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9
電影的自由度──李安 Freedom in Film   
1993年李安憑其第二部作品《喜宴》在影壇嶄露頭角,這部簡樸的華語電影以七十五萬美金的低廉成本完成製作。而恰巧十年之後,李安的《綠巨人浩克》(Hulk)殺青上映,此齣好萊塢暑期主打強檔的預算已可動支至一點六億美金。李安從一介拍攝低成本獨立電影的華語電影工作者,躋身至好萊塢一線大導的創作歷程,似乎是布魯斯.班納(Bruce Banner)變身為綠巨人浩克的寫照,但是從多方說來,李安的轉型過程因其每部電影的不斷創新、一再嘗試不同類型和勇於邁向新的戲劇領域,顯得更具戲劇性。

李安1954年誕生於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童年時因父親擔任高中校長一職,隨父環島調派在台東、花蓮及台南度過。一九七○年代就讀國立藝專(今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時期,李安看了許多華語片和外語片,如《畢業生》(The Graduate),對他產生巨大的影響。不過真正在電影上的啟蒙則來自柏格曼(Ingmar Bergman)1960年的《處女之泉》(The Virgin Spring)。藝專第二年,他向來自香港的同學買下第一台8釐米攝影機,開始拍攝業餘作品,包括黑白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懶散》。二十三歲時李安前往美國繼續學業,於伊利諾大學戲劇系主攻導演,取得藝術學士學位(B.F.A in Theater Direction),之後來到培育眾多名導如馬丁.史柯西斯和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的名校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在此期間他與同窗如史.派克李(Spike Lee)磨練身手,並製作幾部16釐米的學生影片,以一齣主題關於曼哈頓的堅尼街(Canal St.)、呈現這條劃開小義大利區(Little Italy)和中國城在文化上/族群上疆界分隔的得獎之作《分界線》(Fine Line)達到此時高峰。《分界線》吸引了中央電影公司徐立功的目光,其後製作了李安的出道之作。

持續細膩探究東方與西方間在族群/文化/語言上的分隔線,是李安頭兩部長篇作品的焦點:1992年的《推手》,刻劃由郎雄所飾的太極老師父赴美與兒子及媳婦同住時發生的衝突;1993年的《喜宴》訴說一位台美男同志和其父母在世代及性別的隔閡狀態,他試圖透過迎娶另一位來自中國大陸、欲鋌而走險以取得合法身份的女移民取悅父母。《喜宴》精準地融合戲劇性、喜劇成分和文化批判,令該片出奇致勝;它榮獲奧斯卡與金球獎提名,拿下柏林影展金熊獎殊榮,並且橫掃金馬獎六項主要獎項。《飲食男女》則是李安的第三部作品,同時也是他被稱為「父親三部曲」的終結。1994年《飲食男女》登台映演,再度邀來郎雄入鏡,飾演一名半退休的大廚和他三位成熟獨立的女兒間的衝突,三位身份各是教師、航空公司主管和大學生,描繪她們發展互異並尋求共通的語言。《飲食男女》是李安第一部完全在台灣攝製的電影,也是他最細膩交織的戲劇作品,其中不只微妙並陳女兒們的生活,還包括當代台灣在傳統與現代的持續衝擊。這部電影為李安再度贏得奧斯卡獎提名,同時在上映期間更榮登最成功的經典外語電影,而美國電影票房收入亦超越先前所有華語片。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