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8
臺灣自1895年依「馬關條約」割離清國,至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期間,屬於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每當遇上敏感的「認同問題」時,研究者自身所謂的「中國/臺灣民族意識」,往往成為詮釋日治時期人物的民族認同的標尺。有趣的是,臺灣歷史中有些被稱為「協力者」的人物,經由不同民族史觀的詮釋,竟有著全然不同的面貌。早期中國民族主義強調「反帝、反封建」,與臺灣相關的研究也必須依循此準則為人物定位。臺灣意識興起後,研究者或站在相反的角度,一定程度地肯定日本統治者的功績;或是站在「反抗史觀」評價當時的人物與事件。站在「反抗史觀」看待「協力者」,則可能得出兩種不同的評價:一是一味地指責「協力者」是統治當局的棋子,一則是尋求「協力者」有功於臺灣的蛛絲馬跡而將之詮釋為「協力者」的反抗意識。

然而,某人是否具有某意識,是我們透過對他的生命歷程、所處的時代、他的著述、行動、甚至是交友網絡等等的分析,得到的結論。再透過結論,檢視他生命歷程的每個細節。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辯證的過程,而非絕對的標準。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二十世紀初,由於新思潮的激盪,臺灣人開始追問:「我是誰?」受日本統治期間,臺灣人開始認識「異與己」,並尋求認同。

筆者認為,這個牽涉殖民結構的問題,必須從日本與臺灣各自的社會脈絡談起。日本展開海外拓殖行動的背景是什麼?當臺灣人遇上新的統治政權,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如何面對?作為亞洲第一個殖民帝國,日本如何進行對臺灣的同化策略?臺灣與日本同屬儒學文化圈,殖民統治者如何利用文化作為溝通的橋樑?臺灣人又如何面對日本統治下「文化」與「文明」的變革?透過史料的耙梳,將「協力者」的身分與行動,放在殖民歷史的脈動中反覆思考;經由反覆的探問,讓「認同」的矛盾在「異與己」的辯證下更加明晰。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