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奧運後的北京
 
唐聖瀚,一位臺灣知名的設計師,在回答《旺報》記者的提問時這麼說:北京在奧運以後就不一樣了。這句話同時也解除了很多人的心中的疑團:北京,到底是甚麼時候開始真正崛起的?
 
的確,2008後的北京,猶如一隻浴火重生的高飛燕,快速的飛進世界各個角落的視野與腦海。北京不再是古老的紫禁城和長城,北京是一連串令人稱豔的驚嘆號:鳥巢、水立方的奧運開幕式、十多條地鐵的同時完工、千餘名來自各國的嘉賓、無與倫比的金牌選手、倏忽間進場撤場的秩序、星羅密布的志願工作者、迎奧運樹新風的口號,甚至還有早在一兩年前強迫拆遷的爛房子,以及必須及時遮蓋的大面古宅和舊牆,加上多數以往沒有門的廁所改建,全部耳目一新。
 
遠在斯里蘭卡的朋友發過來一張郵件,上面寫著:恭喜北京奧運成功。這位女企業家和數以千萬計的外國人一樣,從奧運轉播的實況中看見了崛起的東方龍,正在用一種千姿百態的形象,述說著嶄新的古老中國。他們中間有很多人以為今天的北京人還在留著清朝的長辮子,還有人認為來到北京必須帶著乾淨的礦泉水,還有人擔心買不到新鮮的水果蔬菜,更有人以為上個廁所可能要打傘。
 
無疑的,這些假設和想像都錯了。
 
早在申奧成功的那一刻起,北京的各項準備就千頭萬緒的展開了。因為各種展場和賽場的建設,國際的鋼價漲了;因為要迎接外國客人,街頭的計程車司機開始每天練英語。小學生熟讀奧運有哪些比賽,中學生參加志願工作者的形象大使,大學生從萬中選一的角逐參與機會,武警忙著操演超大型舞蹈與排練,即便是一個火炬手都要從含著眼淚的試煉中走進人們的視角,更多的藝術家、建築師、美術設計,環環相扣的交織出一幅幅北京的新畫面。
 
於是,唐聖瀚這個參與過台北101世界高樓,以及台北故宮設計的老將,在與北京的設計師再度交手後,被對方一句話折服:奧運後,我們不一樣了。奧運這個國際化的盛會,給北京的不僅是增加了碩大但此後毫無用處的建築物,更給了北京一個參與世界洗禮的契機。中央電視台的一個訪問節目中,一位年過六旬的老者,眼見可能會有招呼不周的來客,自發性的每天背單字,以便在奧運期間能夠「看見外國客人不認路,可以幫他一下」,這在以往保守而防禦心很重的北京人來說,算是破天荒的驚人之舉。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