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

圖解輔導原理與實務

  • 作者:邱珍琬
  • 出版日期:2015/10/25
內容連載 頁數 1/3
1-1 為什麼需要輔導原理與實務的知能

一、為什麼需要輔導原理與實務的知能

不同教育層級的教師,除了研修教育相關的專業知能之外,還要有輔導方面的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提早發現需要協助的學生、做適時介入或轉介,也可以提升教育效果。有些孩子會因為家庭或是自己的因素,導致學習成效無法表現出潛能,教師若能夠具備輔導專業知識,就不會擅自將孩子的問題歸咎於孩子本身,而是會為問題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現在各縣市幾乎都成立了「學生諮商中心」,做為學校輔導工作的後援機制,但是學校輔導教師還是需要先做處置,除非因為案情嚴重、超乎自己能力範圍,才需要做轉介到學生諮商中心去做後續治療的動作。

教育不是學業方面(智育)的學習而已,還包含人格養成、道德修養、認識自己、與人合作、問題解決等能力,而輔導也是教育裡面的一環。會教書的老師不一定能教好書、了解學生、讓學生發揮潛能;了解學生的老師,會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與挑戰,以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基礎(情意教育),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願意去做試探與努力,成為社會有用的公民。

絕大部分的學校會要求班級導師擔任第一線的輔導人員,因為一來導師與學生相處時間較多(尤其國小還是帶班制),比較清楚學生個性、喜惡、以及家庭背景;二來與學生關係較為親近、學生較信任班導,也較願意與班導談論自己遭遇的困擾與議題;再則,班導與家長們接觸或聯繫時間較多,彼此較為熟悉,較早建立可能的合作關係,為了孩子的福祉,彼此可以互通有無、做適當的「政策連線」。因此,就主、客觀因素來說,教師希望可以成為一位人師與良師,輔導知能可以協助老師達成目標,同時也讓教師成為有效處理學生問題的專家。

以往許多國小還有認輔老師的制度,近年來也因為專任輔導教師的設置而取消。許多認輔教師因為關心學生、願意多花額外的時間與心力協助學生,其實是很棒的一個資源,甚至有些認輔老師因為想要更有效地協助學生,自己還繼續進修輔導相關課程。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