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4年博客來端午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user-img
關於教授要讓我們寫書評這件事

1則書評

1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0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典藏台灣史(五)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讀者評分
4.5
|
2024/04/29
《典藏台灣史》系列套書共七本,由第11任國史館館長張炎憲主導推動編纂,希望能透過研究相關領域的台灣史學者來書寫台灣的歷史。張炎憲,日本東京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台灣史,對台灣戰後的白色恐怖及二二八事件史料蒐集有傑出的貢獻。於2000年受當時總統陳水扁的邀請下出任國史館館長,致力推動二二八事件史料的蒐集,並出版許多有關二二八訪談紀錄的書籍。
  本書為《典藏台灣史》系列套書的第五冊——「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作者林呈蓉,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研究,人文科學博士,目前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擔任教授,並兼任文學院院長,研究領域為日本對外關係史、日治時期臺灣史。林呈蓉教授在日本史與台灣近代史有深度的研究,著有許多相關書籍及論文,也曾擔任歷史教科書的主編。在榮譽方面,也獲得相當多的獎項,包括優良學術著作獎、台北市立圖書館第77梯次好書大家讀的評選作品、優良教科書獎......等。
  本書的編排相當清晰,在目錄便明確說明英國、美國、日本、法國是從什麼角度看待台灣,然而為何身為小島的台灣卻能吸引列強的目光?列強對台灣的第一印象又是什麼?這些問題留給讀者發掘,在此便不做劇透了。
本書雖然將重點放在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但早在17世紀,列強就注意到台灣的豐富資源以及戰略地位。本書共六章,開頭的前言先介紹澎湖群島對台灣的重要性,透過法裔探險家、美國記者、日本學者對澎湖群島的評估,讓讀者知道澎湖是台灣重要的門戶鑰匙。第一章到第四章著重以列強的立場來看台灣,透過不同的契機,他們對台灣的關注及認知也會有不同的想法。第五章提到清日甲午戰爭,此戰役對台灣的影響非常大,清廷統治台灣長達212年的歷史宣告結束。有趣的是,在本章的第一節,作者以「南進」的視角切入,她將大東亞共榮圈與豐臣秀吉時的日本連接在一起,透過日本歷史及相關文獻,證明早在16世紀日本就已經有「南進」的想法,當然當時的「南進」跟19世紀的「南進政策」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但也因為日本對南方的思考,使台灣成為日本南進的第一站。最後,本書第六章提到日本征討台灣的艱辛,作者參考日人所撰的《征台顛末》以及其他史料,描述日本人如何攻略台灣。
本書不僅敘述流暢,且內容淺顯易懂,書中也穿插大量插圖。此外,作者引用的參考資料相當多元,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做延伸閱讀。唯一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沒有結論,因此讀到最後讓我感到錯愕,但對於19世紀的台灣有興趣的讀者們,本書可以當做台灣史的入門書。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