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6
化學添加物對人體造成慢性中毒,晚年會很淒涼!

以前,大家認知的「食物中毒」,指的是食用了不乾淨、被沙門桿菌等細菌汙染的飲食,導致很快地發生腹瀉、嘔吐、發燒等症狀。一旦去醫院診斷、治療後,醫生會開立食物中毒的診斷證明,讓消費者可以用此向廠商求償。

現在化工業發達,大家對「食物中毒」的定義,已不能只是停留在「吃到沙門桿菌,會立即引起身體不適」的觀念了。因為,食物當中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工化學添加劑,用來增進食物的色、香、味,並延長其保存期限。吃下這些添加劑,不會讓人馬上產生急性症狀,甚至沒有任何感覺,但是長年累月下來,卻可能造成身體的「慢性中毒」,並誘發慢性疾病及癌症!

癌症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讓許多人聞之色變,主要原因是,罹癌之前完全沒有徵兆。然而,癌細胞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需要十年、二十年以上,才會有明顯的癌細胞生成。台灣罹癌年齡有逐年下降趨勢,乳癌、大腸直腸癌更經常高居前幾名,為什麼這幾種癌症病例在台灣會快速增加呢?研究發現,台灣食品中含有過多人工添加物,加上廠商非法使用塑化劑、黑心油等,造成罹癌人數居高不下。罹癌的原因很多,消費者無法證明是因為吃了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物才導致癌症,所以無法向單一廠商求償。

在這個食品添加物過度浮濫使用的年代,消費者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不懂化工,就對食品標示上,一長串的化學添加物視而不見,更別認為「反正都在法定的合法使用量之內,吃下去應該沒關係」。許多食品添加物都是法規許可的合法添加物,短期內雖然不會對身體有明顯危害,但是這些人工添加物,畢竟不是食物,本來就不適合、也不應該長期食用,吃多了人工添加物,即使是合法添加,長時間持續食用,都有可能在體內累積成毒,讓人「傷身」又「傷心」啊!

◎    合法添加並不保證健康無害

不同國家規範的合法食品添加物不盡相同,目前台灣衛生福利部核准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種類共有十八類、品項超過八百種之多!這十八類分別是:防腐劑、殺菌劑、抗氧化劑、漂白劑、保色劑、膨脹劑、品質改良劑、營養添加劑、著色劑、香料、調味劑、甜味劑、黏稠劑(糊料)、結著劑、食品工業用化學藥品、溶劑、乳化劑及其他。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