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那時‧那地‧那些人

那時‧那地‧那些人

  • 作者:黎晶
  • 出版日期:2014/07/18
內容連載 頁數 1/7


李延安很是激動,雖然穿上的只是一套見習管教的服裝,帽子上沒有國徽,領子上也沒有鮮豔的紅旗,可這一身類似空軍的上綠下藍的幹部服,還是讓他盼望已久的當兵夢圓上了一小半。從昨天晚上到今天早晨,他不知穿了幾次,穿了脫,脫了又穿。第一次上班,又是到審訊室去提審犯人,不能有一絲馬虎,威嚴的外表是震懾敵人的開始,這一點他是知道的。

李延安是北京知識青年,出身高級幹部家庭,父親在建國那年從革命聖地延安調到北京工作,那年也正是他從娘胎裏落地,父親就給他取名延安,加之姓李,又離開了這塊革命的搖籃,李延安便一名兩義,記錄了父親革命人生的轉折,又記錄了李延安的誕生。

文化大革命開始,李延安的父親被打成了走資派關進了監獄,母親到了「五•七」幹校,李家唯一的一棵獨苗當不了兵,連到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都沒了資格,只能到山西乾旱缺水的呂梁老區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正在李延安打好行裝拿好知青辦的分配證明出發的那天晚上,有人敲響了他家的房門。

來人是父親的一位老部下,黑龍江省勞改局的一位在職領導,他來北京挑選一批根正苗紅的知青,讓他們到北大荒的勞改勞教所場當見習管教。當然這不是招工,知青的身分也不變,但待遇不錯,一月三十二元的工資,糧食隨便吃,外帶一身沒有領章帽徽的警察制服。李延安一聽連蹦三高,什麼戶口和知青證明全都不要了,連夜跟著這位叔叔去了黑龍江,被分配到黑龍江省嫩江縣科洛河勞改農場任管教。

黑龍江省嫩江縣科洛河勞改農場,座落在美麗富饒的松嫩平原的邊緣,碧綠的科洛河水繞著農場轉了一個大圈,然後一直往東把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山脈分割開來,米黃色的建築群落,一簇一簇地分布在河的兩岸。平頂山下的科洛河旁幾棟兩層樓房便是場部。這裏是一個羈押政治犯的小型農場,除了一部分刑滿留場就業的「二勞改」,剩下的都在服刑。李延安對這裏的生活和環境十分滿意,他喜歡這裏的春夏秋冬,更喜歡這裏寬廣的土地和寬厚的政治空氣。

李延安第一次調閱犯人檔案的時候他便驚呆了,他想不到只是因為十幾塊磚頭竟然被判了八年的大刑?他決定提審這位叫柳英豪的犯人。

李延安把鏡子放回窗台上,再一次地正了正羊剪絨的皮帽子,然後披上草綠色的羊皮軍大衣,便推開房門踩踏著厚厚的積雪走向審訊室。

審訊室裏正面擺放著一張桌子和兩把椅子,那是李延安和記錄員的位置。他們的對面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看來犯人是要站著受審的。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