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銀河系大定位

銀河系大定位

Coming of Age in the Milky Way

  • 作者:費瑞斯
  • 出版日期:2012/10/01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一章 星空下的沉思

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

假如我們未曾見過眾星、太陽、穹蒼,就無法說出任何描述宇宙的字眼。既然我們目睹了白

晝與黑夜,也目睹了歲月的更替,於是人類有了數字、時間觀念、以及探究宇宙本質的能力

;以此為基礎,我們導出了哲學,這是眾神給予凡人的最大恩賜。

    ──柏拉圖(Plato, 427-347 B.C.)

人類老祖宗所想像的天空是在離頭頂不遠處;因此,當古代的蘇美人、中國人及高麗人的天文學家沿著階梯爬上石砌的廟塔觀察星象時,乃理所當然地以為取得了有利的觀測位置。他們之所以這樣認為,並不是如我們今日所說的可以避開一些塵埃和亂流的影響,而是他們覺得在廟塔上面更加靠近眾星。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天空像一頂帳篷,以四座標示著大地四個角落的山撐起;既然山的高度都是有限的,天空也應該不會太高;古埃及夜空中一些巨大的星座就在人類頭頂上方不遠處遊走,猶如慈母俯身親吻睡夢中的小孩。古希臘人的太陽也很近,因此在希臘神話中,當伊卡魯斯只飛到幾千英尺高度時,太陽的熱就把他翅膀裡的蠟熔化掉了,這可憐的小孩遂墜入無情的愛琴海中。古希臘人的眾星辰也高不了多少;當太陽神阿波羅之子費爾頓駕駛太陽失控時,就像一輛撞到路標的馬車一般,衝進群星之中,然後彈回地面(一路掉下來時,還將所有衣索匹亞人烤得焦黑)。

其實,只要我們的老祖宗對空間的深邃稍微有點概念的話,就能充分理解恆星和行星在天空中畫出的二維運動,並終究會思考到第三維度。自古蘇美人的時代,也許更早,就有一批夜空學習者願意花上整晚的時間,透過一排石頭、或木製的四分儀、或手指頭,極目眺望星空,並將所見景象一五一十記錄下來。這是一件既孤獨又繁瑣的差事,但他們仍不厭其煩地做下去,究竟圖的是甚麼?

動機之一,或許跟人類想要表達自身與眾星之間關係的蒙昧渴望有關,這種神祕的願望從古至今始終未曾間斷。正如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所言,崇拜星辰的思想早已深植人心,因此也反映在人類語言當中。他寫道:「既然天上擁有所有上好事物,那還有甚麼比天更崇高的?我們從文字就可以很清楚看出這一點:『天』(Caelum)的希臘文原意是『精心雕琢』,而『世界』(Mundus)是『純潔、高雅』之意。」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本人雖然漠視天文學,但也承認觀察天空有助於靈魂的「淨化與昇華」。

另外也有實用上的動機,航海就是其中之一:水手觀測北極星的高度即可推知船隻所在的緯度;同時,由眾星的位置也可推知當時的時間。早在文字發明之前,眾水手就已充分體認到觀星帶來的種種好處,而將它們納入詩歌和神話中。荷馬的史詩裡提到「熊不沾水」,正是轉述自水手的航海知識,也就是從地中海的緯度觀之,大熊座(Ursa Major,內有北斗七星)一直繞著北極附近轉,但永遠不會沉到海平面下。

另一個實用上的動機是計時的需要。古時候的農夫學會利用天體的運動來當時鐘和日曆,然後參考刻在木頭或石頭上的曆書,即可知道何時播種、何時收成。赫西俄德(Hesiod,西元前八-七世紀)是最早有詩作傳世的古希臘詩人之一,他留下了許多教人如何由觀察天象而知節氣變化的訣竅:

當偉大的獵戶座初升時,要指派你的奴隸們
在有風的老舊打穀場上,
簸篩狄米特(Demeter,司農業的女神)所賜的穀物……
然後讓奴隸們休息,並解下牲口身上的軛。
但當獵戶座(Orion)和天狼星(Dog star)升至天頂,
大角星(Arcturus)和英仙座(Perseus)與朝霞相遇時,
要採收成串成串的葡萄,運回家裡……
當偉大的獵戶座下沉時,又到耕作的季節了;
不用說,舊的一年已過去。

在農耕時代之前的狩獵 - 採集時期,人類也是利用天象來當日曆。誠如一位美國加州卡惠拉族印地安人(Cahuilla Indian)所告訴研究人員的:

族中長老經常注意天象,藉以瞭解每個節氣何時到來。他們聚集在舉行祭典的屋子裡,爭論某些星星何時會出現,而且經常為此打賭。這是一件大事,因為某些星星的出現各自代表不同作物生長的節氣。經過好幾個晚上的仔細觀察,當某一顆星星終於出現時,長老們會衝出來,大吼大叫,還會跳起舞來。假若是在春天,這種歡樂氣氛會更誇張,因為……現在他們可以在山裡面找到某些植物。還未看到某一顆星星之前,他們絕不會上山,因為他們知道在這之前是不會找到食物的。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