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any的所有評鑑

家變(新版)

家變(新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5/29

年初重做書櫃,挖出幾本塵封已久,買了幾乎30年都沒真的看過的書。
其中一本是王文興的《家變》,當年讀了兩三頁就陣亡,這回慢條斯理緩緩唸,嚼出一些滋味。

以前買書時比書中的兒子范曄大個八歲,現在跟書中最後離家出走的爸爸差不多同齡。

很同情那個老爸,卻也不想對那個急著想擺脫親情束縛的兒子苛責過多。父慈子孝是要有條件的,范曄對其父親,從童年的孺慕轉而嫌棄鄙視,部分原因來自成長認知的改變,老爸地位不保絕大部分來自因不擅營生,伴隨年老而來的權力旁落,尤其是經濟的主導權,這才是殘酷的真相。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范曄在夜深人靜傾聽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耳旁突然響起他老爸半夜起來,在日式房舍的走廊尿到便盆的聲音。

流麗如歌的樂句與徐徐噴注的尿聲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固然是作者有意表現兒子對家人夜半貪圖方便及家中經濟逼仄的困窘,我卻覺得再沒有比這更傳神地反襯了年輕與衰老的天差地別了。

誰不愛「如一朵雪白的池蓮花漸漸飄起」的樂音,而對帶著腐朽氣息的體液滴漏聲掩耳不聞?

這是對《家變》的另類讀法,父權的背反,傳統文化的陷落,都不及殺到自身腳下的年老衰敗來的觸目驚心。年老的氣味難以抵抗年輕人猛獸般的荷爾蒙。

不過目前歐巴桑並不想灰心喪志,不是纖嫋的小提琴協奏曲又如何?還是鏗鏗鏘鏘再頑抗一下吧!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疼痛帝國:薩克勒家族製藥王朝秘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3/11

派崔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繼《什麼都別說》之後,又寫了一本超級好看的書《疼痛帝國 》(The Empire of Pain)。

這本書講述薩克勒家族(The Sackler Family)名下的普渡製藥公司,製造並以不道德的行銷方式助長鴉片類藥物危機的始末。

「為富不仁」這四個字是送給這個家族最好的匾額。左手以OxyContin 無成癮疑慮,向醫生行銷開處方給病人,害人無數,右手以優美高尚的姿態捐款給著名大學及博物館,如哈佛大學、大都會博物館等,贏得慈善家美名。

在世上留下足以流傳的美名是這一個家族的開創者時時念茲在茲的。後代子孫即以踏著別人的鮮血所攢聚的財富,到處在大學、研究機構、美術館冠名贊助。事發後聲名狼籍,相關機構只得紛紛表態切割。

這家公司雖已破產,也有賠償,但數額之少,比起他們累積的財富根本不值一提,背後操盤的家族成員全身而退,真的不知公理何在!

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的寫作功力一流,揭穿假面天使的面目,這是一則讓人直視廠商、醫療界及政府審理機構交相墮落的警示故事。

大力推薦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

什麼都別說:北愛爾蘭謀殺與記憶的真實故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3/01/19

1972年的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一名十個孩子的母親直接被闖入家中的人帶走,徹底「被消失」。

作者派崔克·拉登·基夫就是從這個案子入手,抽絲剝繭,經由詳細的查證與訪問,以扣人心弦的筆法,將這起命案相關人物的命運及北愛爾蘭的掙扎緊緊綰合交織在一處。

複雜難解的北愛爾蘭問題(”the troubles “簡稱北愛問題,約從1968至1998年),也就在作者深入探查個人歷史及犯罪中浮現出來。

最讓我意外的是,這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人物竟然是愛爾蘭共和軍的桃樂絲.普萊斯(Dolours Price)。不能否認她是個恐怖份子,她會持械搶劫與攻擊英軍,亦在在一九七三年震驚全球的倫敦爆炸案中擔任要角。她因此案被捕入獄後,為了她的政治理想絕食而被獄方強制灌食,那份慘烈與堅持,讀來很令人傷感。她不再只是一個面目猙獰的人物,時代與歷史的悲劇塑造了她,她的冷血令人可恨,卻也是可悲的。

作者從書寫她的歷史,映照出國族爭鬥是如何禁錮限制每個生活於其中的人。這就是作者寫作的功力,他以豐富的細節讓書中主要的人物都不再是平面的,而是充滿了血肉,栩栩如生。

此書主題雖然沈重,但千萬不要誤以爲是一本晦澀難啃的書,事實上讀起來更像是一本精彩的小說,根本欲罷不能。

實在是很高興有出版社願意將中文版引進台灣。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

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2/11/20

讀完了《無罪的罪人:迷霧中的校園女童性侵案》,驚詫之餘,不免會想到我自己是否能避免犯下那所學校的導師或者性平調查委員的錯誤?綜觀全案,除了學校的調查,社工的介入、檢警的詢訊及法院的審理,整個過程沒有人惡意陷害羅織,但似乎每個環節都「走鐘」,導致一名特教老師被入罪判刑,進而家破人亡。

這起沒有目擊證人,也沒有物證,調查過程疑點重重的疑似性侵案,目前雖由冤獄平反協會協助中,但此路迢迢,要能成功平反似乎非常困難。。

本書的作者陳昭如,之前寫過《沈默:台灣某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沉默的島嶼:校園性侵事件簿》等書,多為調查報導智障學生被侵害的情況,因此當平冤會找她去瞭解這起許倍銘事件時,「她心裡有些微的不安,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客觀看待此事」,直至仔細翻閱堆起來大概有半個人那麼高的卷宗時,才發現問題多多。一句出自八歲智障女童所說的一句話「爸爸,你為什麼不把鳥鳥給狗狗親」開始,歷經警局筆錄、學校性評會調查等,一路到法院的審理,歷任法官也都忽略筆錄與實際訪談的差異,也未做現場實測,漫長過程中無人懷疑其中的環節或許有誤,一路歪斜,許倍銘老師最終就這麼被判刑確定。

作者梳理比對各式原始文件也訪問了相關專家,以期讀者從中自行見到迷霧中慢慢廓清的缺失與疑點,讓人忍不住要問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除了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偏誤,作者也提到當年的「白玫瑰運動」的社會氛圍,社會輿論在媒體錯誤的解讀報導下,造成法官忽略仔細查驗相關證據而直接重判,以免被貼恐龍法官的標籤,想來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作為一個曾十餘年來每年接受至少四小時性別平等教育研習的前教育工作人員,以我自身的經驗來看,因著性別教育的推廣與訓練,絕大部分教育現場的作夥伴,對相關案由都具備高度的警覺心,尤其對疑似受害的學生「同情共感」,會想辦法找出真相,希冀正義得到伸張。這麼多年下來的確也看到因學校性平會的調查審理,兩造當事人多半能從中達到教育及導正的目標。

或許也因為出於對疑似受害者的同情,碰到類似師生之間權力不對等的棘手情形,如果不夠理性自持,審慎訪談,就易陷入誘導而不自知。學校性平會設置的原始目的原是從教育出發,但依據性評法,對於事實的認定,法院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委員會之調查報告,假設在學校的層級就有偏誤,進入法院審理時,如不再進一步細察辨析,照單全收,就如許案,那是多麼使人悚然心驚,畢竟學校老師的本業並非調查訊問。

書中提到的台大心理系趙儀珊副教授關注兒童訊問的研究,希望運用客觀的方法進行系統性判讀,以期讓司法判決更公正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如果司法人員和學校的老師能有機會增加如何詢問與聆聽這方面的素養,避免在最重要的初次訪談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應該是個重要的努力方向。2020年6月10日,監察院司法及獄政委員會通過許倍銘老師冤案的調查報告,就是監察院委請趙儀珊進行鑑定,因為調查程序已充滿了確認偏誤,對女童審判中證述,造成一定影響,監院請法務部研究該案有無再審必要。

性侵案的判斷向來都不容易,因為通常都在隱密之處進行,尤其是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中,受害的弱者總是令人同情,即便如此,仍需理性的完備程序正義,才真正能達到實質的正義,否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讓人蒙冤。陳昭如的《無罪的罪人》呈現了這一點,也提醒讀者在追尋正義時,避免成為正義魔人,在先入為主的懷疑下,不斷的先畫靶再射箭,而忽略其他矛盾的部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6/09

在這個病毒肆虐的此刻,一個諸事幾乎停滯的夏天,閱讀《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是一帖提神補氣的偏方。

作者陳德政於2019年跟隨台灣的兩名年輕登山家張元植與呂忠翰(阿果)攀爬高8611公尺的K2。這座山只比聖母峰矮了200多公尺,卻是多人公認在全球14座8000公尺高峰中最難攻克的一座,是一個不服輸又難搞的老二,據說去過外太空的人還比成功登頂的人多。

全書從一場雪崩開場。在三人走到山腳下基地營運補技術裝備時,不可測的冰河以「成噸的雪塊從山的稜脊向下滾落」,轟轟然的咆哮怒吼,預示了此行的不同凡響。

登山隊伍從伊斯蘭瑪巴德機場降落,途徑杜卡斯後,開始沿路紮營,等進入海拔3040公尺的阿斯科里起,就必須開始徒步。該地距離K2基地營約100公里,垂直上升2000公尺,他們共走了九天(含三個休息日),然後在冰雪中駐紮一個月準備朝8000公尺奮進。

作者應邀隨行報導,以最貼近的距離側寫兩位登山者及雪巴民族,同時也紀錄自己在K2、巴托羅冰河,這個雪、冰和岩石交鋒的地界隨行探勘的動人故事。

高海拔對體力嚴苛的考驗是意料中事,我比較沒想到的是,短短時日,極限環境也讓登山者的面容起了變化,稱得上是歷盡滄桑:皮膚的紋路粗糙的像烤過的木頭,雙眼發紅,臉頰脫皮,臉腫的像西瓜,指頭腫成兩倍粗…等等。沒有付出相當的代價無法近身窺探這座險峻的巨山。

能將體能逼到極致的就是K2所在的地理環境,本以為在這種高度,就是永遠冷得讓人直打哆嗦,殊不知日夜溫差高達五十度,清晨的太陽可把帳篷烤成火爐,熱到會中暑,等陽光一消失,溫度又急速墜落,直接把靈魂凍成冰。

避疫的日子中,讀到這些登山者克服險惡疆域的層層試煉,好像也多了一點力量,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尤其對書中引用日本導演黑澤明先生的一段話感到心有戚戚焉:「…在登山的時候,嚮導最先跟你講的就是不要看頂峰,專注看著你腳下的路走,大家都是如此在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中抵達山頂 ,因為一抬頭往上看,就會感到洩氣。」

就是要這樣,每天都當成是要攻頂的一小步,不要輕易停下來。

那麼張元植和阿果最後停在哪裡呢?攻頂是攀登唯一的價值嗎?要怎麼衡量勇氣?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我佩服這幾個年輕人,充滿著冒險的精神直探文明的盡頭。我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誰說不能做做夢呢?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通往自由之路:美國共和黨的理想、墮落,及其如何被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綁架?

通往自由之路:美國共和黨的理想、墮落,及其如何被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綁架?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1/20

如果林肯復活,回到2021年,看到川普和在國會聯席會議中挑戰總統大選結果的一些共和黨員,會怎麼想? 共和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變成今天這幅模樣?

我會建議林肯總統趕快讀這本由波士頓大學歷史系海瑟理察遜教授所寫的《通往自由之路—共和黨歷史》,他就會發現創建於1850年代,並於1860年將他送進白宮的共和黨,自成立以來在三個不同時期,從政治光譜的這一端擺動到另一端,據作者的說法,有時候是左派,有時候是反動派,現在是極右派。

這些意識形態的轉變,作者的觀察是與美國在「機會平等」與「保護財產」這兩大信念之間一直存在深層的緊張關係。獨立宣言保證公民都能得到平等的經濟機會,但只是個原則並沒有被真正制定為法律,而在制定憲法時,為求社會安定,因此慎重宣示財產權必須受到保護。這兩個原則都是美國認同的核心,卻也常互相抵觸,林肯主政下的共和黨主張每個人的經濟機會必須由積極有為的政府來推動,也曾經由迪奧多羅斯福和艾森豪予以發揚,但現今的共和黨在過去這四年早已變成極右派保守主義的大本營。

這本書讀完,就某個角度來說,除了對共和黨的演變掌握其脈絡,實際上也就是對美國的政治及社會發展有了歷史縱深的理解,之後閱讀美國媒體報導的新聞也會比較容易抓住重點。

左右路線之爭,也不是美國才獨有的問題。政府該積極任事嗎?需要維持一定的社會福利政策嗎?全民健保是德政還是社會主義的毒瘤呢?女性身體自主權要怎麼看待?這些都不是隨便說一句這是左派的書所以不值一讀的。作者爬梳歷史文件並加以精闢分析解說的功力令人任佩服,大力推荐此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9 人中有 8 人(88.89%)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凝視死亡: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4/16

這本書是12月中旬買的。但是....

聖誕節前後,要有歡樂氣氛。

元旦新年,適合發發宏願。

舊曆新年,得討個好兆頭,諸事大吉。

情人節嘛⋯⋯雖沒慶祝,先吃顆巧克力再說。

所以「凝視死亡」這本書,買回來後雖放在桌面上,一下被帳單遮住,要不就是被其他書本掩埋,不要說凝視,根本連想瞥上幾眼,都覺得有些彆扭。

老年書寫這類的書也不是沒讀過,2013年簡媜出版「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書一買來,我一口氣就讀完。簡媜用文學藝術的比喻轉化手法揭示老病死,我雖有所感悟,但當年的我,讀來仍有一種隔岸觀火的距離感。就像黃石公園的火燒得再大,遠在台灣的我,雖然心疼,日子還是可以輕巧的過下去。

而今,竟如此扭捏,是什麼改變了我?

距2013,時針於鐘面上又多轉了4000多圈,頭髮變得更白,記憶忘得更快,肉身的逐漸傾頹,已難視而不見。種種跡象顯示,心裡不能再假裝住著一個過期少女,一種對時間的急迫感慢慢燃起,卻忍不住想逃避。

這本書的兩大主軸為「衰老」與「死亡」,都不是令人愉悅的主題。大部分的人都不願正視,衰老已然艱難,死亡更是難以啟齒。

身為外科醫生的作者,透過身邊的病患及親人事例,將耄耋之年如何有尊嚴的生活以及在抵擋死亡時,病人親屬和醫生要如何對話以評估取捨相關的醫療措施,有很深入的探討。

書中時有像手術刀般銳利的觀察,當作者引用「年老不是一場戰役,而是屠殺」,讀者心臟可能瞬間加速,不過別誤會,作者並無恫嚇之意,這位充滿自省且具醫者仁心的作者,透過層層分析舉例,全然是希望能喚起讀者勇敢的面對,並根據事實勇敢採取行動。主題雖沈重,讀完卻也不會抑鬱沮喪,而是讓自己能增一些力量。

我自然没辦法因讀了這本書就一夜之間變成生死達人,世上也難有幾人吧?就像作者說的,這是個漫長過程,沒有頓悟這回事。

這本書因為是女兒介紹的,周末和她視訊時,交換了些看法。以她臨床心理的背景,加上這幾年診治老年人的經驗,她最期望的大概就是我和她老爸能找機會就此聊聊,黃昏時除了貪看夕陽美景,也要能稍加設想黑夜來臨時,身邊能備個手電筒,免得措手不及。

剛好在清明節前讀完這本書,純粹是個巧合。想起已過世的爸媽,再對照書中所說,有些我們慶幸幫他們做到了,而有些懊悔也只能深埋心底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1 人中有 10 人(90.91%)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美國金權

美國金權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9/04/10

晚上睡不著,要數什麼?數羊是小老百姓的招式,超級有錢人,像是Richard Mellon Scafie,小時候遇到難以入眠的時刻,就數他家的房間,可以數到50至60間(這樣會不會越數越清醒啊?)

這是珍梅爾在她所寫的《美國金權》中所提到的一小片段,珍梅爾不是要介紹這些「好野人」的住家裝潢或豪奢生活讓我等凡夫俗子豔羨流口水,而是透過她實際訪談與爬梳資料,揭露這些金字塔頂端,佔前0.01%的超級富豪如何利用他們手中的銀彈,暗中資助操控,左右美國的政治與選舉,以遂行其極右派的主張,確保自己的既得利益。

前面提到不數羊,當然也不數豬,而是數豪宅房間入睡的人物,算是較早期投身右派政治活動的富豪之一,是作者在描述金錢涉入政治的背景介紹,這本書的要角其實是寇氏兄弟Koch brothers。這對兄弟利用他們巨大的財富,設立很多慈善及類社福組織或是所謂的智庫,利用其中稅務減免及可不用透露捐款人的好處,支持超級保守極右派的人物,騷擾恐嚇研究主張地球暖化的科學家,政府最好都不要對企業有所規範,尤其是對空污、飲水及環境的限制,因為寇氏兄弟的企業有極大一部份是開採煤礦及煉油,一切皆假自由之名而為之。

他不只自己捐錢,光自己捐錢就太笨了,當然要號召一票富翁共同響應,所以每年召開兩次秘密高峰會募款,透過操弄選舉及在大學裡支持特定的經濟及政治思維,在地方及州的選舉已有成效。寇氏兄弟作風低調,『惦惦吃三碗公』,自從作者珍梅爾寫文章披露後,他們的威名和八爪章魚諧音的新詞寇克章魚Kochtopus應運而生,頗為傳神。作者在寫這本書時,所訪談的不少人物,皆不願暴露身份以免被報復,連她自己亦差點被誣陷,可見這對兄弟的勢力有多龐大。

我幾年前讀過作者的另一本書《 陰暗面The Dark Side 》,對她挺身而出批判布希政府濫用權力的精神無比敬佩,她文筆犀利,不做沒有證據的指控,在網路世界嘴砲部隊橫行的今日,這類調查新聞的作品更加彌足珍貴。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3 人中有 3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8/10/26

這是一則創業獨角獸如何從眾所期待的明日之星,變成血淋淋騙局的啟示錄。

19歲的史丹佛輟學生伊莉莎白•霍姆斯在2004年於矽谷新創一家生技公司,號稱只要在指間刺一兩滴血就能做上百種檢測,2006年第三輪募到3200萬美元,公司估值達1億6500萬美元,等到2014年在刻意經營下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接著又一連串登上財星、富士比封面,之後美國各大媒體競相吹捧,市值預估已高達90億美元,連哈佛醫學院都邀請她加入其生譽卓著的榮譽學者群。

一家原本默默無聞的公司為什麼能吸引買家前仆後繼的投入白花花的銀子?Theranos的董事會成員之一,史丹佛大學的教授錢寧羅伯森是這麼描述伊麗莎白的:你開始發現你正在看著另一個比爾蓋茲或史蒂夫賈伯斯的眼睛。想到微軟,想到蘋果,能不好好抓住機會嗎?除了史丹佛教授,其他的董事會成員個個來頭不小,包括老牌政壇要角季辛吉、舒茲,矽谷創投傳奇人物及軍方高層等,有各方顯要加持,加上創始人伊莉莎白個人的魅力,募資風風火火。重點是董事會的裡的人缺乏醫藥科技背景,幾乎都不瞭解這個號稱神奇的裝置是不是真能運作,也不清楚生技科技運行原理能否支撐產品的承諾,而伊莉莎白具有能賣冰淇淋給愛斯基摩人的本事,幾乎所有的董事跟投資者都買單了。我在想我要是有錢,聽到有這樣的董事背書,又給我優惠,我大概也會想賭一把吧?

這本書的前三分之二內容描述這家公司的成立及其為達目標所做的各項幾乎徒勞的努力以及之後如何遮掩產品不如預期所採取的欺騙手段,為了生存,許多名校出身高學歷的員工必須不斷忍受伊莉莎白和公司的營運長包汪尼(也是伊莉莎白的男友)的高壓與恐怖治理,書中的另一部份則是作者調查採訪時,他和秘密線人所遭到的法律威脅與跟蹤的精彩細節,感覺好像在看諜對諜的電影。

Theranos造假被作者踢爆後,短短半年內,公司從雲端跌入谷底。到底哪個環節出錯了?有人說矽谷新創公司為求成功有過度承諾的傾向,這是客氣的說法,講難聽些就是講得天花亂墜,讓投資人先買單再說,紅豔欲滴的蘋果不咬一口,豈不是對不起自己?問題是,如果是毒蘋果,恐怕不會有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的王子來解救。

這是一則活生生的真實案例,要成功,要致富,都沒有錯,錯在不該欺騙,拿人命開玩笑,如果你喜歡看精彩的故事,這本書不容錯過。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4 人中有 4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聯合文學 4月號/2016 第378期

聯合文學 4月號/2016 第378期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6/04/16

潘金蓮這個風情萬種的情慾女人,登上聯合文學四月號封面,還真是讓人眼睛一亮。薑果然是老的辣!(潘小姐應該不喜歡人家說她老吧?)四月份的聯合文學「以類似女性流行雜誌的編輯方式」,用現代的語彙及視角重新介紹審視金瓶梅這本奇書。在看似輕鬆的筆調下,對版本、器物、角色、風格等多所介紹演繹,既有趣又不失專業,稱得上雅俗共賞。撰文者多是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或學者,卻能不掉書袋就可讓讀者聞到明末那股酒色財氣;編輯在議題分配、版面配置、插圖設計及標題安排,多所費心,在講究視覺效果的現代,很稱職出色的烘托了文章內容。

專輯一開頭說,金瓶梅越古越美,「春日是殘酷的,萬物復甦之際,某些東西正在慢慢變老,比如女人….但金瓶梅裡的女人卻不會…」,我如果從沒讀過金瓶梅,看了這期的聯合文學,應該會想趕快找來讀一讀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