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的所有評鑑

私募帝國:彭博社記者解密!一窺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投資巨頭真實面貌

私募帝國:彭博社記者解密!一窺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投資巨頭真實面貌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10/29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書以故事的方式分享了幾個美國目前私募股權投資巨頭在1980年代前後紛紛創立到目前的演化。從創立期間他們如何募得資金,到私募股權投資早期著重於以槓桿收購模式獲利,然後在2007年到達其顛峰後受次貸波及而開始走下坡,並且開始衍生了不一樣的投資模式;其中書裡也提及私募股權是藉由那些方式獲得其利益、反對者的觀點、相關稅收問題。

其中令我感到特別訝異的部分是,早期私募股權交易所著重的槓桿收購,竟然是需要尋找債務比相對高、現金流沒問題的公司進行收購,書中也引用彭博社專欄作家威廉.科漢對此的總結:「公司債是槓桿併購所需的母乳,沒有巨大的稅收抵扣就沒有私募股權行業。」這部份的原因是因為,根據美國稅法,公司可以將支付的利息視為支出扣除,但是不可以將支付給股權股東的股息視為支出,所以增加利息支出就可以繳相對低的稅金。但是這個做法的風險也相對地高,因為假設被收購的公司現金流不穩定,公司經濟又出現衰退的話,那這間公司就沒有辦法償還債務,進而需要進行重組,這個狀況下收購方的獲利則會歸零。為了讓讀者可以更理解槓桿收購的概念,作者使用房貸作為比喻的例子,讓讀者能夠用較貼近生活的例子來想像及理解早期私募投資是怎麼進行跟獲利的。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很生澀,除了訊息量大以外,出現的人物也有一點多,所以讀起來有一點吃力,很多時候甚至需要反覆回頭重新閱讀。整體還是很喜歡作者用故事的敘述方式,讓我們理解私募股權的投資人如何一步一步將草創初期的小公司推向現今商業巨頭的規模。也因這本書,讓我有機會針對不同的疑問去多做查詢,進而更認識私募股權不同的投資方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彼得處方:《彼得原理》作者送給百萬讀者的終極職場解方

彼得處方:《彼得原理》作者送給百萬讀者的終極職場解方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9/1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書一共針對三大部分做重點延伸,第一部分是解析職場上常見的問題背後的成因,以及傳統解決方案為何往往讓問題雪上加霜;第二部分則是針對如何檢視自我狀態,以避免陷入彼得原理提到的窘境提出不同的作法;最後一個部分則是提供管理者跳脫窘境的處方籤。

對於書中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部分是作者開給個人的處方籤,竟然是要我們「適度擺爛」以避免被升遷到自己無法適任的位置。乍看之下看似不負責任,但是仔細試想如果只為了追求階級而努力爬升到自己無法勝任的位置,反而更容易因為自己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而影響到更多人的工作成效,以這個角度來看「不適度擺爛來避免升遷」才是更不負責任的行為。

雖然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不適感,因為作者在書中穿插使用了大量的案例及名言,對我而言很容易出現思緒被打斷或是無法直覺性的找出上下文連貫之處,但是它仍然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籍,針對一般職員及管理者提供了許多值得省思的問題及改善的作法。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你可以改變別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長銷百萬作家,讓每個人不知不覺照你的心意做

你可以改變別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長銷百萬作家,讓每個人不知不覺照你的心意做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6/21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你認為,改變別人的最快方式是什麼?是嘗試與他們講道理?還是用自身階級去命令他們?又或是打悲情牌情緒勒索?

作者利用研究結果及不同例子揭開了改變背後的三大重點層面:情境、情感(書中喻為大象)、理智(書中喻為騎象人)。
除了改變環境以外,還需要找出能讓情感面(大象)及理智面(騎象人)達成的共識的方法。
因為面對改變,大象與騎象人的力量缺一不可:少了大象,改變會缺乏動力;少了騎象人,改變則會缺乏計畫與方向。

作者針對三大重點方向,細分不同策略。如何指導騎象人?如何激勵大象?如何型塑路徑?
每個策略也分別使用不同的故事及範例鋪陳,讓讀者可以反覆看見作者想傳達的重點及理念。書末也附上每個例子各自的來源,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另外再做延伸的閱讀及查詢。

書中有許多實例都讓我覺得很特別,像是
書裡提到的其中一個實驗結果:「改變的幅度愈大,就會愈快耗盡自制力。而當人們耗盡自制力時,他們所耗掉的是心智肌肉,無論創意思考、專心、壓抑衝動、或是不屈不撓的面對挫折與失敗,都需要用上它。」
這讓我瞭解原來很多時候自己跟身邊的人嘗試改變,卻總在努力一段時間就放棄的原因是像作者說的:「改變之所以很難,並不是因為人們的懶惰或抗拒,而是因為人們已經筋疲力竭、或是對前進的方向缺乏明確的認識。」

另一個印象深刻的例子則是一個小測驗,藉由選擇你所認同的句子,可以發現自己擁有「定型心態」或是「成長心態」。作者提到這兩種心態,會影響到我們處理失敗的態度以及對改變的堅持程度。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基本上認為自己的能力都是定型的,較難靠努力改變,也會因此較不能堅持改變。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是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靠努力而改變,較能面對失敗也較能堅持正在進行的改變。不過最後作者也用另一個實例讓讀者們看見,即使原先你擁有定型心態,也都可以藉由不同方式訓練成長心態!

我覺得想要有效率地改變自己或是別人的人,都可以一起讀一讀這本書,看看自己面對改變的癥結點是屬於哪一個大面向,再進而找到改變自己或是別人的方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省時、減壓、事情做得完的神奇高效公式【隨書送】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神奇公式練習冊【暢銷新版】

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省時、減壓、事情做得完的神奇高效公式【隨書送】一流工作者都在用的待辦清單神奇公式練習冊【暢銷新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5/24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書排版很簡約,章節也很簡潔明瞭,可以當工具書使用,作者甚至告訴讀者,可以跳著閱讀也沒關係。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作者開宗明義點出了許多人任務管理的問題癥結點:「許多人在自己都還沒搞清楚自己的行程表及空檔的狀況下,就開始進行任務管理。」的確,在我們還沒弄清楚自己應該做哪些事情,有多少時間可以處理不同問題前,斷然開始作時間及工作管理的話,很容易在管理的過程中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窘況,搞到最後自己變得壓力很大以外,在別人眼裡看來甚至還覺得自己是在「瞎忙」。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章節是第三章。我覺得這個章節是整本書很最棒的精華,作者用非常簡短的文字細分了大部分人在管理待辦事項上,無法最佳化使用待辦清單的原因。以下是第三章列出來的每個導致待辦清單沒有發揮優化管理任務的原因:

1. 「待辦清單應該是一個確保你完成『正確』的事情的工具。」——在看這本書以前,我其實沒有想過我們有時候會只挑簡單的事情做,導致最後的正事一直被拖延到最後一刻才做,所以在製作待辦清單以前,我們必須清楚知道待辦清單的功能到底是什麼,避免列入過度簡單的瑣事。

2. 「沒有截止日期的待辦清單就是一個願望清單。」——我認為這句話真的說得真的很棒!在知道待辦清單的功能以後,我們還需要知道自己應該在什麼時間以前完成列下的待辦事項,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列出不切實際的待辦事項清單。

3. 「太長的待辦清單會助長「拖延」的行為。」——這也是開了我眼界的其中一句話。原來很許人拖延的原因,部分原因跟製作了太長的待辦清單有關係!因為清單太長,導致許多人遲遲無法開始,因為他們不確定從何做起。

4. 「待辦清單中的各種任務之間沒有關聯,會導致我們陷入『選擇的弔詭』,進而使我們變得更加焦慮。」——的確,在兩項任務都非常不一樣的狀況下,如果還加上沒有時限資訊的狀態下來看,容易讓人不知道哪一個任務需要優先處理,導致不知道如何做決定。

5. 「擁有太多選擇的待辦清單會讓我們『決策疲勞』,進而導致『決策趨避』的困境。」——我覺得這個大概就像有些人明明有許多待辦事項要處理,但正因為有太多選項要處理,不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而開始拿起手機滑IG,避免決定到底當下到底應該先做什麼事。這一點我覺得跟第3點「因為待辦清單太長而導致拖延」的狀況很類似。

6. 「把待辦任務加上情境,才能清楚知道它們所需的時間、優先順序 ,或是它們在實現特定目標上扮演了什麼角色。」——我認為這個部分是在協助我們理清做每件事的背後,到底是為了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清楚知道自己需要達成什麼,我們在看待辦清單的當下才能更快進入狀況,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7. 「狹義的任務意味著明確的起點與終點,過於廣泛的任務會使我們不知該從何做起。」——雖然說知道大目標很重要,但是大目標通常是透過數個小細節積累而成的,所以當我們列下的待辦清單任務過於廣泛時,反而也會因為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而覺得挫折、氣餒或是想拖延。

8. 「任務沒有與特定目標做連結,導致我們缺乏動力完成。」——我覺得這個部分比較適合用在需要重複做某些任務已達成目標的情境,在我們需要重複執行一些偏向無趣或是較痛苦的任務時,適時的把任務與目標做連結就像是告訴自己再辛苦一下就可以享受自己想要得到的果實,才能幫助我們更有動力持續執行枯燥乏味的任務。



另外一個讓我覺得很新穎的名詞是「帕金森定律」,原來當我們給自己越多時間完成一項任務,我們就會下意識的花越多時間解決那項任務,即使它是一項極為簡單的任務,這大概就是為什麼許多學生總是能夠在作業時間截止前一刻迅速趕完需要繳交的報告了吧?


隨後的章節作者介紹了不同的待辦清單製作方法,以及其優缺點。最後也有提供那些方式的改良方法,讓讀者可以多思考嘗試,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作法、或者優化自己原先的作法。這個部分就非常因人而異了,希望大家都可以透過這本書來開始嘗試著手管理自己的工作及生活,又或者是釐清自己目前待辦清單製作方式的盲點,並且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當代財經大師的存股課:華爾街存股行家4招保證獲取報酬的安全公式

當代財經大師的存股課:華爾街存股行家4招保證獲取報酬的安全公式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5/07

我覺得這是一本較適合初步想學習投資理財的人閱讀的書籍,整本書從解釋何為股息開始,到什麼樣的公司會發放股息、了解什麼是配息率、了解什麼是殖利率、何時買進才能獲得股息、股價在股息發放後會做什麼樣的調整等方面帶領讀者一步一步了解基礎概念。然後才進一步的教讀者如何確保標的的安全性以及如何不為了賺取股息而承受過高的風險,並且提供一個簡單的選股公式讓作者能學習如何篩選出安全又擁有高股息的標的。再來才是鼓勵投資人建立多元的投資組合、將存股的眼方放在全世界的市場上,然後到講解如何創造現金流等等的重點。


對於本身已經了解存股基本概念的人而言,可能會覺得這本書的內容相對簡單乏味,或是對他們較沒有其他特別受用的資訊,不過我認為作者撰寫的方式非常完整清晰,書本內容也都有提供清楚的做法,所以也能讓已有基本概念的人在看完書本後,更能有系統性的再梳理所有已知的資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別想那隻大象!:美國總統辯論必讀經典,教你拆解框架、解讀常見話語陷阱、掌控大局,取得優勢只要30秒

別想那隻大象!:美國總統辯論必讀經典,教你拆解框架、解讀常見話語陷阱、掌控大局,取得優勢只要30秒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4/28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這本書以語言學、認知科學及政治論述為主軸,巧妙地結合譬喻及實例分析,帶著讀者一步一步了解何為語言框架、框架對個人有意識及無意識的思考模式的影響、以及如何翻轉既有的思考模式。

書中提及許多內容都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又或是再再強化了我原先不那麼清晰的思考模式,例如:

● 我們只能理解大腦允許我們理解的事物,也就是當事實不符合大腦既有的框架時,我們的大腦傾向於保留既有的框架而非著重在事實本身。
● 歐威爾式語言(指意思與表面所說的不同)可以點出弱點,留意講者使用歐威爾式語言的位置可以幫助你發現對方易受攻擊的地方。
●作者指出「當你因為欠缺的只是措詞用語時,實際上欠缺的是思想觀念。」
● 作者有條理地把醫療照護、教育、貧窮、歧視、工會與退休金、移民政策等我原先認為是分開的議題,全部與「自由的議題」做連結的每節內容。

或許是因為作者談論的內容及看法對我來說都相對新穎或衝擊,所以一開始看的過程一直覺得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真的理解作者想表達的重點,同時卻又對於相較能理解的部分感到驚豔,一直每看一個章節就忍不住拿著作者寫的內容四處找朋友討論及分享,最後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把這本書看完。看完以後又快速從頭瀏覽過一次,才發現作者的重點是開宗明義就清楚表達的,整本書很完整的貫穿了作者的中心思想跟重點,只是我一開始還沒有這樣的框架,所以大腦也一直忽略這些新資訊,可以說作者讓我有親身體驗了「他利用本書為讀者建立框架的過程」。

我認為這是一本能讓人跳脫框架思考的
的書,更是一本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重複思考、嘗試抽絲剝繭、甚至一再重複閱讀的書。不僅可以藉由這本書學會如何在關心公共議題的同時確保自己不人云亦云,更能培養讀者有效傳播其思想的能力。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股市循環的選股時機:日韓證券業必讀經典!解構市場循環模型,每個階段都買到會漲的股票

股市循環的選股時機:日韓證券業必讀經典!解構市場循環模型,每個階段都買到會漲的股票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27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首先先讚嘆一下樂金文化對於本書的用心,不僅在書本裡附上一封充滿重點整理的信件,讓閱讀本書的人可以更快進入狀況以外,對於書本的用紙選擇也非常細緻,閱讀的當下一直被每一頁的紙質所驚豔,翻閱起來非常舒服!

這本書宏觀的將股市分為四個階段:金融行情(復甦期)、業績行情(繁榮期)、反金融行情(衰退期)、反業績行情(蕭條期)。作者清楚地解釋每個階段所有的現象,以及其現象背後的原因,同時也提及每個階段會影響到的產業結構、相對合適的操作方式,是一本精闢但是資訊量非常多的書。

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日本股市行情格言看買賣時機:「尋常行情要對作;大行情要追隨。」 這點顛覆我對於順勢操作的想法,一直以來我一直都以為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順勢操作是最安全、效率最高的。在看完作者對於逆勢操作的解釋才了解,原來一般的行情仔細觀察後會發現是較大區間的盤整,所以在價格達到接近壓力的價格時可以逆勢賣出,等待回落靠近支撐的價格再買回,來回操作的效率會較高。然而如果是股價突破長期區間盤整的壓力線後,往往隨之而來的是,成交量及股價的成長,所以在大行情的狀況下順勢操作會是較有效率的方式,因為往往能有獲利翻倍的機會。

看完這本書後可以進一步學習如何從不同面向分析股市現階段處於哪一個循環,在確認大環境的狀態後再抓準時機,思考應該用什麼用相對安全、有效率的方式投資,把投資風險降低並且提升投資效益。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鈍感力

鈍感力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2/21

謝謝樂金文化舉辦的試閱活動,讓我有機會拜讀這撫慰人心的巨作。

一開始看到鈍感力這個書名時不太確定是什麼意思,後來看了書籍簡介發現原來鈍感力是作者發明的一個詞語,用來定義「遲鈍的感覺」。了解箇中含意後才發現這個詞語有著巧妙的力與美。

作者在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地闡述「鈍感力是一種才能」,並且從「遲鈍」一詞在大部分人心中普遍帶有明顯貶義及否定成分這個觀點切入重點,利用例子讓讀者自然而然理解鈍感的好處,我在閱讀的當下甚至有種「頓悟」鈍感不應該是貶義詞的感受。

在閱讀試閱的章節中,作者引用的諸多例子都讓我有當頭棒喝的感覺。自認為相對敏感又擁有玻璃心的我,從小到大一直飽受著敏感帶給我的折磨,雖然這些折磨同時也促使我不斷的找方法提升自己,但不可否認的是,每當我達成目標時,我一點也沒有辦法擁抱成就感應該伴隨的喜悅。

《鈍感力》帶給我最大的啟發與頓悟是,我們無法控制任何外在的人事物應該怎麼發生,但是我們能做的是透過了解鈍感力、培養自己的鈍感力,讓自己不再因為外在的人事物而傷痕累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1 人(5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葛拉漢談財務報表

葛拉漢談財務報表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1/29

不得不說這本書對我來說相對困難,但是能夠清楚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及其功力的深厚。我認為,判斷一個人是否為某個專業領域的佼佼者的方式是,看他是否能夠用最簡潔精確的文字解釋大家所不懂的概念或知識。在這本書裡,作者們的功力展露無遺。

在書中一步一步跟著作者腳步理解各個專有名詞後,作者也會在每一篇的的結尾加註上一個快速重點整理的部分,幫助讀者做一個更清楚的重點總結。

讓我覺得最棒的是,雖然乍看之下這本書著重在解釋許多專有名詞,但是作者其實是在一點一滴地幫助讀者先全面地理解財報基礎,然後再順著這些基礎去對財報做更進一步的分析、檢視財報背後實際的狀況。

書中最精華的精華不外乎就是作者在解釋完名詞後,會再清楚精煉的帶著讀者放大檢視所有必須謹慎看待的項目內容,以進一步教導讀者能夠怎麼發現公司財報背後可能隱藏的問題。是一本能夠讓人反覆回頭查閱的實用經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Excel選股法:我用一張表,每天早上5分鐘,3步驟選出穩賺股

Excel選股法:我用一張表,每天早上5分鐘,3步驟選出穩賺股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1/18

這本書最吸睛的大概就是用Excel選股的書名。不過沒錯,作者將自身經驗濃縮成一個完整的Excel表格,藉由這個表格讓自己可以更縮短每天關注股票走勢圖及新聞的時間,可以說是一個作者優化自身交易所做出來的一個小工具。透過這個小工具篩選標的,然後觀察走勢圖來判斷購買時機。作者有提到若一般人要採取作者的方式填寫試算表的話,一開始或許會需要花相對長的時間,但是正如作者在書中也有提及的,雖然可能會有人認為這個部分麻煩,但整理資料的同時也是在累積我們對交易標的的基礎認識,若是沒有那些基本的分析的話,花再多時間研究走勢圖也有可能拿不出具體的投資成果。

這本書很適合那些對投資股市的專有名詞還沒有那麼熟悉的人,作者在書中會反覆的提及到幾個重要的關鍵字以及怎麼計算他們的數值、專有名詞的白話文意思是什麼、用提問的方式來強調所提及的專有名詞為何重要,更會在解釋完大方向的概念後也同時將市場上可能遇見的但書提出來讓讀者理解。例如:本益比是什麼?如何計算出來的?如何創造高營業利率?為什麼要買高本益比的股票等問題。

在介紹完如何篩選標的再到如何看出正確的買賣時機後,作者也分享了需要停損的幾個大狀況、如何更進階的分析個股、如何快速掌握財報的關鍵資訊、如何參考證券分析師的報告等等的內容。所以是一本能讓讀者循序漸進學會作者的投資策略的精華分享。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8 人中有 7 人(87.5%)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