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三空間」的台灣文化自創

台灣的社會結構早已變得高度商業化,一般群眾在洋貨為貴的消費心理作祟之下,對於那些學步西方藝術的創作,也猶如其他舶來商品一般不假思索地欣然接納。誠如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對晚期資本主義的分析,消費意識無孔不入的滲透讓藝術貼上了商品的標籤,故平面的膚淺感、複製的重複性、虛無的零散化成為了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文化特徵。由是不少台灣藝術家,像以「Made in Taiwan」英文字樣為標榜的楊茂林,遂名正言順地經營起個人的品牌;他們將藝術商品化視作一種超越國界的普遍社會現象,通過攀附於西方後現代文化的理論體系,從而獲得自身創作存在價值的肯定。

商品化的「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所具有的全球擴散力,似乎足以把各民族國家的傳統價值攪碎,然後銷鑠於消費慾望架構而成的新世界文化秩序中。不過後殖民理論精闢地指出,這種以歐美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後現代文化策略,其實是西方文化霸權延續其支配他國的利器。當代的台灣藝術家假如借用西方藝術的視覺語言,試圖在後現代文化的商品邏輯中尋求定位,將可能自投文化殖民化詭奇的羅網,他們的創作勢必成為次等商品而被洋人「消而費之」。西方文化的殖民作用在台灣社會的內在化與合理化,造成了本源文化厝火積薪的危機。當前在台灣不論是藝術家還是美術論者,無不熱衷於西方價值取向與意識形態的追逐,以求建立並鞏固個人事業的基礎,甚而沉溺於本地商品市場與政治權力運作機制下隨手可得的利益。

近年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崛起,儼然成為了新世紀的世界強權,其奢侈品的消費力量更已超越歐美傳統大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與強勁的消費力,已導致國際政經權力秩序的重整。在藝術品的國際交易市場上,中國也逐漸展現左右大局的實力。面對此一丕變的政經情勢,台灣的文化產業雖可注入新的發展動力,但也有淪為「他性機器」的危機。不少台灣藝術家不禁對誘人的中國市場心生想像,企圖為作品爭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他們的創作或也樂於強調本土在地性的特質,但本源文化卻並非真正受到重視,可能只是被隨手拿來然後削足適履地塞入中原文化體系內,以彰顯其中「他者性」的賣點。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