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Lv.1
user-img
陳中陵

2則書評

2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盲鬥士-柯燕姬傳奇
讀者評分
5.0
|
2007/03/0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翰福音九2-3)

柯燕姬(1939-2005),她是台灣第一位大學畢業、拿到美國碩士學位的盲人;更是台灣首位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獎的視障者。在她的成功\背後,有著堅毅的決心、助人的愛心,以及真實的基督信仰。
柯燕姬出生時,眼睛是正常的,可以靈活看四週景物,但到了六歲左右,她的視力逐漸退步,甚至只能感覺到光影,對於實體的形象樣式,越來越模糊。後來經過診斷,她的視網膜正常,但是視神經萎縮,導致她必須憑觸覺與聽覺來生活。1948年,柯燕姬有機會進入「台北盲啞學校」(今台北市立啟聰學校、啟明學校的前身)就讀,正式開啟她的視障教育學習生涯。
柯燕姬在台北盲啞學校接受自小學到高中的特殊教育,高中畢業後,受聘成為新創設的「惠明盲校」的教師,開始她的教學生涯。因為她的熱忱,深獲師生的愛戴,但常以視障者無法就讀大學而引以為憾。1963年,透過高甘霖牧師的協助,柯燕姬得到東海大學吳德耀校長的首肯,由「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推薦至東海大學試讀;隔年通過測驗,成為該校社會系學生,也是台灣第一位的盲生。1968年,大學畢業的柯燕姬,申請至美國麻州柏金斯盲校研究部就讀,期待學成歸國服務更多盲生;隔年再通過美國匹茲堡大學特教研究所入學許\可,主修「智能不足兒童教育」。她在美國除了取得視障教育的師資證明外,更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碩士學位的視障者。期間她曾想放棄,但想到她是台灣盲人求學的開路先鋒,即便辛苦難耐,也要放出膽量,跨出仰望上帝、惟靠信心的第一步。
1970年回國後,柯燕姬幾乎都在惠明學校任教,對英文教學尤為擅長,時常早晚為學生授課,當時的柯旗化《新英文法》,學生幾乎人手一本,柯燕姬為使盲生同樣有機會能閱\讀此書,利用課餘時間翻打《新英文法》點字版,後來促使該校學生的英文成績,領先其他的特殊學校學生。曾經受惠的學生郭孝宇說:「柯老師從不覺得自己的額外付出叫作犧牲奉獻,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對學生心懷感激呢!」當時尚未有盲生就讀法律系,她費了六年時間,協同友人翻打《六法全書》點字版,事後證明此書確實提供盲生在修讀法律時,提供不少的幫助。
柯燕姬一生中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在台北盲啞學校,她因著蔣夫人(宋美齡)請眼科大夫來校檢查學童視力,得以配帶一付散光眼鏡;她因著孫理蓮師母創辦「盲童之家(台北)」,得以入住獲得妥善的照顧;她因著康智慧老師的相互提攜,在「大雅盲童育幼院(台中)」(今私立惠明學校)獲得友情滋潤與教學相長;她因著在台美軍的協助,得以乘坐美國軍機前往美國留學,兩年後,亦搭程美國軍機返回台中;她因著陳淑靜校長的支持,得以出國留學、領取獎學金,甚至回國任教於台北師專特教專修班(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教系)。柯燕姬默默照顧視障學生,除了年少時接受基督信仰,培養愛人助人的心腸外,更多的是因為她從小接受過無數人的幫助,因此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藉由柯燕姬在當中發揮愛人助人的精神與行動,激起許\多畢業生與在校生對母校的貢獻。去年(2006年)初,惠明學校羅文遷小朋友,代表學校參加在台北舉辦的視障者演講比賽,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獲得學生組第一名,並將五千元獎金捐給學校,這種奉獻的品格,正是惠明學校的基督教辦學特質。
但1998年,她因腎臟病的侵害,必須長期洗腎,遂結束她在惠明的28年任教生活,並於三芝雙連安養中心接受照顧。2005年8月17日,因乳癌病逝,享年67歲。追思會場擠的水洩不通,來自全省各地甚至海外朋友,都來送柯老師最後一程。
本書作者(陳芸英)近年來對於視障教育文字工作著力頗深,而本書內容文筆流暢,除作者查閱\許\多文字資料外,更親身採訪許\多柯燕姬的親友,讓本書的內容極為豐富,並不時有許\多關於視障知識的資料呈現在書中,使得讀者更能進入到視障者的世界裡。誠如本書出版的目的,不單只是記錄一位視障奮鬥者的生平,更是喚起政府與國人,多加關心及投入視障教育的領域。

展開
福爾摩莎素描《甘為霖牧師台灣筆記》
讀者評分
5.0
|
2006/06/29

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1841-1921),早期來台的英國長老會宣教士,其半生(1871-1917,扣除其中兩年回國述職,在台時間共計44年)奉獻給台灣這塊寶島,為神國的福音宣教。在台時間,僅次於同一時期的巴克禮牧師(在台時間60年)。甘牧師的獻身,實為實踐異文化宣教的典範。
近年來,有關對甘牧師的著作與研究,不斷被翻譯為中文或出版,從《荷據下的福爾摩莎》(前衛出版)、《台南教士會議事錄》(人光出版),到林昌華牧師撰寫〈甘為霖牧師:十七世紀台灣教會史研究者〉(台灣風物54卷1期),以及潘稀祺牧師《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牧師傳》(人光出版)等,逐漸顯示了甘為霖牧師逐漸被教會界,甚至學術界所回憶並紀錄。
今年(2006年)適逢甘牧師逝世85周年,前衛出版社推出《福爾摩莎素描:甘為霖牧師台灣筆記》,將甘牧師的著作翻譯為中文。誠如本書所言:「『南甘為霖,北馬偕』,十九世紀末來台的傳教士們對於台灣的奉獻與建設,透過本書的紀錄,帶讀者一起回到那個古樸原始而正要起步的台灣。」由此可以預見,「甘為霖學」正要逐步興起,不但是為了追述一位宣教士的宣教足跡,更藉由甘牧師筆下的台灣,對認識百年多來的台灣教會歷史,提供認識與研究的參考。
本書的英文版於1915年出版,其寫作目是為了讓英格蘭長老教會的年輕人
,得以認識他所宣教的遙遠國度──福爾摩莎。因此甘牧師筆下的台灣見聞,充滿了生活札記式的紀錄,不但淺顯易懂,更藉由50章的獨立記述,串起他在台灣生活40多年來的點點滴滴。他的用意,乃是為了使故鄉的青年人,挑旺他們對宣教的熱誠與心志。甘牧師雖然不能回國講述宣教甘苦,但藉由文字出版,同樣使教會的青年信徒,一起神遊他所服事的異文化國度。足見甘牧師用心良苦。
在本書中共分為50章,但亦可簡要分為四大主題:
1.宣教踏查:甘牧師於1871年首次造訪福爾摩莎以來,即以此為第二故鄉。他積極領人歸主,足跡從北到南(從淡水到屏東),深入埔里山區,他是第一位到日月潭的宣教士。更遠赴澎湖、蘭嶼,一路上詳實紀錄,與其他宣教士一同開拓福音禾場,文中也提到他與馬偕(北部加拿大教會宣教士)合作的紀錄,故不單記錄甘牧師的宣教開拓,也一起見證其他早期宣教士篳路藍縷\的創業歷程。
2.台灣紀實:甘牧師在台期間,經歷清日政權的交替,也因此對於當時影響台灣社會的重大事件,著墨頗多,諸如牡丹社事件、法國封鎖北台灣、台灣成為中國行省、日清戰爭以及日本對台殖民政策,甚至1906年的嘉義大地震,造成數千人的死傷,甘牧師均予以記載。因此他在紀錄宣教的同時,亦清楚交代當時台灣社會的政經局勢與發展,以作為宣教策略與行動的參考。
3.信徒團契:對於台灣本地信徒,甘牧師也有幾章專論,通過與信徒平日之間的互動,使我們了解當時早期信徒的宣教角色,從僕人助手的身分,漸進擔負起獨立傳道的任務。另外,甘牧師也記錄與其他宣教士的革命情感
,如涂\為霖牧師(Rev. W. Thow)與宋忠堅牧師娘(Mrs. D. Ferguson)的過世
,他也為文表達他的失落與哀傷。
4.生活經歷:百年前的台灣社會,生番與平埔番等原住民,仍未接受西方社會
的生活模式,因此吃鼠肉、猴肉,甚至人肉的飲食習慣,相當普及,甘牧師對此相當排斥,甚至要求教會信徒不准存有如此原始的飲食方式。另一方面
,對於長期旅外的生活,甘牧師不但常遇天然災害的侵襲,更時有生命安全的威脅,白水溪的驚險脫逃即是著名的一例。
美中不足的是,本書缺少一張地圖表,書中的若干地名(不是舊稱,就是小
地方),實在不清楚位居何處,因此可能還要配合《台灣古早教會巡禮》(人光出版),才能對甘牧師當年的足跡有較明確的地理認識。最後,甘牧師的《福爾摩莎素描》一書,對於歷史學界來說,可以看出一位專研台灣史學者的用心紀錄;而對於基督徒來說,更可以看出一位宣教士的辛勞與倚靠神的心志。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