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在地品牌

和菓森林紅茶莊園打造歐式莊園紅茶
很難想像,地處稍微偏僻的魚池鄉新城村,這條香茶巷其實已經飄香百年。和菓森林人潮空前的盛況,並不是一朝一夕靠廣告得來的效益,而是由苦守茶園超過六十年的老製茶師石朝幸,和他的女兒石茱樺、女婿陳彥權接續打拼二十多年的辛苦成果。
 
近九十歲的製茶人石朝幸,在日治時代任職於日本人經營的紅茶廠,是由日本人培養、從茶業研習所專科畢業的台灣製茶師。台灣光復後,他在台灣農林公司繼續從事製茶工作,石朝幸說,當年魚池生產的台灣紅茶多外銷日本和歐洲,台灣人根本喝不到,不過由於當年日本持木茶廠的堅持和傳承,為香茶巷開路,讓石朝幸感念至今。
 
順應茶生命 做出個性茶款
「茶是有生命的,無論綠茶、紅茶、白茶還是黑茶,都各自有個性,雖然製茶不簡單,但只要依照各自品種的個性去製作適合的茶款,還是能克服障礙,做出好喝的茶。」石朝幸滄桑的面孔,說起茶經還是泛著專業又幸福的神情。「尤其我從種茶、管理茶園、製茶到賣茶,都是自己一手包辦,品質更有保障。」
 
第二代接手後,種茶、製茶已超過六十年的石朝幸,退居第二線,比較像是顧問的角色,早上去游泳,下午睡個午覺,再回店裡泡茶,看著往來的遊客,滿是驕傲。問起女兒和女婿從自己身上學到幾成的功力了?老人家笑著說:「他們做得很好,沒問題了!」
 
堅守茶園 不隨波逐流
其實在九二一大地震前,紅茶產業已沒落數十年,茶農為了生計,紛紛放棄茶園,改種收入好的檳榔,「我們是吃茶米飯長大的,因此寧願賣地供子女念書,也不願改種檳榔樹。」曾獲得神農獎的石朝幸說,之前進口茶的競爭和工廠惡性競爭,導致品質下降,但他始終相信紅茶產業會有再現風華的一天。
 
九二一地震後重建這幾年來,魚池紅茶已從剛開始的每斤一百元,漲到每斤一千至兩千元,而且魚池紅茶是手工製的條索茶,經過包裝後可以賣得高價,茶農採收茶菁可以有很好的收入,連採茶工人一天的工資也提高到一千五百元,「茶商與茶農雙贏,這個行業就可以繼續發展下去。」石朝幸笑著說。
 
這幾年石茱樺和陳彥權攜手合作,開發產量稀少珍貴的台灣原生種「紅寶石紅茶」、「老欉大葉種」祖母綠紅茶、由台灣野生山茶和緬甸大葉種配種而生的「紅玉紅茶」,及台茶21號「紅韻紅茶」和原有的阿薩姆紅茶;其他還開發隨身茶包系列,有桂花、水果、玫瑰和薰衣草等口味,產品多元,提供消費者更多台灣紅茶的好滋味。(節錄自p.51)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