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1
《心經》釋義
觀自在菩薩在深遠玄妙的宗教冥想中,體會到宇宙和人生的最高道理,同時也參悟了萬物存在的真相。
他深深地領悟到:原來在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恆久存在的,也沒有事物是獨自存在的──這就是「空」的義蘊。
「空」涵蓋了一切存在的真理,包括看似無可置疑的「我」。
若把「我」分解開來,不過就是身體與心理作用的結合而已。然而,身體拒絕不了老、病、死。這個沒有完全自主能力的「我」,真的可以稱為「我」嗎?
心理可以感受到苦與樂,並由此產生各種思想,促成各種意向和行動,最後重組我們的體驗,建構出我們對高下、長短、美醜等概念的知識和判斷。這些由意識推動的心理作用,乍看確實像是真實的「我」,可是,在連綿不絕的情緒起伏中、在頃刻萬變的思想之流裡,「我」究竟可以定住在哪一點上呢?

我們以為牢不可破的「我」,其實是建立在沒有堅實基礎的流沙之上。它由意識所幻現,只是一個虛無飄渺的倒影。
如果以為「我」是真實不虛的,並且為了執取一個虛假的「我」,而生起憂悲煩惱,豈不是愚不可及嗎?
但若能徹悟到這一點,了解到我們一直顛倒了事物的實相,就會豁然開朗,湧現出超拔苦惱的智慧。
舍利子啊!
事物雖然有可見的形貌,卻不是實在、獨立,和不變的;換言之,它的本質是「空」的。但是說事物是「空」的,並不等於說它真的空空如也,一無所有。
宇宙生滅興替的定律,是建立在眾多條件的臨時聚合之上的。因條件聚合而暫時呈現的現象事物,我們不能盡說它是虛假的,不可以斷然否定它的存在。

正如微風吹起波浪,而水的濕潤性質可與波浪如影隨形一般;「空」的性質也一樣,它總是與因緣和合而成的現象事物,一體並存。
一個離開現象事物的「空」,不但無法想像,而且不過是子虛烏有的構想。因此,事物雖然沒有實在性、獨立性和不變性,但事物的這些性質,不在別處,而正正體現在事物本身。
一切有形相的事物本身就是「空」的;而「空」也正是有形相的事物。
乃至於我們意識裡的感受、思想、意向、認知,都無一例外,它們雖宛然是真,而實際上卻是虛假的表象。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