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走進故事的產房──楊逵與臺中的親密關係

楊翠/文


1906年,楊逵出生於臺南新化(大目降),1924年赴日留學,半工半讀,肉身恆常處於饑餓,精神卻是亢奮貪食。然而,1927年,島內社會運動如火如荼展開,來自「臺灣文化協會」主幹連溫卿的催告、「臺灣農民組合」同志的促請,不斷呼喚著青年楊逵返鄉。

楊逵覺識到:「同樣是『運動』,在自己家鄉工作才有意義。」決定輟學返鄉,投身運動。1920年代風起雲湧的運動風潮中,大臺中州是核心場域,青年楊逵因而與臺中結了緣。這一結緣,就是五十年,他把雙腳深深踩進城市地景中,以自己的肉身實踐,為城市地圖增添動人的色澤。

楊逵與臺中城市初相識,在今日的柳川與中正路交接處,昔日初音町的「樂舞臺」。1927年歲末,「臺灣農民組合」在這裡舉行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八方風雨會中州,揭開農民運動的全盛時期,青年楊逵在大會中鋒芒畢露,也在這座城市銘刻下他的第一個實踐地點。

1934年,楊逵歷經日本政府的打壓,失去運動舞臺,與妻子葉陶結婚前後,輾轉流徙彰化、臺南、高雄,窮苦度日,借貸為生;然而,同一年,他的成名作〈送報伕〉(〈新聞配達夫〉)獲得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成為首位進軍日本中央文壇的臺灣作家。運動者楊逵淡出,文學家楊逵誕生。此後,楊逵即使拖著貧病交迫的瘦弱身軀,仍然堅持在現實苦海的縫隙裡,維繫著文學的火種。同年,「臺灣文藝聯盟」成立,楊逵獲聘為日文版主編,深耕文學田園,從高雄遷居彰化,1935年,移居臺中,此後長年定居臺中。

從1935年定居,到1985年辭世,整整五十年,楊逵的戶籍都在臺中,他的生命年輪也鐫寫在臺中。期間,除了白色恐怖繫獄十二年,被迫遠離家園之外,楊逵的生命足履深深嵌入這塊土地,戰前戰後他的文學作品也大多在這裡產出,他的孩子們在這裡出生,最後,1985年春天,他也在此告別人間。對他而言,臺中城市,既是具體生活空間,也是社會運動與文化實踐場域,更是文學的豐饒產房。臺灣文學史上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首陽農園」、「一陽農園」、「東海花園」,都是楊逵與臺中親密關係的空間見證。
21 2 下一頁 跳到