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導論
二十四號病患是二十二歲的土耳其男性。一九九七年初,土耳其古爾韓醫學院的奧茲塔醫生發現了這個病例。當時他正在為一項肥胖症研究招募受試者,這位二十二歲男子是其中最肥胖的。以無趣的臨床報告術語來描述,二十四號病患「明顯攝食亢進」──轉換成一般的語言,大致的意思是「食量為正常人的兩倍」。這位男性身高一百六十八公分,體重一百五十公斤,腰圍一百四十公分,臀圍一百五十公分。他在城市裏從一條街走到下一條街都得中途停下來休息。奇怪的是他的四位兄弟和一位姊妹體重都很正常,以美國的標準可以算是相當苗條。他的五位兄弟姊妹身體質量指數(評估肥胖程度的標準)都只有二十三,大約算中等身材。身高同樣為一百六十八公分的人,身體質量指數若是二十三,體重大約只有約六十五公斤,怎麼說都不算超重。但他們的這位兄弟身體質量指數高達五十五‧八。

奧茲塔發現除了體重之外,二十四號病患還有許多異於常人的地方。他的青春期發育還未完成,一點鬍子也沒長,除了頭髮外幾乎完全沒有陰毛或其他體毛。他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高於正常範圍,男性荷爾蒙極低,陰莖及睪丸大小相當於未發育的小男孩,乳房形狀與女性較相似。

熟知肥胖症研究歷史的人,都會覺得二十四號病患的症狀非常熟悉。一九五○年,緬因州傑克森實驗室發現一種基因突變的老鼠,體重為正常老鼠的三倍。牠們體內囤積了大量脂肪,將身體撐得圓嘟嘟的,幾乎無法行走。研究人員將突變命名為「超胖」(obese),並且培育出有這種突變的新品系老鼠(通稱「超胖」鼠)。進一步研究之後,他們發現「超胖」鼠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特別高,性徵沒有發育而且不孕。

如果早五年發現二十四號病患,或許會有人注意到他和「超胖」鼠的相似之處,但頂多只會把他當成一個有趣的病例,認為他患有不明原因的肥胖症併發荷爾蒙失調。不過在一九九四年,紐約市洛克斐勒大學的研究員搜尋多年後找到了「超胖」突變的基因。這個基因的功能是引導合成名為瘦體素的荷爾蒙。瘦體素在脂肪細胞中生成,功能是告知腦部體內存有多少脂肪。「超胖」鼠無法製造瘦體素;對大腦來說,缺乏瘦體素就表示身體處於飢餓狀態。而事實上「超胖」鼠已經胖到動彈不得了。

有了這項資訊,奧茲塔和當時的同事法國科學家史卓伯格便有能力證明,二十四號病患的病因是與「超胖」鼠幾乎完全一致的基因突變,使他無法製造瘦體素。這位體重一百五十公斤的土耳其男子就是人類版的「超胖」鼠。

在許多方面,這個發現都傷害了人類尊嚴。人類最驕傲的就是有發達的大腦,讓我們擁有超越其他動物的能力。我們會推理、說話,還能預估行動的後果,先選擇最想要的結果再決定行動。二十四號病患也具備了人類特有的各種能力。

據奧茲塔表示,這位男性渴望減輕體重。肥胖讓他找不到工作,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與關懷。他曾嚐試節食,但因為飢餓太強烈而失敗。

如果只有這個人是如此,也許他只是論文作者筆下又一個缺乏意志力的例子,和許多減肥失敗的肥胖人士沒什麼不同。我們可以自以為是地認為換成意志力更強、人格更堅忍、個性更鮮明的人,就能夠克服這種突變基因。但二十四號病患並不是特例。就在前幾年,研究人員才剛找到一些人具有相同或類似的基因突變,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的狀況都如出一轍。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