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基改食品免驚啦!

基改食品免驚啦!

  • 作者:林基興
  • 出版日期:2015/07/25
內容連載 頁數 1/9
第一章 基因改造是什麼?


2015年1月16日,媒體出現投書〈我用基改奶粉餵我的孩子〉哭訴,「兩個幼兒……直到我開始懷疑玉米澱粉、麥芽糊精似乎也是基改時,為時已晚…… 如果不喝基改奶能喝什麼?……不健康的基改玉米澱粉……基改黃豆粉……是人能喝的嗎?」

上述這位母親,只是許多害怕基改食品的民眾之一,甚至,基改恐慌已經攻克大多數民眾,亦即,當今社會瀰漫害怕基改食品風潮。基改食品是歐美舶來品,害怕與抗爭也是;風吹草偃,社會失序。

為何害怕基改食品?它真的有害嗎?是道聽塗說的?或是「有所本」?為何台灣出現不少反基改先鋒?他們的認知或立論到底多正確?他們一直宣稱基改傷身、要求禁止攝食,例如,營養午餐不可含基改食品等。

我們需要明確的科學證據,這是科學議題,不能「想當然爾」。此外,有趣的是,對於基改食品,一些人棲棲惶惶,但另些人則泰然自若。為何各人的認知「南轅北轍」?

橫看成嶺 側成峰

影響各人風險認知差異,主要原因包括(1)知識:各人的知識水準不同。(2)個性:不同的個性反映「緊張」程度。(3)經濟:物質的富饒或匱乏,富有易挑食。(4)政治:社會運動團體的建構,人多勢盛引發注意。(5)文化:生活方式或文化型態。

生活中的風險

美國哈佛大學風險專家出版的書《風險:你週邊真正安全和真正危險的事物》,提到比較「撞機vs.車禍」的風險,則前者更嚇人,但實際上後者更可能。同理,「謀殺vs.意外事故」,亦然。為何民眾更害怕較低風險的事物呢?因為我們面對恐懼時,更傾向情緒和直覺。

加拿大作家賈德納(Dan Gardner)的書《販賣恐懼:脫軌的風險判斷》(Risk: the science and politics of fear),指出人們易於曲解風險,例如,對賽車和抽大麻的態度:美國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的車賽,在五年間超過三千次撞車事故,但政府仍允許協會車手冒此風險,而大眾也認為車賽為適合闔家大小的娛樂。但如果車手想在賽後抽根大麻放鬆,就會因持有違禁品而被逮補拘禁。

「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人生隨時有風險,但風險不易預測,而且也有高低,這就讓一些人風險意識超高(又無法區分輕重緩急),而且到處散佈,弄得人心惶惶。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