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3/4


●為什麼花錢會失控?

一對夫妻最近因為經濟拮据,經常為一些消費上的事情發生爭吵。先生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妳們女人就是感情用事,不用大腦,看到東西,一高興就亂買!」

姑且不論這只是一句氣話,其實,人類的消費行為的確很有趣!這是我們要懂得如何聰明消費之前,必須先了解的知識。上述生活場景所描述的購買行為,當然是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問題是,只有女人有這種現象嗎?

諾貝爾二○○二年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ehneman)給的答案是:一般而言,因為男女大腦偏重左右半腦比例的不同,男人的思維較重計算,女人較重情感;但是,在高度敏感的刺激中或高度不確定的變動環境下,無論男女,大家的反應都會偏向非理性的感情用事。

我們每天的消費行為,正是在今日各種五花八門的行銷技巧和形形色色的刺激誘惑中,經常陷入眼花撩亂、耳昏目眩的情境。

人們的行為和決策常常偏離理性,遠非你想像的那樣完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艾克羅夫(George A. Akerlof)、《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這兩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共同指出,在生活中我們常有莫名其妙的經濟行為,存在著心理學上的盲點。我們的直覺有很多缺陷;然而,我們經常而且不自知地用直覺在從事很多的行為。

直覺真的會讓我們失控或衝動?衝動都是沒有道理可言的嗎?行為經濟學家兼《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 告訴我們:錯!所有的現象,背後都有經濟的力量!

丹.艾瑞利等知名的行為經濟學家,把社會當實驗室、真人當小白鼠,經由心理學上一連串的實驗,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告訴我們,那些造成我們在消費時產生衝動的原因是什麼,又應該如何去改變。他們替我們揭開了我們那些不可思議的消費行為背後的原因。

這些行為經濟學的見解,能夠讓你對有趣的人類消費行為恍然大悟。用行為經濟學家的另類視角去看消費世界的形形色色,從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會全然不同。

消費時的八種迷思

一、相對性的選擇:人會用比較來做決定。在有A、B兩種屬性不同的選擇時,人往往會無從選擇。但在有A+、A-(與A+屬性相同,但條件比A+差)、B等三種選擇時,人會因A+與A-可以比較,而選擇A+。於是,商人便可以利用A-這樣的誘餌,誘使消費者選擇A+,而A+正是他們存貨最多的產品或服務。下回你到百貨公司或大賣場,發現有三種貨品放在同一個櫃子或空間裡,讓你挑選,小心,這就是商業行銷的相對性選擇法。

二、定錨效應:當我們遇到新產品時,會受到一開始所看到的價格(初始價格)所影響,也會影響到我們未來對其他相關產品願意支付的價格,這就是「任意連貫性」(arbitrary coherence)。這個初始價格,又稱之為定錨點(anchor),經常是任意決定的。消費習慣的形成還有從眾效應,也就是我們會根據別人先前的行為,而認定某事物是好的(例如看到一家餐廳前面有很多人排隊,就覺得該餐廳好),也會根據自己之前的行為和一些經驗而遽下結論,相信某些事物的好壞。一些高級餐館更經常故意用「訂位不太容易」的電話話術,讓許多消費者誤以為它熱門到一位難求。

4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