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張金鶚的都市更新九堂課

張金鶚的都市更新九堂課

  • 作者:張金鶚
  • 出版日期:2011/11/25
內容連載 頁數 1/4
〈楔子〉從研究都更到親身參與都更
繼《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之後,每每遇到親朋好友、學生時,都不免被問一句:「接下來,要寫哪一本書呢?」
答案是「都市更新」。

或許,讀者朋友們會詫異:張金鶚與都市更新有什麼關係?
說起來,我與都市更新的淵源頗深。
故事,要從我的大學時代說起。

畢業設計,開展都更思想
大學時,我就讀於中原建築系,對於建築設計也有一定的喜愛。五年級畢業前(建築系要讀五年),教授要求學生必須繳交一份畢業設計,才能正式畢業。

當時,我和好友顏堯山同學一起在校外農舍租屋,兩人也一起進行畢業設計,並以台北大橋淡水河畔大龍峒地區的「大橋段」範圍作為目標,進行都更設計。

那個年代,大龍峒可說是非常老舊、紊亂的社區,街道巷弄非常多,舊建築物也多。學建築的我們,對於老舊建物多半有一份情感,總覺得不一定得是鏟除所有的舊建築,換上西方味濃厚的大樓才叫都更。

我和好友反覆思考著:「有什麼方式可以將既有的歷史味道保存下來,又能讓社區進行一定的更新?」

在國外,沿河地段的建築物,處處皆景觀,反觀大龍峒卻不是如此。我們兩人經過了數十次的思考、推演,以「建築物與河川的關係」為主軸,最後設計出「沿河的建物最高,離河越遠,建物的高度也遞減」的建築風景,並且在每一個建築物之間以庭院做為連接。

至於巷弄內充滿古意的街道,也採取保留的方式,期待讓大橋段這一個區段,在保留原歷史風貌之餘,注入新的景觀建築物。
經過將近一年的紙上推演,在畢業前夕,我和他整整三天三夜未眠,將紙上圖型立體化,終於完成了理想中的「大橋段都市更新」模型,並且得到了很多掌聲。

這一份畢業設計,開啟了我對都市更新的第一步,也讓我對於老舊建築物有了一份不同於以往的感情。
有一天,在「得意於作品大受好評」之餘,一個聲音突然在心底響起:「如果真的按照這份設計圖來執行,原本的居民要住哪裡?」當時我年紀尚輕,對於這個問題找不出解答,但「都市更新與原住戶之間的關係」卻已烙印在我的心中,我相信隨著經驗的增長,這個問題終究可以找到解答。

出國深造,感受不一樣的都市文化
常聽人說,進了大學就可以「由你玩四年」。大學不像研究所,不需要繳交論文,從學生的心態上來看,的確比較輕鬆。不過……

「張金鶚,你好像很忙,到底都在忙什麼?」有一天,一位同學忍不住問我。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我發現台灣的廟宇建築別具特色,十分吸引我。只要有空,我就會背著相機展開拍廟之旅,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全台灣的大小廟宇,幾乎都是我鏡頭下的主角。

大學畢業後一年,我開始申請出國留學,除了繳交平日在大學時的作品外,突然想起我的廟宇之旅。於是,我將台灣廟宇的建築特色、廟宇與環境空間、與人的關係做成一份論文,並寄給心目中的理想學校,更順利申請到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對於托福分數不佳的我而言,這份當初只是為了興趣而進行的廟宇建築論文,可說是幫了我極大的忙。

第一次出國的我,接觸到異國不同的語言、文化,當地環境與建築物的關係,沿河精緻卻不突兀的建築、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習環境、人文薈萃的波士頓……映入眼簾的每一幕,都帶給我無限的衝擊。

麻省理工學院是一所十分強調與在地結合、親人親地的學校,課堂上的討論與實驗,都以該校所在地波士頓、康橋為主。但在學校的第一堂課,卻給了我一記大大的震撼彈。

還記得這堂課是「環境設計」。教授一上台就問大家:「什麼是好的環境?」台下的同學們紛紛提出見解。下課前,教授建議大家去看看「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

「昆西市場?」在波士頓人生地不熟的我,為了了解教授眼中的「好環境」,只好發揮問的本能,在假日時搭了地鐵,終於來到了昆西市場。
昆西市場為傳統港邊漁市場改建的觀光建物,在當地是很成功的都市更新典範。多次來到這個地方,我總是拿著小本子和筆,坐在附近畫下當地的種種,實際感受環境與人、建物的關係。

在研究所,論文是能否畢業的關鍵,而我主攻的系所,又是由都市計畫系與建築系合辦的研究所課程(系上凱文‧林區〔Kevin Lynch〕教授的「都市意象」〔Image of City〕,在學界十分有名),加上麻省理工學院的在地思想,畢業論文的選題,對我這個外國學生來說,實在是一大挑戰。其中,我所選修的「開發中國家住宅問題」課程,是由人類學家麗莎‧佩蒂(Lisa Peattie)教授所講授,她給了我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向。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教授每堂課都會丟出兩個問題,並開出書單,要同學將答案寫在作業中。幾週後,她突然當著同學的面宣讀並讚賞我的作業,然後對大家說:「你們都習慣在我開的書單中找尋問題的答案,這些書我早就看過了,不需要再看你們的答案。」其實我的作業之所以突出,是因為我的英文不夠好,而教授所開的書單又太多,根本看不完,所以只好選擇當中重要的部分,並與台灣經驗及個人想法做連結。

因為教授的讚美,讓我的論文題目有了線索──要以台灣為主。在多方打聽下,我得知萬華柳鄉正在進行都更,並毛遂自薦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台北市都市計畫處林將財處長,希望暑假時可以參與協助柳鄉都更,並得到了同意。於是那年暑假,我每天都泡在柳鄉,上午在都市計畫處整理相關紀錄,下午和晚上就一一訪問當地民眾,進行意願調查。而當時的主事者何芳子小姐,更因後來她致力於都市更新,而有「都更之母」的稱號。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