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想見,看見,聽見:走出鏡頭之外

想見,看見,聽見:走出鏡頭之外

  • 作者:阮義忠
  • 出版日期:2015/06/05
內容連載 頁數 1/8
(選自卷一「想見」)
 
一 愛哭的童年
 
很少回憶兒時的情景,因為我的童年彷彿沒有歡樂可言。一想到我就會趕緊打住,讓思緒轉個方向,免得碰觸到無所不在的隱痛。
 
大概是這個緣故吧,日子久了,我竟變得有往事健忘症,留在記憶中的孩提事情,每一樁都只是殘缺片段,連不成一則稍微完整的情節。印象最強的反倒是結局;留在記憶中的那些經驗無論是怎麼開始和發展的,最後都是不愉快的收場。因此,我大半只記得傷痛,而忘卻其他枝節了。
 
在我童年的那個年頭,臺灣經濟還是很差的,鄉下人只有靠極為認命的勤奮和節儉,才能勉強養家。繼承祖業木匠的父親有九個小孩要養,把所有體力和精力都投在刨刀、鑿子、鐵鎚和一批批木材堆裡;唯有如此,才扛得住沉重的生活擔子。
 
他那一日日彎駝的背、一日日衰老的容顏、一日日稀少的頭髮,始終不曾給過孩子們慈祥親切的感覺。他很少開口說話,也很少對我們展開笑容。孩子和他的溝通都透過母親傳達,甚至連他在生氣,也都是媽媽咬著我們的耳根:「你爸要處罰你了!」我們才知道。
 
父親的木訥和嚴厲,使家裡籠罩著一層高壓的氣氛,每個孩子在家裡都無法把自己的感情傾吐出來,彼此很少溝通,大家都是悶著地一日日長大起來。而我,是家中性情最烈的,不像兄弟姊妹那般,以溫馴聽命的態度來盡子女的本分。我會表示不滿、抗議,甚至以逃學、離家出走來抗拒自己的不幸命運。
 
不過,在我有膽量和能力搞革命前,也就是幼兒到學前階段,我只有以每個人都有的本能——哭,來表示抗議。
 
我的愛哭是極為出名的,連附近鄰居都怕了我。我動不動就哭,而且只要嗓門一開,就沒有人勸得了,只有在我哭夠了,覺得已經把家裡搞得雞犬不寧時,我才會甘願地打住。而那時,我通常是筋疲力盡,喉嚨都哭啞失聲,就地一癱就累極睡倒了。
 
在那些無理取鬧的哭陣中,我那已經被掃把竹條鞭笞過的手腿,會再加上很多條傷痕。但不論父母怎麼嚇我,或再加打幾頓,我都不會妥協,繼續哭,哭到大人們束手無策,反而會擔心我哭傷了。那時,媽媽或者祖母會塞些我平常最喜歡吃的糖果或想了很久的一支蠟筆,希望我收住哭聲。儘管這些東西都得存上一兩個禮拜的零用錢才買得起,但我都會把它們扔得遠遠的。我記得,自己那時的脾氣真是人鬼都怕。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