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2
銘感錢學森先生
我教過錢學森先生寫的〈現代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一文,他寫給我兩封信。我深感榮幸。

錢學森的名字留在我記憶中,還在我年輕時代。一九五五年金秋九月,他從美國攜眷飛返祖國,消息在高校不脛而走,廣為傳頌。北京有家《新觀察》雜誌,將笑容滿面的錢學森頭像做在封面上,並有專訪長文發表,介紹他是空氣動力學家,研究航空、火箭的專家,是美國科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有「馮.卡門——錢氏公式」傳世。他的歸國充滿艱難曲折。當時身為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請錢先生全家人到自己家裏,把酒接風。並有〈贈錢學森〉詩發表,稱他為宇宙巨星「大火」。詩的首聯「大火無心雲外流,登樓幾見月當頭」,是讚賞他久有不願服務異國,一心回歸故國的願望。錢先生說過:「經過五年多的鬥爭,我終於在一九五五年九月擺脫了美國特務的監視下的生活,回到祖國來了。」(錢文見《中國青年報》一九五九年一月六日)此後我很關注錢先生的文章。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我在《人民日報》讀到錢先生撰的一文,題〈現代科學技術〉,覺得行文簡明、扼要,而又活潑生動,是中學生學習科學說明文的不可多得的教材。我曾經把我的讀後感想寫給教育部教材編輯室,建議作為教材編入教科書;我至今還保存發表這篇文章的《人民日報》。一九八三年秋季開學,錢先生大文終於入選高中語文課本第一冊。後來我在致函錢先生時也提及了這件事,雖然微不足道。至今,錢先生大文仍然選在高中語文課本中,成為經典名文了。

課文選自錢先生大文的第三節,命題為〈現代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編在說明文單元中。一九八六年我第一次教學這篇文章。當語文老師的大抵都有這樣的一種偏好,凡自己感興趣、有講頭的課文,備課忒認真。我教錢先生大文確實是花了點心思的。

就以第四節介紹天文學一節來說。這一節共二十五行。分為三層,開頭三行的兩個句子是總說天文學研究的內容。這節末尾一句是再次強調天文學也是物理,首尾照應,重點突出。這節中間的二十行是分別述說天文學研究的成果。

中間二十行是重點講的內容。作者錢先生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例如科學家知道了研究太陽內部、恒星內部,就用研究可見的光譜、頻段,終於認識恒星也會爆發,古人難以解釋的忽來忽往的「客星」終於解惑了。天上又有一種星是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天上又有一種星叫黑洞,是光出不來的星。天上還有星系。星星會爆發,像氫彈爆炸一樣嚇人,而且爆炸就要延續幾個月。星星有吸引力,黑洞引力特別強,強到光線被吸住射不出來,一旦地球去靠近它套近乎,那麼將被黑洞吸住,地球也就沒得命了。不過,同學們不要害怕,那是在若干億年之後的「天方夜譚」。現在害怕,為時尚早,這叫什麼?請用一個成語回答。「杞人憂天」。

這一節最後一句「要瞭解這些天文現象,沒有物理學是不行的。」是再次強調基礎科學的基礎——物理學的巨大功勳。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節錢先生這樣說:

所以,天、地、生、化四門基礎學科,用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觀點看,都可以歸結到物理和數學。

這裏錢先生說的次序是天、地、生、化,但是上文敘述的次序是一說化學,二說天文學,三說地學,四說生物學。前後所說次序不同,似乎有點「亂」,什麼原因,請錢先生是否可以將「天、地、生、化」改一改,改為「化、天、地、生」,我是意在請教,無心好為人師,無心自作聰敏。
我在備課筆記寫完之後的深夜,寫了一信,將我的上述講課設計及心中疑問奉告先生。他回復了我一信,不僅復信文字是先生親筆,所寫信封也是先生親筆:

吳海發老師:
九月十八日來信收到,您下功夫教好語文課,想得很仔細,令人敬佩!
我想為了你們講究修辭,為了學生們好記當然可以力求簡單,規範化;但宇宙間的事物是複雜的,有其發生發展的歷史規律,簡單化規範化了,也有失真的可能。按我們今天對科學的認識,固然不妨把六門基礎學科排為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但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歷史卻是以天、地、生為先,而後數、理、化所以人們也就習慣地講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為天、地、生與數、理、化了。

教學生宜教會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看問題,只從單一角度去看問題,簡單些,可能容易,但也可能把學生教笨了!

以上請酌。
此致
敬禮
錢學森
一九八七.九.三十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