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1

ZINE’S TALK 01
書本最簡單的形式


在過去,一般人比較知道的是「FANZINE」而非「ZINE」,也就是指同好們自行製作的書。

漸漸地,「我不是什麼特定人事物的粉絲,只是想要發表自己的想法或作品(或是作品具體成型之前的概念)」,以及「我迷這個也迷那個,無法統一出一個類型,甚至想要打造出過去沒有的類型」──這樣子的人愈來愈多,「FAN」的概念也逐漸淡薄。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ZINE」是無法再縮短的詞彙,很適合用來形容以最簡單、最拮据的方式做成書的成疊紙張。接下來該如何發展,則端看個人。

當你受到真實心情與絕妙巧思的刺激,或是邂逅了什麼樣的美好對象,ZINE都能夠為你的生活增添色彩。

野中MOMO
作家。譯者。
網路書店Lilmag的老闆。
製作、販售、研究ZINE。
譯作有《1978-1984年後龐克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Rip It Up and Start Again: Postpunk,1978-1984)(SHINKO MUSIC ENTERTAINMENT)等。

ZINE’S TALK 02
ZINE的未來


我帶著許多ZINE參加了在德國柏林舉辦的藝術書展「MISSREAD」。這是因為ZINE’S MATE(ZINE之友)經常舉辦活動的ZINE專賣店「ZINE’S MATE SHOP」每次活動都會收到超過兩百本以上的ZINE新作,因此我決定帶著這些ZINE前往柏林參展。

談到「ZINE的未來」,我想到的不是最近引起熱潮的電子書或iPad,而是蔬菜或麵包。

將內容=包裝,就這樣直接交到別人手上,價格也親民;吃的時候,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這一點跟ZINE差不多。重點是,在這個人與人的關係都能夠數位化的時代裡,透過每雙手把自己的創意傳遞出去,我想這就是ZINE的未來。或許既不算新穎,也還不夠古舊──但這就是ZINE最美好的地方。

江口宏志
UTRECHT書店老闆。
ZINE’S MATE共同策劃人。
經手藝術書出版、國內外獨立出版品的流通等。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