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from Taipei的所有評鑑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暢銷紀念新版)

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暢銷紀念新版)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20

我看的版本是舊版,但似乎新版沒什麼差異性?本書試著用(社會)心理學暨行為財務學等新興領域討論了法律體系中存在的多種偏見,而且精心挑選特殊個案及證據來支持作者本身的說法。可稱之為自我確認偏誤的證據選擇偏見。因此也造成想深入研究的人士追溯末尾的參考書目中去檢視任何主張的難度並不低!

本書主要談一些傳聞hearsay案例,但沒有提供太多的統計資料(嚴格說起來,就是作者本身並沒有真的下去做學術研究,而是找類似的心理實驗數據來輔證他的分析依據),來幫助評估當前美國法律體系的有效性。這種方法更能吸引讀者對(司法制度先天)不公的情感,而不是引發理性思辨?(尤其在台灣本土環境中,歷史差異性跟文化發展更大)

觀點偏向自由派的作者難免滲透到書中大部分的文字,我認為這種比較有意識形態的濾鏡式風格分散了對嚴重問題的討論,使作者本人在猛力譴責法律體系存在偏見時,顯得特別有己(偏)見。依照作者價值觀選向,勢必去弱化罪責歸於不幸童年的罪犯,而將一切歸罪於社會不公,以致於呼籲將犯罪視為公衛延伸問題,也就是罪犯實際上無法控制導致他犯罪的遺傳和環境因素(例如精神疾病、遭受虐待等)。這基本上意味著,當兇手犯罪時,是因為存在某種潛在的神經系統或者心理異常,罪犯本身也是某種社會現象的「受害者」,這本書或許為了平衡觀點,只有一小段專門介紹罪行的‘’真實‘’受害者!

從以上種種細節不難想像,本書末尾延展談到人類意識先天或後天決定論等議題上的立場,但成書約十年前,卻對這個深刻話題的討論偏向浮光掠影地膚淺。恰好在去年出版對自由意志立場針鋒相對的“Free agents”跟”Determined”,甚至是”Debunking determinism”紛紛問世,也希望能經過這樣不斷地辯論人性歸責,並逐步完善各國的法律責任規定,讓這世界真正邁向(審判)更公平的環境!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比需要的多?

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比需要的多?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9

這本書核心在於它對問題的描述,從序言末尾一句話:「我們被(財產權觀念)附身,但如果我們明白為什麼需要擁有這個惡魔,我們就能除魅。」看出這本書最大的缺陷,它完全沒有支持這個結論,反向實際上反駁了這個說法。

從一開始,作者就假設一個Wanting exceeds need可以透過思考來解決。(心理學成為Miswanting問題)但問題不在於我們的理性─我們內心知道累積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儘管我們知道這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我們還是渴望去積累資產跟(用來炫耀財富的)奢侈品!

就連作者自己都承認,他以妻子和他本人為例,說明非理性持有財產─知道本身並不代表能解決問題。他明明寫了一整本關於對事物成癮的書,如果解決方案在於理解 “為什麼我們需要擁有”,那麼為何作者卻也陷入這類型的困境?

本書有不少有趣的故事軼事可參照實驗心理學,作者也提供了許多滑稽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來說明現代世界的所有權規則?儘管我們有機會意識到財產權歸屬並不令人滿意,知道的自我覺察或許只是第一步,反倒是如何將物慾這種天性導向較健康的方式將會是讀者們更想要知情的資訊!

最後,文中末尾提到沙特完美改寫這原句「人是自身擁有的總和」成這句「人其實是尚未擁有以及預期擁有的總和」,可謂為全書畫蛇補足之作!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

宣傳機器:注意力是貨幣,人人都是數位市場商人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7

本書打算對社交媒體、其運作方式以及它如何影響個人、政治和社會進行了密集的討論。 Sinan Aral將自己對社群媒體的深入研究融入了一本與其所涵蓋的社群媒體主題非常相似的書中。作者本身是涵蓋這些主題的高度可靠的專家資源,因為他不僅研究過社群媒體,而且還創立了多家社群媒體公司。

他認為早期人類自從分別獲得口語能力跟發明文字後,人腦、資訊和通訊(即渠道)這三者就緊緊結合在一起,難以分離的。例如,人類一開始傳遞訊息是必須口耳傳遞的,在那個年代,語言資訊和人腦架構是無法分離的(尚沒有通訊管道),或者說,資訊就是靠人的兩種器官跟大腦來傳遞的。(但此時,傳遞前提在於同一時空背景)

然後,隨著不同地區的人們發明了文字和造紙,人們可以把訊息和想法寫在紙上,再透過出版,讓訊息以紙本形式在人與人(甚至跨越時空)之間傳遞,這個時候,人和所想傳遞的訊息就首次實現了分離,也同步孕育了「管道」這個角色的誕生,同時大大猛然提升訊息傳播的速度(但經過不斷地進行資訊壓縮等程序也導致失真,訊息和思想被誤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這也是現代文明的特色!

再看現在的YouTube,我們接受到某一個視聽(短視頻)影片的同時,也會意識到,這其實是某一個網紅想要公開傳播(或私底下給會員)的訊息,而這個訊息和YouTube以及網紅之間的綁定關係,其實是非常緊密而不可分割的,一下子,我們又回到了以前的那個「人與資訊」不可分割的時代了?

唯一可惜的是,本書並沒有辦法針對所提出的問題跟困難提出個人該如何應對,只籠統提出某些公共利益的政策分析(期待有利害關係的各國政府甚至對於小國寡民的台灣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但他本身在業界也必然有放鬆監管的天然需求,以致於對他在本書(正如他在書中強調的人、資訊跟書本渠道的三合一綁定)所提的意見蒙上一層利益攸關的面紗?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人生的局,機率有解: 「統計學界的諾貝爾獎」得主,教你把事物的判斷機率化,做出更好的人生決定

人生的局,機率有解: 「統計學界的諾貝爾獎」得主,教你把事物的判斷機率化,做出更好的人生決定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7

本書儘可能嘗試用一種一般人易於理解的文字語言寫成的;其中包括許多機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例子,讓人讀起來既簡單又快速。

讀者本身不需要具備任何機率論相關知識即可享受這本書。這本書將為任何想了解機率論基礎知識以及這些知識如何在日常情況下提供幫助的人提供很好的入門知識。

以致於比較傾向一本流行科學書籍,已經熟悉概率論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本書太(膚)淺了,這本書簡要地解釋以下各種主題背後的基本機率。以下是書中解釋的一些概念的清單:

1.賭博性骰子和各種遊戲(例如德州撲克、擲骰子、賭場輪盤等)的機率。
2.生日問題(一群人中任意兩個人有機會共度同一個生日,如果是特定兩個人的機率就小得多)。
3.突發事件(例如兇殺、恐怖攻擊、樂透中獎、飛機墜毀等)的真實機率,而不是政治人物、輿論媒體或自己大腦近似性推理(偏誤)。
4.幸福效用函數。
5.垃圾郵件過濾器(貝氏定律的人工智慧)。

簡而言之,本書包含許多以易於理解的語言來呈現機率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運作的簡短範例。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現代希臘史:希臘專家寫給所有人的國家傳記 (電子書)

現代希臘史:希臘專家寫給所有人的國家傳記 (電子書)

  • 會員評鑑等級 類型:電子書
  • 評鑑日期:2024/04/17

作者本身是長期研究拜占庭跟現代希臘史的專家,的另一本專書《The Greeks》也已經出版簡體字版了!這本書的副標題令人困惑,因為很容易讓人形成通俗的慣性思維,好似現代希臘必然是古希臘文明理所當然的傳承與延續,其實就如同當代埃及跟古埃及的歷史文化斷層一般,希臘跟埃及之間最大差別在於希臘文癑跟中文一樣,綿延三千多年,而古埃及跟希伯來文等文字則老早就失傳了。

於是乎,本書一開頭便對此想要解開讀者們前述可能的疑惑,作者將民族國家和文明體系的概念做了適當的區分,這是一種令現代人深思的祛魅過程(尤其在兩岸國族認同衝突下,更值得台灣人去反覆思索索去中國化的歷史傳承暨文化認同等界線與範圍)。諷刺的是,現代希臘國家誕生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之下,而現代土耳其卻誕生於現代希臘國家的侵略之中。土耳其君主制的廢除,有多大程度是面對希臘跟英國聯軍侵略和《Treaty of Sèvres》的壓力反應?兩國國民直到今日卻可能始終覺得對方虧欠了自己(但在血緣上幾乎能稱為同一個民族),希臘「偉大的理想」致力於恢復拜占庭的榮光,而土耳其卻始終耿耿於懷於希臘在一戰結束後的侵略半島戰爭。雖然當代政治已經轉移到了塞浦路斯島主權、愛琴海(群島在戰後和談,幾乎完全歸屬於希臘所有)石油資源、土耳其入歐談判等實際利益問題,但是歷史的陰影始終縈繞不去。

本書是從1718年的歷史軼事開始講起,當時,希臘作為民族國家的誕生似乎希望渺茫,當時1789的法國大革命還離70年,民族國家觀念充其量只存在於民眾意識的萌芽階段,被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國土上住著說希臘語、土耳其語、斯拉夫語以及相當數量的說著一種西班牙語方言的猶太人。這與希臘國家情況大相逕庭,如今已經見不到幾個猶太人,清真寺幾乎絕跡,甚至不再存在說土耳其語和斯拉夫語的少數族裔。如此巨大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當然,作者刻意迴避近代屠殺回教徒的史實,就如同現代土耳其避談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現代希臘史:希臘專家寫給所有人的國家傳記

現代希臘史:希臘專家寫給所有人的國家傳記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6

作者本身是長期研究拜占庭跟現代希臘史的專家,的另一本專書《The Greeks》也已經出版簡體字版了!這本書的副標題令人困惑,因為很容易讓人形成通俗的慣性思維,好似現代希臘必然是古希臘文明理所當然的傳承與延續,其實就如同當代埃及跟古埃及的歷史文化斷層一般,希臘跟埃及之間最大差別在於希臘文癑跟中文一樣,綿延三千多年,而古埃及跟希伯來文等文字則老早就失傳了。

於是乎,本書一開頭便對此想要解開讀者們前述可能的疑惑,作者將民族國家和文明體系的概念做了適當的區分,這是一種令現代人深思的祛魅過程(尤其在兩岸國族認同衝突下,更值得台灣人去反覆思索索去中國化的歷史傳承暨文化認同等界線與範圍)。諷刺的是,現代希臘國家誕生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之下,而現代土耳其卻誕生於現代希臘國家的侵略之中。土耳其君主制的廢除,有多大程度是面對希臘跟英國聯軍侵略和《Treaty of Sèvres》的壓力反應?兩國國民直到今日卻可能始終覺得對方虧欠了自己(但在血緣上幾乎能稱為同一個民族),希臘「偉大的理想」致力於恢復拜占庭的榮光,而土耳其卻始終耿耿於懷於希臘在一戰結束後的侵略半島戰爭。雖然當代政治已經轉移到了塞浦路斯島主權、愛琴海(群島在戰後和談,幾乎完全歸屬於希臘所有)石油資源、土耳其入歐談判等實際利益問題,但是歷史的陰影始終縈繞不去。

本書是從1718年的歷史軼事開始講起,當時,希臘作為民族國家的誕生似乎希望渺茫,當時1789的法國大革命還離70年,民族國家觀念充其量只存在於民眾意識的萌芽階段,被鄂圖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國土上住著說希臘語、土耳其語、斯拉夫語以及相當數量的說著一種西班牙語方言的猶太人。這與希臘國家情況大相逕庭,如今已經見不到幾個猶太人,清真寺幾乎絕跡,甚至不再存在說土耳其語和斯拉夫語的少數族裔。如此巨大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當然,作者刻意迴避近代屠殺回教徒的史實,就如同現代土耳其避談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希臘3500年

希臘3500年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6

如果看完這本跟另一本商周出版的書,應該會有這樣的感覺古希臘與現代希臘的關係,其實就和古埃及與現代埃及的關係差不多!這本書開頭便提到,希臘文、漢語和希伯來文是世界上僅有的傳承三千年以上的語言。考慮到希伯來文是20世紀才被猶太錫安復國主義者們復活的,希臘文也許是可與漢語相提並論唯二存活超長待機;故希臘人閱讀古希臘原文與中國人閱讀文言文差可比擬。若以希臘文為參考標準,希臘已經走過了至少3500年的歷史。

然而,歐亞經濟中心的西移、絲綢商路(因大航海時代繞過小亞細亞)的衰敗、北方蠻族的威脅、西北歐新教帶動制度的變化,使這片多山的半島與群島早期佔有優勢的地區卻反而失去榮光轉向日益窮困,他們雖保存了古希臘的典籍,但阿拉伯人、義大利人謄抄之後,反而在中東跟地中海發展出了黃金時代和文藝復興。在鄂圖曼帝國的羈縻統治下的希臘人更不可能趕上啟蒙運動與工業革命,以致於為現代貢獻偉大的科學家與哲學家都是古希臘文明產物,現代希臘幾乎完全占不了一席之地!

然而在19世紀起,希臘人在遠古歷史的榮耀的激勵下,趕走了土耳其人甚至在一戰後攻下伊斯坦堡跟侵入了西亞病夫本土(要不是天降猛人凱末爾國父的橫空出世,當代土耳其反而可能成為希臘疆域的一部分,然依據DNA檢測,兩者基因重疊性非常之高),也因此,土耳其外海眾多島嶼全歸屬希臘這個新國家所佔有著!它在幾千年的歷史夾縫中被東西方之間被多股強權勢力拉扯著,甚至到蘇聯二戰後的向巴爾幹半島的擴張,希臘仍扮演堅守橋頭堡的北約會員國角色,後續加入歐盟跟歐元區則是另一段希臘史的開端。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三步決斷聖經:引爆跨領域的思維模式,美國權威研究者教你在關鍵時刻下對決定

三步決斷聖經:引爆跨領域的思維模式,美國權威研究者教你在關鍵時刻下對決定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6

Steven Johnson這位多產作家,幾乎寫作的每本書都是值得先睹為快的好書,他過去一向對一個流行主題的處理幾乎能適合每個讀者,本書利用了許多跨學科的最新知識(認知科學、AI、古歷史等)。但是整體架構缺乏主軸重點,且內容多所重複的。 某些在書中定義不明的自創專業術語被過度使用;而結尾處作為決策工具的延伸點雖然有趣(我也認為是值得遵循效法的)但卻太過冗長,不夠精練!

這本書沒辦法達到好書境界的主因在於其目標和TA讀者比較模糊不夠清楚。它似乎是想特別針對對決策學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但期待多了解一點的讀者群;但它亦不是一本操作手冊,也非對該議題的廣泛評論;另外,也缺乏最新進展的更新,更不是有進一步閱讀研究的新手指南。書中提及的歷史典範顯示了本身設置正式決策程序的用處,但一般人(因為缺乏工具)並不容易使用這些技巧!

這本書也淺嚐即止地討論了幾種不同的決策技巧,經常屢次換句話說地論述(有點湊頁數跟篇幅的感覺),最值得注意的是,這本書完全沒提及TOM心智理論和貝氏定律。(缺少現代決策科學的聖杯並非不行,但自身應該要有反駁的論據跟分析,甚至提出修正版本?)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劍型人 x 盾型人:找到你的大腦原廠設定,擺脫慣性思考,創造自我優勢 (電子書)

劍型人 x 盾型人:找到你的大腦原廠設定,擺脫慣性思考,創造自我優勢 (電子書)

  • 會員評鑑等級 類型:電子書
  • 評鑑日期:2024/04/15

關於壓力,談的最棒的應該是首推靈長類動物行為學者Robert M. Sapolsky所寫的暢銷書“為什麼斑馬不會的胃潰瘍”,但即便作者更新到第三版時(台譯新版改名為「壓力」),距今也都是二十幾年前的研究成果了!所以能有一本科普心理新書談血清素跟多巴胺對壓力的應對誠屬佳作。

簡言之,從兩本好書得到的結論就是,壓力是人體內在的平衡感遭到破壞時所產生的感受。早期人類原本的減壓系統是在於草原對付狩獵者或被獵者的激素(負回饋)控制,故現代人卻本能地避開飛速而來的車輛,也就是來不及思考就必須對壓力做出回應的狀況,而活化的是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

這種壓力應用於白領上班族遭遇上級或客戶急迫的要求(其實並沒有生命攸關的迫切性但仍)會使人腎上腺素瞬間飆升;而持續存在且強度不大的慢性壓力,則會讓人變得長期焦慮、憂鬱,甚至患上一些難以根除的慢性病。

有人貪圖眼前享樂的機會,也有人會抑制自身的慾望來獲得長遠的舒適感。在做法上,無非就是持續尋找增加或減少刺激的方式。人們面對壓力時的主要兩種回應方式,剛好就是本書所述可以區分出我們的大腦所屬的類型,劍型人或盾型人,本書就是在探討這兩類人的行為淵源與釋壓差別。

我們從小在原生家庭或學校互動學習到偏好沉思還是更愛追求感官刺激的性格,注意力被指向內在或外部,與其相關的構成因素也非常多,例如成長環境、父母如何處理情緒、或甚至跟飲食習慣也有關等等。人性的本質中就存在著多面性,並不是每個人的行為都只簡單被分類遵循盾狀或劍型,但從本書詳盡介紹,有助於檢視自身的特性,進而協助控制自己的壓力來源?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24/04/13

‘’Meme迷因‘’這個想法出自於英國道金斯所寫的大名鼎鼎「自私的基因」書中的一個註腳,但在將近快五十年的全球思想傳染下,到今日已成流行用語之一,如迷因圖或迷因梗等等,也在這個基礎上,作者二十年前特地拿她大學授課筆記寫出了這本書。

全書真正想分析討論的是迷因學的架構,但本書作者功力遠遜於推薦序作者道金斯,故探討的東西變得比較虛幻,缺乏合適的論證跟譬喻,令人有越看越覺得晦澀難懂,感到自我循環論證的感覺。尤其是在最後的二章(第十七暨十八章),開始討論所謂的自由意志跟自我意識的時候,這種感覺強烈程度達到頂峰境界。

作者因前面十六章的鋪墊(或許認為已完美證明迷因模型理論?),她延伸到所謂的自我本體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基因和迷因共同組成的思想複合體。故自由意志也是不存在的,我們只是在兩者交互作用下隨機做出了一些決定。如果我們非要執著於「我」這個概念,反而容易產生出許多妄念和煩惱,在自我覺察的錯誤歧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依照她建議的正確生活方式是比較像類佛家(禪宗)哲學思想的”忘掉自我這一執念”,“回到(真正瞬間的)當下”,讓決定自發無罣礙地果斷作出,避免猶豫不決?簡言之,作者讓我們從Gene基因及Meme迷因輪流掌控中「自由解脫」出來的方法就是乾脆根本性否定這個議題!如果根本不存在“我”,所以也就不用談怎麽超脫自我?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212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