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4/10
Panofsky影響深遠,如圖像學分析之視覺元素層級,則開展藝術史研究者剖析視覺形式之新路(Gombrich, 1994; 2002)。再若第二層級之視覺意涵則開啟圖義學研究脈絡,並與符號學有所唱和(Heck, 1999a; Peeters, 1999; Smith, 1999)。第三階層則涉及社會文化意涵,理解繪畫者觀看視點及文化情境(Chalumeau, 1991/王玉齡、黃海鳴譯,1996;Mitchell, 1994)。若回歸圖像詮釋主線,目前研究發展多與視覺形式起始(Gombrich, 1994; 2002),另接續詮釋學傳統而有所變革。故本書擬限縮討論範疇,為符合圖像詮釋活動之標的,故擬再探其他討論取徑加以評析。
 
二、視覺心理學取徑
 
圖像學也引發視覺心理取向之討論,倡議閱聽人視覺感知,有別先前多討論圖像敘事及藝術傳統之取徑(Gombrich, 1994; 2002)。此取向關切藝術賞析之認知歷程,主張人們可藉畫面之大小、形狀、動作連結等相似性,群集視覺表徵後以界定作品特質;易言之,圖像藉由視覺元素、表現客體等階層式建構歷程,而成為有機整體(Cupchik & László, 1992; Mitchell, 1994)。
閱聽人感知作品材質後,並依日常生活經驗重新格式塔化而形成具組織之資訊;當其熟悉某種表現形式後,則可將其轉為熟稔「圖示」指涉某物(Arnheim,1974; Fletcher, 1998; Saint-Martin, 1992)。如Armheim(1974)之《藝術與視知覺》及Gombrich(1994; 1998; 2002)之《秩序感:裝飾藝術之心理學》、《圖像與眼睛:圖像再現之心理學研究》及《視覺與幻象》皆呼應圖像研究面向,除了強調文本與閱聽人心智活動之關聯,也運用格式塔心理學觀點剖析美感反應。然此取徑著重閱聽人視知覺反應,較少觸及「詮釋活動」本質與反思。
 
三、詮釋學取徑
10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