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展
聽見蕭邦(附 CD)

聽見蕭邦(附 CD)

  • 作者:焦元溥
  • 出版日期:2010/05/07
內容連載 頁數 3/5

愛情與死亡
蕭邦一生有三段著名的認真戀情。初戀是華沙時期,傾心於同學康斯坦絲嘉(Konstancja Gladkowska,1810-1889),女主角在晚年才知道這段暗戀 。第二段則是1835年在德勒斯登遇見舊識沃丁斯基家族,愛上十六歲的瑪麗亞(Maria Wodzinska,1819-1896)。蕭邦隔年向她求婚,卻在瑪麗亞母親反對下黯然收場(沃津斯基家族可能憂慮蕭邦的身體健康,故拒絕此一婚事)。無論蕭邦對瑪麗亞的感情深淺,這場求婚證明了蕭邦曾經想要組織家庭的念頭 。而就在和瑪麗亞求婚的那一年,蕭邦認識了大他六歲的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瑪麗亞婚事被拒後,他與喬治桑的友誼快速發展,隔年(1838年)共赴馬猶卡島(Majorca)正式開展長達九年的親密關係。

蕭邦和喬治桑的感情堪稱撲朔迷離,很多人也無法理解這兩人的關係。喬治桑雖然如母親般照顧蕭邦,蕭邦在他們相處中卻並非處於被支配的角色。他們在巴黎各自有公寓,下午五時相聚一同用晚餐。他們曾享有一段平靜時光,每到夏天蕭邦總在喬治桑於諾安(Nohant)的住處寫作。然而1845年起蕭邦健康逐漸惡化,兩人關係也開始生變,更因喬治桑兩個小孩索蘭潔(Solange)和馬瑞斯(Maurice)的介入而雪上加霜,1847年索蘭潔的婚事終於導致蕭邦與喬治桑決裂 。

自此蕭邦健康狀況急轉直下。1848年二月法國爆發群眾示威,法王路易菲利命令國民衛隊恢復秩序,衛隊卻倒戈投向群眾,最後路易菲利只得退位,皇室逃往英國。貴族學生一夕之間逃亡四散,蕭邦頓失金錢來源,肺結核病況又逐漸加劇。此時他的蘇格蘭學生史特琳(Jane Stirling,1804-1859)積極奔走,說服蕭邦到英國演出。4月21日蕭邦到了倫敦,後來也去了蘇格蘭,甚至還在女王御前演奏,但在英國並不愉快。他在10月31日倫敦吉爾德霍爾(Guildhall)的音樂會終成人生絕響:蕭邦於十一月23日回到巴黎,隔年10月17日在巴黎梵登廣場(Place Vendôme)寓所逝世,得年三十九歲 。

自我中心的音樂天才
關於蕭邦與喬治桑的情史,諸多傳記都有詳細記載,作者也各有觀點,筆者在此不願多談,但不得不提的則是蕭邦的個性與音樂創作。從往來書信、友人回憶與學生記述中,我們至少可以得知蕭邦其實非常自我中心,而如此性格反應在許多面向:就生活而言,蕭邦可以說得上是自私。他的才華洋溢與體弱多病讓朋友予以同情,而他毫不遲疑地利用這樣的關懷來指使朋友,和封塔納的友誼就是一則明例。但對這位被他利用最多的朋友,蕭邦卻也誠實透露他對自己的評價:「我就像一個毒菇,看來可食,實際上卻有毒。如果你誤摘而且嘗了這個毒菇,這並不是我的錯。我知道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有用,甚至對我自己也沒有什麼用。」

就藝術創作而言,這樣的自我中心也使蕭邦傲立於他的時代。十九世紀初期國家主義盛行,許多人基於他的波蘭舞曲、馬厝卡舞曲等等創作,也就順理成章認為蕭邦是「愛國作曲家」甚至「民族樂派作曲家」。然而蕭邦不認同政治與意識型態,甚至也不能說是教徒。他對故鄉有深刻感情,作品中充滿波蘭民俗元素,為波蘭復國大業也出人出力,但我們卻不能說蕭邦就是國家主義者。雖然他最好的朋友的確幾乎都是移居巴黎的波蘭人,蕭邦對巴黎的波蘭社群卻保持一定距離,包括以詩人米茲奇維契(Adam Mickiewicz,1798-1855)為首,旨在以藝術鼓動波蘭國家主義的「波蘭文學學會」(The Polish Literary Society) 。就巴黎藝文環境和他所處的音樂氛圍而言,蕭邦和比他大七歲的白遼士、大一歲的孟德爾頌、與他同年的舒曼,和比他小一歲的李斯特都是朋友,舒曼更大力宣揚讚賞蕭邦的作品,但蕭邦始終不欣賞這些人的創作。事實上蕭邦的音樂品味甚為特殊,他不喜愛貝多芬卻稱讚胡麥爾 (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1837),還一度著迷於卡爾克布萊納,卻對白遼士、孟德爾頌、舒曼、李斯特的長處視而不見 ,堪稱一奇。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