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剝洋蔥教養法:落實不打罵育兒的三個心法

剝洋蔥教養法:落實不打罵育兒的三個心法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撥雲見月抽絲剝繭,那差事指日可待
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勤練習必有所成

  當你翻開《剝洋蔥教養法》,便打開了一種可能性——不打罵小孩的可能性。本書分享的是,不打罵小孩是有可能的,要加以落實也是有方法的。在育兒的日常中,之所以會打罵,往往是因為前面有事發生,那事才是焦點,若能培養「剝洋蔥」的習慣,將有助釐清和處理問題的癥結點。想真正落實不打罵育兒,並不是靠捏大腿、翻白眼或說氣話,而是憑藉「納猜試」(那差事):接納、猜想及嘗試。

  接納、猜想及嘗試,是作者楊鎮宇從自己帶兩個孩子的育兒經驗,以及多年來參與親子共學團,和許多家長小孩相處的過程中,慢慢提煉出來的三個心法。本書的思路架構便由「接納篇」、「猜想篇」及「嘗試篇」組成,這三大篇將分成九章循序漸進來談,用以回答「如何做到不打罵育兒」這個問題。在這九章中,將介紹實用的概念,也分享豐富的技巧和生動的案例。

  【接納篇:當鏡子,不當警察】
  親子互動的時光,無法快轉,也急不得,小孩的成長需要時間,大把大把的時間。大人當鏡子,鏡映小孩的狀態,接納小孩的狀態即可。不行、站好、不要動、快一點,好比警察下命令。這類語言若成為大宗,充斥在小孩的生活中,久而久之他會跑給你追,就算身體跑得沒你快,但他的心靈肯定遠颺。更何況有朝一日,他會長大,身體會跑得更快……。

  【猜想篇:當偵探,不當法官】
  古人說得好,清官難斷家務事,但在親子互動中,有事發生,層出不窮的家務事,如何是好?對、不對、好、不好,好比法官判案,小等一下,法槌且慢敲下。若沒有先猜想事情之原委、心情之轉折,若沒有偵探抽絲剝繭找線索,如何破案?

  【嘗試篇:當陪練員,不當唐三藏】
  小孩成長,磕碰難免,這時身旁若來了個唐三藏,朗朗念經,成長路上一路碎念沒有停嘴,小孩摀住耳朵或關上心扉,也是可以想見的了。小孩若事事不敢嘗試,錯是少了,但對也不會增加,不如鼓勵且陪伴小孩做嘗試,這就是陪練員的任務了。

  當大人練習接納、猜想及嘗試時,無形中也在經營一種氛圍,就是我們相信誠實、創意和勇氣很重要,並且練習身體力行,這是可以影響小孩的地方。相反地,如果以打罵為主,小孩養成的慣性是害怕、壓抑和爆炸,他們信奉的價值觀會是比誰拳頭大,習慣訴諸武力,而不是論之以理、動之以情。談情感需接納,論道理靠思辨,臺灣社會以前沒有這習慣,所以許多大人才會認為,帶小孩怎麼可能不打罵,無法相信這個可能性,因而不習慣去嘗試。

  教養就像剝洋蔥,剝到最後,不會是虛空。關於不打罵小孩的可能性,我們相信是存在的,你呢?如果你願意嘗試看看,那麼,來吧,跟著我們一起啟程!

共感推薦

  「這是一本關於改變與實踐的教養書。
  改變觀念與價值實踐的事,從來沒有一次就能成功的。
  這本書談的是關於親子共學的教育觀,在每次你想要打小孩時,你沒有打。在每次想要罵小孩時,你沒有罵。在每次你想要威脅小孩的時候,你沒有威脅。在每次你想要嘲弄小孩的時候,你沒有嘲弄。每一次累積成每日,每一日累積成每週,每一週累積成每月,每一個月累積成一年。日日、月月、年年,當每個被打罵、想打罵的自己改變了,那我們改變了,家庭改變了,社會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
  當孩子長大了,我們也才能繼續的期望,改變能繼續的『堅持』,一直到台灣是個待人平等、對人尊重的社會。
  那就從今年、今月、今週、今日、今時開始做起,未來孩子們才能在我們的身上、行動中見證到『堅持』的典範。」——郭駿武(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辦人)

  「這本書紀錄並整理了作者在親子共學場域,帶領家長實踐不打罵的教育時,遇到的最常見的困境。對於這些棘手的日常親子相處困境,不僅提出解方,也提出觀點;觀點以多個不同領域的作者的經驗與論述得到驗證,你以為在談教養?其實在談教育;以為在談教育?其實也是一種思維方式與生活態度。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感覺每一個例子都似曾相似,彷彿才剛發生在身邊一樣,鎮宇與親子共學的家長一起實踐一種可能,不拘泥在『打罵或不打罵』的選項,也不是用令人嚮往的美好畫面來吸引人,而是從『如實』的面對成人自己的情緒與困境作為起點,用貼近真實生活的實例,一步一步走出不同以往的可能,既真實又扎實。親子共學用十年來陪伴上千個家庭的經驗來見證,這本書絕不是說說而已!」——閔柏陵(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

  「大家是否曾經歷過,隨著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大人看著索然無味的事物,在孩子好奇和探索的視野中變得新奇和趣味。那個『看見』的驚喜,會讓人警覺到:原來我們的理所當然,是因為在社會中不斷被規範沖刷、洗禮,過往經驗剝奪了我們的好奇、框架住對世界的認識,也狹隘了對人與事的理解。
  隨著楊鎮宇的《剝洋蔥教養法》看孩子,會發現那些讓大人覺得無理取鬧、或是需要管教的孩子行為表現,裡面有許多不被大人理解的需求,以及伴隨而來的情緒;也有很多我們曾經是小孩時,那些一直被要求、被指責、被怒罵的委屈和恐懼,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愛孩子,而不會礙了他。
  因為初來到這個世界的不理解,孩子對一切感到好奇;初為媽媽或爸爸的我們,是否也能帶著好奇更理解孩子,一層一層剝開洋蔥,看見孩子、也看見自己。」——林詩涵(島呼冊店管家、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雲嘉平日團領隊)

  「這不只是一本教養書,更是一本學習和自己情緒相處的修養書,剝洋蔥教養法不僅適用於對待小孩,更適用於對待自己和身邊所有人。書中強調無條件地接納、開放性猜想、不間斷地嘗試,這些看似迂迴繁瑣的互動方式,卻是同理他人的關鍵技巧。打罵小孩所展現的往往不是權力而是管教上的無能為力,很多人會說我們都是這樣被打罵長大的,現在還不是過得好好的,事實上,我們可能只是身體長大的小孩,從來就不曾被好好的對待,也沒有機會妥善安頓自己的情緒與內在。帶著社會學關懷與訓練的鎮宇,親身實踐了不打罵的教養方式,從書中我看到的不只是一種理想的教養方式,而是關乎著我們想要的未來,一個更人性、更有溫度、更能溫柔對待的理想社會。」——許雅淑(大學教師、自由譯者)

  「當孩子誕生的瞬間,父母的心願是什麼呢?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陪他面對生命中的各種起伏,但隨著忙碌的日常與孩子自我意識反抗期到來,對孩子的叱責打罵也開始出現。書中有段寫道『有些大人認為:打罵,小孩才聽得進去:賞罰,小孩才有動力做事』,這就像是『奴隸的信條』,讀來怵目驚心,但卻不自覺日日發生。我育兒定居的日本,各地方也積極推動『愛之鞭 ,消失作戰』(愛の鞭ゼロ作戰),顯見台日的父母都有強烈意識,努力追尋不打罵孩子的行動方法。身為父親及不打罵實踐者的鎮宇,與親子共學團父母們,親身行動多年,深知知易行難,特別編輯『練習題』,手把手陪著我們,一步一步理清深層意識,進而能知行合一。我們願意放下一手鞭子、一手紅蘿蔔,拿起鎮宇的「剝洋蔥」新選項,找回孩子誕生那刻愛的初心嗎?這份初心也將成為台灣持續走向不打罵社會的重要動力。」——許秀雲(曾為博物館研究人員、現於大阪半X半媽全職育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鎮宇


  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仔腳出身。高中上課常心不在焉,班導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

  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著有《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剝洋蔥教養法:落實不打罵育兒的三個心法》。

  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繪者簡介

楊姍霓


  1995年於臺灣新竹出生,曾在教育界任職近四年,現為NPO兒童故事品牌行銷及podcast《故事小苗探險隊》製作人。

  從小愛塗鴉,筆記常常被借去看,網路暱稱作「筆記女孩」。個人創作繪本《白米米的大發現》。
 

目錄

前言  撥雲見月抽絲剝繭,那差事指日可待
打罵本身不是問題,死抓著打罵不放才會是問題
打罵之前,發生什麼事?
不打罵,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第一篇  接納:當鏡子,不當警察

第一章  不打罵,有什麼用?

常見方法(一):適度體罰——有用,也有副作用
常見方法(二):責罵——小孩不敢信任自己的感受
常見方法(三):轉移注意力——問題還會來,能力也沒鍛鍊到
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如實面對,才是改變的起點
達賴喇嘛也會懊悔

第二章  小孩講不聽,大人怎麼辦?
主張(一):決定——小孩時常「被決定」,會沒有信心
主張(二):評價——小孩時常「被評價」,可能會致命
主張要附上理由
給感受一席之地
接納心情就是處理事情的一部分
事情加心情
概括用語易生誤解
問事實,有助覺察

第三章  同理感受,不等於同意行為
情緒不是壞蛋,是彩蛋!
區分行為與思想,區分小孩和大人
同理是,和小孩的感受站在同一側
問題是,怎麼跟小孩的心情接上線

第二篇 猜想:當偵探,不當法官

第四章  好奇心就像X光

「往前好奇」和「在後評論」,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比例問題
有情緒很正常,了解原因最重要
剝洋蔥的練習隨時可做
看行為裡頭的心情
往前回應需求,而非在後回應主張

第五章  先體驗,再談觀念
不體罰的體驗
他的情緒大海,他當主人
「你現在才知道喔」
他的體驗,而非你的觀念,才是學習的起點
真正叫你醍醐灌頂的,只能是一段經歷
教育,就像是學習者精神主體的接生婆
皮皮想拿天花板的螢光星星

第六章  猜想比答對還重要
帶有預設的提問:小孩不易跳脫大人的預設
點出預設的猜想:你是因為______,所以______嗎?
貼近事實的猜想:我有注意到______,發生什麼事情了呢?
落實「猜想比答對還重要」是一場教學革命!
「人類為什麼會來到地球呀?」

第三篇 嘗試:當陪練員,不當唐三藏

第七章  擴充,而非禁止
千斤頂
副駕駛
上路

第八章  找共識,而非拚輸贏
理解——心情和思維
拆解——行為和動機
標準解——不是聽大人的,也不是聽小孩的,而是聽道理的

第九章  甲地學,乙地用
跟生活的關連
問題導向的教學
用已知應對未知

結語  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勤練習必有所成
後記
參考書目
 

前言

撥雲見月抽絲剝繭,那差事指日可待


  歡迎光臨!你翻開這本書,看到這一頁,就打開了一種可能性——不打罵小孩的可能性。這本書要談的是,不打罵小孩是有可能的,而且落實這件事也是有方法的。

  你或許會訝異,真的假的?不打罵真的可行?我的一些親友聽到不打罵小孩這主張時,一臉不可置信,他們的表情,好比在說,你們這群主張練習不打罵小孩的大人,是當湯姆.克魯斯在演《不可能的任務》嗎?

  其實,你的反應跟李雅卿一樣。她是體制外學校種籽學苑的創辦人,她的孩子唐鳳(臺灣最知名的自學生、臺灣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小時候不適應學校教育,轉去德國讀中學。德國的學校老師不打小孩,讓唐鳳和媽媽李雅卿都不太敢相信。

  那是一九九○年代的事。當時,李雅卿還專程去問一位德國教授,你們德國老師真的都不打小孩?那教授回說,二、三十年前還有打,後來班級學生人數減少,現在不打小孩了。

  在臺灣,主張不打罵小孩的歷史至少也有一百年了。臺灣一群留日學生在東京創辦《臺灣青年》雜誌,在一九二○年十二月號中,〈體罰與臺灣的學校教育〉這篇文章便問道:「真的不用鞭子就無法教育臺灣的學生嗎?」一九四六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即電令:「全省各中小學校,應即一律廢除體罰。」但體罰情況仍普遍,官方也多次重申禁止體罰,一九五一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再次宣示:「嗣後如再發現國校教員懲罰兒童害及身心情事,諸校校長應受連帶處分。」而實際情況呢,回想我們的成長歷程就知道了。

  現在的臺灣社會,普遍還是不太相信「不打罵小孩」的可行性。學校是立法禁止體罰了(二○○六年《教育基本法》修法,明文規定禁止體罰),但實際上從幼兒園到高中,仍不時傳出體罰的新聞。而家庭呢,根據兒福聯盟在二○二二年十一月做的調查,有六成家長曾對小孩體罰或使用言語暴力。

  還有,也是在二○二二年十一月,育兒教養平臺「媽咪拜MamiBuy」在臉書粉絲專頁貼篇短文:「別再打小孩!研究:對大腦神經發育有負面影響!未來產生焦慮、憂鬱風險恐增加。」底下三百多則留言,九成留言表示疑慮,諸如:

  「不是每個孩子適用愛的教育。」
  「好好說小孩不聽還學你說話,又不能打,請問是要怎麼教?」
  「寫這文章的人是不是沒有跟孩子相處過。」

  看到這裡,你覺得「不打罵小孩」是可行還是滯礙難行?

  打罵本身不是問題,死抓著打罵不放才會是問題

  不打罵小孩,之所以不可行(或滯礙難行),我認為關鍵是經驗和慣性。我所工作的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目的在於經營一個平臺,邀請願意練習不打罵小孩的家長,互相交流,讓「不打罵小孩」這件事,有機會落實在日常生活。

  有次,一位德國爸爸阿恩跟他太太參加我們的共學團,他中文很好,我就好奇問他,你們德國家長真的都不打小孩?他提了個「三代排毒」的說法,讓我印象深刻。

  阿恩於一九八○年代出生,他爺爺是二戰老兵,習慣打罵;他爸爸當醫生,經歷德國一九六八年學生運動的風潮,觀念上認同不打罵小孩,但有時情緒上來,有幾次動手打小孩的經驗。

  阿恩說,他跟爸爸的關係現在很親近,因為當年爸爸情緒失控出手打他之後,會很認真、很真誠地跟他說剛剛的事,也會道歉。因為這些經驗,讓阿恩相信爸爸有在努力。

  等到阿恩自己有了小孩,他覺得不打罵小孩很正常,他小孩現在兩歲多,和所有小孩一樣,會有各種狀況發生,阿恩說他有時還是會有情緒上來,冒出想揍小孩的念頭,但他沒有出手。他說自己沒出手,是因為他相信他當下有情緒,但能夠轉換念頭。阿恩的第一個反應是可以做轉念;他爸爸理智上知道別打罵,但情緒上來,還是有慣性,那是過往種種經驗的累積;而他阿公可能第一個反應就是直接出手打罵了。

  有情緒上來,要嘛壓制自己的情緒,不然就壓制小孩的行為,阿恩認為要調整這慣性,需要歷經三代,他阿公第一代,而他是第三代了。

  一九九○年代的德國學校和家庭,已經不太打罵小孩,就像唐鳳在德國學校的經驗,還有阿恩的成長經驗。可是我們臺灣呢,歷經近四十年的戒嚴體制,雖然現在政治體制民主化了,但在日常生活互動上,威權的慣性還是在。可能許多大人在觀念上認同不打罵小孩,但成長過程中,被打罵的經驗仍是大宗,慣性上還是習慣打罵,因此在與小孩互動時,要落實不打罵,才會顯得處處滯礙難行。

  我認為,打罵小孩是「方法」,不是「目的」本身,應該不會有人主張看到小孩就要打罵吧?之所以會打罵,肯定是因為前面有個事情發生嘛,那個事情才是要處理的問題。打罵本身不是問題,死抓著打罵不放才會成為問題。而且這個死抓著打罵帶來的問題,會掩蓋原先的問題(前面發生的事情),讓情況更複雜難解。

  打罵之前,發生什麼事?

  打罵是因為前面有事發生,那事才是焦點。要怎麼處理那事,就需要培養「剝洋蔥」的習慣了。嗯,我不能只提主張,而沒有舉例說明,那麼就舉我在寫作這本書的期間發生的一件時事來說明吧。

  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網紅酪梨壽司在她的臉書發文一則,大意是,小孩有許多行為令她被「推入深淵絕境」,她打小孩,小孩大腿瘀青,社會局社工上門關切,她說沒有要合理化暴力行為,「錯了就是錯了,我會反省改進,把這麼難堪的事寫出來,就代表我下了絕不再犯的決心。」

  有人替體罰的家長緩頰,說「沒經歷過真的不懂怎麼可能會被孩子逼成這樣」、「這樣到底該怎麼教才好」等等。當然,遇到小孩的生活常規和課堂學習,問題一大堆,是真的很苦惱。

  有人反對體罰,說這樣違反人權、對小孩不好。當然,小孩被打,對小孩不好,對大人也不好,打完消了一點氣,接著又會冒出其他心情,可說是此消彼長,比打地鼠遊戲還刺激,而且,原本的問題還不見得有處理到。

  有人反對體罰,後頭有人提出資格論,說你沒生小孩,不知道帶小孩的辛勞云云。這……就轉移話題了,問題是「體罰的作用與副作用」,怎麼會變成「提主張的人有沒有生小孩」?

  有人主張體罰,說不打不知道怎麼消氣,比如,「現在不打不教好。難道要讓別人說是恐龍家長還是小孩沒教養嗎」、「那有人關心過媽媽的身心嗎」、「不打就換自己氣到中風」。這……也有點轉移話題了,問題是「體罰的作用與副作用」,怎麼會變成「把小孩當沙包,家長才能消氣」?

  打或不打,都是因為前面有事發生。打了,有速效但效用會遞減,而且治標不治本,前面的事情只是暫時消失,之後還是可能在其他事上冒出來。打地鼠遊戲再次啟動。就算不打,前面的事情還是在,還是等著看是要怎麼處理。

  輿論比較多討論「應該」打或不打,以及「人」(家長或小孩)辛苦或難纏。至於「實際」情況的勾勒,還有這「事情」怎麼處理,比較少討論。這種情況可謂後勢討論熱烈,前因乏人問津。

  我們回頭來看酪梨壽司的貼文,她有提到小孩的行為,羅列如下:

  在家裡的部分。不寫功課、不洗澡、不睡覺、起床氣、不穿衣服、不起床、不吃早餐、不收玩具。

  在學校的部分。進教室慢吞吞、上課不專心(東摸西摸、玩寶可夢卡或橡皮筋)、違反老師的規定帶玩具去學校。

  在家裡準備去學校前的部分。早上六點到七點,兩兄弟連續一小時「各種胡鬧」、「吵個沒完」、「躲在主臥的窗簾後打鬧」。

  酪梨壽司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

  一、說後果。「不想寫功課就早點收書包睡覺,不過明天到學校老師可能會讓你下課繼續寫。」後續情況是,小孩哭說:「我不想寫我不會寫。」「我才不要下課寫!」

  二、打。小孩「躲在主臥的窗簾後打鬧」那次,大人說:「當下我徹底崩潰,各打了兄弟倆幾下屁股(挑大腿肉多不傷及筋骨之處下手)以示懲戒,再請爸爸送去上學。」

  三、猜想行為的由來。酪梨壽司跟學校老師討論後,猜想小孩的一些行為問題,原因可能是:國字難、作業考試變多、考試錯誤很多要訂正、不守常規被老師提醒警告造成自尊心受挫。

  關於這個打小孩的討論,行進軸線可能有兩種:

  第一種,躉繳處理。小孩有狀況若干,大人歷次情緒疊加,最終一次處理,總爆發。就像買房子,不用每月付房貸,一次繳清,躉繳是也。這是種大戶心態,極有可能常去吃大戶屋。

  第二種,分批處理。一次處理一個小行為,描述行為,猜想行為的由來(跟酪梨壽司與學校老師討論的方向類似)。這樣處理,看似曠日廢時,實則扎實。一次一次都處理到,就不用累積情緒,直到躉繳的那一天到來。

  總的來說,大人處理小孩的生活常規或課堂學習等問題,主要是在行為之上壓制(打),或是在行為之後說後果(說多了會變唐僧),這容易走向躉繳處理的軸線。而針對行為本身做描述,以及猜想行為背後的由來,走的則是分批處理的軸線。

  一次針對一個「行為」,先不評價(你△△、你就是□□□、你整天只會◇◇◇◇)或壓制(打或罵),也不說後果(唐僧模式一啟動,小孩耳朵變大洞),而是描述行為本身。例如「我有注意到,你______(某個現象),是遇到什麼問題嗎?」如此這般,與小孩開啟對話。如果他不太想講,那有可能是他怕被罵,稍一不慎就慘啦,還是少說為妙。這時,就是親子關係重建的好時機也。

  接著,針對行為背後的由來,提出一些猜想。如果是小孩覺得「國字難」,那就是學習上的問題了,想辦法偵測小孩是哪邊卡住,哪個環節沒熟練,這麼一來,就進入猜想與嘗試的循環狀態,這就是教學問題,而不是要不要體罰的問題了。

  因為,重點不是要不要體罰,而是,體罰之前,發生了什麼事。那個事情,怎麼面對、怎麼處理,的確是很考驗。但是,如果有方法處理到,就不用體罰,不用躉繳,也不用當大戶啦!

  也許你會問,那有什麼方法?對,往這方向設想就對了。

  總之,問題不是要不要體罰,而是發生什麼事?那個事情要怎麼處理?這一步站穩,你就站在體罰的旁邊,多試幾次,就有機會把體罰從處理事情的選項中擠開了。

  在這個世界上,帶小孩、教小孩的方法,如果硬要分,可以分成兩種。不是「要體罰」和「不要體罰」,而是「體罰」和「其他」。不管打這打那怎麼打的體罰,說穿了就是一種嘛,至於其他呢,有無限多種!

  不打罵,不是終點,而是起點

  這本書要討論,怎麼面對和處理大人跟小孩互動過程中的種種事情,不打罵是起點,不是終點。

  我們共學團主張不要打、罵、威脅、恐嚇及利誘,因為,用壓抑和交易作為教育手法,讓人不可思議,唯有接住與協助,才能成為孩子的支柱。除了這五不,現在,我們更進一步提出三要——要接納、猜想及嘗試。

  如果大人想落實不打罵對待小孩,總不能一直翻白眼、捏大腿吧?而且,跟小孩互動時,大人凡事都放著,不說話也不動作,這也是不可能的。如果這樣,就真的變成「放任」、「沒有在教」了。

  所以,不打罵得靠什麼?要靠「納猜試」(那差事),這主張是怎麼來的?是從我自己帶兩個小孩的經驗,以及帶共學團這七年來和許多家長小孩相處的過程中,慢慢提煉而來的。

  常見對待小孩的方式,就像「警察、法官、唐三藏」。坐好、站著、不要動、快點,都像警察在命令犯人。對、不對、好、不好,像是法官在審判。至於唐三藏呢,就是念經,碎碎念,一路沒有停嘴。

  「鏡子、偵探、陪練員」則有助於落實不用打罵對待小孩。像是鏡子般,鏡映小孩的狀態,這靠的是接納。接著,猜想事情發生的由來,也猜想心情的由來,抽絲剝繭找線索,就像偵探。最後,鼓勵且陪伴小孩做嘗試,而不是讓小孩因為怕犯錯而不敢嘗試,這就是陪練員的任務了。

  這本書有三大篇,分別是「接納篇:當鏡子,不當警察」、「猜想篇:當偵探,不當法官」、「嘗試篇:當陪練員,不當唐三藏」。這三大篇會分成九章來談,用來回答「如何做到不打罵育兒」這個問題。在這九章中,我會談概念,也會談技巧和案例。有大鈔那當然好,但是過生活嘛,揣些硬幣在身,用起來也方便。如果概念像大鈔,那技巧就像硬幣了,比較找得開呀。

  當我們大人練習接納、猜想及嘗試時,無形中也在經營一種氛圍,就是我們相信誠實、創意和勇氣很重要,並且練習身體力行,這是我們可以影響小孩的地方。相反地,如果以打罵為主,小孩養成的慣性是害怕、壓抑和爆炸,他信奉的價值觀會是比誰拳頭大,習慣訴諸武力,而不是論之以理、動之以情。談情感需接納,論道理靠思辨,臺灣社會以前沒有這習慣,所以許多大人才會認為,帶小孩怎麼可能不打罵,無法相信這個可能性,因而不習慣去嘗試。

  關於不打罵小孩的可能性,我們相信是存在的,你呢?如果你願意嘗試看看,那麼,來吧,跟著我們一起啟程!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716425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八章  找共識,而非拚輸贏
 
下午四點多,公園鬧哄哄,全是小孩們嬉戲、笑語、嚷叫的聲響。每個遊戲設施都有小孩在玩,後頭跟著幾個排隊的小孩,空地上則有孩子們奔跑竄跳。
 
一圈一圈的大鐵圈,遠遠望去像個大型毛毛蟲。從地面爬入大毛毛蟲的肚子,拾級而上,可以通往空中吊橋。五歲的米米跑跳到大型毛毛蟲底部,準備往上爬。此時,另一側,也有個與米米年紀相仿的女孩跑來。
 
兩個女孩動作一致,鑽入大型毛毛蟲的肚子,同時往上爬。到了通往空中吊橋的出口時,卡住了。洞口太窄,只能容納一人通過。如同白羊和黑羊在獨木橋上相遇,兩個女孩在只能容一人通過的洞口前,對峙互望。我在不遠處看到這情況,心裡冒出一個念頭:我需要過去協助嗎?
 
她們兩人的臉孔距離只有一個拳頭寬,眼睛盯著彼此,都沒有言語。僵持了五、六秒吧。我走近一兩步,心裡又冒出另一個念頭:我需要說點什麼嗎?在大型毛毛蟲的肚子旁,我有點緊張……。
 
緊張的時刻,在人際互動間很常見,小孩間的互動、親子互動、成人間的互動,都滿常見的。主角、配角或旁觀者,我們都擔任過,甚至有過公親變事主的經驗。
 
「阿公欲煮鹹,阿嬤欲煮淡,兩個相打弄破鼎,依呀嘿都隆東七咚嗆,哇哈哈,哇哈哈。」意見不同,甚至產生摩擦和衝突,童謠〈天黑黑〉唱來歡樂,但實際生活遇到時,可就傷腦筋了。
 
小孩玩盪鞦韆,後面排隊隊伍都可以舞一條龍了;小孩佔據樓梯上方,不讓其他小孩上來;小孩說阿明可以玩,阿華不可以玩;小孩為了玩遊具,臭訐六譙甚至起腳動手……。諸如此類,家長心累。介入嗎?要說什麼?對方小孩是不是欺負我家小孩啊?那小孩怎麼可以這樣?對方家長都不用出面處理?算了,再觀察看看,先放著好了?我沒處理,其他大人會不會覺得我在放任小孩?
 
常見情況一:大聲嚷嚷或不語閃離。公園是大家的,你怎麼霸佔那麼久。算了、算了,趕快帶小孩離開是非地,不跟你這種恐龍家長計較。
 
常見情況二:強迫或委屈。欸,你要分享呀!哼,每次都要我讓別人。
 
不使用打罵威脅利誘對待小孩,怎麼處理這些人際紛爭?怎麼尋求共識?一直放著就好嗎?
 
大型毛毛蟲的肚子旁,我望著兩個女孩在只能容一人通過的洞口前對峙,我有點緊張,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8/20
|
電子書
一個又一個貼近生活的故事,
還有作者溫暖又幽默的筆觸,
讓人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看下去。

接納、猜想、嘗試,作者取名做「那差事」,是可愛的三個步驟,幫助我們應對孩子在生活中任何棘手、難耐的瞬間。

其實,除了第一直覺反應,我們都還會有更好的做法!

謝謝作者的這本書,給了我很棒的啟發,也期待在未來教育路上,用書中的方法,陪伴孩子,創造更溫柔友善的社會。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親子教養、童書、國中小】三采電子書展|電子書單本88折、兩本85折|設計我想要的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_加碼
  • 三采尋寶記套書加碼
  • 世界閱讀日(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