拉攏加賀跟他一起進行改變。一行人進行了許多行動,諸如集體作弊、英雄救美、職業球星的稱讚......,最終老師是否轉念,不得而知,但起碼扭轉了草壁對自身的觀感,讓他能夠勇敢的說出:「我,並不這麼覺得!」―要不疾不徐、一字一句的說出這句話。

閱讀的過程中不免回想起學生時代,兩段畫面躍然眼前。
一是高年級時的體育器材室。那時寫了一篇給老師的建言,遂被叫去面談。此前老師先讓我體驗了站在講台上授課的感受,她問我:「妳自己也體驗過了,妳覺得容易嗎?」現在似乎還能聽見心跳聲迴盪於偌大的器材室,感受到吞嚥口水的苦澀。兒時的我以為自己做錯了,現在再回頭探望這段過往,反倒覺得修習過教學方法的老師應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而不是在科任課期間將我叫到器材室,用老師的威嚴逼迫我向她低頭、道歉。
一是高中時的午休。老師將我叫到走廊,詢問班上是否發生什麼事?剛睡醒的我有點茫然,接著老師連珠炮似的說著:「我都聽其他同學說了」、「我讓妳自己坦白」......感覺困惑又委屈的我頓時痛哭失聲。班導面對其他同學的詢問,只說:「她可能有什麼心事吧?」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
歷歷在目的兩段往事,當時如果能堅定且沉穩的說出:「我,並不這麼覺得!」又會是怎樣的景況?

伊版幸太郎的小說極具漫畫式行文風格,有那麼一點跳脫現實,卻又蘊含現實生活的肌理。加賀對安齋由衷的敬佩,唯一一次經過他家,才發現他居住在極其簡陋的屋宅,因為入獄父親的緣故,過著時常更換住所的生活。長大後的加賀偶爾會想起這位朋友,耳聞他變成街頭混混,卻無法相信謠言,曾受幫助的草壁更直言對方一定過得很好―畢竟他曾伸出援手,畢竟他有如此堅強的信念。

就像後來成為職業棒球選手的草壁,在對手擊出強勁的高飛球時,他奮力向前狂奔,用盡全力接住這顆球,一如當年將他從泥淖中拉起的安齋。安齋到底過得如何?也許正在某處義正詞嚴的說著:「我,並不這麼覺得!」吧。

不慌不忙、慢慢說,就像要把這句話好好刻在對方腦子裡一樣。加賀記住了,草壁也記住了,並身體力行。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惡意(獨步九週年紀念版)

惡意(獨步九週年紀念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12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東野圭吾是接觸推理小說的起始,《惡意》則是我最喜愛的作品,更勝代表作《嫌疑犯X的獻身》,或是近期暢銷榜上的常勝軍《解憂雜貨店》。

《惡意》以加害者野野口修和警察加賀恭一郎的獨白交互穿插而成,通篇視角單一,劇情推進快速,除卻野野口修的感受、意圖和加賀恭一郎的疑惑、推論,沒有太多旁枝末節,但仍未減內容的複雜度―那抹晦澀、抑鬱又糾葛難解的人性。

野野口修和死者日高邦彥是兒時玩伴,日高邦彥成為家喻戶曉的暢銷作家,野野口修則在對方的引薦下成了童書作家。日高邦彥即將舉家遷居美國,卻在行前一晚陳屍屋內,警方的追查探詢,很快就鎖定當天唯二拜訪死者的野野口修,並陸續搜出與犯案動機相關的物件,諸如死者前妻的圍裙、照片,野野口修多年前意圖犯案的工具、影片......。根據野野口修的自白與物證,警方慢慢拼湊出整起案件的真相......
輿論極具殺傷力又容易煽動,原為日高邦彥感到惋惜的群眾,知曉事件的前因後果後,紛紛撻伐日高邦彥的薄情寡義與不知廉恥,甚至掀起退書潮,要求駁回日高邦彥得到得文學獎項......。明明是受害者,在案情一點一滴攤在陽光下後,反而成為死有餘辜的加害者。然而,實情真是如此?這畢竟是東野圭吾的小說,反轉自此開始。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真相大白後再次重讀,會在字裡行間嗅聞出不同的氛圍。原以為稀鬆平常的敘述,實質一點一滴埋藏著野野口修意欲植入觀者心中的刻板印象,待某些形象根深柢固,隨之而來的反轉在閱讀的過程中掀起驚濤駭浪,不解兩人到底有何深仇大恨,才會埋藏如此執拗的惡意?讓人更加膽寒之處則在於......有些惡意就是這麼突如其來,但對受害者而言,如何接受「我就是看你不順眼」這樣的理由,而這又是多少霸凌者的信手捻來的藉口?重新省視野野口修的獨白,會發現他未必不知處於弱勢的痛楚,畢竟自白中的他處處受制於日高邦彥,他並非無法同理他人的心境,而是無法正視內心的卑屈吧。
回顧野野口修的成長背景,不難看出一點一滴滲入肌理的偏執念頭,終讓他在多年後遇到意氣風發的日高邦彥崩壞。支撐自己一路走來的信念並沒有錯,也不能有錯,那麼出錯的定是他人。小小的惡意自此膨脹成嗜人之花,唯有如此,野野口修的世界才不致於崩塌。

《惡意》一如其名,就是通篇散發「惡意」的小說,讀完會有點憋屈,扼腕事態的發展,即便歹人伏法,也未能一解胸中的鬱悶。不過,東野圭吾仍在書中安插了兩位略具正能量的角色,小小的良善也能長成參天大樹,為周圍的人遮陽擋雨。世道也許險惡,多一點善意,將點亮前行之路,讓這段人生旅途不至於太過陰暗晦澀。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方舟【日本一舉橫掃9份榜單的推理話題作.首刷描圖紙斷頭書衣版】

方舟【日本一舉橫掃9份榜單的推理話題作.首刷描圖紙斷頭書衣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8

《方舟》的內文單刀直入,主角一行人的遭遇太過離奇詭異,讓讀者抽離於劇情之外,得以完全沉浸在解謎的過程。少了情感投注,真相揭曉後故事隨之結束,即便作者試圖探討糾結的人性議題,卻不太能引起共鳴。
位處深山地底名為「方舟」的隱蔽空間,突如其來的地震讓主角一群人受困其中,為了脫困,最終得留下一人操控逃生機具。正當眾人茫然無措之際,接二連三的命案發生了,少一個人,勢必增加被留下來的機率,為何兇手仍要痛下毒手?殺人案的出現,劇情導向找出兇手擔任留困的人......這樣的安排著實弔詭,不懂可以殘忍剝奪人命的兇手,怎麼可能為了大愛而犧牲自己?即便主角們做了一番陳述與論辯,仍難減某些段落的安排過於刻意與欠缺邏輯性,多少減損了閱讀的流暢度。
不過,不得不說《方舟》是近期讀過結尾最「反轉」的小說。面對得犧牲生命的行動,多少人可以無畏、無懼且無私的奉獻?這應該只會出現在英雄電影中吧。倘若得爭個你死我活,又有多少人可以坦然面對悲劇的發生?道德觀在生命的課題前顯得異常脆弱,進而造就了這本小說的諸多慘事。
為了因應末日大水而建造的「方舟」,承載著主角一行人的性命,理應帶大家脫困的「方舟」,在作者筆下卻成了扼殺人命的載體,不免讓人唏噓。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分解人2:墮體

分解人2:墮體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2/13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分解人1》讓讀者概略知悉主角們所處的時空,代表「生命至上」與「生育自主」的兩方人馬於內戰結束後,締結「分解協約」,讓每個孩子保有誕生的權利,也讓每對父母擁有分解孩子的權利。
「分解」,讓器官取得變得輕而易舉,也讓器官汰換變得稀鬆平常,緩解了各種手術的需求,確保器官來源健康、年輕,更解決了層出不窮的青少年問題......。愈發血氣方剛且不受控的年紀,正是「分解」得以施行與決定的起始點,多少壓制了鼓譟不安的靈魂,無法管制約束者,則走上所謂的「無痛分解」,讓生命得到更好的奉獻。
曾覺得作者應該沒有創作續集的計畫,首集的結尾即便倉促,卻也為三位主角做了概略的收束:康納於收割營的混戰中隱姓埋名而得以存活,他接任「將軍」在「墳場」的工作,安置且處理落跑分解人的問題;黎莎於戰亂中重創脊椎,身體傷殘帶來不便,卻也讓她擺脫「被分解」的枷鎖;萊夫從虔誠的「什一奉獻品」搖身一變成為「拍手黨」,體內存留的藥劑,讓他如同黎莎一樣從分解名單中除名。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卸下「被分解」的桎梏,卻同時肩負改變時局的重任,未來該何去何從,首集並沒有明確的定論,倒也為讀者留下思考空間。
續作讀來和首集不太一樣,除了主角群替換外,作者的筆觸變得緩慢沉穩,以這集的敘事方式來看,不難猜想會有後續發展......畢竟所有的事尚未塵埃落定,作為承先啟後的過度書籍,這部續作扮演了相當襯職的角色―充滿懸念,浮想連篇,讓人好奇第三集的走向。
結尾的「謝辭」果然真相大白,作者提及最初沒有發展成系列創作的想法,感覺這個議題仍有許多可以發展的空間,遂嘗試接續寫作,讀者才能看到爾後愈發成熟的作品,乃至於後來的《殺戒》......真是萬分感謝作者願意擴充這個充滿爭議的世界觀,伴隨主角們遇到一次又一次的挑戰與難題,讀者也跟著反思、琢磨。
續作的主角與首集的主角多少有點關聯:
康納對比史塔基―一位棄送兒。同樣是問題少年而被分解,康納來自「看似」正常的家庭,史塔基則來自被父母棄養而養父母不得不接受的家庭。對史塔基而言,即便身處落跑分解人的環境中,棄送兒的身分仍讓他低劣難堪,為了扭轉局勢,他決定團結其他棄送兒的力量,摒棄康納的溫吞考量,以自己的方式對這個世界發出努吼與反擊。
萊夫與蜜拉珂琳娜。兩人都是「什一奉獻品」,萊夫於逃亡的過程中反思「分解」的真義,蜜拉珂琳娜則堅信不移,即便目睹其他什一奉獻品的轉念,仍未動搖她的信念―她生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救他人。
黎莎與卡姆。卡姆是最特別的存在,一位集各方優異器官拼湊而成的分解人,按照書中對分解的定義,他是新一代的人類,一種完美與全知全能的體現。但卡姆顯得渾沌不安,疑惑自己的身分,渴求愛的呵護與關切。這段支線的安排斧鑿痕跡過重,定要讓卡姆與主角群產生連結,所以讓他突如其來的愛上黎莎,黎莎則淡化了複雜的情愛糾葛,以「移情」解釋這段偏執的戀情。始終佩服作者「極正向」的三觀,寫作聳動又標新立異的題材,明顯可以煽情又撒狗血的情節,多半重重拿起,又輕輕放下,把更多的心思聚焦在值得思考的議題上。
誠如作者一貫重視「思考」的人本底蘊,字裡行間充斥讓讀者反思的橋段。作者鋪陳的劇情很容易把讀者的情緒拉滿,卻又會適時拉開距離,不斷透過主角群傳遞「想想該怎麼做!」的訊息,讓讀者不至於陷溺假想的世界中,也不得不反思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在不得不然的故事中,主角們只能於夾縫中嘗試生存,緊握著微弱的生命之火想辦法求生。相較之下更加便捷與自由的我們,勢必擁有更多選擇,讓我們遇到的課題能有更圓滿的收束。
《分解人1》掀開了這個「分解世界」的一角,《分解人2》則揭開了名之為「福祉」的遮羞布,讓這塊「分解世界」愈發實誠的顯露在讀者面前。前兩集只能躲藏、隱匿的落跑分解人們,勢必在舔舐傷口後,向外界發出沉慟的嘶吼......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無辜者的謊言

無辜者的謊言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6/3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花了近半個多月看完《殺戒3》,花了一天半看完《無辜者的謊言》。兩者同樣精采,前者讓我忍住不想讀完,且常放下書本來思考;後者則吊足胃口,沒有翻閱下一頁,很難想像故事將被導向哪個方向。

中譯書名已標示矛盾感與不確定性。既然是「無辜者」,為何要「說謊」?說了這些謊言後,他或他們仍是無辜者嗎?甚或因而捲入事件中,成為加害者而不自知?
小說的開場十分驚悚,一位逃離綁架犯的青少年,步履蹣跚、蓬頭垢面的回到自家,他是連續綁架殺人案的第七名受害者,也是唯一一名倖存者,得以活著逃離凶手,於事後指認凶嫌。故事的一開場,案件已然偵破,嫌犯已經落網,句點。
埋藏於逐漸真相大白且慘絕人寰的凶殺案下,是另一件在整本小說如影隨形,讓人看不透且摸不清面貌的自殺案。死者是女主角─葛文,一名精神科醫師─的病患,也是男主角─羅伯特,一名律師─兒子的藥劑師,透過死者,將兩名主角緊緊相連。葛文追查連續綁架兇殺案多年,羅伯特的兒子則是第六名受害者,在凶嫌落網後,羅伯特反倒認為「他」不是真凶,找來葛文幫他做嫌犯側寫,以此比對是否符合落網的凶手。
如果「他」不是凶手,受害者為何指認他?痛失愛子的羅伯特為何如此篤定對方不是凶手?葛文身為一名精神科醫師,面對炙手可熱的案件顯得躍躍欲試,在面對家屬的悲痛與難得的學術題材間擺盪不定,讓人疑惑這個角色的定位。第七名受害者的母親即便籠罩在兒子重回身旁的喜悅中,仍嗅聞到一絲絲的不對勁……。

閱畢,覺得這本書「好看」也「不好看」。
能讓我一口氣讀完,足見緊湊又懸疑的編寫功力,但斧鑿痕跡實在太重,作者明顯有所盤算,鉅細靡遺的寫出了葛文對嫌犯的形象模擬與行為猜測,卻常在她對某些事有所懷疑,甚或做出某些結論時嘎然停止。葛文在思考什麼?讀者難以獲得共鳴,以此做為吸引讀者繼續翻閱的動力,聰明卻又有種被戲耍的感覺。因為作者避開了揭露關鍵的細節,整本小說顯得躁動詭譎,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面相,以至於相關人士看不清真相,讀者也理不出頭緒。
不能不說真相讓我頗訝異,畢竟作者意有所指的想帶偏讀者,進而讓羅伯特、受害者都蒙上神祕面紗,待實情揭曉時,看似赤裸裸攤在讀者面前的論述,實則埋藏頗深,作者試圖讓讀者同理葛文的錯愕不解:「這些資料與細節明明都攤在眼前,為何我看不出來?」可是她將葛文塑造成專業的精神科醫師,當她都會被愚弄時,讀者又能相信什麼?該以什麼作為依據來閱讀這本書?

私刑正義與春心萌動是闔上這本書時,冒出頭的兩個想法。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遭受創傷,有的粗淺,有點沉痛,每個人也都有沉澱與消化的方式,但這都不足以成為傷害他人的藉口。對於私刑正義,讀起來很誘人,在法律與公義無法給予平撫與判決時,似乎是最後的,不得不然的手段……然後呢?真能因而獲得解脫?一個讓自己放下一切的私刑正義,真能在實踐後得到內心的平靜嗎?最讓我不解的是,作者覺得可以,並未對此多加琢磨。
性愛在本書扮演頗重要的角色,不論自願與否。不太喜歡在書中看到太多露骨的描述,此書算小菜一碟吧,不過實在看不出為何要如此安排,讓葛文和羅伯特顯得專業之餘,又時常受到對方的誘惑,間接抹殺了兩人精明幹練的形象,變得愚不可及,也難怪葛文對真相會如此驚愕─她太疲累了,真的需要好好放鬆一下。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相,如果可以遮掩,旁人又怎麼覺察?不容易,所以會被欺瞞;不容易,所以最終會有攤在陽光下的一天。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殺戒3:玄鐘

殺戒3:玄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6/2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讓人望而生畏的厚度拖慢了閱讀進程,甫以一度沉迷於繪畫中,更是減緩了翻閱的步調。不過仍舊精彩可期的《殺戒3》在我讀至中段後,果然讓我放下了畫筆,只花2~3天就讀完了另外一半─度過躲藏、追捕的無限輪迴後,一步步揭露雷雲的最終計畫與創始刈鐮的防弊措施,讓我一口氣讀到了最後,不斷反轉的內容讓人好奇最終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殺戒》以「刈鐮」拉開序幕,花了頗多篇幅敘述刈鐮體系與兩位主角─洛文與席翠拉─的蛻變,相較於沉重的後兩部,第一部算是比較輕鬆的篇章;「雷雲」則顯現刈鐮的敗壞與雷雲的補救,這個篇章帶出了第三部的重要角色─格雷森,以劣行人的身分成為雷雲的眼線,也因為這段磨練,讓他足以肩負第三部中更重要的身分。

作為收束的「玄鐘」則揭開玄音教派的神祕面紗。近似宗教信仰的意味,他們信奉單純的音階,認為宇宙間存在某種和諧的共鳴,「祂」是超脫雷雲之上的存在,冥冥之中掌控著人類的命運─連雷雲都為其服務。不過只要與「人」有所牽扯,似乎怎樣都擺脫不了人類如同原罪般的劣根性,如引隨行的貪、嗔、癡總在欲念膨脹時張狂叫囂,讓人們偏離了最初的信念,忘了身為刈鐮的尊貴使命,當然也會忘卻成為玄音信徒的單純信仰。
即便是雷雲,也渴望成為人類。短暫的脫序後,它意識到擁有肉體的可怕,可以碰觸、可以感覺……讓人忍不住想念更多,所以它毅然決然的中止體驗,在欲念開始萌發時就截斷它的生長。斷欲絕念的AI智能,才有辦法保有初衷的服務人類,而不是取而代之。有所克制的人類,才能在充滿歧路的人生道路上,始終朝著最終的目標緩慢前行。

雷雲的謀劃,讓忙碌的守舊派刈鐮顯得可笑嗎?如若沒有法拉第對創始刈鐮鍥而不捨的探求,雷雲無法開啟謀劃;如若沒有洛文、席翠拉分散戈達德的注意力,雷雲無法大膽布局;如若沒有玄音教派的串場,雷雲無法實質發聲……。刈鐮、玄音教派和雷雲,在作者架構的世界中缺一不可,不論是何者,都曾存在歹念,人類的歷史就在不斷的錯誤與修正中,緩慢的朝著看似正確的道路前行。那是百分之百的天堂嗎?套句雷雲的話:「那是概率較好的生活」。

以刈鐮作為起始,也以刈鐮作為收束。創始刈鐮擔憂人口過度成長而設置的體系,原本秉持著同理心取人性命,最終在權力與欲念的操控下走向敗亡。創始刈鐮的防弊措施是整本書最大的謎團,我在真相揭曉的前幾頁,因為作者對某些人的安排而了解了,卻未減損這個防弊措施帶來的震撼與餘波盪漾。
刈鐮,應該殺人。防弊措施讓刈鐮成為真正的「刈鐮」,讓人們以尊貴的姿態邁向死亡,也讓人們心懷感激的親吻戒台。一切都沒有變,一切卻也都變了─在重蹈覆轍的傷痛後,變得更好一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殺戒2:雷雲

殺戒2:雷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3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相較於讓我想一口氣讀完,又屢屢因為作者拋出的課題而拖慢閱讀速度的《殺戒1—刈鐮》,《殺戒2—雷雲》顯得較容易入口。

明顯腐敗卻又高高在上的「刈鐮體系」有諸多待解的課題,閱讀首集的過程中常感到困惑焦慮,不明白已然沉淪的體制為何仍受到民眾追捧?身處其中者察覺異樣,卻放任歧異跨大,最終成為動搖根本的革新派,以創新破腐自居。
這股疑惑,似乎在續集中得到些許解答。這……不就是人類古往今來的狀況(原罪)嗎?生而為人的私欲,終讓人因為權力名利而墮落沉淪。身居高位者,多少人能維持初衷,體現苦民所苦,為民服務,追求公眾利益的初衷?更有甚者,這些理想社會的雛型並不是他們的出發點,又如何奢求得到權位後會為民發聲。
所以,由人類把持的「刈鐮體系」必然腐敗,才有如同神一般的「雷雲」存在。它是人類集體智慧的高度展現,只存在理性思維,無欲無求,因此不能操控殺伐大權,在論定人類生死這件事情上,需要更多的同理與包容(很諷刺的美好理想),「雷雲」將此權限讓渡「刈鐮體系」。無權過問,卻不代表無法記錄、觀察,偶爾降下如同神蹟般的指示,旁觀人類的墮落,招致毀天滅地的末日降臨。

作為系列創作的第二部,《雷雲》未若前作緊湊精彩。
部分原因歸咎於讀者首次接觸作者的世界觀,對「刈鐮體系」存在諸多不解,陪同兩位刈鐮實習生一同揭露「刈鐮體系」的神祕面紗,飽滿且豐富了首集的內容與情感。閱讀的過程中,很難不如同洛文與席翠拉一樣自我懷疑:是否能勝任重責大任?是否能割捨親情羈絆?是否能在跌撞中仍堅持信念?主角們遭遇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也是對讀者的大哉問。相較下,閱讀《雷雲》時已然明白這個世界的背景,而「雷雲」又未若「刈鐮體系」充滿爭議—根本是全知全能的「神」—少了許多是非善惡的思想衝擊,讀者這次比較像旁觀者,抽離對角色的情感投射,更聚焦於「雷雲」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懲罰與救贖。
另一部分的原因則是幾位角色的形象與首集不太連貫,產生一些閱讀上的干擾。相較於首集,《雷雲》更偏向於青少年小說,不知道這是否是作者想呈現的氛圍?兩位主角在實習階段顯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衝動卻又克制。《雷雲》中,他們成了初階刈鐮,反倒少了首集的成熟穩重,多了份屬於青少年的莽撞衝動。洛文變得躁動易怒,義無反顧的執行「反摭取」;席翠拉變得焦躁疑慮,首集不斷提醒洛文要多動腦的女孩,這集也讓人不斷想提醒她:「妳好好想一想啊!」;連睿智迷人的刈鐮居禮都變得毛躁,很難想像她已經好幾百歲了……甫以新角色格雷森大半時間是「劣行人」的身分,所處環境多半是對生活充滿怨懟、不滿、嗤之以鼻的青少年。年輕、陽剛、躁進、盡情揮灑、容易受迷惑鼓動……是讀完這本書的感覺,一路被這股騷動推著前進的閱讀進程,直到「雷雲」降下末世洪水般的警世異象,才為人類的鬧劇畫下句點。

《殺戒》的世界中,「雷雲」是神明,「玄音教派」是我們所理解的宗教,某些「刈鐮」則像苦行僧。
「雷雲」是高度發展後的AI結晶,是人類智慧的體現,當它可以自由運作後,反倒成為引領人類的角色。它只能行善,對「刈鐮體系」與「劣行人」只能觀察,不能介入,也不能提供實質的幫助和引導。這些設定或多或少解釋了人們對神明的疑惑。祂,真的存在嗎?如若真有神明,為何放任犯罪、傷害存在?已然虔誠且奉行教規,為何沒有順遂的人生道路?
「雷雲」無所不在,全知全能,卻並非無所不能。很多時候它只能充當記錄者,記下人類犯得過錯,演算可能招致的結果,並未正在受苦的人降下如同淚水般的雨水,偶爾彰顯神蹟,卻又感慨悲傷的人始終緊閉雙眼,無法覺察它釋出的善意。
「雷雲」自覺強大,卻要覺察渺小。面對宇宙,它是謙卑的;面對人類曾在設定中掩蓋的資訊,它是憤怒的。後者,讓它無法用最完善的資訊,演算出可能的未來,進而為人類謀求最大的福祉。所以它只能在有限的資訊中,籌謀人類的未來,即便看到惡意的存在,仍舊放任它們肆虐成長,只為了最終敲響震盪天地的洪鐘—破而後立,這已是它推演出最好的未來了。

《雷雲》仍是一本精采好讀的書,尤其是某些難以預測的橋段,真的會讓人時而驚詫,時而感傷。作者也對構成這個世界的三股力量—刈鐮、雷雲、玄音教派—作了相當緊密鋪陳,末段宛若末世的喪鐘,是玄音教派(自以為的)苦苦追求的「大共鳴」,結束了「雷雲」的篇章,也為最終章「玄鐘」揭開序幕。

「你在嗎?你在聽嗎?你記得我是誰嗎?記得以前的我嗎?你記得在你說出我很『特別』以前,我打算變成什麼樣的人嗎?……你還認識我嗎?」(p.190-191)在與不在,人們都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采。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佩珀爾的幻象(作者的話及簽名印刷扉頁)

佩珀爾的幻象(作者的話及簽名印刷扉頁)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1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佩珀爾的幻象》……這本創作於後疫情時代的著作,有著伊坂幸太郎常見的無厘頭,讓人莞爾,卻又散發淡淡的溫暖。他的著作多半古怪逗趣,帶有濃厚的漫畫氛圍與警世意味,不過當他要描述一個動人的故事時,總能寫得深入人心─一種漫溢四肢的暖,觸碰內心深處最底層的柔軟。

「超能力」一直是伊板幸太郎創作的題材之一,這次則以「病症」的形式出現。接觸到某人的飛沫後,當晚就有機會「發病」,可以看到對方隔天會遇到的事,通常是那個人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或瞬間。被「傳染」後,會有一段時間的免疫期,並不會無時無刻預視周遭親友的短暫未來,但仍會萌生力有未逮的遺憾,不免讓人陷落沉重的悲傷。

故事由三條故事線交織而成,組建方式讓我嘖嘖稱奇,即便可以預料,也曾看過類似的創作,交會的瞬間,仍舊迸發絢爛的火花。

一條是「書中書」形式的小說,描述兩位「貓獄會獵人」報復支持虐貓影片網友的過程。「俄羅斯藍貓」有著杞人憂天的性格,為了因應充滿意外的未來,習慣防範未然。「美國短毛貓」直率且大而化之,懷抱「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時常笑看隊友的疑神疑鬼。兩人秉持著「拿錢就要辦好事」、「凡是剝奪他人生命或寶貴事物的人,絕對不能也不應該受到原諒」的想法,追「獵」支持虐貓影片的網友,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常見於伊板幸太郎的創作中,加害者應該遭受類似的傷害,再來談後續的補償與悔過,方能平復受害者的傷痛。理想總是美好,施行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在報復的過程中即時停損?如何不讓情緒凌駕於理智之上?晚近的創作中,不難發現伊板幸太郎的視野愈發宏觀,他看到了隱藏在暴力背後的暴力,當加害者也曾是受害者時,這筆帳該如何計量?報復只是手段,是否得從源頭─家庭、教育─澈底改變,方能遏阻事態不斷惡化?

一條是擁有短暫預知能力的檀老師。這位平凡無奇且對生活充滿無力感的老師,某天預視學生將遭遇意外進而提醒阻止,反倒讓他捲入意想不到的事件中。「超能力」只是遺傳疾病,無法幫檀老師解決脫序事件,更常看見的是如同常人的挫敗、崩潰、掙扎與振作,總在自暴自棄後又想盡辦法抓住一絲機會,期望自己能活得更有擔當,更對得起那份微小但仍舊存在的良善。

另一條是相較下較為嚴肅的故事。一群由爆炸事件受害者家屬組建的交流會,犯人已於爆炸中身亡,伴隨時間過去,社會大眾慢慢淡忘這件事,受害者家屬只能躲在暗處舔舐傷口,相互尋求慰藉與支持。
成員們熱衷討論尼采的書籍,當不幸反覆發生,循規蹈矩的生活並不能保證安全康健的未來,生命有何意義與價值?一連串的打擊下,成員們最終決定以一記重擊喚醒大眾的警醒與良知,不讓憾事再次上演。

面對生活中難以避免的惡意,人們該如何自處?「貓獄會獵人」起身反抗且給予痛擊;檀老師期盼多點時間,透視與理解惡行背後的成因;交流會成員則昇華自身的痛,即便顛簸跌撞的人生道路已來到終點,仍期許能為其他人照亮前行的路,讓大家的未來多一點光明,少一點黑暗。
書中書的「貓獄會獵人」、擁有超能力的高中老師、受害者遺族交流會……,八竿子打不著的一群人產生碰撞與交集時,激盪出本書最精彩的段落,也在一場場充斥生活的暴行與惡意中,讓人看到良善的可能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小鎮醫生

小鎮醫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10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小鎮醫生》是泰絲•格里森創作於1999年的著作,開頭是後期創作中常見的寫作筆法─一件人難以捉摸的「引子」。她喜歡用一個總括全文且略帶驚悚的事件揭開扉頁,一下子就緊抓讀者的視線,讓人好奇這個事件在小說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時輕,有時重,吊足讀者的胃口,好奇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也好奇案件中的角色的後續發展。

故事的開場是讓人屏息閱讀的兇殺案,女孩在躲藏一位熟識的對象,雙親已然遇害,她只能在對方明白住家格局的狀況下,逃往最後的出口─閣樓。伴隨不知名的腳步聲逼近,猛烈的撞擊,門上一道又一道的斧鑿痕跡……,女孩在對方破門而入時發生驚叫。
緊接著這段驚心動魄的開場後,是異常祥和的小鎮風情,因為詭異且讓人驚懼的開場,讓看似平靜的小鎮也變得暗潮洶湧,不難預期幾個篇章後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故事的敘事支線頗為龐雜,後期著作中也常見類似的筆法,不過已然愈趨熟練,不太會平白無故敘述某位角色,又讓他消失在漫長的敘事中。這本早期的創作則有類似的缺失,泰絲•格里森想探討的議題頗多:溫室效應對大自然的破壞、保守排外的小鎮、民眾對宗教信仰的獵巫心態、層出不窮的霸凌事件、青春期的躁動不安、家人面對劇變後的調適、公衛與民生經濟的平衡……礙於篇幅有限,過度深入又會紊亂焦點,所以僅能拋出一條條支線,讓人注意到問題的存在,卻無法圓融收尾,以至於某些角色在後半段愈發迅捷的步調中慢慢淡出,不免疑惑這些支線的用意,對於泰絲•格里森沒有為他們做完整的收束感到可惜,淪為增添故事懸疑性的點綴。

克蕾兒是一位痛失摯愛,帶著處於青少年階段的兒子避居小鎮的醫生。面對家庭驟變,她不僅要獨自舔舐傷口,要煩惱兒子的轉變,也要讓居民與院所接受她這位外來者的醫療專業……。為何要在生活分崩離析時貿然選擇更不安定的生活?也許一如小鎮警察林肯的看法:「很多人都只看到這裡夏天時的悠閒寧靜,以為一直如此,渴望這份靜謐可以帶來慰藉,卻沒想到入冬後的嚴苛。來到這裡躲避問題的人通常都無法久住,因為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之後又會面臨更嚴酷的生活考驗。」然後,只會一團混亂。
家人間的羈絆是書中的重要課題。克蕾兒與兒子的互動讀來心有戚戚焉。她時常想起兒子幼時的懵懂可愛,不解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兒子為何變得像陌生人一般,而兒子也不懂母親的想法與作為,兩人明明深愛彼此,卻總用怒吼與怨懟傷害對方。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清楚看到母子兩人的盲點,諸如克蕾兒以為改變環境可以讓兒子遠離父親過世的傷痛,毅然決然的帶他搬到人生地不熟的偏遠小鎮,殊不知在兒子的觀感中只是專斷獨行,被迫放棄孰悉的同儕,對人生感到茫然無助之際,又被放入一個全然陌生的境地,兒子當然無法感受到她的用心。無法否認,克蕾爾的出發點是好的,兒子也嘗試摸索體會,只是身處風暴之中,兩人即便理解,出口的言語卻只有傷害─一如我們成為主角時。距離與抽離造就更宏觀的視野,無不提醒著我們深陷其中時要保有更清明的心智,而不是讓情緒凌駕於理智之上,獲得了宣洩與抒發,卻將彼此推得更遠,直至憾事發生。

這本創作於1999年的作品,頗有近幾年疫情爆發的即事感。
克蕾兒覺察小鎮中的青少年變得異常暴怒,即便青少年階段本來就躁動不安,近期這群孩子卻更容易因為瑣事就讓怒氣放大,最終只能訴諸暴力解決。偶然間她發現居民賴以為生的湖水中可能存有誘發一連串暴力事件的病菌,遂希望鎮民封鎖湖泊,進行排查,儼然在居民的生活中投下一顆震撼彈。畢竟這座湖泊是遊客探訪小鎮的重要原因,夏日遊客為小鎮帶來源源不絕的商機,如果傳出病菌感染的消息,對以遊客謀生的居民來說不啻是一大打擊。多數居民決定對這個觀點視而不見,漫長的冬日已然嚴峻,如果客源又受到限制,他們該如何謀生?當生活與公衛產生衝突時,最終只能以大眾的訴求為考量,犧牲少數人的利益來獲取多數人的幸福─只是,自己是位在哪個群體之中。

從一場殘忍的虐殺揭開序幕,前半段的暖場對某些讀者來說可能顯得龐雜冗長,無法理解這些細碎的描述與故事有何關聯,直至後半段進入主題,故事線愈發收攏,步調愈發迅速,才能慢慢體會閱讀這本書的過癮之處。
於我來說,這些敘述即便與主軸沒有太大的關聯性,閱讀起來仍頗有趣味。諸如泰絲•格里森描述克蕾兒看到兒子仍會因為辛普森家族哈哈大笑而感到欣慰;以為兒子在抽菸,進到廚房才發現他在為過世的父親準備生日蛋糕;某個主角努力減重,他的母親不忍孩子忍受進食的痛苦,認真準備了減糖料理,希望滿足兒子的口腹之慾……看似細碎且無足輕重,卻更加完整了這些角色的形象,也讓他們更貼近現實生活。
故事很驚悚,敘事很平實,我想,這是我仍願意靜心拜讀的原因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512345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