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5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客戶找出這些想法,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用簡單、直接的字眼,來解釋我們在他們的公司資料裡所看到的東西。如果我們用了像是「迴歸分析」之類的字眼,雖然對方的財務長可能一樣是內行人,但其他那些「某某長」通常就對這些數學術語十分陌生,常常一聽到就開始出神,過個十秒就已經眼神呆滯。我得到的教訓就是:做簡報的時候也要像個「廣告人」,也就是要讓人腦中留下簡單、印象深刻的意象。例如「現在時速九十公里,但在這台勞斯萊斯裡,聲音最大的是那個電子鐘。」 (那個廣告也是奧美手筆。)在這本書裡,我也會盡量使用這種風格的語言。

不要用花俏的語言,反而更能突顯這件事情的了不起:現在已經證實,只要用那些你可能早就擁有、但一直以為沒什麼用的資料,就能同時大幅提升公司的銷售量和投資報酬率(ROI)。

怎麼做?說穿了,其實所有生意都看兩大重點:供給和需求。所謂供給,就是公司該如何達成訂單(也就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一點是公司自己可以控制的。像是公司的負責人會知道,每買一台新的機器,可以增加多少產能。

對於習慣左腦思考的人來說(也就是講究邏輯、熟悉金融的那些人),思考供給面的問題真是得心應手。所以,他們在這幾十年來做的就是強化供給鏈的效率、簡化流程,並且研發出各種測量方式來追蹤進度。

但另一方面而言,需求面就不是公司能夠控制的了;這裡的掌控權在消費者手上。當然,公司可以用各種方式接近顧客,但到頭來,還是由顧客/消費者/客戶來決定自己喜不喜歡。在需求面,因果關係常常並不清楚。顧客買了某項產品,真的是因為產品完全符合他的需求嗎?還是因為他很喜歡你的廣告?還是因為價格便宜?因為口碑?還是因為這些原因、或是還得再加上一百個其他原因的組合?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