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糕點
童年時代的我體弱多病,餐桌上胃口奇差。一天從醫院返家途中,飢腸轆轆,媽媽帶我在街上的西點餅舖挑了一片蛋糕,我中意的是它精雕細琢色彩奪人的奶油花飾,一路上以捧著藝品的心情端詳到家,全然忘了飢餓。
終於,我戀戀不捨地咬上了一口,香濃柔軟的滋味在唇齒間纏綿的感覺很享受。那一刻,我以為已經找到至愛的美食。
從此,每個週六的午後,在學琴返家的路上,就要拐進餅鋪去買一片至愛的奶油蛋糕來犒賞自己。
有天我又草草應付了午餐,在媽媽的叨嘮中,整好琴譜便急忙揮別奔去學琴。其實,小小心靈早已不安地在等待學完琴後的一朵奶油花。
很不幸,這一天我殷殷企盼的奶油花蛋糕賣完了。希望忽然破滅,一顆心便霎時凝結了起來。我無聲地呆立片刻,只見老闆娘又朝我問道:「要不要換一種?」我有點尷尬和心慌,就隨便指了一個。
回到家,失望又疲累地癱在沙發上,悶悶而頹喪地睡著了。
餓極的胃腸渾渾嚅動,不舒服的感覺逼醒了我。我不得不打開包裝紙袋,慢慢咬起那塊不知名也不知形的西點。不料,外皮酥鬆爽脆,內餡綿柔香潤,微甜又微鹹,特殊的滋味瀰漫齒頰的瞬間,令我精神為之一振,立刻一口接一口吃個精光,竟至欲罷不能!
漂亮的奶油花不再是我的希望,另一款前所未有的美味,重新征服了我味覺的記憶。
令人遺憾的是,此後我竟然再也找不到那式不知名也不知形的西點了。好幾次,我不死心地細細描述,老闆娘帶著好奇的表情耐心地一再幫著回憶、揣測和挑選,可我始終都沒再嚐到過那樣絕美的滋味!
終於,我接受了媽媽給我的答案:「那天妳一定是太餓了,才會覺得特別好吃。」同時也相信,自己平日之所以會挑嘴,多半是因為不夠餓。
從那之後,只要聽到飢荒一類的消息,我隱隱約約便會為自己挑嘴的壞習慣感到罪惡。心血來潮的一天,以媽媽經常告誡的「惜福」兩個字命題,反省自己挑嘴的毛病,寫成一篇短文投稿,居然被刊登於我最愛的國語日報。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姓名變成鉛字,並且在朝會上受到校長慎重的表揚,真是無比歡欣。寫作靈感源於一塊糕點,且不論糕點的滋味如何,卻從此令我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