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文化小露台

文化小露台

內容連載 頁數 1/7
(選自輯一「美和文化是我們的命運」)

夢中小團圓


張愛玲為什麼要寫《小團圓》?最明顯的答案是大家都知道的,張愛玲在聽到朱西甯有意撰寫張愛玲傳,深恐自己的人生故事根據的是胡蘭成版本,立即動筆寫《小團圓》。

《小團圓》寫完之後,在友人勸說下,不敢或不想發表或一直修改等等,那已經是最原始的創作慾望完成之後的許多後事了。

身為讀者的我們,閱讀《小團圓》,最終還是得回到張愛玲創作的原點,她為什麼要寫?

世上大部分的人,面對的都是小說家張愛玲,而宋淇多了一個身分是好友小說家張愛玲,胡蘭成或許是前妻張愛玲,這些面向都不是張愛玲的全部,只有張愛玲自己要面對的是私張愛玲。

《小團圓》就是張愛玲面對自己的人生告白,用小說體寫,只因為這是她最熟悉的方式,但《小團圓》不只是小說,至少不是張愛玲曾經寫作過的許多小說之一,張愛玲在《小團圓》中想完成的不是寫《半生緣》的那個小說家張愛玲,小說家是張愛玲人生中的一個身分,是張愛玲常選擇用來面對人生、思索人生、想像人生的方式,小說家張愛玲說別人的故事時,可以有置身事外的通達世故,可以冷靜超越,但當小說家張愛玲在說自己的故事時,置身事內的她,卻不想只把自己的故事當小說寫,小說可以有許多虛構之處,但寫私小說或自傳小說時,作者卻會想盡量符合現狀,否則何必寫?寫私小說是為了面對自己,找回自己,解決自己人生的問題。

讀者在閱讀《小團圓》時,或許也會感覺到張愛玲寫作的調性和所謂的張派文字有所區別,沒有那麼佻撻纏綿,這並非張愛玲文字功力是否退步的問題,而是她或許不想用小說家張愛玲慣用的方式面對自己,《小團圓》的文字比較接近用日記或書信的口吻在說事,整本書背後隱藏的聲音比較不像過去常見的小說家張愛玲,而是讀者少見的張愛玲本身的口吻。

這或許是友人宋淇一直希望張愛玲重寫或建議她修改某些情節的原因,因為《小團圓》中隱約現身的張愛玲似乎不夠,不像許多張迷仰望的那麼崇高,《小團圓》中的張愛玲投影有一份少見的單純與傻氣。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