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7
摘錄自〈「適當科技」:如何讓科技適合於此時此地的人?──陳信行〉

在謝英俊建築師從卲族部落屋開始的「協力造屋」計畫啟發之下,我從2000 年左右開始在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開設「適當科技與發展」的課程。當我們在課堂上讀過了各種成功與失敗的案例之後,一個問題很自然地浮現:在我們當時身處的台灣都市環境中,什麼才是「適當科技」?與謝英俊的協力造屋計畫大為不同的是,我們處於每一吋土地都有所有者的都市環境,任何需要較大土地的計畫都是窒礙難行的。物質環境之外,都市社會生活與農村當然差異極大。我們發現自己對自己生活中到底有什麼「在地資源」,尤其是人們擁有的知識技能等資源,其實所知不多。那麼,要談什麼樣的科技算「適當」,一定會失準。

有同學建議我們自己來發展一個實作計畫,好實際檢驗「適當科技」的主張。逐漸地,我們形成了「實驗式的社會研究」的方法概念,並試圖透過在都市環境中集體打造一個再生能源設施,探討在地常民可得的技術、知識、技能,以及各種有益或有礙於類似工作的社會因素。

「實驗式的社會研究」不同於田野方法等傳統質性社會研究法。它並不是在「自然」環境下觀察事物,而是打造出一個行動,讓參與者能夠動用一些他們原本就懂、但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的知識技能等潛藏著的能力,從而使我們能觀察到這些潛能。它類似於行動研究法,但行動目標更不確定,探索的焦點在於較廣泛的技術社會脈絡。我們的計畫也不同於理工學院的應用研究,因為我們不打算發展任何技術創新,而是想要理解既有技術由一般人來操作的可能性。因此刻意地盡量不使用專業技術,以瞭解在「適當科技」原則下的施作會面對怎樣的困難。

我們選擇了再生能源作為探索的課題,因為當時關於溫室氣體、核能與再生能源的社會爭論吸引了很多人的注目。在上述的想像之下,世新社發所與網路媒體《苦勞網》的工作人員合作組成的團隊,於2004 年在永和社區大學開設一門「DIY做科技」的課程,擴大邀請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士參與試做。我們開課的口號是:「絕不保證成功,但是保證有意思。」這次計畫從2004 年初到2005 年初,打造了一台Savonius 式垂直軸風車(圖6)。2008 年十月開始,在永和社大計畫團隊的基礎上,我們在貓空當地人士協助下,以世新社發所的一門課程學生為主,在貓空山上打造了一座以竹架構為主的水平軸克里特島風帆(Cretan Wing-Sail) 風車(圖7)。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