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太極沉思錄

太極沉思錄

  • 作者:王希成
  • 出版日期:2014/05/12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回到簡單而純粹

總在練完整套拳架幾回之後,加練一些個別的單練動作。單一反覆同一動作,如:長距離「按」,同一動線後退,不斷地「倒攆猴」。有去有回,有開有合,有虛有實,用簡單純粹而重複的動作,忘掉招法,放掉外形,專注於內裏的變化,感受一些比較形而上的東西,譬如氣的鼓盪,神的內斂,輕靈與貫串等。

簡單重覆,去繁就簡,就會將注意力從招法從身體的外練,轉移到用心與用意的內練。讓一些外放奔流的分心回歸,轉到專心致意,回到專精致柔的體用合一層次。有失才有所得,有放才能有所取,一直孜孜屹屹於武術的招法演練,總會流於浮面、套招、打空拳,內裏是空的。簡單重覆之後,加上時間造就,功力累積,滴水還是可以穿石。

來回單練幾次之後,雜念與分心慢慢沉澱,專注地有許多內心的活動,細微地所有血脈與氣順暢。似乎整個動作與意念貫串,自然而然如水流動;整個人空靈而充滿,身體是更溫養而暖熱了,雙手與雙腳也同樣有了相當的暖度。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似乎可以做得相當徹底,讓意與氣到達平日到達不了的身體末梢。

武術上的功力累積先不說,光看身體的新陳代謝與循環,相當正面地自我感覺良好。時間久一些,動作更自然純熟,就熟能生巧地在轉折處,如腰如胯,如膝如踝,有了彈性與輕靈,開始向曲蓄有餘,進退轉折、自然轉換靠攏,擺脫僵硬與一成不變。

有人稱太極拳為內家拳,理所當然不能外練筋骨皮,自然而然要朝內練一口氣邁步。單練正是相當好的訓練方法,除了前後的「按」與「倒攆猴」,有時我也會練橫向移動的「雲手」,左左右右螃蟹般挪步,沉沉穩穩熊般轉身。時間較多些,也會換成四個斜角方位改變的「玉女穿梭」,藉方向的變化,訓練自己的中定與軸心轉動。

不同的太極拳招法,有不同的感受與溫養。單練日久,熟能生巧,變成一種武術習慣後,再回頭進入拳架,應用至推手對打,磨練它的紮實度,加強它的結構與效能,提升聽勁、懂勁,甚至之後最高階的階及神明,都會慢慢生成。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