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西洋教育史(修訂二版)

西洋教育史(修訂二版)

  • 作者:林玉体
  • 出版日期:2015/10/09
內容連載 頁數 1/9
第一章 教育目的的演變

教育目的指揮教育的一切。因此我們在此將先從教育目的的演變談起。

目的有大有小,有長遠也有近程;目的也具有時間性及空間性,但「至高無上」的目的,就比較無時空色彩。俗話常說「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這種要求之作為座右銘,大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人都適用。「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似乎也是「俟之百世而不惑」的「千秋大業」。但此種「理想」境界或大同理念,由於「懸的」太高,形同「烏托邦」(utopia,「沒有那種邦」意),就變成空話一場。相反的,如果目的是近在眼前(end in view),稍加努力即可達成,則對行為動機大有幫助。

教育目的亦然,在西洋教育史上,教育目的的演變就呈現上述的特色。教育旨趣是一種「方向」,引領教育活動的前進。形成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麼?哲學理念及宗教信仰嗎?經濟及政治因素是否也支配了教育目的的走向?心理學的發展,也算是掌控教育目的不可或缺的考慮吧!

第一節 原始社會中教育的保守性

土著及初民社會或正式的「學校教育」未興之前的「生活教育」,並無清晰可辨或自我意識型的「教育目的」這個概念。在那個時段,的確是「生活與教育」合一,教育生活化就是「正港」(台語,「標準」的意思)的寫照。簡單的說,兒童的一舉一動,旨在模仿成人;上一代也「一心一意」以「型塑」下一代使之「就範」為目標。成人的言行,就是「理想」,兒童只有「模仿」的份,不可逾越,更不可拂逆,否則必遭嚴厲的制裁。在這種氣氛之下,「教育」二字,「模仿」是主要旨趣。「教,效也」,「學之為言,效也」。「教」是「效」,「學」也是「效」,這是中國過去聖賢的解釋,十足的代表了中國長久以來的教育目的,如果說這種詮釋是初民土著社會的具體象徵,則中國雖自稱為「文明古國」,但與土著初民社會並無多大差異。因為該種只重「模仿」不寄望創新的教育目的,是極其保守的。「保存」與「傳遞」列為第一優先,「創造」則是禁忌,「進步」就更免談了。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