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電影素描

電影素描

  • 作者:何英傑
  • 出版日期:2007/12/01
內容連載 頁數 4/4

冥冥之中,緣分早已展開。年少時他旅經義大利的一個美麗村莊,一個事隔多年卻連車站、攤販、教堂歇坐的門階都還記憶猶新的丁點小鎮,竟然是芬西斯卡的家鄉。當他訴說非洲的種種經歷時,芬西斯卡非常專注。那不僅是聆聽,而是參與,參與到他生命中真正感動他的事了。然後是葉慈的詩,夜色中隨口的一段吟懷也是共同喜愛的。貼在橋上的小字條,那上面的語言豈是出自輕薄者之口?這是多麼奇妙的緣分。

所以他對芬西斯卡說,不要自欺,你絕不是腦筋淺薄的村姑。眼前這位女子,她敢從義大利遠嫁到愛荷華來,這和我敢於飄游四海有何兩樣?她能與他談攝影、談現實、談人生的惆悵,最後還將一串自幼就隨身的項鍊送給了他。於是,他愛她。為什麼愛?因為他感到生命有交疊,獨來獨往的旅人心融化了。這是奇女子,這是一生難遇的相知。正是這樣的際遇,讓他說出:「如此確定的愛,一生只有一回。」他久如止水的心所受到的震撼,正是「確定」二字。

家人從展覽會回來了,日子重回舊調,芬西斯卡強迫自己把情感埋進瑣事裡。然而,若柏還在鎮上。當她與先生上街,看見若柏等待的車子、看見他憔悴的身影、看見他掛起了她送的項鍊。芬西斯卡感到心被撕裂了,感到所有對他的愛都在奮力控訴。要走,這是最後的機會。芬西斯卡幾度想奪門而出,彷彿之前所有不能走的理由全是謊言,她想再聽一次若柏說為什麼她該走。滂沱的雨水,在兩人之間淹起了淒茫大海,咫尺卻天涯。她終究是放開了車門,放開了一生一次的機會,任它隨雨水流去。打轉的方向盤、車窗外模糊的雨、吞回去的愛,從此的生離死別。這一幕沒有聲音,全是嗚咽。

多年之後丈夫病重,他微弱著說:「我知道妳曾有過自己的夢想。抱歉,我沒能替妳實現,但我非常愛妳。」若柏有情,芬西斯卡有情,而她的丈夫同樣有情,這才讓整段外遇這麼感人,讓彼此付出的愛沒有灰心、沒有糟蹋、沒有更大的悔恨。他們懷著愛,也為愛所愛。

這段感情中,芬西斯卡留下來了。唐朝詩人張籍在《節婦吟》一詩中也寫過相似的故事: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繫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裡,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共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已經繫在羅襦的雙明珠,終是解下來還。繫在心上的只能化作淚,恨不相逢未嫁時。詩中的女子作了相同的決定,這是選擇。不過,所有的外遇都不相同,情事的發展也不會相同。如果說,芬西斯卡的家人中途折返,如果他們沒有孩子,如果丈夫不是那種妻子不在身邊就睡不著的老實人,而是動不動拈花惹草,或成天遊手好閒的痞子,如果牽引人重返愛情的只是激烈火爆、乍起乍滅的性慾,如果若柏對愛情的想望是像歌劇《卡門》裡唱的「愛情如狂野的小鳥不受拘束」,那麼芬西斯卡會作同樣的選擇嗎?值得作同樣的選擇嗎?應該作同樣的選擇嗎?

如果有一天我們發現,年少的所愛難以遲暮偕行,那外遇裡忠貞與背叛的困境,該怎麼處理?熱烈的情,怎麼樣不會支離破碎、不會被罪惡感淹沒、不會走向毀滅性的結束?意外的愛,怎麼樣保住美好的初衷,但有相思沒有相負?也許,答案就是一份不失卻的理性。對此,芬西斯卡和若柏以今生的遺憾作出了示現。

【影片資料】
英文片名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出品年代
1995年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原著
羅伯‧詹姆士‧華勒(Robert James Waller)
劇本
理查‧拉格文尼斯(Richard LaGravenese)
主要角色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
飾芬西斯卡(Francesca Johnson)
飾攝影師若柏(Robert Kincaid)
其他譯名
廊橋遺夢
時代背景 1965年秋‧芬西斯卡與若柏相遇美國愛荷華州。
1982年,若柏去世。
1987年,芬西斯卡寫下遺書。
4上一頁 1 2 3 4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