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展
內容連載 頁數 3/3

因為腳部朝下,胸部就有膨脹肺的空間,走路時也能有效的呼吸。三疊紀中期出現的恐龍剛開始呈四腳站立姿勢,不久後便進化成兩腳站立行走,轉變為使用橫隔膜的強力呼吸系統。

氧濃度的變化也為呼吸系統帶來極大的變化。心臟形態分成三室心臟和四室心臟。主要的兩棲類和爬蟲類都為三室心臟,主要的鳥類和哺乳類具有四室心臟。四室的話,靜脈血和動脈血不會混合,運送氧到血液的能力較高。三室漸進為四室,一般認為是一種為促進動物血壓上升,或是保持高代謝活性的進化。

其次再考慮到肺的構造。鶴可以飛越標高8000公尺的喜馬拉雅山脈。具有這種能力,是因為鳥類具有一種呼吸系統叫「氣囊」。氣囊是袋狀的氣管,連接肺的前後,鳥類的呼吸就是靠氣囊的膨脹、收縮,來進行肺內空氣的吸放。

相對的,哺乳類動物的肺,是肺自己膨脹、收縮來吸氣和排氣。但這種方式無法完全排出肺中交換完畢殘餘的空氣,舊空氣沒排完便吸入新空氣,所以空氣的交換率並不好。鳥的氣囊系統卻可完全吸放空氣,空氣交換效率比哺乳類高。鶴能飛越喜馬拉雅山應歸功於這種氣囊系統。

恐龍是鳥類的祖先,而從脊椎化石的構造中發現,其中龍盤類也具有氣囊系統。事實上,在氧濃度急遽降低的二疊紀後期到三疊紀前期,部分恐龍的祖先很有可能已獲得四室心臟和氣囊系統。

三疊紀因盤古大陸分裂,水岸變多,棲息場所的選擇也增加,因此生物的多樣化更加活躍。但是三疊紀到侏羅紀的界線時,發生了五大滅絕之一。這次大滅絕的原因出在三疊紀末氧濃度降到最低(12%)。攜帶氣囊系統的恐龍(龍盤類)克服了這段低氧時代,變得更多樣化,因而能在侏羅紀開枝散葉。

3上一頁 1 2 3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