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 台灣的新統制經濟1945-1949

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敗北,於1895年接受《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從此,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台灣,台灣的經濟變成殖民地式的經濟,也就是由日本殖民政府主導的計畫經濟,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根據日本的需要而定。20世紀初,台灣的主要產品是蔗糖和大米,成批地運到日本本土與相關地區。

毋庸諱言,日本在台的殖民統治期間,台灣地區還是有過不少開發建設。例如:建立了新的交通運輸系統、進行人口普查、完成地籍登錄、開發礦山、發展林業和漁業、開展公共衛生工作等等。到1930年代,台灣經濟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日本殖民政府開始發展鋼鐵工業、食品製造業、同時建立化工和機床製造工業。持續的經濟成長也導致城市化的起步,農村人口開始走向城鎮。當時台灣經濟增長的速度已和日本本土差不多,雖然人民生活、教育水準還趕不上日本,但比中國大陸要好得多。

不過,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台灣的經濟大受影響。台灣是日本的「南進基地」,遭受美軍的密集性轟炸,機關、學校、工廠、公路、鐵路、發電廠等受到嚴重破壞,以致生產驟降,通貨膨脹尤其嚴重,1945年的物價上漲率高達575.11%。

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收回台灣,日本人撤離台灣,幾個月內,走了25多萬日本人,其中不但有行政管理人員,還有許多技術人員。他們一走,原有的殖民式經濟頓時瓦解,儘管國民政府的接收團隊也有財經技術方面的人員,但是時間緊迫,人手也不夠,許多事情銜接不上,台灣的市場與社會陷入一片混亂,這對於飽受戰火破壞的台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陳儀與國民黨的經濟理念

代表國民政府接收的是首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陳儀和蔣介石以及其他國民黨領導人一樣,都是計畫經濟的忠誠支持者。國民政府自1928年以來,實行的一直是統制的計畫經濟。蔣介石、陳誠他們都是孫中山的信徒,都認為「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核心就是「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他們認為:私人企業效率低,無法提高金融資本、擴大生產能力;而且,資本家自私自利,容易流於貪腐、壟斷。唯有政府掌控生產與消費,才能做到公平和效率;唯有政府掌控資源技術,才能達到工業化的目標。在蔣介石看來,「真正的中國經濟不是放任的自由經濟,也不是階級鬥爭,而是計畫經濟。」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