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的所有評鑑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本質思考:MIT菁英這樣找到問題根源,解決困境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有許多決定,明明都經過深思熟慮,結果卻總是不如預期?

作者平井孝志指出,這是因為大多數的人,只根據事物的表面現象做歸因。即便花了許多時間與力氣分析,仍然很難做出品質好的決策。

在《本質思考》中,作者點出了幾個常見的思考慣性,幫助我們有能力辨別自己的思考盲區,進而深化思考。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也最常在職場中遇到的,就是「反面結論」。(和逆向思考不一樣)

尤其是在做調查研究及企劃發想時,很常發生以下情況:

花了許多時間分析研究,也終於找到問題點後,「思考」似乎已經完成,大部分的人,便把痛點的反面結論直接當作解答。例如:做完調研,發現顧客「對品牌信任度低」,便得出傳遞的訊息是「我們是誠信的品牌」的結論,並無繼續深挖,導致信任度低的原因為何,以及,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建立信任。

而且這種非治本的建議,也常在他國的調研報告或提案中看到。我想大多數時候,是時間資源有限下的不得已。但即便如此,還是要清楚意識到——「現下做出的決策是因為某項資源不足,導致思考停留在某個階段,才得出的作法。若有充足時間,下一步可以做什麼,以便找出治本解方」——這件事。若缺乏這樣的認知,工作久了反而還以為既有做法是正確的。

在了解自己思考慣性後,作者以系統動力學理論和商業案例說明,要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要做到本質思考——挖掘現象背後的模式與因果關係,並加入時間維度考量,解讀現象背後的物力論(Dynamism),以充分理解事物運作的全貌。接下來,就是思考什麼樣的策略,能改變既有模式,才能徹底治本。

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有幾個既視感。第一個是和《#底層邏輯 》部分內容有些重疊,包括庫存量、因果鏈等詞,畢竟都是在講「如何看穿現象背後的模式」。但個人認為,《本質思考》在內容編排上更有脈絡可循,手把手教你如何達到本質思考。《底層邏輯》則像是作者把他所觀察到的模式和結論攤出來給你看,再加上涉及的領域和情境較多,整體章節編排上比較跳耀。

另外是,幾年前曾讀過另一本日本作者寫的書籍《#策略就像一本故事書 》。書中也提及了與本質思考類似的概念,但花更多篇幅在「找出扭轉模式的商業策略」。對商業經營或管理有興趣的人,可以先看《本質思考》清楚了解脈絡後,再來看這本的案例會比較順。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簡報心理學:突破大腦陷阱!以4P步驟+LDS法則,抓住聽眾思維的攻心術

簡報心理學:突破大腦陷阱!以4P步驟+LDS法則,抓住聽眾思維的攻心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不同於市面上「談如何做簡報」的書籍,《簡報心理學》更著重在「如何應用心理框架,讓你有效利用簡報,達到溝通的目的」。在書中,簡報一詞,指的不只是投影片,也包括了「提案」這項行動。

作者林俊成是一位臨床心理師,林根據其專業經驗,介紹了許多心理學的模型與框架,讓提案者們能因應不同的場合,準備適合的簡報與提案方式。

例如周哈里窗理論——把講者已知與未知的資訊範圍作為縱軸,聽眾的已知與未知資訊範圍作為橫軸,畫出一個田字型,就能得到不同的簡報情境,如開放區、隱藏區、盲目區、未知區。尤以開放區與隱藏區最常見。當處於「開放區」——許多訊息是講者已知、聽眾也已知的狀況下——講者就要適度調降已知內容的比例,或要想辦法舊酒裝新瓶,透過新穎的案例或應用,引發聽眾的興趣;若處於隱藏區——講者已知,聽眾不知的狀況下——這時內容就要深入淺出,若一次帶來太多訊息量,聽眾也會容易感到乏味。

而盲目區與未知區,是我比較難想像的兩種提案場合。前者是聽眾所知資訊比講者多,後者則是是兩方皆處於未知狀態,這兩種場合都很吃當下的氣氛和講者的反應能力。為了避免落入這樣的狀況,在接下任何提案會議或演講邀約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了解會議目的、聽眾對資訊的認知,以及對提案的期待。

另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是——「講者、聽眾與投影片」三者間的關係。以前的我還滿依賴投影片,尤其是在英文提案會議,會更倚賴簡報上的文字或圖片提示。但久了便發現,自己這麼做時,客戶永遠不會把焦點放在「我」這個講者身上,而是會和我一起,把目光放在投影片畫面上。自從意識到這件事,我才開始調整提案方式,在提報時專注在客戶本身,減少「看」簡報的動作。讓客戶知道,相比提案的內容,準備內容的「提案人」才是重點。久了也會發現,這樣的提案方式,更能受到對方的信任。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比較適合「想知道如何安排提案內容、練習有效溝通」的人,雖然書中也有提到簡報製作的部分,但篇幅相對少。若你是想深度鑽研學怎麼做「簡報設計」,我覺得會有更適合的書籍。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非虛構寫作指南:從構思、下筆到寫出風格,橫跨兩世紀,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

非虛構寫作指南:從構思、下筆到寫出風格,橫跨兩世紀,影響百萬人的寫作聖經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寫作的本質就是改寫」

第一天系上報到的時候,系主任發給每個人一袋書,期待學生們在知識的吸收、輸出與表達上能更精鍊有力。《非虛構寫作指南》就是其中一本。可惜的是,這幾本書都是我回台灣後,才陸續找時間讀完。當時若能抓緊機會閱讀,我也許能更早開始寫,而且寫得更好。

一是讓我可以儘早認清——寫作的本質就是改寫。小時候常覺得自己寫得不好,不想面對,然後就逃避,逃久了就放棄。遲遲沒有把故事、心得、各種文章,真正的寫完。也常會覺得,筆下的文字,一直改不到滿意的程度。是不是自己本就沒有寫作的天賦呢?

今年剛好有些契機,終於有動力逼自己寫。想不到寫什麼先不管,就讓手寫不停,硬是擠出幾頁字,不知不覺好像也有些什麼。雖然內容很碎片甚至重複,但編輯的過程卻意外療癒和享受的…這些碎片想傳達的到底是什麼?不同的情緒下可以怎麼樣寫?同樣的字有沒有更好的替代詞?怎麼改寫會更有畫面感?想說的話變成她猶豫的那兩步,陽光就放在他吹的口哨中?寫作的本質就是改寫這件事,與天賦無關,真是太晚才知道。

二是關於風格。寫作時常不確定「該用什麼風格最適合」,總覺得別人的風格很酷很美、比較特別,我該怎麼樣寫才能寫出那種感覺?為此,我滿常謄寫喜歡的作品,寫著寫著,口吻自然會有點相似吧。只是久了也會覺得,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正如威廉金瑟在第四章的提醒,風格終究來自於「你是誰」。刻意的模仿與裝飾,讀者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在裝腔作勢。就算不清楚「自己是誰」,只要持續發自內心書寫,也是尋找、認識自己的過程。長期下來,自然會發展出專屬自己的風格。如作者所說,風格會是寫作者自然產出的一種有機體,讀者自會在你的文字中聽見你的呼吸。

另外我很喜歡的章節,是關於精簡與贅字,以及家族回憶錄的部分。前者點出了現代社會溝通的問題,人們、機構、政府總是把簡單的事情講得很複雜。有時甚至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帶有目的性的——不把話說清楚、用專業術語讓人難以理解來模糊焦點,或是彰顯地位、確立階級。(職場上也很常見….無力,只能自我警醒)

而回憶錄的部分,當讀到作者在引導學生做家族調研時,我忍不住開始思考,家族到底是什麼樣的概念,我的家的根源又是什麼?若要寫家族回憶錄,在兩三代人的記憶裡,能留下來的又是什麼?看完這章節,已經開始準備訪綱要好好訪訪家中長輩了XDD

最後簡單總結,如果你對寫作有強烈的執著、想要寫得盡善盡美,或是以作家為業,我認為你至少要看過一次《非虛構寫作指南》。但若你帶著想看「新穎寫作建議」的心態,這本書可能不太適合,畢竟這本書是熱銷幾十年的經典~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2 人中有 2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這是蔡淇華老師出的《寫作吧》系列中的第一本。相較後續出的兩本,我覺得第一本的內容更適合初學者,不只讓你更好上手寫作,也能作為啟發靈感用。

在書中,淇華老師為讀者整理出了40種寫作與觀察技巧,並強調,除了一味地練習寫,寫作者最需要的,是先練就觀察萬物的腦與眼睛。

「我們太習慣自己的生活,所以對生命的獨特性習焉不察」

當年齡在人一生中的佔比越來越多後,我時常想,隨著時間過去、持續地增加閱歷、不斷地目睹一切新奇事物的發生,像早期的 . com boom、IPhone出世、到社群網站、VR、虛擬貨幣、AI,我似乎對新奇越來越容易感到習慣,對事情的好奇越來越少,甚至對日常感到麻木…

這才意識到,原來很多大師們說的「永遠保持好奇心」並不是老生常談,而是當你發現——過去對生活感到熱情與激動的自己,對世界充滿許多好奇與奇蹟般的萬事要追究的動力——會隨著時間消逝,才會知道保持好奇心這句提醒有多麽重要。

在這樣的狀況下,如何在「增加閱歷」的同時,還能對新事物抱有好奇呢?

我覺得蔡老師提供的40種寫作技巧,可以作為一個找回好奇心的開端,幫助我再次走回每一次的生命現場,從每個渺小感覺中再次找到悸動。

如果你和曾經的我一樣,對生活與生命感到麻木、甚至無聊,不妨翻翻《寫作吧 你值得被看見》,尤其是Ch1-Ch10。後面30章則是能幫助你練出好文筆的寫作技巧。當然,若你已是一位寫作熟手或專家,沒事時翻翻,也不失為一本下筆前的靈感暖身。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三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2017年曾經短暫進入出版業,因而重啟了我的閱讀習慣。自己本身也算是看得很快的人,當時的自己一直以「閱讀量」作為學習指標,殊不知,這樣的閱讀方式,最終讓自己成為了資訊的容器,而在思考與理解上,卻沒有進步。

直到我開始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簡直當頭棒喝。我才知道閱讀應該要因應目的來決定自己的閱讀方式,而不是「很快讀完、精準抓重點而已」。首先,一本書到底需不需要被讀完,根本不是重點,如果你只是想尋求某個資訊迅速回答你問題,你只要找到解答就好。而,精準抓重點,雖然能讓你省時省力,快速找到答案,到這個階段的閱讀,也都僅停留在「尋找資訊而已」,雖然很有效率的找到,但其實對你的「理解能力」一點幫助都沒有。

過去的自己一直覺得,我似乎「懂」得比別人多(現在想想真的是非常自大),但其實,我只是「知曉的資訊」比別人多而已,充其量,我就只是看書很快,能讓我快速得到很多樣的資訊,在某些場合下,雖然好像能聊、能講的東西很多,但那終究不是經過我「深刻消化」而來。

光是讓我認知這一點,便以無價,更不用說,作者在書中提及的種種閱讀方法,能幫助你達到各種閱讀的目標。另外,若你常常買到不合你意的書、或是覺得看書沒效率的問題,作者介紹了基礎與檢視閱讀的方法,若你已經是閱讀熟手,想要讀得更深入、為了理解而讀,作者同樣大方分享分析閱讀與主題閱讀的技巧,這本書真的是榮登我閱讀前10名,非常推薦給想要讀得更好、學習的更深、強化自己的理解思考力的人來讀!

唯一要注意的是,這本書雖然內容價值很高,但作者的敘述方式有點難嗑XD,可能不太適合剛開始閱讀的新手。在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作者態度——你想要增強理解,就讀讀看我這本書吧!你想要快速得到資訊,去查懶人包吧!(誤)

個人激推。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百萬粉絲公眾號操盤手,首創「注意力寫作」法,教你寫出高質量文章,讓流量變現金!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百萬粉絲公眾號操盤手,首創「注意力寫作」法,教你寫出高質量文章,讓流量變現金!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你想成為永遠的消費者,還是一個創造者、供給者?

過去的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閱讀上,雖然會把消化過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記下來,卻很少完整輸出成有脈絡的文章。直到讀完了陳立飛的《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我才知道,我一直是個資訊與知識上的消費者,一直在消費別人創造的商品,某種被動的持續接收,即便有思考,這個思考卻是碎片的,甚至是很容易遺忘的。到頭來,我投資在閱讀上的所有時間,換來的很有可能是場空…

而為了讓每個人,能有機會從消費者,轉變成一位創造者,就是陳立飛寫這本書的初衷。為此,陳也提供了不同領域所需的寫作技巧,像是更具舉證與邏輯的產業分析文,或是經營知識自媒體的社群文等。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注意力寫作」。

「注意力寫作,指的是一種大範圍傳播的公共表達。對不特定對象施加影響的寫作。」

不管是在自媒體還是行銷領域,「目標群眾」一直被創作/企劃者奉為圭臬,會影響到內容設計和廣告投放上。然而,陳在這邊卻提醒,有時候過於精準鎖定,反而會限縮受眾,甚至讓你的內容變得容易被預期。有時候我們應該更注重的是情境意識,認知到現在的讀者們都是在破碎的時間下閱讀,像是通勤、等上菜等。這樣的情況下,會不會有更適合的內容與做法?

有了這樣的概念後,陳也提供了各種能吸引觀眾注意力的技巧如標題部分要懂製造懸念、顛覆認知、甚至引發爭議等。結構部分則是手把手示範要怎麼寫才能更有邏輯和脈絡,是一本滿實用的工具書。

如果你也想動筆,卻還遲遲未開始,又或是認為自己無法寫、寫不了,這真的是一本非常好督促自己行動的寫作書!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風之影

風之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在圖書館重遇《風之影》的瞬間,記憶被拉回到了十幾年前,那時的我還是個國中生,第一次閱讀這本書。
這陣子,中學階段的記憶與情緒,時不時重現在生活、甚至在夢裡。我似乎才懂了作者想傳達的什麼。

遺忘書之墓四部曲,雖然目前只讀了兩部,就已充分感受到薩豐對閱讀和紙本書的熱愛,以及對作者與讀者之間獨特關係的著迷。在他推崇閱讀、文字與記錄的力量的同時,也能看見其中帶有濃濃的存在主義色彩。

在《風之影》中,主角達尼在遺忘書之墓遇見了一本書——「風之影」,並開始對其作者胡利安有了好奇,進而引發了半驚悚與半魔幻的冒險故事。雖然以懸疑冒險為主題,但整個故事的內核,不離愛。不只是青澀的暗戀、不求回報的無私之愛、還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愛,都能在不同角色的生命歷程中感受到。

而在這之中,對當時還是國中生的我來說,配角努力雅的愛最觸動了我。它重新定義了我對真愛的理解——當你真正的愛一個人,若他日後因為不可控因素而導致外在有所改變、有所缺陷,這份愛是不會變的——這讓我不禁回推思考,既然如此,為何在選擇對象時,我們又要把外在條件看得那麼重要呢?為何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只能是愛上一個人的本質,而不參考外貌包裝呢?雖然這不是書中的重點,卻是我當時在閱讀時,不小心接到的最深刻的一顆球。這也讓我在未來人際上、工作上等各種領域裡,變得很看重本質這件事。而這一切,都是在重讀風之影後,才認知到的,原來一部份的我,是來自這本書、或者薩豐。

閱讀就是如此美好的體驗,作者們向我們揭露了自己,而我們透過對這些價值的指認,認識自己是誰。

看完了風之影,發覺是時候回顧一下其他童年愛書,從中看看,有沒有落了一些遺忘的自己。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大概是在2020年,重回台北工作的時候,認識到了瓦基。忘了在搜尋什麼,遇見了瓦基的「閱讀前哨站」,然後知道了他的Podcast節目,於是就這樣,「下一本讀什麼」成為了我唯一準時收聽的台灣podcast節目。從每一集說書中,不只能得到可貴、充實的內容,瓦基真誠的聲音也是主要魔力之一,我可以在裡面聽見了認真、謙虛,聽見了分享,我被這樣的一顆心給打動和激勵了。下一本讀什麼,不只讓我重拾閱讀習慣、開始有條理的做筆記,也提醒著我,做一個踏實謙虛、大方分享的人。

在《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中,瓦基再次把自己的初心與願景化為行動。一步步帶我們認識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管是從童年開始挖掘,還是人生的起伏經歷,我們能從一生中的軌跡,對自己的未來做出各種具體的假設,並搭配十年計畫、商業模式圖與放棄框架等方法,讓我們在風險較低的狀況下,找出屬於自己的天職——能擁有自由與生活的工作。

要如何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生,讓自己充滿生命力的生活著?
如果你的心中總是出現這樣的疑問而求不得解,《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會幫助我們,走向屬於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一千七百種靠近:免付費文學罐頭 輯Ⅰ

一千七百種靠近:免付費文學罐頭 輯Ⅰ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3/06

一開始接觸蕭詒徽時,是被他的課程廣告打到——〈那些爛詩教我的事〉。當時腦中的想法是,網路課程氾濫,又有幾位講者是真正有料的?
內心雖然憤世,但在看了課程預告,基於某種好奇,以及童年時期愛詩的心,忍不住買了。
殊不知,這位作者是來真的…。 在課程中,蕭細細說明,文字藝術是如何作用在我們思想,我們又是根據哪些線索與手法感知到詩的藝術張力,進而學習如何品詩。也是這門課,讓我開始關注蕭詒徽。
其作品《一千種百種靠近》,讓人讀完之後百轉千迴。作者以信件撰寫人的身份,發起一系列的文學企劃,號召陌生人投稿,並為投稿者撰寫心中難以言說的話。而這些話,很有可能,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人生提問。
而蕭詒徽,把所有情感的糾結與矛盾,用各種詩意的比喻及超乎想像的構思,幻化成一則則美麗的極短篇。讓人能以新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待與品味自己的問題,或者,答案。
如果你是很重視風格與形式的讀者,這本書非常適合你。若你讀文字,是為了享受到濃郁的思緒與情感,這本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歡迎各方愛書人一起聊書:IG @000readsss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感官之旅

感官之旅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1/05/06

此書評可能透漏關鍵情節

從台灣知名文案李欣頻的推薦才得知這本書
近期練習如何開啟五感,讓自己對這個世界有更多感動

果不其然,在閱讀這本書時,就像重新啟動五官
世界變得更加鮮明了起來

是一個值得細細品味、一起床讀個幾頁、開啟美好一天的感官練習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