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初試啼聲
翁山蘇姬在她十五歲以後,差不多三十年前就沒有再住在緬甸,但她和故國的聯繫並沒有因而減少。每年的七月十九日烈士節,人民都期待她會出現,由「塔瑪都」(Tatmadaw,緬甸國軍組織,包括陸海空等三軍及其他各單位)最高長官陪同,在仰光市中心的忠烈祠獻花,紀念她父親。這一天是這個年輕共和國的日曆上最重要的日子,而蘇則是其中最主要的演員。

還有其他原因讓蘇在她的出生地流連。她母親已經年老,期盼孩子經常探訪,而蘇的哥哥翁山歐人在美國,較少回來。蘇上一次返鄉待了四個月,她在仰光的生活可能和在英國的一樣豐富充足。她的緬語非但流利而且道地,她待的時間夠頻繁也夠長,足以擁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她也認識母親所認識的高階人士,而這又能讓她接觸到非常特別的人。

杜金姬出任緬甸第一位女大使是項殊榮,也是她不能拒絕的使命。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尼溫將軍在籌備政變的階段,要先打發她出國,以免妨礙他的好事。雖然杜金姬本人並非政治人物,但她代表她國家的憧憬,由她已故的丈夫,和承他之志成為獨立緬甸第一任總理吳努(U Nu)所象徵的憧憬,這與尼溫的憧憬恰恰相反。她一定知道,有一次,她丈夫受夠了尼溫玩女人不知節制,下令緬甸獨立軍的一名軍官去刺殺他,但這名軍官因恐懼而未能完成使命。據說翁山因此狠狠地踢了他一腳 ,直到數十年後傷疤都還在。

雖然杜金姬在公眾場合總是保持安靜,但她對尼溫其人和其言行舉止的厭惡眾所周知,也因此尼溫會打發她去印度。他擔心會壞他好事的其他人,也都奉外交使命紛赴遠處。七年後,正當蘇準備參加牛津大學的期末考時,杜金姬提前退休,返回仰光。

回到大學路之後,杜金姬過得十分安靜,除了一年一度的體檢,很少離家外出。如同在德里一樣,她還是繼續招待賓客,尼溫本人也受邀來午餐,至少有一次,他和他當時的妻子凱蒂.巴丹(Kitty BaThan)接受了邀請,當時蘇和哥哥也都在場。蘇記得凱蒂略有交談,尼溫本人卻一語不發,只顧飲食。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