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最後一封情書

最後一封情書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33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4月讀書日 X 小編輯大人物】總編大人!我有問題──南方家園總編劉子華

    文/劉子華2016年04月27日

    \編輯大人!我有問題//買下一本書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他或她!掌握你閱讀的陌生人.……那些你不認識,卻幫你做選擇的出版社編輯大人們。那些你不知道也沒關係,但錯過卻很可惜的阿里不達的問題。\舉手發問出版社──南方家園//南方家園出版社,由一群愛好藝文、兩岸議題的編輯群所組成。促 more
  • 《最後一封情書》(Lettre à D.)書籍設計概念

    文/洪于雯2011年02月18日

    ......................................................................................................入選書籍:《最後一封情書》│南方家園│林小乙設計☑封面 ☑內頁 ☑裝訂 ☑材質 ☑印刷 ☑加工好設計的理由:以粉與黑雙版本的布書套象徵妻子的熱情與優雅,並在分書線頭縫上透明小扣環,閱讀 more
 

內容簡介

此書附灰色或粉紅色外包裝套,隨機出貨

在給我「妳」的當下,妳也給了我「我」。
En me donnant Toi, tu m'as donne Je.

       安德烈.高茲(Andre Gorz),當代最重要的社會理論家之一,著作探討的議題包括後工業社會,生態政治,資本主義批判等。2007年,高茲結髮超過半世紀的妻子不幸罹癌,那年他83歲。高茲靜靜回憶起眼前,這個一生中最深愛的女子,並寫下這本小小的書送給小她一歲的妻子朵玲( Dorin ),訴說對她的愛情。

  這本書高茲本來並不打算出版,但是在朋友的敦促之下,還是寄給了出版社。他的太太並不樂見,但最終沒有反對。此書籍在法國非常暢銷,是高茲難得賣座的書。書中,高茲巨細靡遺的憶起:「妳八十二歲了,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只剩下四十五公斤,但妳依然美麗、優雅、令人心動。我們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可我比以前更愛妳。我再次感到空虛啃噬著我空洞的心胸,唯有你緊貼著我,才能讓它填滿……」

       高茲原是奧地利的猶太人,因為納粹的迫害而移居法國。自此他改了名字,換了母語。媒體專訪中介紹,德文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了如此無法接受的語言,以至於所有重要的德國哲學家的著作,他都只願意讀法譯本。唯一還可以考慮用德文原文讀的,則是馬克思。妻子D.是英國人,英文是他們談戀愛的語言,也是家中私下的語言(法文則是對外的社交語言)。

  「生命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高茲早已明白這一點,所以六十歲就退休,他領悟到工作二十三年的報社場域沒有人會不捨他的離去,連他自己都不會不捨。他決定和妻子共度餘生,「和妳在一起。」是他活著的原因與本質,「我無法想像妳不在了,我還能繼續寫東西。」這句話很堪玩味,寫作是高茲的生命,而唯一能剝奪高茲放棄生命的只有D.。


本書特色

  走過半個世紀,永恆繾綣的戀人絮語。

  當代法國左翼思想家安德烈.高茲(Andre Gorz),為結髮一甲子的愛妻,寫下不悔誓言。

「妳八十二歲了,
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只剩下四十五公斤,
但妳依然美麗、優雅、令人心動。
我們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
可我比以前更愛妳。
我再次感到空虛啃噬著
我空洞的心胸,
唯有你緊貼著我,才能讓它填滿……


作者簡介

安德烈.高茲(Andre Gorz)

  本名傑哈.侯斯特 (Gerard Horst),法國左翼思想家、沙特的學生、《新觀察家》週刊的創始人。一九二三年二月生於維也納,身兼作家、哲學家。1948年,高茲移居法國,1954年加入法國國籍。高茲的主要代表作包括《叛徒》、《歷史的道德》、《勞工戰略》、《艱難的社會主義》、《改良和革命》、《向工人階級告別》 等。2007年,高茲與妻子雙雙自殺於巴黎郊區的家中。

    重要出版作品有:《背叛者》(Le Traitre, 1958)、《與無產階級訣別:社會主義之後》(Adieux au proletariat : au-dela du socialisme)及 非物質的:認知、價值與資本》(L’Immateriel :connaissance, valeur et capital)。在哲學作品之外,安德烈.科斯從事記者事業,曾任職《快訊》( L’Expresse),一九八一年後任職《新觀察家》(Nouvel Observateur),以筆名米榭.波斯給(Michel Bosquet)發表文章。逝世於二○○七年九月。


譯者簡介

嚴慧瑩

  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當代法國文學博士。譯有《無愛繁殖》、《情色渡假村》、《終極美味》、《我生命中的街道:佛朗克的巴黎記憶》、《地獄之門》等書。

 

【推薦序】

我比任何時候都還愛妳--
見證愛情的烏托邦

文@鍾文音(作家)

  這本薄薄的情書,讓我的心蒙上厚厚的愛意,讓我的眼睛瞬間得了愛的沾黏症。

  這樣的情書能夠讓世人讀懂嗎?我其實帶著懷疑。畢竟世人對生命的「終點」還很迷惘,而「愛情」這樣的字眼,在普遍庸俗化的當代世界,它還能被秤出重量嗎?

  然高茲秤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重量。

  短暫的愛情近乎潛海的乙醚迷幻,而高茲的愛情不是這樣,他認為「和妳在一起」是唯一的本質。對D.的愛是他存在的一切…
 

  這年高茲八十四歲,太太八十三歲,兩人在一起五十八年。

  這些數字是有意義的,這數字標誌的是「愛情漫漫長路下的超高難度」。五十八年的愛情,依然熾熱,依然新鮮如昨,這是怎麼樣的愛情?於是我們得讀讀《最後一封情書》…

  他們的愛,仍讓我大吃一驚且繼而悵然,情可生可死,愛可傾城傾國,世人都說愛,但愛的保鮮期太短。別說D.已是八十二歲了,且還是個生病的老婆婆,但在高茲的眼裡仍是美麗動人,他的情書開頭就抓住了我的眼光:「妳將要八十二歲了。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只剩下四十五公斤,但妳依舊美麗、幽雅、讓人動心。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我卻比任何時候都還愛妳。」

  這樣飽滿的戀人絮語,是否可以撫慰我們對愛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是否可以解放我們對身體青春的眷戀?愛情能否終老原來無關身體衰老崩毀與否,高茲示現了愛的高度是「一切的本質」。

  生生世世的愛情遭逢,也許要靠緣分或者神諭的欽點。然而這種直叫人生死相許的愛情,高茲這個鐵漢哲學家則以生命做出了一個柔情的見證。一生都在為左派運動與為勞工無產階級發聲的高茲以為人的「自由時間」是必要的活動,臨終他也以這樣的決定來換取戀人自由的私密時光。無論輿論如何,高茲和D.作了自己生命的決定(應該說是愛情互屬的決定),他們承擔了自己愛情的苦與樂,旁人已無權置喙一語。

  「生命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高茲早已明白這一點,所以六十歲就退休,他領悟到工作二十三年的報社場域沒有人會不捨他的離去,連他自己都不會不捨。他決定和妻子共度餘生,「和妳在一起。」是他活著的原因與本質,「我無法想像妳不在了,我還能繼續寫東西。」這句話很堪玩味,寫作是高茲的生命,而唯一能剝奪高茲放棄生命的只有D.。

  朋友依高茲遺言將這對戀人骨灰一起撒在他們家的花園裡,我掩卷時想著:這座花園應該常有蝴蝶在其上飛翔吧。

  戀人的專屬之地,旁人的目光都是多餘的。

  高茲這位畢生都在尋找烏托邦的哲人,最後沒有實現社會烏托邦,但卻為世人見證了愛情的烏托邦。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8612266
  • 叢書系列:HW自由書系
  • 規格:平裝 / 150頁 / 11 x 15 x 0.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妳八十二歲了,
身高縮了六公分,
體重只剩下四十五公斤,
但妳依然美麗、優雅、令人心動。
我們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
可我比以前更愛妳。
我再次感到空虛咬嚙著
我空洞洞的心,
唯有你緊緊貼著我,
才能將它填滿。

在我開始談到最近煩心的問題之前,
我只想再次跟妳說一些單純的事,
明明我們的結合在我生命中是最重要的事,
可妳為什麼很少出現在我的作品裡?
為什麼在《背叛者》(Le Traître)那本書裡,
我替妳塑造了一個虛假的形象?
明明那本書應該表現我對妳有多麼認真,
那本書是個決定性的轉捩點,
讓我有活下去的意志。

可是為什麼它沒有寫到七年前,
我們開始的那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為什麼我從不說妳是哪裡吸引了我?
為什麼我把妳描寫成一個可憐的傢伙:
「誰也不認識,法文一個字都不識,沒有我的話早就完了」?
明明妳有妳的朋友圈,
也曾參加過洛桑(Lausanne)的劇團,
在英國還有一個男人引領期盼地
等著娶妳。

創作《背叛者》的時候,
我並沒有真正做到預想的
自我分析,
好多問題還等著我
去了解,去看清楚。

我需要重新拼貼我們的愛情故事,
好讓我真正體會它全部的意義。
這愛情
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們,
讓我們通過彼此,
為了彼此,而活著。
現在我寫這一封信給妳,
是想明白我生命的曾經,
我們共同活過的曾經。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12/02/20
  說來慚愧\,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它的包裝。今年2月1日發行時,南方出版社推出兩個版本,一個是附一條大圍巾的圍巾限量版,上頭的拉鍊還附上了本書最經典的愛戀告白 \"En me donnant Toi, tu m’as donne Je.\" (在給我「妳」的當下,妳也給了我「我」)。另一就是我買的平裝版本,還附有一個照片中沒有的粉紅色書套。
  大概是書市不景氣,所以賣書也就像在賣一件藝術品。在讀者還沒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之前,先抓住讀者的目光。這樣的行銷手法的確擊中我了。接著我開始看各大網路書店裡對這本書的介紹。馬上被書中的一段話吸引住,等這本書寄到我手裡,原來這段就是書的開頭。
「妳八十二歲了,
身高縮了六公分,體重只剩下四十五公斤,
但妳依然美麗、優雅、令人心動。
我們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
可我比以前更愛妳。
我再次感到空虛啃噬著
我空洞的心胸,
唯有你緊貼著我,才能讓它填滿。」
  看這本書的時候,台灣最紅的連續劇是講述婚姻遭受第三者介入的「犀利人妻」。前陣子喧騰一時的新聞,是兩名補教名師的婚外情。傳統我們認定新婚激情退燒的「七年之癢」,根據英國的民調顯示,已經縮短成三年。作者與妻子結縭五十八載且越來越濃烈的愛戀,在這個生活步調超快、愛情來去匆匆的時代,顯得那麼不合時宜。然而透過文字,卻也讓身為讀者的我們,心中的空洞有被填滿的可能。
  書中從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形開始寫起,寫到兩人婚後的生活,寫Dorine對他寫作事業的支持,直到她被檢查出患有蛛網膜癌及子宮頸癌。作者Andre Gorz是猶太裔奧地利及法國籍社會學家。出生於1923年2月9日維也納,本名叫作Gerard Horst。他大學時學的其實是化學工程,畢業後最先從是英文翻譯的工作,直到1946年遇到Jean-Paul Sartre,從此存在主義及現象學徹底地影響了他。隔年1947年,Gorz遇見的他生命中的摯愛,英國籍的Dorine,書名中的D.,也就是她。出版社沒有直譯為「給D.的信」,是因為書在2006年出版了之後,2007年9月23日,Gorz和Dorine被朋友發現肩並肩死在臥室床上。醫生診斷死因為注射過量藥劑身亡。Dorine被診斷出得了不治之症,而在本書的最後,Gorz寫道:「我們都不想成為對方死後的存活者。我們經常說,如果不可能中的可能,如果有來生,我們還要共度。」戀人最終的結局是共赴黃泉,也讓我在闔上書頁時不禁感嘆,現實的生活,往往比書中的情節帶給人們更大的震撼。
  雖說作者Andre Gorz是有名的左派社會哲學家,我想對一般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在書後,附了一篇由林深靖老師寫的文章,介紹Gorz及政治生態學。自1970年代開始環保的議題逐漸受重視,而Gorz是最先關注此一議題的知識份子之一。他在1975年出版的《政治與生態》書中,批判在資本主義生產至上的邏輯下,政府將經濟成長視為施政的最高價值,除了地球資源快速地被消耗、環境快速地被破壞之外,在他眼中看來,在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下,形成一種「生產越多、消費更多、擁有越多」的價值觀,消費的競逐最後成了無止境的浪費。他在《最後一封情書》裡也說到,「工業的擴展把社會轉變成一個巨大的機器,不但不能解放人類,反而縮小了人類自主的空間,決定了人類生存的目的及生存模式。我們成為這巨大機器的奴隸,生產不再是為了造福我們,而是我們為了生產竭盡所能。(P.123)」於是,「人的社群歸屬感消退,團結意識也被競爭所摧毀,越來越多人的職業屬於零碎的、不穩定的狀態,對工作沒有信念,缺乏熱情。這樣的社會無法提供安全感、認同感。每一個人在追求物質佔有的過程中,成為靈魂離散的孤獨個體。(附錄P. 162)」我們長期被這樣追求經濟成長的迷思制約,使得我們對於諸如生態、社會秩序等危機的逼進束手無策。要解決這樣的危機,應該去思考,是否有一種「不成長的繁榮」及「真正經濟的經濟學」。
  看到以上這段話,我非常認同。最近因為日本強震造成的福島核能發電廠輻射外洩的危機,讓台灣爭議以久的核四續建與否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反對的人無非以環保和安全為考量,贊成的人則以民生經濟為出發點。看完這本書,讓我不禁想,如果我們不需要這麼多電的話,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核能電廠了。除了節約能源,減少浪費外,我們是不是也不需要生產那麼多不需要的商品,以節省不必要的浪費呢?每天我們觸目所及各種的宣傳促銷,有多少是我們真的需要的?如果我們的消費僅是為了滿足最基本的需求,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資源。
  Gorz認為在全球化和資訊化的社會中,物質生產的勞動,將不再是人類生涯的主要內容。顯而易見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同意,一個人的職業不再代表社會的認同,也不再是評斷個人成就的標準。只是這樣思維的改變,尚無法形成新的生存模式,讓這些已經改變的人不再感到孤單(附錄P.164)。Gorz晚期的著作集中在思考如何讓人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投入公共事務,發展自我價值,而不只是日復一日陷入勞動維生的泥沼中,逐漸失去對工作和生活的控制。他提出了諸如「縮短工時」和「保障底薪」的觀念,影響極其深遠。
「我需要重新拼貼我們的愛情故事,好讓我真正體會它全部的意義。這愛情讓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們,讓我們通過過彼此,為了彼此而活著。現在我寫這封信給妳,是想明白我生命中的曾經,我們共同活過的曾經。」
  我讀到這句話時忍不住潸然淚\下。
  Gorz本來不想出版這本書,因為他原本只為了Dorine一個人寫。但後來他還是交給出版社,Dorine也沒反對,只堅持英文譯本一定要在她死後才能出版。書甫出版,馬上在法國成為暢銷書。熱銷原因,我想是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純粹的愛並不存在於世上,但Andre和Dorine證明了它不僅存在,而且是真正的至死不渝。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