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mg
Adam

175則書評

175本書評分

2位追蹤者

839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75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世界經濟的新解答:面對貿易戰爭與金融動盪,如何在劇變來臨前站穩腳步?
讀者評分
3.5
|
2024/05/25
書評:世界經濟的新解答:面對貿易戰爭與金融動盪…/大前研一(2017)
マネーはこれからどこへ向かうか 「グローバル経済VS国家主義」がもたらす危機

整體評價: ★★★✫☆
2017年的著作。目前(2024)主要還是看其想法本身的意義。而非預測之成效。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2017年的著作,講當時預測的「新局勢」。目前(2024)主要還是看其想法本身的意義。

主軸還是經濟學的基本:「在不計其他因素、不計長短期差別(p.48)、不計分配與公平差異……等等影響時」,【全球自由貿易】(不特設有任何人為障礙與其成本)是最有效最好的經濟體制。這觀念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就是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因素」,還有很多其他東西要顧。

另外本書,與大前的一些其他著作,有未把「貨幣面」(所有權、消費權;及其移動)與「實體面」明確區分的問題。如老年人把房產換成錢增加消費了,那麼就是有另一邊的人把錢換成房產(雙雙換手)減少消費了。

但本書對於「北方四島」的觀點倒是比較有意思。唯其前後所述也是有衝突。


【實用價值】
在大前研一著作中,本書算是比較直接以「錢的動向」為表題(日文原本書名),讀者較可能運用在投資或是資產分配的選擇上的。只是論點還是集中在日本與美國,無可厚非。結論就還是環繞在老問題:美國還會不強?多強?多久?(本書寫作於川普剛當上美國總統的時代)

而以目前2024來說,本書內的短期時效性、現狀陳述性資訊已無意義。包含本書重心的對於川普政策、英國脫歐等之預測。


【翻譯與排版】
翻譯:正常。

排版:原日文版於2017/06/16出版、繁中版於2018/06/18出版。
中文版書名顯著異於日文原著,但意思沒跑掉太多。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經濟學是你最強的武器:決戰全球化時代,一定要懂的大前研一未來經濟學
讀者評分
3.5
|
2024/05/25
書評:經濟學是你最強的武器:決戰全球化時代,一定要懂的大前研一未來經濟學(2017)
武器としての経済学

整體評價: ★★★✫☆
述說一些經濟學上的考慮因素、與思考方式。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以會購買標題內含「xx經濟學」字樣之書的讀者為標準)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從基礎開始講起)
翻譯排版: ★★★☆☆
----------------------------------------------

【內容】
述說一些經濟學上的考慮因素、與思考方式。要注意的是本書原名是「作為武器的經濟學」,但並沒有宣稱「大前研一 未來經濟學」這樣的字樣。

本書所述屬於:應用經濟學的思考方式、推論,並強調此類推論思考的有用性(但不是萬能性)。

本義:應是「肯定經濟學思考方式的有用性」,與部份實演(建模推想,作者自己有在用)。
但易被誤視為:「評論經濟學/傳統經濟學的不足」。

本書的思考方式與考慮因素,並非大前研一個人獨有之見解。但在所選題材與時效性、建言則可能/應為作者生出之見解(不保證未與其他人既出見解有重複)。

確實有很多事是古典經濟學或凱因斯理論(等)無法涵蓋的,但古典經濟學或是凱因斯理論(等)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要涵蓋世界上所有事物,或同時放入影響經濟的所有變數。而經濟學領域也不只古典經濟學或是凱因斯理論、或一般大學程度的個體或總體經濟學等。

在選擇政策方案時,通常各選項會各有好處與壞處。通常是希望走到量化比較【計量經濟學】的路線。不然各有好壞,那最後是選哪個較好?何時對誰如何的比較好叫作「比較好」(福利經濟學?政治目標?其他?)。各有好壞但無法作量化比較時,很容易就會變成爭個沒完。

註:部份詞語在本書中的使用有誤。經濟、金融名詞正確定義請參考經濟、金融專書或其專業資訊來源。


【實用價值】
本書實質為:以經濟探討的「外形」,主張強調作者認為很重要,但被大眾或政治人物在解說時忽略掉的變因或Idea想法。故非其主述項目之其他影響、副作用、二層三層後的調整平衡機制等,多會被【無視】或至少是缺乏敘述。

各章主題多半是「政策建言」。讀者個人可以影響的幅度很小,大多只能「因應」。原則上一章為一個主訴,實質內容密度並沒很高。一些說法或例子,也會在往後幾年的著作重複出現。


長期,培養思考:
● 多項變因、非明文機制、眾多參加者、複雜系統下互動時,對其影響效果之思考推論。
● 亦為:瞭解事情的本質、與有能力預估之後如何演變。
● 或稱:能判別有哪些主要驅動力、瞭解這些驅動力間的相互關係、並估計其影響程度。
但要注意遺漏。如其他經濟模型,通常你無法一開始就放幾十種變因、或影響路徑下去。
● 理想上要能量化,或至少近似於量化的抓個範圍(敏感度分析、蒙地卡羅分析模擬)。
專業機構會一直逐步增補,但是修了10年後,經濟體已不是10年前假設時的體質了。


【關於本書所述的養老金】
一些立論本就有再討論餘地者不談。但對讀者實務較有關的:老後資金規劃,不會也不應以計算到「預期壽命」為止。一般可預期有近半數的人會活到超過「預期壽命(期望值、平均值)」。且世上本就會有預想外的變數與風險。民眾通常會潛意識把這些抓進來放Margin安全邊際。人對自己生活的想法沒有簡單到「所以我的錢只要能活到預期壽命就好」。講「社會幾千萬人的平均值、預期壽命」時比較無感,但背後都是一個人一個人各自的生活決斷。

不足的部份要有對應的社會福利政策(稅源/費用)支持。而不是:大家花錢刺激經濟、政府提供更多優惠獎勵、但稅收要再降、且政府要減少發債。雖然可改善生產力與效率,但是這些要放在一起量。否則各段落自行推出一個(刺激、發錢)政策,放在一起就會變成很奇怪。要確定自己提的所有建議,都加起來時會是怎樣的狀況。通常是:過於理想化,或有矛盾。

註:對p.96,日本的「消費稅」本就是附加價值稅體制(加值稅/VAT),只是未以其命名。台灣的營業稅也是屬於附加價值稅體制。

其他部份推論,閱讀時也請自行判斷「真的是這樣嗎?」。


【翻譯與排版】
翻譯:在氣氛部份看起來正常。

但是有些異常的誤植沒抓到是比較怪的地方,如p.48的「Excell」。這種通常在文書處理軟體時就會自動跳出提醒了才對。

p.116的誤植也很怪,Fiat於2017年前後要在美國密西根州與俄亥俄州的投資計畫是「10億美金」增加2,000個工作機會,而不是本書繁中版寫的「10億日圓」。歐洲廠要在美國的投資怎麼會用日圓算?翻譯時就應有自覺存疑。且對國際車廠來說,「10億日圓」(不滿10 million USD)的規模不算值得特書的國際大投資。數字的感覺也不自然。

p.152的「Fin Tech」為誤,正確應為「FinTech / fintech」。應該是譯本的問題,大前研一在其先前著作上使用的是正確的「Fintech」一詞。

p.162 的「日用品化」,應是指「Commodity化/コモディティ化」的「量產化、標規化」。一般使用的「大宗商品化」譯法已脫離此處用意,翻成「日用品化」則更難理解原意。

因以上例示,整體看來翻譯時是有高於一般預期程度的「不小心」的狀況。譯者應是對相關領域基本知識不足,導致缺乏對內容的敏感性,難以自行發現錯譯處。

其他另有些一般但不易自動核對出的誤植,如:p.215 動產/不動產。P.221 原文的「Amazon.com」就直接這樣打就好了,不要譯成「亞馬遜.com」。


排版:原日文版於2017/09/02出版、繁中版於2018/07/09出版。時效於譯本出書時合理。
但中文版書名顯著異於日文原著。原書名沒有號稱「大前研一未來經濟學」。
註:大前研一「不是」經濟學者,甚至不是讀商學科系出身(非貶意)。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德國憑什麼:一個英國記者對成熟國家的觀察報告
讀者評分
2.5
|
2024/05/25
書評:德國憑什麼:一個英國記者對成熟國家的觀察報告
Why the Germans Do it Better: Notes from a Grown-Up Country

整體評價: ★★✫☆☆
流水帳、選擇性的堆疊式陳述剪報。缺乏有效的寫作組織架構。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內容篇幅很大比例是述及德國過往歷史,定位上並非在講「德國現在」作得怎麼樣的書。

文章本體敘述並非採用要點式架構,使用長文寫法。並大量放入破碎且與所述項目並無太大直接指標意義(解釋力不高)的事象敘述來作為內容充實的表象,是一大問題。實務上有點新聞剪貼簿再運用的味道。整體寫作冗長Lengthy。而這種利用選擇性敘述邊角事項來堆疊的寫作方式,也會有流於作者主觀性資料取捨選用,以帶向特定結論的問題。

敘述語調上刻意的帶入情緒化(可能是記者背景影響,要吸引讀者注意力),對於這種本應立意在客觀比較上的主題寫作來說,不是好事。

整體:以書籍之編寫而言,寫作之組織架構鬆散或未存在。

而且,非常不符(中文版標題)題意的很多內容「不是」該英國記者對德國的「第一手觀察」報告,而是搜尋德國史料、新聞記事等二手三手資料,彙總出一個想法後,再編輯而成。原英文版標題倒是沒有這個問題,它只說是個「Notes from…」。


【實用價值】
屬對國別政治、社會、制度系統、民情基礎理解用,其本身對於一般人不具有直接應用意義。


【翻譯與排版】
翻譯:部份未順。經常明確有「你是在看譯文,這不是中文寫作」的感覺。

不時有語句架構、選字推敲、陳述先後順序(倒裝等)未符中文使用習慣的現象。會造成閱讀時的一些不適感、及閱讀與理解效率上的低落。因各人書寫習慣的不同,有時原作者寫法影響較大;但整體而言,譯文仍太殘留在原外文的語句架構上。逗點斷句的過度使用造成語句破碎,及譯詞的選用採用直譯式的對照取代未另拿捏,也是其因。未以對等意義之用語重述語句。


排版:英文版於2020/08/07出版、繁中版於2023/05/10出版。譯本出版略慢。

至於繁中版的書名變更,並非適當。所生之問題如前述。「Notes from… (German) 」不應譯為「記者對…的觀察報告」,實際內容與等級差異很大。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大前研一決斷聖經:一句入魂!「大前哲學」集大成之作,晉身職場勝利組的88條黃金守則!
讀者評分
4.0
|
2024/05/24
書評:大前研一決斷聖經:一句入魂!
大前語録 勝ち組ビジネスマンになるための88か条

整體評價: ★★★★☆
本書屬「感言、語錄類」。大部份內容不深,但只要取到有幾點可用或點醒的,就值得了。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號稱88點,但只要取到有幾點可用或點醒的,就值得了)
內容深度: ★★★✫☆ (內容不深,主旨是在戳破部份人的「習慣性不思考」)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屬「感言、語錄類」,閱讀起來比較輕鬆。取捨運用則看個人內化、與所面臨狀況之判斷取捨、矛盾折衝。

因語錄形態之特性,收錄內容性質會比較分散。概分為:上班族(執行者)、領導者、以及人生三大類別。不過這個類別分類並不重要,只是導因於編排分類上的方便而已。各項均有可能與其他領域互通。


【實用價值】
汎用性很高。如前述,分三個類別放只是因為編排的方便。各點實質多是通用於多個領域。

號稱88點,雖然內容不深(對商學背景者而言),但只要取到有幾點可用或點醒的,就值得了。另外閱讀時不要因為「氣氛」「語氣」而「過度擴充解釋」其文字。而有時是作者故意講極端事例,以突顯想要溝通的點與加強印象。

另外,前述商學「背景」者不一定指大學或研究所商學本科。大學4年、研究所2年,但不管任何科系出社會後在公司工作的總工作年數都遠高於大學的4年或研究所的2年。持續學習與適應就好。


【翻譯與排版】
翻譯:應該還好。大部份應該看到標題句就會有同感。

排版:原日文版2016/04/01出版、繁中版於2017/06/26出版。譯本出版迅速。
原書名「大前語録」比較適合主旨,講「聖經」算是吹捧太過。但是中文版副標的「一句入魂」這部份我是覺得很恰當。

版面:右方頁面是「要點直述」,左方頁面是「進一步簡要說明,以防誤解」。很容易讀。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 「おとなの1ページ心理学」(成人的一頁式心理學)/ゆうきゆう(著)ソウ(画)
屬性上會有點意外,不過與本書都是屬於「一語道破檯面話(直述事情本質)」的類型。
很多時候事情不要繞太多檯面話,直接講事情本體,會比較有效率。
展開
德國人沒那麼愛工作:德國製造的細節與德式幸福的祕訣──高效率的思維,竟是從「我今年要何時休長假」開始規畫……。
讀者評分
3.5
|
2024/05/24
書評:德國人沒那麼愛工作
ドイツではそんなに働かない

整體評價: ★★★✫☆
日本人寫的,介紹所看到的一些德國人狀況。主要是「目標導向、務實、重視生產力(效率)」。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簡單易理解的介紹作者看到的一些德國人狀況。主要是「目標導向、務實、重視生產力(效率)」。但因為是基於作者看到狀況的個人經驗,會有限於生活圈與經驗圈的問題。僅有少數以很淺的統計資料輔佐。

原著是日本人寫的,故會與日本比對。與台灣的習慣對比一部份通用。

而每節所述,屬於「事實觀察」的部份很少,大部份篇幅是用在寫「作者我感到、我覺得、我認為」的詮釋。

一般來說,應該是限於作者自身觀察經驗範圍之故。除非任職於特定職業或職位(如:顧問、投資法人經理等,經常接觸不同的業種公司、專長層級的人士),不然一般人不會經常換工作或頻繁搬到不同地方住,故會有可觀察的時間空間、與對象種類受限很大的問題。

也因為以上問題,閱讀時除了要留意可能有以偏蓋全(同一國家內、不同公司作法也會互異);且其對比感言,許多實際上並非單對「德國」,而是基於「日本vs 歐美先進國」的闡述。很多狀況不只在德國,在歐美其他多個國家也會見到。


【實用價值】
工作與生活的參考。至於組織內能作到什麼程度,視組織狀況與個人地位能力等條件而異。


【翻譯與排版】
翻譯:正常。

排版:日文原書於2021/05/10出版、繁中譯本於2022/03/24出版。譯本出版快速。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首刷限量贈:法官語錄書籤套組】
讀者評分
3.5
|
2024/05/09
書評: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

整體評價: ★★★✫☆
公民法律書。書評為與「上法院這檔事:生活法律系列」比較。
----------------------------------------------
通用程度: ★★★☆☆(屬事前預備性、一般公民法律教育)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排版校閱: ★★★★✫
----------------------------------------------

【內容】本書特色:
● 主訴「法官也是正常人」:內容約有 4~6 成與「法律或法官」無直接必然之關係。
● 為將日常散篇集結成書:單篇偏短。且非系統性之教育整理。
● 示意圖多,易讀性很高。

另外因為應是將本來在其他地方寫出使用(有既定屬性讀者層)的東西集結成冊,書中會出現「小部份」法律法院或訴訟中會用到的用語。但不另行解釋。

如果讀者已經有東西在訴訟階段時,應另再找尋切合本身所面臨議題之內容或程序的資料。


【實用價值】
因前述主訴「法官也是正常人」、且主旨亦非作系統性之教育整理:讀者可從中認識少許關於「法律、法官、審理」的片斷知識(但應該也不會用到)、以及較普遍的同樣存在於其他一般業種業界及生活中的「反應、道理、與規律」。


【排版與校閱】
排版:出版日期 2023/12/15。排版上示意圖佔了約一半。左側為漫畫圖說、右側為內文。
校閱:以一般標準為甚佳。但以法律相關著作來說,不符期望的出現誤植(p.63)。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 上法院這檔事:生活法律系列
展開
大前研一的趨勢思考:培養早一步看見成功契機的智慧
讀者評分
3.5
|
2024/05/09
書評:大前研一的趨勢思考/大前研一
大前の頭脳/大前研一

整體評價: ★★★✭☆
在大前研一系列書籍中,本書具體性高、針對性也高(針對日本)。唯翻譯誤植異常的多。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以大前研一系列書籍為比較標準、屬大眾書刊定位)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講很多關於日本政府機構、法規與政策的事)
翻譯排版: ★☆☆☆☆(誤植異常的多。譯者沒在看,出版社校閱也沒在看?)
----------------------------------------------

【內容】
在大前研一系列書籍中,本書具體性高、針對性也高(針對日本)。

本書立論是針對日本當時(2009以前)狀況所提。有些類似的東西或現象台灣也會有。出書時點是2008 / 2009次貸/金融風暴剛過,還沒有顯著回復指標的時期(沒有壞消息就是好消息)。該時期各方正重傷回復中,危機意識都比較高。

本書主軸在前半「導致(日本)企業衰敗的原因」,跟著是後半的「企業在產業衰退時代致勝的秘訣」。前半對於日本(當時)狀況的連結較強,後半的可能解法部份則通用性較高(但均各有其成本、副作用)。

本書中抱怨日本政府措施不當且無效的篇幅很多。這些對特定政府體制機構與特定政策的言論,自然沒有辦法自動對應到台灣或其他地方的狀況。台灣部份要自行去檢視台灣的狀況與現行法規、政策是否有類似、或是其他偏頗不公正的問題。

最後端的「全球」部份與當時(2009)時勢狀態關連最強,於現在(2024)可以不用太去管。書評者建議對這類事情是持續看各國(外語)媒體或資訊源。不然有想法沒材料也是空想。


【實用價值】
雖理論上(出版者期望性的宣稱上)是「學怎麼想東西」的方法,但這部份屬於自己會不會去看越多、想越多、觸類旁通、有沒有動機與有沒有心去想。如果會學的人,有沒有看這本書都可以學得會。所提的點有沒有接觸到自己所面對的狀況還是一個指標。不然平常在工作或生活上主動或被動接觸到的各類資訊以及問題、選項,原本就都已是教材/材料。

在上述前提下可以說是汎用性高,但這就和一般日常事件與日常工作上碰觸到的訊息一樣,要看自己有會沒有會去想、想要去想。


【翻譯與排版】
【整體翻譯評價:顯著的不小心、不用心】

翻譯:誤植異常的多。
如:p.40, 47/52, 54, 57, 64, … 「不勝枚舉」。p.211 講投票表決要求「二分之一」以上的得票率,可以打成「二分之三」以上的得票率,也是很神。

在 p.56~67 所述的札幌控股、與鬥牛犬醬(料)為兩家不同公司,但記述句連為一句未切開。應該只是前一段寫「札幌控股」的地方,被翻譯貼成「鬥牛犬醬(料)(公司)」。又如p.148-149「團塊世代」屢次被貼成「看團塊世代」,這些應該都是翻譯填句後沒再看過的問題。

而譯者對商業與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不足、翻譯時亦未作檢索查證,亦造成多種明顯的錯誤。


【排版:出版社編輯部本身也蠻混的】
p192~193之間應是漏頁。因頁數沒漏號,應是送印的資料本身就有問題。(初版二刷)

而p.75, 76的重複段落不確定是源自於原稿或翻譯。但一般有這種疑點時,台灣譯本出版社應自行確認所拿到原文稿是否有完全相同段落。若原稿就有問題時(不太可能)應告知原日文版出版社,請其刪改。不管是哪種狀況,台灣譯本出版社均並未作到應注意進行之事。

原日文版為 2009/07/16 出版,繁中版於 2011/05/06 出版。為很久以前的舊著。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大前研一「從0到1」的發想術:商業突破大學最精華的一堂課,突破界限從無到有的大前流思考法
讀者評分
4.0
|
2024/05/09
書評:從0到1的發想術/大前研一
「0から1」の発想術/大前研一

整體評價: ★★★★☆
架構為11種「從0到1」發想術、與4種「創造新市場」發想術,但實質比較像是Checklist。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以概念來說,敘述密度很淡;但塞很多例子)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主架構為依章次所列的11種「從0到1」的發想術、與4種「創造嶄新市場」的發想術。

本書雖名為「從0到1」的發想術,但所提的這些東西比較像是Checklist、或是Guideline、Rule of Thumb等經驗則與一般檢視角度。並非於從中取其一進行,就可得到結論。畢竟要推一個新發明或是新事業,需要多方檢視、調整、改善,以免作下去了才發現一堆本來多想想就可以知道的「這裏不對、那邊應該那樣作才好」的問題。

且其中很多實質上也不是「從0到1」的經驗則,而是商業上的一般準則,在既有日常營運、或是於一般的改善之名下,也多會用到。也是一般商管注意事項的一部份。


【內容的章節編屬】
大前研一所提議題論點多具延續性、亦可說是重複使用或重複提及。

因為本書要歸類到幾種什麼發想術的編排需求,有些動作的歸類會較為勉強,不見得適合用該類型的名稱解釋。此狀況於本書中頻繁出現。應該只是因為分出太多小命名的話會顯得很雜與重要性低,所以歸到同一包去。運用時不需太過拘泥於其命名字樣,所呈現的「解釋方向」。同一個動作,不一定要(只)以書中所提的那的字眼解釋或是解讀。

只是,對於台灣(同日本)的企業文化來說,要求創新的最大障礙,有時只是「想不想說」、「敢不敢說」、「覺得自己需不需要弄作這個事情」的問題。


註:閱讀本書整體要注意「生存者偏差」、以及所提倡的作法會不會引起其他問題。在沒有具體情報時過度擔憂常會阻擋進步,但如果有可以事先預期的具體問題點,當然是要事先有對策。

註:部份詞語在本書中的使用有誤。


【實用價值】
如前述,本書雖名為「從0到1」的發想術,但所提的東西很多實質上並不是「從0到1」的經驗則,而是商業上的一般準則,在既有日常營運、或是於一般的改善之名下,也多會用到。也是一般商管注意事項的一部份。故應用範圍很廣、可使用的頻率也很高。

可用頻率很高的原因:
管理本是為了「把事情變得更好」。這個讓其「不只同於以往」的過程自然也是一種「改變」或是「創新」。至於算不算「從0到1」,要看視野基點擺在哪裏。

一般就算是全新概念產品,也是在既有公司裏把營運成果弄得更好。對「公司或集團整體」不一定是「從0到1」。你仍然在用這公司的架構與資金、市面上既有技術等。故不用太在意所提的東西到底算不算「從0到1」,達到想要的成果才是目的。


【翻譯與排版】
翻譯:語句是順的。

誤植程度普普,每200頁約5處前後。
其中有英文單字拼錯放錯但又沒被自動抓出的誤植。

排版:原日文版為 2016/04/16 出版,繁中版於 2017/12/12 出版。為舊著。但因為所述為一般共通經驗則,故與時效性關係不大。

譯本中有適當加入一些註釋。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創新者的思考:看見生意與創意的源頭(暢銷改版)
讀者評分
4.5
|
2024/05/08
書評:創新者的思考 看見生意與創意的源頭/大前研一
ニュービジネス活眼塾 アタッカーズ・ビジネススクール講義録/大前研一

整體評價: ★★★★✫
本書內容不算特別高調,但重要的題目有點到,行文對於繁中閱讀來講也算相當順暢。
----------------------------------------------
通用程度: ★★★★★(以書名來說,本書並非以僅作創研的人為對象)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實務上本書內容蠻初階的,以與生活相近者為例)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寫法易讀,但宜有對案例產品與日本的背景知識)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為作者所創立的商業塾/管顧講座班之講義錄。中文書名有改過,點出主談創新。

內容節錄自出書日(2005年)往前回推10年內。但因主題放在創新、活用,在於「如何推出目前還不確定/不知道/沒被注意的事」,或更前面的「要想去推出目前還不確定/不知道/沒被注意的事」;故原本就不在於書中特定事例的直接照例抄錄運用。需事例的直接抄錄運用的話,市面上會有很多研究報告與趨勢書,提供該類參考。

【本書內容不算特別高調,很多重要的題目有點到,行文於繁中閱讀也相當順暢。】

至於怎麼養出創意力,說法與作法很多。有時可以靠半公式化的排列組合追加刪減等(p.73/TRIZ)、有時是靠應用多項素材與基本知識。而跨領域學習、應用活用等,也可用排列組合追加刪減來表述。多考慮各種可能性、不同的表現方式或選擇。

人有模仿的能力與習慣,看多經常就會/就可以想多。本書一項重要的幫助是協助養成「推想」(符合邏輯的推想)的習慣,習慣於活用。但還是要收集夠多的資訊材料,否則只是容易崩壞的空想。或至少不要虛耗太多時間在重新發明外面已有的工具。

(相關但在本書題外:AI、AI的閱歷、及其驗證應用的能力與速度)

而本書中,作者也刻意留下了一些當初推想失敗的例子。可讓讀者注意到其講述中存在「所提論點之成功例」會有生存者偏誤、並注意到推論邏輯完整性的重要、當推論或各種預想外因素等顯現出問題時的風險、與需要採取對應行動修正的可能性。


註:書中提到的一些成功案例,因為過時目前已經消失不再存在。對於這種狀況的書中例子,看不懂時可以無視沒有關係。也包含日本當時的環境因素在內。如本書所用教材寫作當時(1995~2005)日本的通訊費、網路費很高,網路也是相對不普及等(Japan Yahoo! BB為於2001年起開始提供服務)。另外部份詞語在本書中的使用有誤,這類狀況請禮貌性的無視。


【實用價值】
整體來說對從事商業各種事務的人應該都有用。只是工作上自己可以動到哪些會不太一樣。

進一步說,對個人生活也是會有用(保持有在注意事物、有在想)。如一些器物工具或其他,經常會有可以「代用」「組合使用」之後會更好用或是更適合的可能性。瞭解事物與需求的本質應該經常會有幫助。


【翻譯與排版】
翻譯:在大前研一著書的譯本中,本書屬讀起來順的一邊。但不時還是有怪異語句(p.46, 48, 49, 58, 144, 146, 147, 190, 270, 299, etc.)、語意殘缺偏損的問題。

排版:原日文版為 2005/05/31 出版,繁中版原於 2006/03/30、新版於2020/08/15出版。為很久以前的舊著。
本書原日文書名比較直接(作者所創立的商業塾/管顧講座班之講義錄);但中文版的書名會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好賣。原日文書名至少在日本而言,多少有廣告訴求的成份在內。

原日文書名副標:Attackers Business School (ABS、起業家養成塾) 講義錄。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未來消費新型態
讀者評分
3.5
|
2024/05/07
書評:未來消費新型態/大前研一等合著(合輯)
新しい消費者/大前研一(等)著

整體評價: ★★★✫☆
本書為大前研一(等)共5人合著本。屬未來發展的推論。
----------------------------------------------
通用程度: ★★★✫☆(以日本市場為對象、舉日本市場產品與服務為例)
實用價值: ★★★☆☆(全書平均,下同)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雖然用詞很白話,但很多地方文筆沒有花時間修整)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屬於通論、與一般市場事例。為大前研一(等)共5人合著本。各章作者就自己的題目/該公司的自家經驗與案件例發揮。

本書原日文版2018年出版。於出版時電子商務、網購、含金融機關的Fintech或網路銀行等,不管於美國、日本、台灣,都早已普及(至少對50歲以下的人而言)。這部份不算新觀念。

1) 第一章、大前研一:新型態消費者需要什麼。思考方式參考。出書到現在2024已經過5年以上,5年前所作預測結果本身,於現在已無預測意義。其中包含高齡化、保守國民性、低欲望社會(躺平、生活與工作平衡)等議題。這章提了很多點,這些也常在大前研一近期其他書籍重複提出,但在本書中並沒有直接連到一個明顯的單線上。

這狀況講好聽是隨筆所至所見豐富、講不好聽是很瑣碎,單點事例的剪輯貼簿(多基於其所設BBT教學塾曾作過的各種資料)。而文筆接續也有些跳線未檢視的狀況。如p.33膳魔師的悶燒功能很受歡迎…… [次段] 因此川普想對中國進口品課50% 關稅這種政策百分之百是錯誤的!(???)

本章所提(日本)公務體系偏保守避創新避責任是普遍認知,這邊比較沒有問題。但本章對於「總體經濟學」之所述(限於大一大二、且忽略前提條件與論述內容完整性)有過度簡化窄化「總體經濟學」所包含內容的問題。

2) 第二章、川野幸夫/超市業:i.e.: 我為了維持獲利、增加營收所作過努力的例子。論述從我的祖父、我的家世、我的經營理念.…等開始。老一輩的「前輩」。本章論述密度低,所述缺乏具體性。如:我們的經營有活力,是因為有好的企業哲學、與明確的商業模式。

3) 第三章、金井正明/無印良品:鎖定客群、產品定位。這邊論述格式比較通用化,但也繞述很多在無關主訴的部份。而要瞭解無印良品到底在作什麼、商品價位與品質、商品路線與定位是怎麼樣,還是實際去過它們的店面會最快。本章論述密度中偏低。

4) 第四章、岡田陽介/數位平台軟體:i.e.: 活用數位平台,增加競爭力。有提到較多ICT資通訊名詞,如果是ICT資通訊業界的人,這部份應該都聽過,不是領先業界的新觀念。但都用同一個世代的可用技術所作出來的商品與服務,也會有好用與不好用的差異。

5) 第五章、須田健太郎/觀光服務業:開發新的觀光/跨境服務客源市場。這一章很短很淡,包括台灣也有官方或業者在作類似的事,想法大多共通。這部份也是大前研一近期著書想推的話題之一。但公務人員肯花多大力、扛多少風險、作多快是另一個問題,也有年度預算規定卡在那邊。至於私營企業,則是看各自有沒有覺得作這個會賺錢而已。


本書基調有點像常見的「研討會」。除開頭Keystone立個主軸方向外,後面是各段落講自己家的事例、效用與效能、服務成果等。


【實用價值】
參考提點。唯基本架構路線應不會有太多令讀者意外之處。

本書所述內容,對常看商業暢銷書的人應多少都接觸過,不太會有閱讀上的問題。對日本國情的理解可能會有差異,但該差異應不影響台灣讀者在台灣環境的應用,唯事例掌握上應抽離案例的個別條件,主看事件與動作的方向歸類。

書中一些統計資訊是基於2015年前的資料,故書中所述的「日本國情」也不等於「現在(2024)的日本國情」。特別是 EC 電子商務部份,EC 是個工具與業種生態都變化很快的領域。5年前的統計對EC來說已經是不同時代的事情了。


【翻譯與排版】
翻譯:通順。

本書內容雖然用詞很白話,但很多地方文筆沒有花時間修整。大前研一近期寫作時很隨興。其近期著書主觀意見性放很高,但沒作量化的各案得失比較分析。

排版:日文原書於2018/6/29出版,繁中版於2019/11/05出版。譯作算快的。

但書面與書背的作者標法僅點明大前研一,有點不夠誠實(日文原著即已這樣,並非台灣出版社有惡意)。本書為大前研一(等)共5人合著本。大前研一所著部份僅有第一章。購買閱讀應先瞭解此點。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新‧企業參謀
讀者評分
3.0
|
2024/05/07
書評:新・企業參謀 掌握策略思考與經營的本質/大前研一
新装版 企業参謀

整體評價: ★★★☆☆
本書為(新裝版)企業參謀,為舊著的合輯;並非具有新的論點體系。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本書內容為近半世紀前寫成,故為基於半世紀前的新知)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書名有點誤導。本書為(新裝版)企業參謀,仍以舊著為體;並非具有新的論點體系。

內容為舊版「無印(1975)、續(1977)企業參謀」的合輯,並加附於雜誌上刊載的「先見術」為附章。新裝版分前後2部,共計9章。前後2部分別對應原1975年的「企業參謀」與1977年的「續・企業參謀」。

至於什麼叫「策略思考」,重點是什麼,或是可用什麼方式摘要陳述,這些是本書主要內容與作者意見,書評中不表述這些部份。整體敘述闡述速度:中速偏低速/敘述等量的觀念時用字比同類書籍為多,屬於入門書與基本觀念(也可說是重要觀念)。


註:因本書是基於快半世紀前的作品,只是「新裝版/新版面」再出版一次,而非新寫的作品。故現在有許多已被熟知的事項、技法是本書中所述事項、技法等「更進化後」的結果。如果已經知道比較好用適用可用的方法時,不一定要把在本書中所看到的東西,當作「新知」處理。本書中所述的東西,是快半個世紀前的「新知」。


【實用價值】
為基本參謀(幕僚、輔佐、分析、立案等)思考與解決問題想法的方法論,原則,慣用作法等的輔佐提點,通用性高。但基本定位仍為入門書。

而什麼議題是、與哪些職位或人員會被認為是參謀、幕僚、輔佐、分析、立案人員,與其應該看、以及能管、能接觸、能提案的範圍,於各公司並不相同。

本書內容原基於「對外接案的顧問公司」裏面的人與工作(對外接客戶委託案、契約寫好什麼時間內要完成什麼)。對一般In-house企業內人員來說,作者期許其應用,但摸清楚在自己的公司內,自己能作什麼、應作什麼、怎麼處理反彈或公司內的政治力,是待在現場的自己要去瞭解的事。


【翻譯與排版】
翻譯:閱讀流暢性上不太好。

有的部份是應註未註或應說明未說明(國情不同的條件或法規差異,原日文版中當然未列出台灣的條件)、或是推估的語意並未明確翻出(有時為日文表達方式的影響、也會有不敢於有名著擅加闡釋的考量),造成翻成中文後語意模糊,這種屬於翻譯潤稿問題;有時候是圖文的擺放順序位置不佳,這種屬於排版問題;當然也有更多是作者於當時闡述習慣的關係,但翻譯時可能沒有大幅重新組合或調整語句順序。也可能是各人語句用詞陳述習慣的差異。

排版:原日文書於1999/11/9出版、繁中版為2020/08/15出版,譯作屬快速。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
讀者評分
4.0
|
2024/03/14
書評: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
Ten Myths About Israel

整體評價: ★★★★☆
本書引述項目甚多,主旨在要以各方觀點看事物,一個區域可以是兩個以上族群的「故土」。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引述項目甚多,主旨在要以各方觀點看事物,一個區域可以是兩個以上族群的「故土」。其他一些事情應該可以多少合理推估,只是一般人沒事不會去想這個。

書中會出現大量專有名詞、主要是人名、地名等。該部份一般不用去強記,考試不會考、也沒有考試。知道有個人物 A 或是人物 B 作了什麼就好,他們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中文名字。

本書中提到的許多名詞並未作基本解釋就直接使用。著者假設讀者已對該地區有些基本觀念。其中包含一些需要調整的、Myth,為主書主訴與原英文書名。


【實用價值】
在本書出版後,因近期以哈戰爭的發生(2023 Israel–Hamas war)或武裝衝突再度升高,瞭解該地區歷史在瞭解該類事件上有助益。但他國歷史書對一般人不直接具實用性。若到當地觀光時算有關,但以色列不是台灣人例行會去的觀光地。

就算是在國家立場,知道歷史典故也無法就因此解決該地目前的現實問題。


【翻譯與排版】
翻譯:屬適當。主要是文詞內容密度高,且大量出現專有名詞,故易讀性不會好,也沒有太多篇幅空間修飾。

誤植:不算少。一些奇怪的字樣重複出現,如不寫為「改變」而寫「變改」、不寫為「成功」而寫「功成」。這類異常的用語或不適當的縮短字數歸於誤植,或至少是沒有足夠的就易讀性順過文章。

排版:英文版於 2017/05/02 出版,繁中版於 2022/04/03 出版。於譯作中算慢的。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 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
展開
池上彰の行動経済学入門
讀者評分
4.5
|
2024/02/21
優點:
⇑ 說明方式易理解。示意圖亦良好。
⇑ 內容項目多。

缺點:
⇘ 如書名,僅是入門書。
⇒ 事物不僅限於書中所舉的解釋或認知之方式。
⇘ 極少數項目舉例不太好。如「保證中三萬元」的賭券,就已經不是賭券了。沒人會用高於三萬元的錢去買(洗錢等特例除外)。
展開
數值化之鬼:【2023年日本最暢銷商業書TOP1】數字不是全部,但忽視數字的人絕對無法成長!
讀者評分
3.5
|
2024/01/17

書評:數值化之鬼 數字不是全部,但忽視數字的人絕對無法成長!
「仕事ができる人」に共通する、たった1つの思考法

整體評價: ★★★✫☆
汎商學初階大眾書。陳述需有數字或事實,否則光是在「我覺得」,通常是檢討不出東西的。
----------------------------------------------
通用程度: ★★★★☆(依書名:對一般初階社會人、與大學生來說)
實用價值: ★★★✫☆(原則上是實用,但…讀到大學的人應該本已經知道了)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汎商學基本共通,陳述中必需要含有數字(書評者註:或事實、或邏輯)。除非是已經有權威地位,否則光是用「我覺得」來討論,通常是檢討不出東西的。但內容中有數字,並不表示該數字本身、或選擇與使用數字的方式,就是正確或是沒有刻意誤導。以上本書內均有敘述。

本書原始是日文書,日本人寫給日本人看的;而日語及日本文化中「意在言外」「事情不講明」的狀況非常嚴重而普遍,故多少是針對日本該普遍性習慣的修整。其經常不只是對表達方式的理解不足的問題,而是社會及文化上的制約及禮貌。加上終身雇用制的觀念、公司養你一生、同事就是你的人生伴侶的大鍋飯文化影響,其並可迴避責任與人際關係風險、話不要講死。

但對台灣繁中市場讀者來說,原始狀況不會有日文社會與日本企業中那麼的隱諱不講明。所以對書中所舉的一些例子,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我並沒有這種感覺啊。

■作者在論述上有些:被書名主旨帶著跑的狀況,有些論述太勉強而有偏掉、或是自限範圍。另外也在邊邊放了一些基礎商學別的東西來填篇幅。

本來這類主旨要求的是「明確具體,分界或順序清楚」,但不一定要用數字這個詞來講。例如只要有確定邊界,可以用 Yes/No 回答的,都可以視為是一種 0 與 1 的數字(統計技法用語 Dummy Variable)。又如分類上只是把 A、B、C、D、E 評比排序改用 1.2.3.4.5 排序,也不會說這樣就是比較進步或比較高明,只是在例如 Excel 的後台資料作業上比較方便罷了。

■本書內容,也明確有在銷售作者自設管顧公司「株式会社識学」課程的(收費)DM 成份。不良影響:因為要賣課程與顧問服務、賣課程要有某種主張說法;所以就會常常在硬凹:所以我們主張這種作法,因為這種作法有這些好處,所以一定會有用。但只是視情況在某種狀況下會有某種程度作用的很多很多很多種作法中的,其中一種而已。

至於後半強調的「變數」則其實不用也不宜套用這個詞,就只是「有影響或沒影響,影響多少」而已。且環境狀況會改變、印證困難等,本書中未能討論到的一般基礎部份也還是太多了。


【實用價值】
汎商學初階大眾書。


【翻譯與排版】
翻譯:應無特別問題。講的東西不會很深,故本質上就很容易傳達。加上本書主訴為「有效、確實、無誤解的溝通」,故日文原書寫作上應就不會特別難讀或是發生文句難以定性的問題。以電子書樣品頁來看,其寫作直白然後每句很短、大多是一句話作一段落(繁中版同)。

排版:原日文書於 2022/03/02 出版,繁中譯本於 2023/02/27 出版,譯本屬出得快的。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為故事估值:華爾街估值教父告訴你,如何結合數字與故事,挑出值得入手的真正好股
展開
不小心當了日文翻譯?新手譯者的教戰守則
讀者評分
3.0
|
2024/01/17

書評:不小心當了日文翻譯?新手譯者的教戰守則

整體評價: ★★★☆☆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排版校閱: ★★★★✫
----------------------------------------------

【內容】
小眾書籍,應該是給:有作翻譯的人、或是對日文/日本作品有興趣的人看。

不同語言不是一對一的關係:不是 A 語言的東西在 B 語言中一定會有完全對稱的詞。翻譯不是查字典對照:字典所載只是常用例,堅持只能用字典上有對照到的詞來作翻譯是無謂的。

寫作語調是不必要的輕鬆,作者想展露其幽默寫作的能力,但是也並沒有讀起來非常的有趣,只是也不到讀起來會一直很煩很生氣的地步。算是看過去就算了的層級。

提很多與主旨無關的東西多少會浪費掉一些字數;有在為了版面填字數的感覺,但還不至於到因此看不下去。如果只是把發現與心得條列出來簡潔寫明的話,厚度是不夠出一本書的。這個需要讀者體諒一下,取你要的部份看就是了。

本書論述字數應該有約 95% 是與書名的「教戰守則」無直接或明顯關係,而只是關於語言的一般論述、作者經歷往事、或是說古「講到那個啊,其實是……」與豆知識層級。

名詞的豆知識放太多其實有點無謂。世界上名詞那麼多,一堆名詞都去查查考證一下,放些豆知識進來(以:所以這個在翻譯上應該怎樣怎樣的名義)的話,文章篇幅就灌水灌不完了。


【實用價值】
不高。很多是一般性論述,不是針對「翻譯」而是針對「語文」本身。通常,隨著年齡增長,以及閱讀外文刊物或資訊的經歷、或查證自修經驗的增加,對這方面的認知會自然提升。本書雖名為「新手譯者的教戰守則」,實則為點述式的(日語)項目教材。

■要說實用性的話,大概就是提醒作翻譯時要好好「推敲」。

書中提出的是一些事例與方向。但世界上的東西那麼多,也不會想靠本書舉例分類完成,最後還是要回歸各自的素養與努力。

另外本書的段落小標題可能是故意用「寫得讓人不易懂,不會一看就知」的寫法。不然實際上會有「不用買書,光看目次就知道作者於本書大概是要講什麼了」的問題,賣書上的考量。

另外書評者偷渡:
 沒事不要接口譯:二人對談二小時,就算都是中文,光是要複述他們講的每一句話就很累。


【排版與校閱】
排版:排版本身是優良的。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高成效學習法則:變動時代個人與組織的最佳學習方法,持續創造超高成效,穩定領先
讀者評分
2.5
|
2024/01/17

書評:高成效學習法則 變動時代個人與組織的最佳學習方法(略)
Learn or Die: Using Science to Build a Leading-Edge Learning Organization

整體評價: ★★✫☆☆
一般論,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
通用程度: ★★★☆☆ (書名屬中階以上,故假設讀者有瞭解暢銷書主旨的習慣)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一般論,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以出單本書的立場來說,本書只講到這種程度有點無意義,本來會去找書買書看的人,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本來就已經是有在「有意願、且有行動在主動學習」的族群了。

寫作表述上:並非直觀,很簡單的東西不用故意繞那麼遠的圈來講,填充字數與篇幅。

如果要講的東西本來也就只有那樣,耗一堆工夫去引述別的東西、只是把字數花在引經據典,也不會讓所講的東西實質變得比較豐富。大眾書不是論文,就算是論文要標出引述的一堆東西是出於別人的研究防止被指抄襲剽竊,也是放在附註就好了,不用寫在本文裏。

至於心理學上的分類理論的引述,也是看看就好。這種東西本來就可以各自創出各自的分類。對於你要達成的目標上講得通有作用就好。

整體贅字與無實質效益的陳述太多,是重要敗筆。去看別的書會比較有效率。


【實用價值】
基本上是重述幾部有名暢銷書的內容,含常見偏誤。對偏誤有瞭解的人應都已知悉。部份有牽涉到腦神經科學的基本發現,但其也算是講偏誤類書輯的標準延長線(偏誤起因論述)。

另外其中可能也多少有些譯本出得太慢,此書在繁中版出版時已經變得過時的影響。原英文書於 2014 出版,繁中版最近 2023 才出。雖然繁中版最近才出,看起來是新書,但其實不是,這本是很久以前的書。


■ 至於直接對書名的部份:本書並沒有講到實質商業上、組織上、政治上的困難:如何去 Build 建立一個高效的學習組織,這個動態的過程與難處。而只是在說:我(作者)認為一個我理想中成功高效的學習組織,其組織應該要有……這些理想上的特性、而成員應該要有……這些理想上的特性。


【翻譯與排版】
翻譯:可能是比較謹守譯文本來的分界,並沒有幫忙把語句順得太多。順稿潤稿有時候是另一個職位要配另一個人在作。

排版:原英文版於 2014/09/30 出版,繁中譯本於 2023/06/29 出版。譯本出得非常慢。特別是對此書來說,已顯著不合書名題意「變動時代… 穩定領先」。

以本書述意來看:要主動學習的話請盡量往上游學習,往事情或是情報的發生源觀察與學習。避免找過時太多延遲太多的東西學習。

使用紙質也不太好,會略為透字,會些微妨礙到閱讀的程度。

中文書名把英文書名變了很多,把原書名「Learn or Die: Using Science to Build a…」這串整個拿掉,用其他述意取代。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隨機思維:不死守目標、拉高容錯率,打破企業經營追求完美的傳統慣性
讀者評分
4.5
|
2024/01/12

書評:隨機思維:不死守目標、拉高容錯率,打破企業經營追求完美的傳統慣性
Mastering Uncertainty: How Great Founders, Entrepreneurs, and Business Leaders...

整體評價: ★★★★✫
討論層面很廣汎、項目眾多。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傳述很多事情或是體認。
----------------------------------------------
通用程度: ★★★★✫(預想為以就業經驗 3 年以上的人為對象)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本書所討論的東西涵蓋層面很廣汎、項目眾多。其效果是有可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傳述很多事情或是體認。

主旨單純但各例子或段落都可再延伸。實際上是拿各方向不同的東西來湊成對主旨之論述,與形成內容篇幅量。

本書有項弱點是:舉的例常偏弱。其所舉的例子本身的說服力或震憾性經常是不足的。優點是因為用自己的經驗或自己想的說法作例子,可避免看到一堆類似的書中到處引來引去的事例(或說法、專門用語)。

本書談的隨機性或不確定性:指實務上,對作決定的人、組織、或社會而言其意願與能力下的不確定性與不可預測性。缺點是這方面比重過多,單純強調勇於嘗試與調適的話,實質容易變成勵志書或心靈雞湯書。

本書書名主旨偏向於偽主旨,找個萬用題目,把作者想講的一些(很多)東西接上去。大部份的論述項目、體會、體認與書名主旨間並無明確特定的關係,只是可以在轉個彎後把話帶到:所以【可多方嘗試,認真作,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引發什麼樣的好結果】的主旨。

同理,本書中所例示的一些(極少量)「具體可施作方式」也只是一種例示,在本質上與作者意圖上,都不會是唯一正確的作法或其敘述方式。放這些應只是因為不想讓讀者一本 352 頁的書看完了,覺得好像作者講了很多東西,但又好像沒有學到什麼明確具體的事情;所以放些寫起來比較具體的指針、步驟類的東西,及一般性的經驗則、或幾種典型狀況。但在這方面,也要注意本書論述舉例的生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


【實用價值】
預想本書適用對象為:就業經驗 3 年以上的人。這階段後也才比較容易述說:對公司或自己的部門與職位上,需面臨的外部與目標結果有多少不確定性、有多少資源可以作準備因應。

還沒出過社會的學生,雖理解文意應不會有問題,但一般來說沒實際工作過,就無法抓到特定業種職種的「可預測/可預估」與「不可預測/不可預估」領域分界大約在哪邊。這階段先以:摸清到哪邊是「可預測/可預估的」當目標,作到怎樣的程度才算夠好等,會比較有幫助。


【翻譯與排版】
翻譯:本書翻譯算通順。

但在斷句及文字細微差異方面,讀者可能要多留意些。譯文使用算是比較精要的寫法,並沒有放太多連接詞或是襯字。有幾項應是原著的表現方式沒有注釋或轉換,理解上會要繞一下。

排版:原英文版於 2022/07/17 出版,繁中版於 2023/07/27 出版。譯本出版屬快。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機率思考的策略論(確率思考の戦略論)/森岡毅 (著)
●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
展開
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
讀者評分
4.0
|
2024/01/06

書評: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
Israel: A Concise History of a Nation Reborn

整體評價: ★★★★☆
----------------------------------------------
通用程度: ★★★★☆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翻譯排版: ★★★★☆
----------------------------------------------

【內容】
以介紹歷史緣由、相關群體、不同主張、轉折事件為主。以文字篇幅論,主為對人物或族群、特別是已故人物(建國歷程中人物)的信念、願望、主張、派系、作法之描寫或詮釋。前半本為講現以色列國成立前的事(Re-established 的 Reborn);後半本則是講現以色列國成立後的事(Re-evolved 的 Reborn)。

建國是人的行為。建國前無國家政府,故以描述人物行動或倡議來寫無可厚非。同理,本書亦缺乏建國前統計的描述。

但本書後半本的國家成立後階段,也並非放在系統性連續描述國家狀況之變化;主為描述轉折點事件、群體黨派人民對國家走向看法、國際風向與國內民情輿論等,並以舉例方式描寫。

本書持續提到在路線策略上、於猶太人族群中、以色列境內,持續存有的異質性(或多樣性)。這些是在幾千公里外其他國家的國民,不特別去看的話比較不會認知到的。

越接近終章,以(非主要官員之)一般以色列猶太人個人為例描寫的比例越高(應是不同時期,資料可及性不同的關係)。但對非生活在該環境的台灣讀者來說,難以判斷這類一般個人例,於該地區之代表性有多高。

* 本來對「信念」「想法」就算其本人陳述,亦已難證明其所述即所想。他人自行挑對象代其表述時,就更難判斷其代表性(正確程度、及於群體/地區內之同調程度)。

書中會講到許多對現代亞洲讀者無特別關係、也不會用到的事件或人名。所述人名以亞洲標準來說字數略長。閱讀時如果適當抽離,退一二步會較易看到大局、影響、與主訴。重要人名、非英語特殊名詞最後會在附錄一、附錄二彙整。


易讀性:低
如果關鍵字或主題有特別標示,如粗體字或命名段落小標會好很多,但本書未作。於不同主題段落會有各自的年代順敘述。但未明顯分標段落,前後貼在一起時就變成時間順序前後跳動。

記述零碎應是歷史限制,建國前難有集中記述或族群之有效統計。加上缺乏明確要約,易讀性是相當低的。以篇幅論,以敘述歷史人物信念(心中所想)之詮釋與所生行動為主(賦因),族群狀況變化為輔。族群狀況變化為由眾多獨立個人,其各自想法與行動變化結合而成,無法真正逐一去確認或調查原因。

本書假設讀者對猶太人或以色列有基本瞭解。如文中會直接出現「拉比」等名詞但不多作解釋。


【實用價值】
他國歷史書對一般人不直接具實用性。若到當地觀光時算有關,但以色列不是台灣人例行會去的觀光地。少數台商有至以色列設點。

在本書出版後,因近期以哈戰爭的發生(2023 Israel–Hamas war)或武裝衝突再度升高,瞭解該地區歷史在瞭解該類事件上有助益。

註:另建議從 Google Earth(Google 地圖)上看一下以色列空照地景圖。有些光靠過往歷史遙遠文字較難感受到的東西,直接放到地景上看會相當有特色。


【翻譯與排版】
翻譯:中文譯文通順。原作論述內容及其架構易讀與否則非譯者責任。

誤植:以 409 頁數的書來說,誤植很少。如 p.228, p.254, p.391。可能的譯名差異不計。
漏標標點符號影響語意 p.279(不確定是否原文即有此問題)。

排版:英文版於 2016/10/18 出版,繁中版於 2023/06/01 出版。
譯作出版算慢的;但考量這類書籍較沒有時間性,及在台灣此主題書籍目標市場小,出書慢是可理解。但錯過了 2016~2023 這 7 年的時差仍算相當長。

本書繁中版與英文版書名有顯著差異。原英文版書名 ……Nation Reborn 所指與本書之內容並非到成立國家就結束。但繁中版「千年建國之路」字意較偏向成立國家前之部份。又英語版書名中的 Concise (簡要)是與其他以色列史專書比較。以一般大眾書來說,本書 480 頁(不含附錄為 409 頁)一般並不認為是 Concise。中文書名應是因此調整。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展開
章魚法官來說法:法律原來可以這麼容易懂!法官媽媽+律師爸爸給孩子的33堂實用法學素養課
讀者評分
3.5
|
2024/01/04

書評:章魚法官來說法

整體評價: ★★★✫☆
公民法律書。書評為與「上法院這檔事」、「法官的日常」比較。
----------------------------------------------
通用程度: ★★★★☆(屬事前預備性、一般公民法律教育)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對已進入社會多年的社會人來說時,下同)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排版校閱: ★★★★☆
----------------------------------------------

【內容】本書特色:
● 副標是:「給孩子的……」,書寫上墊陳較多生活敘述,預設讀者階層應是國中至大學層級的「孩子」可以看得懂的程度。易讀性佳。
● 但反面陳述,就是本書雖有陳述一些法治或法制上的觀念,但敘述主旨的密度有點低。內容充實度大約在前述「上法院這檔事」、「法官的日常」兩者之間。前者有明確對讀者述說整理後的東西;後者平易近人但大部份頁數沒有在明確教導具實用的主旨。
● 且本書墊字或放的故事(含非必要之情節與對話)太多,經常反而模糊掉主軸要旨。
● 另所編故事的假「對話」(Inspired by),不時漏標對話用的引號,造成對話狀況有時變得奇怪。對法律主題書籍,表現方式本不是重要的論斷標準;但本書意識性的採用寫故事的方法敘述。故雖本質上不是故事書,但多少仍期望要符合該種敘事的外形。

另外,用撰寫故事帶出話題的部份,有些帶出的主題不符預設讀者(假定為未成年人)立場與狀態一般可能會關心的事。屬寫作方式、預設讀者 Profile、及欲放入(更多)內容間的不協調。因並未對不同年齡分別出兩本書,故可理解為想放入更多內容說明之故。

本書除主幹的對話故事寫法外,對較需明確寫出者亦常在該章結尾使用:大學入學考例示題、QA 等寫法,但這類寫法不利於作長篇系統性說明。例如假借 QA 寫法,雖形式上易讀親切,但積極放入太多說明時,會變成未對題的回答。


【實用價值】
觀感上為以國中至大學層級的「孩子」為主要適用對象。

如果是已進入社會多年的社會人(有點年紀與閱歷了),因社會新聞、社論、各種專欄等多少會提及,故除了對切身利益之外的事沒有多想多管多看的人以外,所述內容可能半數以上曾經看過或想過。


【排版與校閱】
排版:於 2021/03/02 出版。字距行距較大,一般厚度下放了296頁,但用紙會略為透字。

校閱:以一般標準為普通,一般閱讀中所注意到者每 200 頁誤植 3~5 處間。
但以法律相關著作、且部份已曾於報刊公開刊出的狀況來說,不符期望的屢有誤植(p.91, p.141, p.246, p.249, p.287);漏字(p.129)。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 上法院這檔事:生活法律系列
● 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
展開
上法院這檔事:生活法律系列(一品)
讀者評分
4.0
|
2024/01/03

書評:上法院這檔事:生活法律系列

整體評價: ★★★★☆
公民法律書。書評為與「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比較。
----------------------------------------------
通用程度: ★★★★☆ (屬事前預備性、一般公民法律教育)
實用價值: ★★★★✫
內容深度: ★★★★✫
敘事密度: ★★★★☆
論述易讀: ★★★★☆
排版校閱: ★★★★☆
----------------------------------------------

【內容】
雖書名以「上法院這檔事」開頭,但包含了事前事後的對應、及一般對訴訟、法律、溝通問題對應的一般認知。

在目次構成上,有安排項目的程序時間順,但並非 Step-by-Step 的教戰手冊 Handbook,仍為一般性養成正確觀念用的預防性公眾教育書。但書中仍會出現「不時」出現法律法院或訴訴中會用到的用語。但不另行解釋。

如果讀者已經有東西在訴訟階段時,應另再找尋切合本身所面臨議題之內容或程序的資料。


【實用價值】
半系統式的整理說明。將各單篇材料作適當的歸類與前後關係的安排、各主題篇幅適當有說明但又不失精簡、且配有一些整理表。這些整理表或為限於法律訴訟、或為一般職業或溝通商談亦用得到。

□ 推薦整理表內容例:p.13, p.55, p.63, p.83, p.125, p.199。

(註:如商業提案簡報、或與其他方案競案,也是一種說服「決策者」去作特定判斷的工作)


【排版與校閱】
排版:出版日期 2019/08/28。排版上示意圖佔約 1/4。原則上一項主題配一頁漫畫圖說。
校閱:以一般標準為普通。但以法律相關著作來說,不符期望的出現誤植、或句子不完整。
□ 誤植:p.101, p.163, p.174。
□ 句子不完整(略過必要的字、或斷句異常):p.94。
□ 敘述跳太多(對主訴項目宜應說明未說明):p.43。


----------------------------------------------
補註1:書評為對書評比解析、提論延伸等;不是內容摘選、不是讀書心得、非代替買書用。
補註2:深度密度評比,為相對於:從書名系列推斷,預想目標讀者程度為參照。

【關連讀物】
● 法官的日常:原來法官這樣想,你一定要知道的法律知識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