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8
推薦序 - 創造3%優勢差距的策略

文/李吉仁(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台大EMBA執行長)



自從2004年4月,有機會邀請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到台大EMBA的「高階管理」課堂上,討論聯強國際的營運模式與成長挑戰以來,我對進一步發展聯強國際這個個案,便抱著濃厚的興趣。尤其,聯強國際在過去十年(1995—2004年)能夠以每年將近35%的複合成長率,在競爭激烈、日趨微利的資通訊產業中勝出,成為亞太市場的通路領導廠商,而聯強國際更躋身為台灣的十大品牌,這自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策略個案;個人認為若能將聯強國際的成長經驗,轉化成經營管理的學習素材,不僅可以嘉惠學子與社會大眾,更可以將台灣企業的管理經驗帶上國際知識舞台。



本書的正式出版,一定程度滿足了這樣的需求。作者郭晉彰先生跟隨杜總裁多年,不論是對聯強國際的經營模式與成長歷程,或是杜總裁的經營思維,都有精準的掌握,相信可以提供讀者如親身走過聯強國際成長軌跡的學習感受。為協助讀者在細嚼內文之前,能夠對書中的內容有較為結構化與理論性的解析,以下便分別從創新經營模式、資源承諾與管理、與組織領導力等三方面,來討論聯強國際能夠成功建構其通路王國的重要因素。



創新經營模式 競爭優勢的基礎



解析一個企業的營運模式,必須從其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了解起。聯強自從1990年初期決定由電子元件的品牌代理商,開始轉型為專業通路商,其核心價值主張也隨之轉變成提供經銷商無庫存負擔、即時供貨的配送服務,也就是「賣多少、補多少」的服務。此一價值主張迥異於傳統通路商所採用的塞貨策略。後者這種以高進貨量換得低進貨成本的「行規」雖行之有年,卻容易造成需求鏈(demand chain,即產品出廠後到使用者手中的價值鏈活動)上的供需量失衡,供需資訊更被嚴重扭曲,只要存貨跌價的速度快,閃避不及的廠商便很容易被「燙傷」。



聯強「賣多少、補多少」的價值主張,觀念看似簡單,但策略的實現必須有多品項、多品牌的產品組合,以及有效率的物流系統與運籌中心的支持,方能讓貨源與經銷商這兩個「池塘」的風險,透過聯強的運作體系去調節,從而降低整個需求鏈的存貨風險。為了實現這個策略,聯強自1993年以來,陸續在林口等地建構自動化倉儲運籌中心,以及一百三十輛能夠進行一日三配的物流車隊,此一高密度與高涵蓋率的物流實力,遂成為其競爭優勢的基石。



隨著物流與運籌體系的成型,聯強於1994年開始利用逆向物流的概念,切入資訊產品快速維修的服務範疇。由於維修的根本問題在於等待送修與修好後等待送回的時間過長,有了物流與運籌體系的支持,以及邊做邊學的建構維修體系,聯強將原本難以獲利的維修活動轉化成專業化的競爭優勢。此一優勢不僅讓經銷商與供應商逐步「放棄」了維修活動的控制權,更讓提供維修成為產品配銷的附加價值,而當競爭對手無法在短期內複製其維修的後勤架構時,聯強所推出的「三十分鐘完修」、「手機兩年保固」等訴求,形同墊高了競爭廠商的經營成本。2000年後,聯強更將其附加維修的優勢,用「聯強貨」的概念轉化為通路品牌價值的基礎。至此,以效率物流與精準運籌為基礎的優勢,逐步轉化成競爭的阻絕機制(isolating mechanism)。



相對於戴爾電腦(Dell)在1985年以依單生產(BTO, Build to Order)模式,有效降低了供應鏈的存貨水準,從而成為個人電腦市場的盟主,聯強的創新營運模式,其實可以稱為需求鏈上的DTD(Deliver to Demand)模式,也讓聯強得以登上亞太地區3C專業通路商盟主的寶座。由此可見,創新經營模式對競爭優勢的形成與成長的重要性。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