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babe的所有評鑑

最後一封情書

最後一封情書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12/02/20

  說來慚愧\,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它的包裝。今年2月1日發行時,南方出版社推出兩個版本,一個是附一條大圍巾的圍巾限量版,上頭的拉鍊還附上了本書最經典的愛戀告白 \"En me donnant Toi, tu m’as donne Je.\" (在給我「妳」的當下,妳也給了我「我」)。另一就是我買的平裝版本,還附有一個照片中沒有的粉紅色書套。
  大概是書市不景氣,所以賣書也就像在賣一件藝術品。在讀者還沒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之前,先抓住讀者的目光。這樣的行銷手法的確擊中我了。接著我開始看各大網路書店裡對這本書的介紹。馬上被書中的一段話吸引住,等這本書寄到我手裡,原來這段就是書的開頭。
「妳八十二歲了,
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只剩下四十五公斤,
但妳依然美麗、優雅、令人心動。
我們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
可我比以前更愛妳。
我再次感到空虛啃噬著
我空洞的心胸,
唯有你緊貼著我,才能讓它填滿。」
  看這本書的時候,台灣最紅的連續劇是講述婚姻遭受第三者介入的「犀利人妻」。前陣子喧騰一時的新聞,是兩名補教名師的婚外情。傳統我們認定新婚激情退燒的「七年之癢」,根據英國的民調顯示,已經縮短成三年。作者與妻子結縭五十八載且越來越濃烈的愛戀,在這個生活步調超快、愛情來去匆匆的時代,顯得那麼不合時宜。然而透過文字,卻也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心中的空洞有被填滿的可能。
  書中從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形開始寫起,寫到兩人婚後的生活,寫Dorine對他寫作事業的支持,直到她被檢查出患有蛛網膜癌及子宮頸癌。作者Andre Gorz是猶太裔奧地利及法國籍社會學家。出生於1923年2月9日維也納,本名叫作Gerard Horst。他大學時學的其實是化學工程,畢業後最先從是英文翻譯的工作,直到1946年遇到Jean-Paul Sartre,從此存在主義及現象學徹底地影響了他。隔年1947年,Gorz遇見的他生命中的摯愛,英國籍的Dorine,書名中的D.,也就是她。出版社沒有直譯為「給D.的信」,是因為書在2006年出版了之後,2007年9月23日,Gorz和Dorine被朋友發現肩並肩死在臥室床上。醫生診斷死因為注射過量藥劑身亡。Dorine被診斷出得了不治之症,而在本書的最後,Gorz寫道:「我們都不想成為對方死後的存活者。我們經常說,如果不可能中的可能,如果有來生,我們還要共度。」戀人最終的結局是共赴黃泉,也讓我在闔上書頁時不禁感嘆,現實的生活,往往比書中的情節帶給人們更大的震撼。
  雖說作者Andre Gorz是有名的左派社會哲學家,我想對一般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在書後,附了一篇由林深靖老師寫的文章,介紹Gorz及政治生態學。自1970年代開始環保的議題逐漸受重視,而Gorz是最先關注此一議題的知識份子之一。他在1975年出版的《政治與生態》書中,批判在資本主義生產至上的邏輯下,政府將經濟成長視為施政的最高價值,除了地球資源快速地被消耗、環境快速地被破壞之外,在他眼中看來,在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下,形成一種「生產越多、消費更多、擁有越多」的價值觀,消費的競逐最後成了無止境的浪費。他在《最後一封情書》裡也說到,「工業的擴展把社會轉變成一個巨大的機器,不但不能解放人類,反而縮小了人類自主的空間,決定了人類生存的目的及生存模式。我們成為這巨大機器的奴隸,生產不再是為了造福我們,而是我們為了生產竭盡所能。(P.123)」於是,「人的社群歸屬感消退,團結意識也被競爭所摧毀,越來越多人的職業屬於零碎的、不穩定的狀態,對工作沒有信念,缺乏熱情。這樣的社會無法提供安全感、認同感。每一個人在追求物質佔有的過程中,成為靈魂離散的孤獨個體。(附錄P. 162)」我們長期被這樣追求經濟成長的迷思制約,使得我們對於諸如生態、社會秩序等危機的逼進束手無策。要解決這樣的危機,應該去思考,是否有一種「不成長的繁榮」及「真正經濟的經濟學」。
  看到以上這段話,我非常認同。最近因為日本強震造成的福島核能發電廠輻射外洩的危機,讓台灣爭議以久的核四續建與否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反對的人無非以環保和安全為考量,贊成的人則以民生經濟為出發點。看完這本書,讓我不禁想,如果我們不需要這麼多電的話,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核能電廠了。除了節約能源,減少浪費外,我們是不是也不需要生產那麼多不需要的商品,以節省不必要的浪費呢?每天我們觸目所及各種的宣傳促銷,有多少是我們真的需要的?如果我們的消費僅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需求,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資源。
  Gorz認為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社會中,物質生產的勞動,將不再是人類生涯的主要內容。顯而易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同意,一個人的職業不再代表社會的認同,也不再是評斷個人成就的標準。只是這樣思維的改變,尚無法形成新的生存模式,讓這些已經改變的人不再感到孤單(附錄P.164)。Gorz晚期的著作集中在思考如何讓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投入公共事務,發展自我價值,而不只是日復一日陷入勞動維生的泥沼中,逐漸失去對工作和生活的控制。他提出了諸如「縮短工時」和「保障底薪」的觀念,影響極其深遠。
「我需要重新拼貼我們的愛情故事,好讓我真正體會它全部的意義。這愛情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們,讓我們通過過彼此,為了彼此而活著。現在我寫這封信給妳,是想明白我生命中的曾經,我們共同活過的曾經。」
  我讀到這句話時忍不住潸然淚\下。
  Gorz本來不想出版這本書,因為他原本只為了Dorine一個人寫。但後來他還是交給出版社,Dorine也沒反對,只堅持英文譯本一定要在她死後才能出版。書甫出版,馬上在法國成為暢銷書。熱銷原因,我想是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純粹的愛並不存在於世上,但Andre和Dorine證明了它不僅存在,而且是真正的至死不渝。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5 人中有 5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邱妙津日記(上、下冊不分售)

邱妙津日記(上、下冊不分售)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9/01/25

【我之於人生確實是強悍的,我一點都不軟弱。且是愈來愈強悍的。在這個世界上,我所懼怕的人,我所懼怕的事,我所懼怕的情境、人生現象是愈來愈少了。
  人生中可以得到的,我全部都可以得到,現在我明白只要我想要的一切我都可以得到。人生何其美。但得不到也永久得不到,那樣的荒涼是更需要強悍的。】

  這是邱妙津自殺前三日的日記,也是她留給這世界最後的隻字片語。才宣示著強悍,交出蒙馬特遺書的完稿後,卻在巴黎自殺,得年僅二十六歲。
  邱妙津是早慧且很年輕便嶄露頭角的作家,自殺前她便以\"寂寞的群眾\"、\"鱷魚手記\"等書成名文壇,但我之前並沒有讀過她任何的作品。我先在博客來看到這本書的試閱\,一讀上癮,便買了回家。買回家之後,一直放在我的床頭,有時間、有心情的時候就讀一點。
  照理說,日記是一個人最私密的書寫,文字理應是晦澀的,但看她的文字,對我來說去卻相當的流暢。我想她的思維和我有某種程度的契合吧?!
  她的日記充滿了對自己感情的自剖、對文學的熱愛,對寫作的堅持、對生命的熱情及質疑。不管是年少時談過刻骨銘心戀情的,或是曾動過獻身文學、藝術念頭的熱血青年,都能在她的文字裡找到相同的癡狂。

【爬上去,再利用寫作爬上去,埋頭苦寫,不相信你無法瞭解世界。生命的挫折正好有助於埋頭苦寫,不管世界。(1992/06/26) 】


  讀完她的日記,最大的感動,是她對於以文學為終身職志這件事情,始終抱持著嚴肅的態度,嚴格地規範自己讀寫並行,另一方面督促自己達成預設的目標。當時她才二十一歲,還是台大心理系的學生。

【自己一定要寫作,如果不寫作或太久沒寫作人生就完全沒有意義,我生活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要寫作。(1994/01/16)】

  讀完她的日記,最大的遺憾,當然是她最後選擇以自殺結束自己對愛情、對文學、對生命辯證。愛她的人少了一個朋友,中文文壇少了一個奇葩。我邊看著她日記中濃烈的情感,常想,被她以這樣強烈的感情愛著的人,未嘗不是痛苦啊!?

【死亡和瘋狂都沒什麼好害怕的,它們只是內心的幻象,我可以用更大的愛克服它們的,儘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與折磨,我還是要述說愛是不滅的。(1995/04/14) 】

  讀完了她的日記,最大的疑惑,還是為何她要選擇以自殺的方式,向這個她懷著遠大理想的世界告別。從日記的最後,以及我去書店稍微翻了一下蒙馬特遺書的內容,我猜想,答案應該就在蒙馬特遺書的字裡行間。好像是王爾德吧,說過,愛情只會有三種結局: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相愛的人終須分離。凡是愛,總是有遺憾,如同蘇軾在水調歌頭裡寫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這世界太寂寞也太冷寞,什麼樣的文章都有,就是沒有談論關於如何活著的東西,文學不就是訴說關於「如何活著」的事。(寫幾本書,有一個人可以愛)。就是這樣,人生只維繫在這個東西之上,其他的很難使人活下去。(1992/05/31) 】

  在她身亡後十二年,這些日記問世。印刻出版設的文案上寫道:「如果沒有付印,原稿上這些鉛筆書寫的字跡,也許\再過幾年就會消逝了吧。像一個漸褪的夢,教人無法判清倒底發生過什麼,又是因為什麼而錯愕驚醒。」我在讀完後,沒有錯愕驚訝,只有點淡淡的惋惜,有時卻莫名地可以理解,她為何選擇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
  就像櫻花凋零在最盛開的時分,她以自我了斷做為她對摯愛的文學及愛情的回應,像一顆彗星劃過天際,短暫而又燦爛。某種程度來說,我倒是有點羨慕她的。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6 人中有 16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

陌生語言的樂音

陌生語言的樂音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8/02/10

  一個小說家,試著寫一本小說,關於一對男女-鄧肯和喬萬娜-的愛情故事。鄧肯的目的地是倫敦,喬萬娜是旅行中的義大利女子,兩人在火車上相遇。鄧肯手裡拿的小說是阿爾弗雷多‧加利的小說,寫一對男女偶遇後的遭遇,小說家─也就是書中的第一人稱\"我\"─不知如何安排兩人的談話,只好著手寫鄧肯父親的死,寫一輛白色的轎車衝下山谷,文件四散,是自殺還是被害,調查父親的死因正是鄧肯前往倫敦的目的。
  整本書的敘事層次相當繁複,以小說家改了又改的情節,象徵人生中的不確定以及多重變數。除此之外,我也非常喜歡書中小說家探討書寫過程:靈感乍現、提筆、改變主意、一再改寫,還有書寫與現實的相互反映。
  會有那麼一剎那,忘記敘事的主線到底是第一人稱的小說家,還是小說家虛構的故事,或是虛構故事中的故事。通常敘事線不清的小說都會讓讀者摸不著頭緒,但這本完全不會。讀著就這麼跟著作者的筆觸,掉入了這層層疊疊有如一個個俄羅斯娃娃包裹起來的故事。
  這本書帶給我2004年最美麗的閱\讀經驗。喜歡Italo Calvino還有Margaret Atwood,應該也會愛上這本書。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大仲馬俱樂部

大仲馬俱樂部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06/20

近期"風之影"引起一片閱\讀熱潮,不知道為什麼同樣以二手書商為背景,同樣是第一人稱敘事的這本書,卻被台灣讀者被忽略了。如果你喜歡"風之影",應該讀一下這本小說的。

「大仲馬俱樂部」一開始的「我」,指的是一個叫做玻利斯巴肯的大仲馬專家,也是各研究古代史的學者。不過,從第二章之後,故事的敘事者就變成了路卡斯科索,本書真正的男主角,職業是古書的蒐獵者。歐洲畢竟有很悠久的貴族傳統,以前的貴族有相當豐厚的藏書,家道中落之後,後代子孫變賣藏書還債,這些書中其中有很多都是珍貴的初版品,在書市裡有一定的行情。科索本人並不是販賣集搜購古書的商人,他受僱於一個叫巴羅波哈的書商,以廣博的學識分辨書的真偽和價值。故事是從一個叫做安立泰菲耶的富有出版商的死亡開始,然後,科索帶著大仲馬「三劍客」原稿中第四十二章「昂茹產的葡萄酒」來找巴肯鑑定真偽。接下來,故事進入了科索的角度。波哈僱用他去尋找大仲馬「幽暗王國的九扇門」僅存於世的三本書,「九扇門」傳說是由撒旦所著,只要解開了書中的謎,便能召喚魔鬼。傳說,大仲馬藉由此書乞求魔鬼的力量,因而有充沛的靈感成為多產的作家。就在科索越接近故事真相的同時,也越來越多離奇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更怪的是,這些事件隱約都和「三劍客」的內容相符。期間還穿插了一個名字是來自福爾摩斯小說裡,大敗神探的奇女子-Irene Adler,她形同鬼魅的行事風格,讓整個情節更加撲朔迷離。

我也是看到要結尾了才搞懂,為什麼本書的第一人稱敘事者是玻利斯巴肯,但是通篇卻以第三人稱的科索來說故事。看到最後,謎題解開大半,我只有擊結讚賞情節安排精采的份,也為作者在敘事角度轉換的流暢感到佩服,因為他顛覆了一般偵探故事單一敘事的角度。

這本書曾經被翻拍成電影"鬼上門"(The Ninth Gate),由Roman Polanski執導Johnny Depp主演。書的內容比電影精彩多了,我租DVD回家,看了不到半小時就想關電視。史蒂芬金讚美風之影的話,也可以用在這裡:「有了一本這麼精彩的小說,誰還需要看電視?」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風之影

風之影

  • 會員評鑑等級
  • 評鑑日期:2006/06/17

我對某類型的書著迷,凡是只要牽扯故事中的故事、虛實交錯、敘事者對換…我都會特別感興趣,通常這類的書,十之八九都會成為我的蒐藏。這本書我買回家以後,一開始卡在前一百頁很久。我發現我的一百頁障礙有日益嚴重的傾向,要不是那魔幻的"遺忘書之墓",可能這本書又要被我擱下了。

不過突破了一百頁之後,出現了一個堪稱甘草人物的費爾明,讓之前窒塞的第一人稱苦戀,像用了通樂以後一樣暢通。譯者范湲稱這個人物是書中最精彩的角色,我到覺得是書裡最討人喜歡的角色,但是不是作者寫得最好的角色,見仁見智。

看完了以後,只有一字評語:Overrated。故事相當精彩,堆疊的謎團和流暢的節奏絕對是讓人愛不忍釋的關鍵之一,尤其已一本偵探小說來說,裡頭的用詞相當詼諧逗趣,譯者流暢的譯筆,絕對為這本小說增色很多。不過,壞就壞在,看完了五百多頁以後,實在沒有太多新意及難忘的內容留在腦海,人物方面,也沒有那個人物讓人難以忘懷,看完心裡有共鳴的。譯者喜愛的費爾明,機智詼諧,口無遮攔,時出驚人之語(如「壞不壞是從道德和思想層面來定義的。然而,蠢蛋都是不思考也不講道理的。他們只憑本能去行動…自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對的」),他的聰明機智理應是玩世不恭的,但卻顯得得太矯情。達尼的角色,除了敘事的功能,沒有太多血肉。達尼的父親,應該是我最喜愛的角色吧,只可惜到了後來像是蒸發了一樣。大反派傅梅洛應該可以是個精彩的角色,但在作者的描寫之下,只能扮演惡勢力,少了他流轉於各種不同勢力間該有的掙扎。在幕後安排一切的米蓋,也沒有太多對他心理狀態的描述。譯者稱這篇說有"中篇小說的節奏,長篇小說的格局",但我看完以後,只感覺原應是長篇小說的鋪陳,東刪西減後,被擠入了中篇小說的篇幅。該有的衝突、矛盾和細膩,都消失了。

整本書裡,我最喜歡的部份,反而是努麗亞的手札,回憶在胡利安和米蓋之間拉扯,字裡行間帶有淡淡的哀愁和對命運的無奈,比達尼和胡利安的愛情故事來得真實且動人多了。

還有,拿馬奎斯和艾可來比擬,根本就是天大的誤會。如果說作者描寫安達雅家族的衰敗,有"百年孤寂"的那麼一點點味道,還有描寫的手法,有那麼點魔幻寫實的風格,那艾可到哪邊去了?不要跟我說書裡跑出的魔鬼,就像"傅科擺"裡聖堂武士的傳人。第一人稱敘事者達尼和胡利安和遭遇有類似之處,這樣的手法,大概是之前看太多類似的書了,對我來說,已經是老梗了。

「只要有人還記得我們,我們就會繼續活著|,這是書裡努麗亞最喜歡胡利安小說裡的話。書裡其實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話,「每個故事都是作者寫給自己的信,藉此找出他用其他方式找不到的事實」。就讀者和作者角色的討論,其實還有很多著墨的空間的,只能說這本書拿來消磨時間是不錯啦,不過要當成什麼經典之作來嚴肅看待,那就不必了。

... 看更多

分享 

你覺得這篇書評有參考價值嗎? [ 1 人中有 1 人(100%) 覺得這篇評論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