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宗教與醫療

宗教與醫療

  • 作者:林富士
  • 出版日期:2011/12/21
內容連載 頁數 1/2
從師母到女宣:孫理蓮在戰後臺灣的醫療傳道經驗(李貞德)

一、前言
《路加福音》第十章記載耶穌到馬大和馬利亞的家中拜訪,馬大為伺候的事多而忙亂,抱怨妹妹馬利亞只顧坐在耶穌的腳前聽道。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奪去的。」自中世紀以來,基督教會鼓勵婦女服事,便常以新約聖經中這段故事申論「天父取代家父,求道勝於家務」的道理。一九五四年為推廣臺灣傳道事業而創立芥菜種會(The Mustard Seeds Inc.)的美籍宣教士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 1901-1983),在向丈夫申述自己走出家庭、服事社會的志向時,便曾表示「馬大的工作已處理好,想做馬利亞的事了」,並且宣稱自己「不願只當宣教師的妻子(missionary’s wife),而要當宣教的妻子(missionary wife)!」

中年立志走出家庭的孫理蓮,其宣教事業包羅萬象,卻大多以醫療救助始,以職訓教育終。自一九二七年抵臺之初,便以師母身分接待馬偕醫院痲瘋病患。一九四七年戰後重返則入山施藥、宣導衛生,在各山地鄉鎮設立巡迴診療所,並介入改善省立樂生療養院痲瘋病患福利。一九六○年代更因救助臺南北門鄉烏腳病患而聲名大噪,除數度獲得中華民國政府表揚之外,亦引起美國宣教機構與社會大眾的重視。孫理蓮並非醫療專業人員,但其參與醫療傳道獨樹一幟,有目共睹,是現代醫療傳道史中的重要人物。

孫理蓮雖受過基本的醫護訓練,但不以醫護人員自居;她雖參與第一線的醫護工作,卻不以醫護技術為傳道主力。寫信募款,創設機構,在臺灣各地建立病院、診所、產院、育幼院和職訓班等,才是她的宣教模式。她網羅歐美各國在臺傳道的醫護專業人士,卻大量仰賴美國本土信徒的捐贈推動事工。而在戰後臺灣特殊的政經環境下,愛與關懷的宗教情操毋寧是透過「美國」此一象徵網絡傳達和表現。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降,醫療救助一直是西方傳教士進入東方社會、宣揚基督教義的重要媒介,西方醫學亦藉此傳入中國。其間所引起的異文化接觸與殖民經驗,乃至傳教士與醫師之間的論爭問題,相關研究方興未艾。由於最初女性難以按立為牧師,有志於海外宣教者,若非以醫生、護士或教師等專業身分接受差派,便是以「醫生娘」或「牧師娘」等宣教士之妻的角色前往傳道地區。她們或持有醫護執照,或受過基礎護理訓練,在宣教人力總是不足的情況下,大多曾有協助醫療照護的經驗。可惜的是,雖然自始至終醫療傳道都有女性的參與,她們的角色、行止與掙扎,卻因論之者少,故隱而不顯。針對十九世紀到中國的女傳教士,不論是女醫師或女教師,最近都有學者論及,逐漸嶄露頭角。但自一八七○年代即參與臺灣傳道的女性,不論其醫療救助的型態如何,則仍少見學術專文討論,僅在教會紀念與宣導文字中偶現身影。

孫理蓮一九二七年初次抵臺,可謂承美國婦女宣教運動之遺緒東來。至一九八三年逝世,經歷日本殖民和國民黨政府兩個時代。她雖因丈夫接受加拿大長老會差派而來,卻是以美國人的身分在臺灣生活與行動。當孫理蓮宣稱不僅要做妻子,還要做宣教士時,她採用傳統的聖經故事,將馬大和馬利亞作為兩種不同的象徵符號,用以詮釋自己中年之前與之後的活動。然而,孫理蓮的馬利亞工作包括哪些?和之前的馬大工作有何異同?她如何自我理解?別人又如何看待她?孫理蓮的宣教事工大多藉由她的書信向美國贊助教會報導,引起廣泛注意之後則又有宣教機構派員來臺參訪,為她撰寫傳記並製作宣傳影片。透過這些交流,美國人認識了什麼樣的臺灣?而臺灣人又如何理解美國和基督教?其中內涵具有何種性別意義?表現什麼醫療傳道發展上的現象?又傳達了什麼特殊的臺灣經驗?本文利用孫理蓮的書信、報告、傳記和新聞資料,嘗試回答上述問題。期望透過一位女性參與宣教的個案,呈現醫療傳道、異文化接觸和殖民議題在二十世紀臺灣的風貌。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