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4/4
第八章:絲絲入扣的納豆香 人的味覺是個奇妙的感官,所謂好吃美味的食物不僅指香、甜、苦、辣等正常口感,還包括食物因發酵而散放出來的「異臭」。在日本的發酵食品中,以納豆的臭味最令人驚艷。依我的經驗,凡是喜歡臭豆腐的人,吃過納豆後多能適應它的臭,若又有機會習得各種不同的納豆調味法,都會愛上讓日本人引以為傲的健康食品:納豆。
有個對納豆充滿熱情的朋友,曾費盡口舌跟我道盡上百帖的納豆食譜,極力推銷的熱心模樣讓我一度誤認她在賣納豆。日本人嗜食納豆,就像西洋人視發霉的藍起司為人間美味,出生宮城縣的野村說,她的母親從前都自己做納豆,用大鍋竈煮熟大豆後包入稻草包內,隨意吊掛在屋簷下風乾發酵,秋冬納豆釀好四處都聞得到納豆臭。
納豆絲才是營養所在
不巧的是,我的食友K君雖然不討厭納豆的「臭美味」,但拒絕喜歡納豆的「拉絲」狀,K曾不以為然地對我說:「哼,連江戶時代著有『大和本草』的漢學家貝原益軒都說,那種拉絲的臭豆子,沒事最好少吃。本姑娘雖然可以接受納豆的臭,但拒絕喜歡「拉絲」的腐敗模樣。」別說台灣人無法接受納豆的「膏膏纏」狀,連日本人也嫌納豆絲礙手礙腳的。
日本人有一句俗話說,「若能發明無絲納豆速成富翁」,這是因為不拉絲的納豆太稀奇了,其實,那些吃到嘴裡還留有黏度的絲,可是納豆因發酵而散出「香味」的來源,同時也是納豆營養價值的所在。換句話說,納豆還真的要有絲絲入扣的本事,才能稱得上好納豆。
嗜食納豆的文化人不少,美食家同時也是陶藝家的北大路魯山人,就有一帖簡單又名瞭的「魯山人納豆」。做法是選擇小粒納豆,打開包裝後把納豆放入碗裡,什麼調味料都不加的狀態,用筷子快速攪拌三百零五次,加了醬油後再攪伴一百一十九次,兩者加起來合計四百二十四次。醬油分二至三次調入,最後才加入葱花及芥茉即完成。用筷子攪拌,就是要讓那些納豆絲在空氣中再度發酵一次,這個攪伴的功夫不但讓納豆出現更高的營養價值,也讓納豆的「香味」更加四溢。
看起來不起眼的納豆,美食家、陶藝家、料理研究家的巧思裝點,現在不但能和洋混合變化無窮,還能配著麵包烤著吃,也能加入韓式泡菜裡一起炒,甚至有人把納豆切碎,包成煎餃子沾辣油吃。把納豆加熱的食法,其實都是想要避開納豆的臭味,但對野村這種納豆基本教義派而言,加熱料理納豆的吃法算是旁門左道。在眾多納豆食譜中,野村最推崇的是「意式鄉村乳酪拌黑納豆」,她認為絕對可以成為日本國宴的下酒菜。
納豆裡的lecithin及納豆菌,有防止腦部老化、老人性記憶退化等功能。不僅對老年人有效,納豆對於準備考試的青年學子,也有增強記憶力強化集中的效果。例如,東京大學畢業的演藝界才女菊川伶,就說她是靠天天吃納豆考上東大。甜美的偶像明星上戶彩則說,她靠納豆讓皮膚保持美白及彈性。至於無蝶夫人自身麻煩的更年期疾病,也是拜納豆所賜不藥而癒。
自釀納豆簡單搞定
「納豆のような仲」意指,臭味相投的男女,感情好到黏膠難分難捨。最近有些年輕日本男女,公然在公眾場所做出過度親密動作,也會被人形容為「好到像納豆般」。其實,納豆含有稱為arginine的天然胺基酸,arginine有增強性能力的作用,從前日本人甚至以多吃納豆來助性,這也就難怪,日本俗話中多用納豆形容男女親熱感情。
無蝶夫人初來日本求學時,在校園食堂裡第一次巧遇納豆,因味道似臭豆腐而「一見如故」,吃一口就愛上了。其後,與外子無蝶初識第一次約會時,讓我們談得投機的話題竟然也是納豆。如今只要有朋友關心健康,我往往推廌多吃納豆,還教她們下廚泡煮大豆,學會控制適當的溫度動手釀造納豆。對於愛吃納豆的人,做一次足夠一家人吃一個月,根本不用到日系百貨公司買進口的納豆。
過去,日本的農家都像野村家自己釀納豆,這不僅因為大豆是自己生產的農作物,主要是納豆的釀製法非常的簡單,即使在秋收後的農忙期,家中的老人小孩誰都能幫忙做。九月、十月不冷不熱的天氣,溫度上很適合納豆菌的生長,剛煮熟的大豆不用等它涼,直接包在事先做好的稻草包上,順手掛在陰涼乾燥的地方,經過三至一週的時間大豆就變成納豆了。
一般而言,納豆放入稻草包內開始發酵,納豆菌的胞子以攝氏四十度度加溫約三十分後即會開始倍增,連續加溫十六個小時的納豆菌,會快速增加到四十億倍左右。經過發酵的納豆,比一般的大豆的維他命B2多出四倍,此外還富含健腦作用的納豆菌、胺基酸、酵素等。不過,現在的稻草有農藥危機,以致於市售的納豆都改成保麗龍裝,雖然營養價值沒有因此減少,卻也因此失去了不少「納豆香」。
輕鬆動手作納豆
1. 拿300公克大豆洗好泡一夜,讓它充分吸收水分增漲至2至3倍。
2. 把泡過一夜的大豆倒入鍋內,開大火該豆子煮沸後去掉上層的浮沫及雜質。接著用中火一直煮,大豆必需煮到熟爛,一般的大豆約要4-5小時才能變軟,因此健議一次煮多一點大豆,冷凍在冰箱裡分次發酵。
3. 用濾斗把煮熟大豆的水份去掉,將大豆倒入平淺底的膠盤中,接著拿市售的納豆包一小匙,與預定發酵的大豆混合均勻。接著用保鮮膜緊密地蓋住大豆上層,讓它保濕又保溫更易於發酵。
4. 用電毯、電暖器或選擇高溫多濕的廚房讓它自然發酵,大豆放置在35-45度之間的溫度中,約經過15個小時即開始發酵,若經過20個小時則散化出濃重香臭氣,拉開保鮮膜若有拉絲狀即代表發酵完成。
PS:日本的發酵食品業者有開發乾燥「納豆菌」,有意大量生產自製納豆的人,也可考慮採用粉粒狀「納豆菌」做納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