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

內容連載 頁數 1/8
「親密關係」這本書企圖回答一個核心問題:「親密關係是否逐漸成為現代人私生活的基本特徵」。為了回答這個問題,Jamieson首先澄清親密關係的本質,梳理親密關係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可能展現,並藉著回顧現有的研究證據,批判目前的主流理論與想像的謬誤,以確定她最後的答案。

Jamieson所討論的親密關係,強調「藉由交談、聆聽、分享想法、顯露感情,而維持一種深切的認識與了解」(第七章)。這種形式的親密關係,強調在互動過程中揭露自我,表達自已的情緒與感情,進而建立起情緒上的親近、平等與承諾。Jamieson從大眾閱讀的浪漫小說、口耳相傳的故事,以及社會評論家的敘述中,發現揭露式的親密關係,被說成是一種理想的、已經付諸實踐的私生活方式。這些說法暗示,在現代社會中,其他形式的親密關係變得較不重要。她特別重視的親密關係,乃屬於行動層次—在實際行動上表現出對伴侶的關懷、照顧與分享(特別是在家務分工方面)。這兩個對比的向度—「情緒的」與「實踐的」親密關係,是極具啟發性的分析架構。以往心理學者在界定親密關係時,也強調過類似的面向(Cramer 1998)。例如Rubin(1970)的古典研究,就以「親近-依賴感」、「願意幫助」及「排他性-佔有性」,做為測量浪漫愛情(romantic love)的三個主要向度。但是,Jamieson的看法是,親密關係的實現,很難僅由情緒上的親近來完成,實踐層次的關愛與照顧是必要的條件。Jamieson較細膩地分析了這些面向,她從社會變遷的觀點指出,特殊的歷史情境致使親密關係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

親密關係並非僅存在於「異性戀」伴侶之間,現代社會的親密關係,不能侷限於家庭主義的意識形態,其實親密關係擴展到諸多日常生活的關係上—不僅在伴侶(不論是同性或異性伴侶)之間,而且也在親子、手足與朋友之間。親密關係的廣泛影響,超過了理性化與現代性的理論(例如Parsons)所允許的範圖(這些理論錯誤地假設現代社會的生活為理性的組織所侵入與支配)。Jamieson多方取材,充分地討討論各種社會情境與社會團體的私人生活,描述各類樣式的「人」與「情」。不論是個案研究,或是大樣本的社會調查,所呈現出來的親密關係形式遠非傳統的偏狹的家庭主義觀點的研究範圍所能涵蓋。這本書討論的社會學現象,因此顯得特別琦瑋繽紛,多彩多姿。

許多研究者在討論這些私人關係的議題時,常不自覺地過度浪漫。不過,Jamieson謹慎地避開這樣的想像。基本上,她質疑Anthony Giddens(1992)的理論。Giddens認為親密關係傾向於產生伴侶式的配偶或同居者,強調平等與知心的特質,因此朋友、親戚,乃至親子之間,都愈來愈表現出類似同等地位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乍看之下,私人的日常社會結構,像極了一個個的道德社區,在現代性與理性的支配下,仍然堅持另一種生活方式。Giddens以辯證方式,論述這樣的親密關係。就實踐後果而言,熱切追求親密關係,致使人們不斷地檢視,甚至懷疑自己的親密關係的純度或理想度。很弔詭地,強烈的親密關係卻導致脆弱、不穩定的關係。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